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不适合长期口服抗凝血药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封堵术已成为预防脑卒中的替代策略.左心耳封堵术相关主要手术并发症在实践中相对较少(1% ~2%),但一旦发生会造成一定的伤残率和死亡率,所以左心耳封堵术术者必须对以下潜在的并发症有充分的了解,并对其做好相应的预防及处理措施.现就左心耳封堵术相关主要手术并发症及其防治做...  相似文献   

2.
正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血栓栓塞是房颤患者致死或致残的主要原因。房颤患者卒中的发生风险较一般患者高出5倍,且随年龄的增加而迅速增加[1]。房颤诱发的卒中较其他原因引起的卒中更为严重[2]。因此,预防卒中成为房颤患者主要治疗目标之一。研究表明,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主要原因是左心耳血栓的形成和脱落,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高达90%的血栓来源于左心耳[3]。通过导管送入  相似文献   

3.
4.
非风湿性慢性房颤患者最主要的并发症是血栓栓塞。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和外科手术可见绝大部分的血栓形成位于左心耳(LAA)内,只有少数位于左房(LA)内。经口服抗凝药物治疗可以明显减少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发生率。然而由于出血并发症、对双香豆素类药物过敏等原因,许多患者不适合抗凝治疗。这部分患者可通过介入途径行左心耳封堵术降低血栓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正>关于左心耳封堵是否有益的激烈争论是2016年介入性心脏病学领域最受瞩目的热点事件之一,相信有关争论还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事实上,以左心耳为治疗目标的预防血栓栓塞的探索已近百年。1909年,Welch发现与心房颤动(房颤)与脑栓塞有关且栓子多来自左心耳。然而,尽管外科尝试了左心耳切除、缝合、夹闭、结扎等多种方法,仍无足够证据证实可使患者获益。迄今,无论是经开胸还是经胸腔镜途径,相关外  相似文献   

6.

心房颤动 ( 简称房颤 ) 患者具有更高的卒中风险。左心耳被证实是房颤患者血栓形成的主要部位。经皮左心 耳封堵术是近年来发展的通过微创导管术封堵左心耳以达到预防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新技术。许多左心耳封堵器 已经正式上市或者进入临床研究阶段。Watchman 是当前使用最广、循证医学证据最多的封堵器。Protect-AF 研究 是第一个头对头对比华法林预防卒中的随机对照研究。目前,Watchman 成为目前第一个经过美国 FDA 批准的左 心耳封堵器。与此同时,国产左心耳封堵器 LAmbre 及 Lefort 也崭露头角并相继进入临床研究。左心耳封堵术开启 了全球预防房颤患者卒中治疗的新模式,即由“局部封堵、单次手术”替代传统的“全身抗凝、终生服药”。  相似文献   


7.

心房颤动 ( 简称房颤 ) 是临床疾病诊治过程中最常遇见的一种快速性心律失常。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脑卒中的 发病风险增加约 5 倍,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风险呈指数性增长。心源性脑栓塞明显增加患者死亡风险。左心耳是非 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形成的主要部位。Watchman (Boston Scientific, MA) 是一种经皮左心耳封堵器 (LAAC),其疗效 已经被多个前瞻性随机研究所验证。对于那些栓塞风险高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为了寻找长期华法林替代治疗方 法以降低新发脑卒中风险的另一选择。基于大量有关 Watchman 的临床研究项目,包括超过 2000 个患者及近 6000 个病人·年随访的众多研究结果,Watchman LAAC 成为目前惟一获得美国 FDA 批准的左心耳封堵器。  相似文献   


8.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风险显著增加。作为口服抗凝药的替代治疗,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已成为预防房颤脑卒中的重要手段。器械相关血栓是左心耳封堵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目前临床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拟对器械相关血栓的发生率、危险因素、预后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AF)以非瓣膜性AF多见.对于CHA2DS2-VASc评分≥2分(女性为3分)的脑卒中高危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防治是AF患者治疗的重点.部分患者存在高龄、抗凝无效、抗凝禁忌,为血栓栓塞事件的防治带来困难.对此类脑卒中高危的老年患者,左心耳封堵术(LAAC)能替代非瓣膜性AF患者的抗凝治疗,有效预防血栓栓塞事件...  相似文献   

10.
心房颤动(AF)发生脑卒中大多与左心耳(LAA)血栓形成有关,医师试图通过左心耳封堵术(LAAC)封堵LAA预防AF的发生,但临床研究显示其矛盾的结果:(1)有效性和安全性存在较大差异;(2)LAAC后左房结构重构与机械功能的矛盾;(3)射频消融治疗AF与联合LAAC预防卒中存在诸多问题。AF、脑卒中与多因素(多维)有关,改变一维因素(左心耳封堵)可能会引起许多因素的变化和互相作用,这就决定了其效果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1.
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最主要的危害是其形成的左心耳血栓脱落引起缺血性卒中或系统性血栓栓塞事件。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已成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预防卒中及栓塞不良事件的一种有效干预措施,与口服抗凝治疗相比,可明显降低卒中的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但左心耳封堵器置入术后器械相关血栓的发生及其引起的血栓栓塞并发症一直是...  相似文献   

12.
《心脏杂志》2017,29(1):1-003
随着心血管介入治疗和器械研发的进展,经皮左心耳封堵预防卒中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国际、国内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对左心耳封堵术的适应人群、对医院及术者要求等也做了相关的推荐及更新。由于左心耳封堵术在国内尚未全面普及,因此我们在开展左心耳封堵术前有必要对国内外指南进行解读,明确左心耳封堵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封堵器的选择以及对医院及术者的资质要求等。  相似文献   

13.
<正>左心耳(left atrial appendage,LAA)是左心房的附属结构,是心源性血栓的主要来源。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器械及技术的发展,以及对LAA结构和功能认识的深入,经皮左心耳封堵术(percutaneous closure of left atrial appendage,PCLAA)因在预防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并发症发生中呈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备受青睐~[1-3]。但LAA的形  相似文献   

14.
心房颤动为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血栓的形成及脱落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是房颤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左心耳封堵术已逐渐成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预防中不可缺少的手段,有望发展成为抗凝治疗的合理替代方案。然而左心耳封堵术合并相关的并发症,如心包积液、残余漏、器械相关血栓及栓塞并发症等。如何保证操作安全,降低相关的并发症,一直是临床关注和需要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本文就左心耳封堵术相关的并发症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血栓栓塞并发症是其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经食管超声检查发现,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心房内血栓90%位于左心耳。因此,预防左心耳血栓形成可能会减少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口服抗凝药是预防房颤血栓栓塞并发症的有效方法,但是很多患者不能耐受口服抗凝药药物治疗。随着心血管介入治疗和器械研发的进展,经皮左心耳封堵预防卒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已经成为一种替代华法林预防房颤并发卒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临床上导致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具有高致残率及致死率。其栓子主要来源左房,而60%的风湿性心脏病及90%的非风湿性疾病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来源于左心耳。口服抗凝药治疗是目前心房颤动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案,但因其较高的出血风险、合并抗凝禁忌证及服药依从性等问题,治疗率及达标率并不理想。近年来,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已在部分临床实践中证实了其预防心房颤动相关脑卒中方面良好的安全性和效果,现就其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Watchman封堵器左心耳封堵术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6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同一操作医师连续实施的39例Watchman封堵器左心耳封堵术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时间顺序分为A组(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B组(2016年11月至2017年9月)、C组(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每组13例。选择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术中造影时间、封堵伞释放时间、对比剂用量5项指标描述学习曲线,学习曲线的描绘采用累积和(CUSUM)分析法,同时结合并发症情况对学习曲线进行探讨。结果 39例患者的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术中造影时间、封堵伞释放时间和对比剂用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08.74±48.73)min、(14.69±5.60)min、(38.10±16.18)min、(15.03±7.19)min和(251.28±94.23)ml。手术各时间节点及对比剂用量随手术例数的增加呈先下降后稳定趋势。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术中造影时间、封堵伞释放时间、对比剂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进一步分析,平均手术时间A组比B组、C组分别多71.84 min和105.00 min,B组比C组多33.16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平均X线透视时间A组比B组、C组分别多7.84 min、9.46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B组与C组的平均X线透视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A组、B组、C组发生率分别为30.77%、23.08%、15.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3)。CUSUM学习曲线拟合优度R~2为0.9461,拟合方程∑_i(CUSUM值)=–0.0589X~2+2.2626X–0.835,拟合曲线在手术例数累积至第20例时,曲线相应点的切线斜率k变为负值。结论随着术者经验的积累,Watchman封堵器左心耳封堵术的安全性不断提高,累积手术例数达到20例时能够较好掌握此项技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左心耳封堵术发展迅速,为口服抗凝药物禁忌或无法耐受抗凝治疗的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但该手术在有效性、安全性及围术期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争议。现拟对左心耳封堵术的随机对照研究及登记注册研究做一综述,并探讨手术并发症及围术期抗栓治疗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预防心房颤动血栓栓塞患者的围术期中护理要点。方法:查阅文献并分析护士在左心耳封堵术的护理配合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术前参加病例讨论,访视患者,了解患者病情,做好心理护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术中备齐所需物品、急救设施。熟练掌握手术中的每一个操作步骤,了解手术进程,与手术医生密切配合,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并发症;术后加强穿刺部位的护理和各种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完善出院指导,加强随访工作以确保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结果:8例患者均被成功完成Watchman左心耳封堵系统置入,手术时间120~180(150±30)min。术中食道超声监测均提示封堵器位置良好,出院随访至今,患者无血栓栓塞及出血事件发生。结论: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是我科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护士不仅要全面了解左心耳封堵治疗过程,更应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对患者实施系统的整体护理,加强医护患关系密切合作,提高临床技能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0.
心房颤动(房颤)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成人心律失常,其主要危害是卒中。目前,对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采取药物抗凝防止卒中发生是主要治疗策略,但在老年患者存在诸多问题。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开展有效解决了此类问题。然而,其术后并发症——器械相关血栓的发生是当前临床实践中的焦点问题之一,故本文拟对其诊断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