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感是针灸临床治疗以及科学研究的重要信息,但针感量表不是评价疗效的工具,从侧面反映疗效和评价疗效,二者是有区别的,得气并不是产生临床疗效的唯一途径。针感量表是量化得气的工具,而得气是判断正气盛衰和病情轻重变化,以及取效快慢的重要依据,使用针感量表目的是将得气的现象定性、定量的展现,使其成为临床研究中清晰、可控的研究条件。火针疗法首载于《黄帝内经》,目前常用针感量表多适用于毫针、电针得气感的评价,在量化火针得气感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文章对现有针感量表进行梳理,提出在火针针感评价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构建火针针感调查问卷进行调研,初步探索构建与火针疗法特点紧密结合的评价工具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针刺艾灸贵在满意得气,方能收到良好效果。一则要求针感快速强烈,二则是尽快趋达病所。一般来讲,恰当选穴、准确操作多能得气,但若因体质、体位、穴位、器具、病情等诸多原因难以得气或针感不强或未至病所时,就应辅佐催气。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3.
针感是临床用来判断针刺是否得气的标准之一,穴位局部的组织结构是产生针感的基础,穴区局部的组织结构不同,产生的针感也不尽相同。笔者通过梳理针感的性质,对针感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总结,认为医者针下的跳动性针感与穴位局部的肌肉或神经干受到突发性刺激有关;医者针下的沉紧涩滞感多因穴区结缔组织缠绕针身,或源于穴区局部肌肉中的肌梭感受器受到针体刺激。患者接受针刺时的酸胀感源于穴区局部肌肉、肌腱或骨膜受到针体刺激,而针尖刺激穴区神经干多可使患者产生麻感、蚁行感、跳动感、放射感;毫针刺激到穴区周围的血管或神经末梢可使患者产生痛感;针刺时患者自觉穴区局部的“寒”或“热”感与该区域皮肤中温度感受器和游离神经末梢相关。但由于针感多复合出现,且针感的产生受诸多因素影响,故未来可结合具体影响因素或病种,探索得气针感产生的机制及针感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得气针感机制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穴区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施针者和受试者得气针感及穴区肌电的影响.方法:招募20例健康受试者,按随机原则均接受4种不同组织结构针刺: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肌肉组织为主)针刺、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全穴)针刺、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参考主观针感量表(MASS)录音记录行针期间施针...  相似文献   

5.
<正> 1.选穴:主穴:秩边、华陀15—17。配穴: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耳针:坐骨神经区敏感点、穴位压痛点(次髎、殷门、跗阳等穴周围)。 2.病人体位:取俯卧位,均针刺患侧穴位。 3.针的选择:一般2—4寸的28号不锈钢针为宜。 4.针刺顺序:先刺耳针坐骨神经区敏感点,以达快速止痛。再针刺穴位压痛点,以通调经络,最后针刺主穴与配穴,以达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疚之、寒则留之的目的。留针30~4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 5.针刺手法及针感:采取提插与捻转两种手法,互相结合运用,针感必须达到酸、麻、沉、胀的“得气”要求。尤其主穴的针感,必须准确。秩边穴直刺3—4寸,有麻电感,向下肢放射。华陀15—17,直刺1—2寸  相似文献   

6.
透穴刺法,又名透针法、透刺法,是在传统的针灸疗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针刺方法。“透穴”意味着针刺深度较深,跨经跨穴而刺,一针可通透多个穴位,或多经穴位,使其同时产生针感,加强得气力度,以有效地提高针刺疗效。  相似文献   

7.
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功能之一是感觉与运动的整合作用。中医认为穴位多在“分肉间”、“两筋间”。临床针麻及针刺治疗痛症过程中,传统的体穴手针可使肌肉、肌腱、关节中运动感受器直接受到针的机械刺激,电针体穴时,低频刺激可见肢体运动或局部肌肉抽动,较高频电针时则出现肌强直。有资料表明,针形电极微小移动后,在正常肌肉运动终板区可见随机发生的纯阴性发放。医生手下得气感,受针者的针感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运用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客观量化得气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交叉试验,纳入健康受试者,分为得气组(粗针、深刺、行手法促使得气)和不得气组(细针、浅刺、不行手法避免得气),记录针刺前、中、后体感诱发电位,量表测评受试者得气情况,观察三阴交穴得气与否对电位的影响。结果通过预试验进行可行性初探,发现得气对于SLSEP的影响具有一定规律性,值得观察。结论该方案具有可行性,可以展开正式试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超声观察针刺委中得气对膀胱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超声引导下针刺两组受试者双侧委中,观察组针刺至胫神经处,行提插捻转手法使之得气;对照组针刺至浅筋膜处,不行针不得气,均留针10 min,针刺1次。采用超声观察两组受试者针刺前后膀胱双侧输尿管喷尿频率、膀胱容积,并评定受试者得气感临床评价量表评分。结果:针刺后,观察组双侧输尿管喷尿频率及两组膀胱容积均较针刺前增加(P<0.05);观察组双侧输尿管喷尿频率、膀胱容积及得气感临床评价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针刺委中得气可改善膀胱排尿功能;超声可视化可提高针刺标准化和安全性,直观评价针刺效应,为经穴特异性-脏腑相关性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问题解答     
问:针刺得气的意义是什么? 答:针刺时,病人的针刺部位产生的经气感应称为“得气”。针刺得气时,除了病人自觉痠、麻、重、胀等外,尚有不同程度的感应扩散及传导,即“循经感传”;医生则有针下沉紧感。如针下虚滑,病人无明显感觉,则未得气。得气与否及其强弱,直接关系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朝医四象体质的穴位针刺感应差异,探讨脏器大小与经络经穴针感之间的关联。方法:健康人为对象,以填写辨象设问表以及专家研讨的方式进行朝医辨象,并检测穴位针刺感应,比较组间的得气反应。结果:太阴人的足三里穴针刺传导感低于少阳人、少阴人的合谷穴无针感多于少阳人、左右侧足三里和合谷四个穴位均无针感的有2名均为太阴人。结论:“过热”体质的少阳人针刺感应强于“气涩”体质的太阴人与“过冷”体质的少阴人,证明针刺感应与体质一-经络-内脏之间的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正> 选穴:主穴:足三里、阳陵泉透阴陵泉、太冲透涌泉。左右侧交替使用,每日一次。配穴:发热配曲池、合谷或大椎;呕恶配内关、中脘;腹胀便秘配天枢、大肠俞。手法:轻症用平补平泻法。湿热较重者用泻法。针刺得气后,用晶体管医疗机通电行针。常规频率为7~9之间,每次频步信号发出一次,病人即觉行针得气感明显一次。每次15—20分钟左右。成人每次留针30分钟。儿童留针15—20分钟。取针时先关闭医疗机,取下通线,将针迅速拔出。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每针刺一疗程后复查肝功一次。效果:本组121例,经针刺治疗后治愈115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9.2%。  相似文献   

13.
通过比较得气、气至、针感概念的区别,总结古今关于得气与针刺疗效关系的认识,分析得气对针刺疗效影响试验设计的关键和难点,并归纳其中需要思考的若干问题,以资为今后得气试验设计提供借鉴。传统针灸理论认为得气可能促进针刺疗效,现代针灸学研究对得气与针刺疗效的关系尚无统一结论。将针感视作得气或将达到一定强度的针感视作得气是目前得气判断的两种思路。得气判断的特点在于需要细化针感成分、强度、持续时间、传导距离;需要兼顾患者和医者两端;需要结合主客观评价工具。得气与针刺疗效关系研究设计应考虑纳入患者的年龄、研究的角度、经穴效应间的交互作用、疾病自然病程、结局指标的客观性及纳入的样本量。得气与针刺疗效的关系试验设计难点在于针刺过程的标准化、随机分组的实现方法、对照组的设计和干预方式的选择。得气问题的研究,涉及传统针灸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很多相关概念本身并无清晰的理解和明确的结论,为其现代研究造成了诸多障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单侧足三里穴后两侧足三里穴伏安特性的变化,研究针刺得气对穴位伏安特性的影响。方法应用自行研制的智能型穴位伏安特性检测系统,检测20名健康人针刺左侧足三里得气、针刺左侧足三里不得气两种刺激方式后,两侧足三里穴及对照点增减程伏安曲线,并与针刺前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针刺得气及针刺不得气两种方法刺激左侧足三里穴后,其增程伏安面积、减程伏安面积、惯性面积均较针刺前显著减小(P〈0.01,P〈0.05);针刺左侧足三里得气后,未接受针刺的右侧足三里惯性面积也显著减小(P〈0.05),而针刺左侧足三里未得气时,未接受针刺的右侧足三里穴惯性面积反而显著增大(P〈0.01)。结论针刺得气与不得气两种刺激方法对穴位局部影响接近,但对远部或全身的影响则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针刺穴位对胆囊动力学改变的影响程度、起效时间,我们对针刺穴位前、针刺过程中及取针后胆囊容积的变化进行了实时动态观察及测量,为针刺阳陵泉穴的临床研究,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得气及假针刺等不同刺激手段对经穴及经线上穴点经皮二氧化碳释放量的影响,从而针刺得气与外周组织能量代谢效应的相关性。方法:共测试20名健康志愿者(男8,女12,平均年龄29岁),采用经皮二氧化碳测定仪,分别以5种不同的针刺方式刺激内关穴,在针前、针中及起针后测定上肢手厥阴心包经合穴曲泽及心包经上非穴点A(天泉与曲泽连线下1/4处)、B(曲泽与郄门连线1/2处)的经皮二氧化碳释放量,并与非心包经穴点C(A点尺侧旁开2cm)、D(B点尺侧旁开2cm)进行对照。结果:假针刺与浅针刺组,针刺前后相比所测量心包经内及经外五点上的TCE值均有升高趋势,其中B点及曲泽穴上针刺中与针刺后的TCE比较有统计意义;得气组经上A点、B点及曲泽穴针刺前后TCE值均升高,有统计学意义;经外C点、D点针刺前后的TCE值有一定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假针刺可以对全身起到一个刺激作用,也有升高局部体表能量代谢的作用,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针刺浅,医者或受刺者并没有传统的针感但仍然可以获得临床疗效;采用传统针刺得气的操作方法后,与针刺穴位邻近的同一条经上的穴点处经皮二氧化碳释放量明显增加,有极显著性统计学差异,表明有效针刺可能明显提高相关经线上的体表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17.
笔者采用穴区带针刺治疗遗尿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10例,其中男9例,女1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16岁。其中每夜遗尿1~2次6例,不规则遗尿4例。病史6~14年,平均8.4年。体检敏感点全部有压痛,其中两人伴有1×1.5厘米大小椭圆形反应物,触之活动。二、治疗方法取穴区带——躯前四带和下肢一带(如图示),在穴区带内用指压法找到敏感点,即指压有痛感为敏感点。采用“快进针,慢退针,扎出针感,就地捻转”的手法。皮肤酒精消毒后,先针下肢一带,得气后,再针躯前一带,使针感向会阴或阴茎放散。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每日针1次。针前复查敏感点,做为针刺穴位。  相似文献   

18.
<正> 自76年以来,我们应用长针透穴针刺治疗顽固神经性呕吐26例,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针刺方法:用5寸长毫针从下脘穴刺入皮肤,沿皮下向上经建里、中脘、上脘直透到巨阙穴,得气后轻轻向下拉针(病人有下坠样针感,但不退针)10分钟后开始留针,待针感消失后拔针。同时配足三里、内关。每日针刺1次,10次为一疗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以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研究针刺得气的中枢机制领域的研究内容,探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取得的经验教训。方法:检索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Pub Med数据库有关fMRI得气研究的文献,对纳入的文献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试验设计、受试者纳入、穴位选取以及得气评价方法)上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8篇以fMRI技术研究得气中枢机制的文献。根据纳入文献的研究内容,大体可分为2个不同方向的得气中枢机制研究:得气研究以及得气感研究。得气研究多为比较得气与否在脑功能活动上的差异,以总结得气的中枢响应模式;得气感研究则是将得气状态下不同得气感及得气感强度在中枢反应上的特点进行比较,来归纳不同得气感成分及强度对脑功能活动的影响。近10年该类研究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试验设计较为多样,以随机对照试验及配对试验设计较多。研究的受试对象以健康人为主,研究的穴位以单穴居多,研究的主要穴位有足三里、外关、合谷等。得气评价方法以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为主。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得气与否及不同得气感对脑功能活动影响的研究。当前研究可证实得气与否及不同得气程度具有显著不同的脑功能活动,且不同腧穴得气有其特异性激活。得气感程度与脑区激活程度呈正相关。刺痛感不属于得气感成分。结论:当前的得气fMRI研究的数量及质量有待提升,研究内容相对单一,研究方法仍处于探索阶段。当前得气fMRI研究得到的结果多为得气反应于中枢层面的现象,而亟需通过这些现象总结出得气与中枢效应的本质联系,揭示得气的作用机制。得气对脑功能活动的特异性影响仍需要通过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20.
总结张卫华教授临床通过脏腑-经脉、经脉-穴位诊断敏感穴,并以望、触摸按压法探寻敏感穴,创新性的提出"四步得气"针刺手法。该法四步依次为传统针刺、两旁双刺、斜刺病所,所针之处局部针感增强,产生感传,疗效显著,是对传统的传承与创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