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共计70例,年龄29~54岁,ASA分级Ⅰ~Ⅱ级,BMI 17.1~24.9kg/m~2。采用计算机随机软件将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exmedetomidine,D组)和生理盐水组(Control,C组),每组各35例。D组患者从麻醉诱导开始即刻10分钟内静脉泵注负荷剂量的右美托咪定1μg/kg,此后调整泵注剂量为0.5μg/kg/h泵至手术结束前30分钟;C组患者泵注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_0)、气管插管前(T_1)、插管后即刻(T_2)、气腹后10分钟(T_3)、气管拔管后即刻(T_4)记录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在上述各时点抽取血氧标本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浓度。结果两组患者T_0、T_1时点SBP、D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_2、T_3、T_4时点,C组患者SBP、DBP、HR显著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_0、T_1时点TNF-α、IL-6、IL-10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_2、T_3、T_4时点,D组TNF-α、IL-6浓度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上述时点,D组患者IL-10浓度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维持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并能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值得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麻醉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75例,男54例,女21例,年龄45~70岁,体重55~80kg,BMI 18.5~24.5kg/m~2,ASAⅡ或Ⅲ级,左室射血分数≥45%,NYHA心功能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右美托咪定0.3μg/kg组(D3组)、右美托咪定0.6μg/kg组(D6组)和右美托咪定0.9μg/kg组(D9组)。D3组、D6组和D9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3、0.6、0.9μg/kg,输注时间10min。麻醉诱导后,BIS≤55时行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记录右美托咪定输注前(T_0)、输注5min(T_1)、输注完毕(T_2)、气管插前即刻(T_3)、气管插管后1min(T_4)、气管插管后3min(T_5)、气管插管后5min(T_6)时的HR、SBP、DBP;记录麻醉诱导期间的低血压、高血压、心动过缓和呼吸抑制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T_0时比较,T_1—T_6时D6组和D9组HR明显减慢(P 0.05),T_1时D9组SBP、DBP明显升高,T_3时三组SBP、DBP明显降低(P 0.05),T_4时D3组HR明显增快(P 0.05)。与T_3时比较,T_4和T_5时D3组HR明显增快,SBP、DBP明显升高(P 0.05)。与D3组比较,D6组和D9组T_3时SBP、DBP明显升高(P 0.05),T_4时HR明显减慢(P 0.05)。与D3组比较,D6组和D9组发生低血压明显减少,D9组发生高血压,心动过缓和呼吸抑制明显增多(P 0.05)。与D6组比较,D9组发生高血压、心动过缓和呼吸抑制明显增多(P 0.05)。结论与右美托咪定0.3和0.9μg/kg的负荷量比较,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输注0.6μg/kg右美托咪定更有助于稳定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麻醉诱导期间的血流动力学,有利于维持心肌氧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插管和拔管期间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以期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共计120例,年龄27~59岁,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每组各60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_0)、插管前(T_1)、插管后(T_2)、拔管前(T_3)、拔管后(T_4)记录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血糖浓度及气管插管和拔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插管后(T_2)、拔管前(T_3)、拔管后(T_4)D组SBP、DBP、HR显著低于C组(P0.05);插管后(T_2)、拔管前(T_3)、拔管后(T_4),D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浓度显著低于C组(P0.05);D组患者拔管时呛咳、呃逆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维持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抑制气管插管和拔管引起的应激反应,降低插管及拔管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经鼻腔给药对妇科全麻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并探讨最佳剂量。方法择期妇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组(D1组、D2组、D3组)。手术结束前30 min,D1、D2、D3组分别经鼻滴注右美托咪定0.6、1.2、1.8μg/kg,C组用生理盐水滴鼻。记录给药前即刻(T_1)、手术结束时(T_2)、患者可唤醒时(T_3)、拔管时(T_4)、拔管后1min(T_5)、5min(T_6)、10min(T_7)的HR、MAP、SBP与HR乘积(RPP);检测T_1、T_2、T_4、T_6时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和皮质醇(Cor)浓度。记录患者术后恢复指标。结果与C组比较,T_3~T_5时D1组、T_2~T_7时D2、D3组MAP和RPP均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5);T_4、T_6时D1组、T_2、T_4和T6时D2、D3组血浆NE、Cor浓度明显降低(P0.05)。C组、D1组和D2组唤醒时间、拔管时间及PACU留观时间均明显短于D3组(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30min给予右美托咪定1.2μg/kg滴鼻可有效抑制全麻手术拔管期的应激反应,同时不影响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脊柱侧弯矫形术全麻苏醒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0例择期行脊柱侧弯矫形术的患者分为2组,每组20例。手术结束前30 min A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B组静脉泵注生理盐水。观察2组麻醉前(T_0)、气管拔管即刻(T_1)、气管拔管后1 min(T_2)、5 min(T_3)、10 min(T_4)患者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苏醒时间(min)。结果 A组患者气管拔管各时点的SBP、DBP和HR与T_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气管拔管各时点的SBP、DBP和HR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有助于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全麻苏醒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不延迟苏醒时间,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是否可以有效抑制止血带相关高血流动力学反应,降低RPP。方法全身麻醉下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ASAⅠ~Ⅲ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n=41)和对照组(C组,n=39)。常规麻醉诱导后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调节其浓度,维持BIS值40~60。D组给予1μg/kg负荷剂量(20min)后以0.4μg·kg-1·h-1维持,C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比较麻醉诱导前(T0)、止血带充气即刻(T1)、充气后20min(T2)、充气后30min(T3)、充气后40min(T4)、充气后50 min(T5)、充气后60 min(T6)HR、SBP、RPP、BIS、CETSev和MAC。结果与C组比较,D组T2~T6时HR明显减慢,SBP、RPP明显降低(P0.05);与T0时比较,D组T2~T6时HR明显减慢,SBP、RPP明显降低,C组T4~T6时RPP、T6时SBP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D组CETSev在T4~T6时,MAC在T3~T6时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显著抑制止血带相关高血流动力学反应,减慢HR、降低SBP,减少RPP并降低MAC和CETSev,减少七氟醚吸入剂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下胃肠手术老年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下胃肠手术老年患者80例,性别不限,年龄≥6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D1、D2组和D3组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插管后分别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2、0.5、0.8μg·kg~(-1)·h~(-1)至术毕前30min;C组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泵注7ml生理盐水,插管后静脉泵注生理盐水10ml/h至术毕前30min。记录术中麻醉药物用量,记录给药前(T_0)、气管插管后即刻(T_1)、气腹后5min(T_2)、气腹后60min(T_3)、拔管后即刻(T_4)和拔管后10min(T_5)的HR、SBP、DBP,分别于T_0、T_1、T_3、T_5时抽取桡动脉血,测定Glu、Cor、E和NE浓度。结果 D1组、D2组和D3组术中瑞芬太尼的用量明显少于C组,且D2组和D3组明显少于D1组(P0.05)。与T_0时比较,T_1~T_5时C组HR明显增快(P0.05)。T_2~T_5时,D2组和D3组的HR明显慢于C组和D1组,SBP明显低于C组(P0.05);T_1时D2组和D3组Cor和NE浓度也明显低于C组(P0.05)。T_3和T_5时,D2组和D3组Glu、Cor、E和NE浓度明显低于C组,D2组和D3组Cor和NE浓度明显低于D1组(P0.05)。结论与0.2和0.8μg·kg~(-1)·h~(-1)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维持比较,0.5μg·kg~(-1)·h~(-1)能更有效抑制腹腔镜下胃肠手术老年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腭咽成形术的男性患者60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D组气管插管前先予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1.0μg/kg 10min,术中及入ICU后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1)·h~(-1);C组持续泵入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入室(T_0)、气管插管成功即刻(T_1)、手术开始30min(T_2)、入ICU即刻(T_3)、拔除气管导管即刻(T_4)的MAP、HR;检测T_0~T_4时动脉血PaO_2、PaCO_2及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IL-6、T_NF-α的浓度;记录入ICU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及呛咳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T_1~T_4时D组HR明显慢于C组,MAP明显低于C组(P0.05);T_1~T_4时D组NE、E、Cor、IL-6、T_NF-α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D组拔管期呛咳发生率为9例(30%),明显低于C组的21例(70%)(P0.05)。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ICU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术期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可有效抑制腭咽成形术患者的应激反应,维持循环稳定,且不延长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ICU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全麻患者使用麻黄碱升压反应的影响。方法全麻下行择期骨科手术患者66例,年龄20~60岁,体重50~75kg,随机均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低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1组)和高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2组)。D1组和D2组于麻醉诱导前分别泵注右美托咪定0.4和0.8μg/kg,10min后均改为0.4μg·kg-1·h-1维持至手术结束,C组泵注等量生理盐水。在喉罩置入5min后,所有患者均给予麻黄碱0.1mg/kg。记录入室后(T0)、麻醉诱导前(T1)、诱导后(T2)、喉罩插入后(T3)、给予麻黄碱时(T4)的HR和SBP、DBP,及给予麻黄碱后10min内的BP和HR最大值(Tmax)及达到最大值时的时间(TBP和THR),以Tmax与T4值的差值(SBP、DBP和HR)表示给予麻黄碱后患者BP升高和HR加快的幅度。结果 D1组和D2组TBP明显短于C组(P0.05)。三组患者T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1组和D2组的SBP、DBP明显低于,HR明显慢于C组(P0.05),且D2组SBP、DBP明显低于D1组(P0.05)。结论全麻患者辅用右美托咪定时增强麻黄碱的升压效应和加快起效时间,0.8μg/kg负荷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升压效应强于0.4μg/kg。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全麻诱导和术中唤醒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脊柱侧弯后路矫形手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给予0.8μg/kg右美托咪定和等量生理盐水,10 min内输完.术中D组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0.2μg·kg-1 ·h-1,C组泵入生理盐水.观察麻醉诱导前10 min(T0)、麻醉诱导后3 min(T1)、气管插管后1min(T2)、3 min(T3)以及唤醒开始前即刻(T6)、唤醒试验开始后10min( T5)、15 min(T6)、唤醒时(T7)的SBP、DBP、HR.记录唤醒时间及唤醒期间的出血量.结果 与T0时比较,T1时两组SBP、DBP显著降低,HR显著减慢(P<0.05),且D组显著高/慢于C组(P<0.05).T2、T3时D组HR明显慢于C组(P<0.05).T6、T7时D组SBP、DBP显著低于C组,HR明显慢于C组(P<0.05).唤醒期间D组出血量显著少于C组(P<0.01).结论 右美托咪定有助于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全麻诱导及术中唤醒时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唤醒期间出血,不影响唤醒时间,具有较好的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全麻子宫切除术中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40例,年龄42~58岁,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右美托咪定0.2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0ml(4μg/ml),麻醉诱导前10min开始以10ml/h持续泵注到子宫标本切下为止,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采用咪达唑仑、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丙泊酚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控制呼吸。麻醉维持:静脉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间断静注顺式阿曲库铵。记录给右美托咪定前(T0)、打开腹膜子宫操作开始时(T1)、子宫操作开始10min(T2)、20min(T3)、30min(T4)、子宫切下时(T5)和后腹膜缝合完毕时(T6)的SBP、DBP、HR和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浓度。结果 C组T1~T5时的SBP、DBP明显高于,HR明显快于T0时(P0.05),且SBP、DBP明显高于、HR明显快于D组(P0.05)。C组T1~T5时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浓度明显高于T0时(P0.05),且明显高于D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全麻子宫切除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可降低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术期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择期行全髋置换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年龄>65岁,ASAⅡ或Ⅲ级,高血压Ⅱ级,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1μg/kg,泵注时间超过10 min,以0.7μg.kg-1.h-1持续静脉注射。记录麻醉前10 min、气管插管后即刻、拔管后即刻患者的BP、HR及ECG ST段改变。于麻醉前10 min(T0)、手术开始后1 h(T1)、术毕(T2)、术后12 h(T3)、24 h(T4)抽取中心静脉血,采用ACB法测定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水平。结果气管插管后即刻、拔管后即刻D组HR明显慢于C组,SBP、DBP明显低于C组(P<0.05)。C组有7例患者ST段出现心肌缺血性改变,明显多于D组的1例(P<0.05)。T1、T2时C组IMA水平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D组(P<0.05)。结论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能减轻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对心肌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股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联合阻滞与硬膜外阻滞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以期为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麻醉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择期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共计70例。年龄65~78岁,体重指数(BMI)17.5~26.5kg/m~2,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股神经-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组(SF组)和硬膜外阻滞组(EA组),每组35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_0)、麻醉后即刻(T_1)、切皮时(T_2)、假体植入后(T_3)、出室前(T_4)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上述各时点白细胞计数(WBC)、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血糖(GLU)浓度。结果在血流动力学方面,EA组患者T1、T2时点SBP、DBP、HR显著低于SF组(P0.05)。而在T_3、T_4时点,EA组患者SBP、DBP、HR显著高于SF组(P0.05)。在应激反应方面,EA组患者T_3时点白细胞计数、血糖浓度显著高于SF组(P0.05)。结论与硬膜外阻滞相比,股神经-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应激反应,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围术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25~45岁,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组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泵注10min,随后以0.6μg·kg~(-1)·h~(-1)维持泵注至手术结束前30min;对照组以等容量生理盐水维持至手术结束前30min。记录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_1)、吻合血管开放前(T_2)、吻合血管开放后即刻(T_3)、吻合血管开放后30min(T_4)和手术结束后(T_5)的HR和SBP,于T_2、T_4、术后24h(T6)及术后48h(T7)采取静脉血检测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IL~(-1)8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的浓度;记录术中液体输注量和尿量。结果 T_3时右美托咪定组HR明显慢于对照组;T_2、T_3时右美托咪定组SB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T_2时比较,T6、T7时两组Cys C、BUN、Cr浓度明显降低,且T7时右美托咪定组Cys C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T_2时比较,T6、T7时两组IL~(-1)8浓度明显降低,且右美托咪定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围术期尿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液体输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术期应用右美托咪定可有效保护肾移植患者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辅用右美托咪定全麻诱导对麻黄碱升压效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4例,年龄18~65岁,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D组麻醉诱导前泵注右美托咪定0.8μg/kg,15min后改为0.4μg·kg-1·h-1维持,同时开始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插管后5min给予麻黄碱0.1 mg/kg。N组诱导前以同样方式泵注生理盐水,余同D组。记录泵注右美托咪定或生理盐水前(T0)、麻醉诱导前(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2min(T3)、给麻黄碱即刻(T4)及之后2min(T5)、5min(T6)、10min(T7)、15min(T8)的SBP、DBP和HR。结果与T0时比较,T2时N组SBP、DB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P0.05或P0.01),其余时点SBP、DBP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T4、T7和T8时HR明显减慢(P0.05或P0.01);D组在T1~T8时的SBP、T1~T4和T8时的DBP明显降低,T1和T3~T4时的HR均明显减慢(P0.05或P0.01)。与T2时比较,T3、T4时N组SBP、DB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1);D组仅T4时SBP明显降低(P0.01)。与T4时比较,T5、T6时N组SBP明显升高(P0.05或P0.01);T5~T7时D组SBP、DB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P0.01)。与N组比较,T1~T3时D组HR明显减慢(P0.05或P0.01),T2时D组SBP、DBP明显降低(P0.01),T5~T8时SBP和DBP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全麻麻醉诱导时辅用右美托咪定不仅可减轻气管插管反应,而且可增强麻黄碱的升压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在全麻患者气管插管时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对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Ce)的影响。方法 60例全麻下行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四组:D1、D2、D3、C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25μg/kg(D1组)、0.5μg/kg(D2组)和1.0μg/kg(D3组)及10ml生理盐水(C组)。麻醉诱导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以BIS为靶控目标。丙泊酚初始Ce设为1.5μg/ml,递增梯度为0.5μg/ml,同时泵注瑞芬太尼0.2μg·kg-1·min-1。BIS≤60时推注罗库溴铵0.9mg/kg,BIS≤50并维持5s行气管插管。于输注右美托咪定前(T0)、诱导前(T1)、气管插管前(T2)、气管插管后1min(T3)、3min(T4)、5min(T5)、10min(T6)时记录SBP、DBP、HR、BIS、丙泊酚Ce。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D2、D3组HR减慢、D3组SBP、DBP升高(P<0.05);与T1时比较,T2时D1组和C组SBP、DBP下降,HR减慢(P<0.05);与T2时比较,T3~T5时D1组和C组SBP、DBP升高,HR增快,T3时C组BIS升高(P<0.05)。T2~T6时丙泊酚CeD1、D2、D3组明显低于C组(P<0.05)。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各时点对丙泊酚Ce存在明显负相关关系。结论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诱导效应室浓度存在负相关关系。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心血管反应平稳并能显著减少诱导时所需丙泊酚Ce。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心率收缩压乘积(RPP)和血压心率比值(PRQ)的影响。方法择期高血压手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0岁,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手术结束前30min D组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大于10min);C组静脉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用药前、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10min的HR、SBP、DBP、MAP。计算RPP和PRQ。结果与C组比较,D组患者SBP、MAP在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min,DBP在拔管时、拔管后5min明显降低,HR在拔管前、拔管时明显减慢(P0.05);D组患者RPP在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10min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PRQ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0.5μg/kg右美托咪定,能有效减轻高血压患者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及稳定血流动力学,降低RPP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对老年全麻骨科手术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将90例全麻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啶低剂量组(D1组),右美托咪啶高剂量(D2组)及对照组(c组),记录给药前(To)、给药后5min(T1)、拔管前(T2)、拔管即刻(T3)、拔管后5min(T4)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降压药物使用率。结果:D1、D2组T1、T3时的HR、SBP、DBP变化明显大于T0,Dl、D2组T1、T3时的HR、SBP、DBP变化明显低于C组(P〈0.05)。D1、D2组的苏醒时间和D2组的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均明显长于C组,D1、D2组的降压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用于全麻老年骨科手术能减轻血流动力学变化,减少拔管期心血管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复合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拟于本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计100例。年龄52~64岁,ASA分级Ⅰ~Ⅱ级。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软件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exmedetomidine group,D组)和对照组(Control group,C组),每组各50例。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_0)、切皮时(T_1)、手术开始后30分(T_2)、出室即刻(T_3)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记录两组患者出室即刻、术后2、6、12小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及术后恶心呕吐(PONV)、低氧血症发生情况。结果 D组患者T_1、T_2、T_3时点MAP、HR显著低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出室即刻、术后2小时、术后6小时的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及术后恶心呕吐(PONV)、低氧血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能够在超声引导腰骶丛神经阻滞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发挥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并且无呼吸抑制作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腰麻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校正QT间期(QTc)和T波峰值至终点时间(Tp-e间期)的影响。方法 70例腰麻下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年龄45~75岁,ASAⅠ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腰麻后15min,D组10min内给予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6μg/kg,然后以0.4μg·kg~(-1)·h~(-1)维持。C组注射同样剂量的生理盐水。记录腰麻前(T_0)、腰麻后5min(T_1)、10min(T_2)、15min(T_3)以及给予静脉注射后10min(T_4)、30min(T_5),60min(T_6)时QTc间期、Tp-e间期,记录术后24h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T_0时比较,两组患者T_1~T_3时QTc间期明显延长(P0.05)。与T_3时比较,D组患者T_4~T_6时QTc间期明显缩短(P0.05)。与C组比较,D组T_4、T_5时QTc间期明显缩短(P0.05)。术后24h内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改善腰麻下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导致的QTc间期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