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在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中应用腹膜前间隙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成人腹股沟斜疝患者按照不同术式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观察组采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VAS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18个月,其间2组各有2例(5.00%)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前间隙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在成人腹股沟斜疝临床治疗中均有可靠疗效,但前者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局部异物感更轻,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和腹膜前间隙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选取104例腹股沟斜疝患者,根据术式不同分为2组,各52例。对照组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观察组行腹膜前间隙修补术,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阴囊水肿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2组均未出现复发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和腹膜前间隙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均有良好的效果。但腹膜前间隙修补术后疼痛较轻且阴囊水肿的发生率低。可酌情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经腹膜前间隙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式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共收治腹股沟疝136例,随机分成A、B二组。A组70例患者,行腹膜前间隙修补术。B组66例患者,行疝环充填式修补术。比较分析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疼痛、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二组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2年,无复发。A组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9、5.97,P=0.15、0.02)。二组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2、1.58,P=0.135、0.130)。结论腹膜前间隙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中均有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点,腹膜前修补术式更有优势,更舒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腹膜前入路平片及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平片及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两种方法 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均获随访,前入路腹膜修补组随访24.7个月,疝环充填式修补组随访25.9个月,两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阴囊积液及恢复日常生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异物感疝环充填式3例,腹膜前入路1例,疝环充填式复发1例,前入路腹膜前修补复发3例(P<0.05).结论 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治疗中,提倡治疗的个体化,选择性应用平片及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传统张力性疝修补术、疝环充填式及腹膜前间隙无张力性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其中传统方法修补腹股沟疝325例,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128例,经前路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50例。结果传统疝修补术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5.1±24.2)min,疝环充填式组为(48.3±20.2)min,腹膜前间隙组为(40.5±19.3)min,传统组明显长于其他两组(P0.05)。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传统组、充填组和前路组分别随访287、114和49例,复发率分别为4.9%,1.8%和0,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同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比较,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和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痛苦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的特点,而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更符合人体工程力学原理,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平片式、疝环充填式和腹膜前疝修补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成人腹股沟疝病人155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三组,平片组61例,采用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疝环充填组43例,采用疝环充填式修补,腹膜前组51例,采用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比较三组病人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异物感和复发率。结果三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共发生尿潴留2例,阴囊水肿1例,切口感染1例,三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疝环充填组术后1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高于平片组和腹膜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疝环充填组主诉有明显异物感8例(18. 60%),明显高于平片组和腹膜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平片式、疝环充填式和腹膜前疝修补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相当,疝环充填式病人术后异物感和疼痛感较明显。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操作便捷,费用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按不同术式将90例腹股沟疝患者分为2组,每组45例。观察组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行Bassini疝修补术。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4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股沟疝患者实施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腹膜前间隙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对比,以期为临床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汉中市勉县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60例,根据随机表对照法分为A组30例,B组30例,其中A组采用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B组采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和B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43±6)min和(38±5)min,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分别于5、10、15 h及1个月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其中术后1个月的VAS评估,A组患者的疼痛感较B组显著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5、10、15 h的VAS评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阴囊水肿3例,其它均无。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阴囊水肿5例、皮下血清肿5例、术后异物感11例。其中术后异物感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B组患者,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优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比较传统、疝环充填式及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997年至2005年采用传统方法修补腹股沟疝325例,2001年后采用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128例及2007年后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50例。结果传统疝修补术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5±25)min,疝环充填式组为(45±20)min,腹膜前间隙组为(40±20)min。随访1~4年,复发率分别为5.02%,1.92%,0%。结论同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比较,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和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痛苦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的特点,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更符合工程力学原理,术后疼痛更轻、恢复更快,具有免缝合,微创手术的特点。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是一种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无张力疝修补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1—2017-01间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2组,各44例。对照组行开放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比较2种术式的疗效。结果 2组均未发生切口感染及阴囊水(血)肿等并发症。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或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比较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以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为观察组、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比较该两组接受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的手术相关情况、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差异;但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术后6、12、24 h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7. 5%对25. 0%,P <0. 05)。两组术后随访1年,均无疝复发。结论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较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疗效可靠,安全、并发症少、术后疼痛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并对比分析善释补片腹膜前间隙修补术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人民医院240例无张力腹股沟斜疝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所选取治疗手段的不同以及进行腹膜前间隙修补术所选取的补片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至A、B、C三组,每组患者80例。其中A组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北京天助畅运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善释禧D10腹膜前间隙修补术进行治疗,C组患者则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超普网塞腹膜前间隙修补术进行治疗。分别对A、B、C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并观察三组患者的复发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与B、C二组患者并发症及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手术时间和疼痛持续时间均明显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二组对比可知,对于腹膜前间隙修补术而言,善释禧D10与超普网塞二者均可被患者部分吸收,效果良好,临床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善释网塞和超普网塞腹膜前间隙修补术不仅手术时间、患者疼痛时间短,而且不良并发症较少,尤其是局部异物感症状明显减少,同时,患者可对该补片部分吸收且复发率低,值得重视。对于腹膜前间隙修补术而言,善释网塞与强生公司生产的超普网塞二者差异较小,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超普疝修补装置(UHS)行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成人腹股沟疝患者15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72例行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UHS组),85例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疝环充填组),比较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发生率及复发率等。结果 UHS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3±7)min,(3.2±2.2)d,疝环充填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2±28)min,(4.6±4.1)d;UHS组术后疼痛发生率为2.78%,术后1年无复发,对照组术后疼痛发生率和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15.29%,8.24%。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分析比较上述数据,UHS组均优于疝环充填组(P0.05)。结论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UHS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减低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股疝临床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巴中市中医院因股疝而行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共入选患者76例,其中34例患者行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手术,42例患者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手术;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后的恢复时间、住院的天数和费用,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手术后的疼痛,详细记录患者手术以后3、7、12、72 h后的疼痛评分情况和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2组患者在手术的时间、恢复时间和住院的天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后3、7、12 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的评分比较,腹膜前间隙组(1.49± 0.43)分优于疝环填充组(2.32±0.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11,P=0.009);腹膜前间隙组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优于疝环填充式组,其中慢性疼痛(1/34比14/42)、手术后异物感(0/34比16/4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05)。 结论经腹膜的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手术使用补片覆盖了患者整个的耻骨肌孔,是治疗腹股沟股疝更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文理学院协作医院西安市第一医院2010年5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90例原发性单侧腹股沟斜疝成年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开放式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组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组(Rutkow组),比较二组手术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及复发率。结果二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3)分vs(3.9±0.8)分,P0.05];二组异物感比较,分别为2例和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阴囊水肿、切口感染、补片感染、尿潴留以及手术复发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是安全有效的修补方式,开放式腹膜前间隙修补术后疼痛程度轻,异物感少,修补更彻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20年4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3组,每组50例。A组行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B组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C组行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手术时间,出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1周及1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复发率以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B组和C组患者在临床总有效率,手术时间、出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各时段的VAS评分、复发率及并发症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相比,C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各时段VAS评分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三种手术方式比较发现,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恢复迅速,可缩短住院时间,缓解术后疼痛,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风险,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就术后疼痛、术后恢复和手术时间而言,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更优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不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方式在高龄(≥70岁)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3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受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日间手术的253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料。依据术式不同分为疝环填充式修补组(157例)及腹膜前间隙修补组(96例)。比较二组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率、腹股沟区慢性疼痛及疝复发率。结果 腹膜前间隙修补组手术时间较疝环填充式修补组略长,但均未超过50min。二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81,P=0.032),术后镇痛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722,P=0.000)。疝环填充式修补组与腹膜前间隙修补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24,P=0.878),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6),术后切口区域慢性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老年患者经日间手术行腹股沟疝疝环填充式疝修补或腹膜前间隙修补均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对照及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51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230例进行的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患者280例进行的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对参与研究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疗效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7.8%(P0.05)。对患者手术进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虽然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患者13例,对照组复发患者18例(P0.05)。结论:腹股沟疝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优势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后网塞和成型补片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黄石市中心医院诊治的80例单侧腹股沟疝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入选患者均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治疗,对照组采用自裁剪补片,实验组采用成型网塞补片,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实验组患者手术后均采用B超观察网塞和成型补片的形态。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慢性疼痛和异物感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40例患者B超下网塞呈圆锥形,平面最大径4.3~5.2 cm,平均(4.8±0.3)cm。成型补片长度从最低端到精索预留孔上侧距离为3.80~5.44 cm,平均(4.61±0.29)cm;而手术前成型补片距离平均为(6.3±0.3)cm,患者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腹股沟疝患者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治疗时利用成型网塞补片治疗效果理想,治疗时应根据情况将经典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法和Lichtenstein的修补方法结合起来,将成型网塞补片缝合在耻骨结节腱膜上,对于治疗起到更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轻量型网片腹膜前疝修补手术同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单侧腹股沟疝男性患者60例,随机分为轻量型网片腹膜前手术组和重量型网片疝环充填修补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轻量型网片腹膜前手术组与重量型网片疝环充填修补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早期疼痛、血清肿、术后自主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恢复日常活动时间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3个月随访时发现腹膜前手术组有2例患者,疝环充填修补手术组有8例患者手术区域存在异物感,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二组均无复发.结论 两种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方法治疗效果均令人满意,使用轻量型网片进行腹膜前修补手术的患者术后具有更好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