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颊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家兔的镇痛效应,并探讨其中枢作用机制。方法 48只青紫蓝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体针组和颊针组,将后2组又随机分为针后即时(0 h)和针后1 h亚组,每组8只。采用卵蛋白诱导造成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体针组针刺双侧"膝眼"和"足三里"1次,颊针组针刺双侧颊针"膝"1次。针刺后比较正常组、模型组、体针组和颊针组家兔关节局部痛阈及脑脊液中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和β-内啡肽(β-EP)的含量。以K+导入法引起家兔腿收缩的最小电流强度作为痛阈;用放射免疫法测定β-EP、CCK-8的含量。结果模型组痛阈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体针组和颊针组痛阈均明显升高(P<0.01);颊针组0 h痛阈明显高于体针组0 h痛阈(P<0.01),颊针组1 h痛阈与体针组1 h痛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针刺后2组β-EP含量均升高,颊针组0 hβ-EP含量明显高于体针组0 hβ-EP含量(P<0.01),颊针组1 hβ-EP含量与体针组1 hβ-EP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针刺后2组CCK-8含量均向正常水平恢复,颊针组0 h CCK-8含量明显高于体针组0 h CCK-8含量(P<0.05),颊针组1 h CCK-8含量与体针针组1 h CCK-8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颊针即时镇痛效应优于体针,针刺促使脑脊液中β-EP含量升高和CCK-8含量向正常水平恢复,这可能是颊针镇痛中枢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疼痛是临床常见的体征和症状,颊针疗法的镇痛效果显著,为临床治疗疼痛类疾病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将近10年来颊针治疗疼痛类疾病的临床研究文献收集、整理后进行回顾总结,全面了解颊针疗法在治疗临床痛证中的应用价值,同时也提出目前临床研究存在的局限性,为促进颊针疗法的研究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颊针是由王永洲创立的一种新型微针疗法,主要通过针刺面颊部16个特定穴位治疗全身疾病。文章通过整理王永洲在临床上应用颊针穴位的经验和理论基础,介绍了颊针穴位治疗筋骨疾病和脏腑疾病的临床运用,包括选穴的理论指导、穴位操作要求和穴位效应的体现,并附有病例。颊针穴位在临床上取穴方便,针刺无痛、相对安全,治疗一次多可显效,稳定性较好,且颊针穴位的理论基础不断发展,临床运用逐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颊针疗法由王永洲教授创立,该疗法以生物全息理论、大三焦理论、身心整合理论为基础,认为面颊部存在着一个涵盖整个人体的全息微缩系统,针刺面颊局部能够防治全身疾病,追求安全、无痛,力求标准化、精准化,适用于全科治疗。本文介绍了颊针疗法治疗躯体疼痛的临床应用,包括穴位定位、针具选择、进针、得气与补泻、留针、调针、出针以及疗程安排,并附有治疗病例。在颊针治疗躯体疼痛方面,王永洲教授强调疼痛定位精准、腹部诊查配合、穴位选取有度、调针方法有效则止痛效果立显。临床观察表明,颊针对躯体疼痛,包括心身障碍所致的躯体疼痛,临床效果明显,镇痛作用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颊针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多模式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次股神经阻滞后复合舒芬太尼静脉PCA镇痛方案,观察组采用颊针配合单次股神经阻滞后复合舒芬太尼静脉PCA镇痛方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静息状态及运动状态的疼痛数字分级法(NRS...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针具也显示了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历程。砭石、骨针、青铜针、金银针到不锈钢针,针具每一时期的每一次变革求新都使针灸器具产生了质的飞跃,并进而推动了针灸理论与教学,针灸临床与实践乃至整个针灸医学领域的开拓与发展。磁极针或磁化针的研制与应用,为针灸临床在镇痛效应方面的治疗与研究,又开辟了一条新思路新方法,实践证明,它比传统不锈钢毫针在镇痛效应方面更有其确切的疗效。临床观察1.一般资料各类风寒湿痹痛患者100例,各类软组织扭挫伤患者80例,各类癌性痛证患者44例,共计患者224例,年龄最大者71岁,最小者22…  相似文献   

7.
分别从疼痛病症、穴位、针具、针刺方法、组织层次等方面,对针刺深度与针刺镇痛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认为针刺深度是影响针刺镇痛效应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对针刺深度(特别是组织层次)与针刺镇痛关系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针刺深度与针刺镇痛关系的临床效应及机制研究,涉及疼痛病症、穴位、针具、针刺方法、组织层次等多因素,必须进行学科协作攻关的系统研究;针刺深度与针刺镇痛关系研究,可为优化针刺镇痛方案、针刺镇痛机制研究等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8.
不同强度和频率电针的镇痛效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观察了低频弱电针(10赫兹,3伏)、高频弱电针(200赫兹,3伏)、低频强电针(10赫兹,6伏)和高频强电针(200赫兹,6伏)的即时镇痛效应和镇痛后效应。结果表明,低频电针的即时镇痛效应优于高频电针,强电针优于弱电针;而高频电针的镇痛后效应优于低频电针,弱电针优于强电针。  相似文献   

9.
中缝背核和蓝斑在唇针镇痛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们以往的实验表明,脑内5-羟色胺能神经原系统是实现唇针镇痛的必要条件。破坏或减弱这个系统的神经传递,唇针的镇痛效应降低;相反,激活或加强这个系统的神经传递,则唇针的镇痛效应升高.同时也有资料提示,脑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原系统对针刺镇痛可能起着某种拮抗作用.此外,近年来的形态研究资料表明,在5-羟色胺能神经原胞体主要集中的中缝背核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原胞体主要集中的蓝斑之间有相互的神经支配。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两个递质系统在唇针镇痛中的作用,我们用生理学方法,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损毁和/或刺激中缝背核和蓝斑,观察其对唇针镇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林俊  黄红  丁光宏  张迪 《针刺研究》2007,32(1):16-19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镇痛效应与穴位区肥大细胞脱颗粒率的变化,研究针刺效应与穴位局部的肥大细胞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5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留针组(仅留置针体在穴位处)、电针(EA,2/100Hz,0.5/1.0/1.5mA,“足三里”)组和手针(MA)组,在急性佐剂性关节炎(AA,完全弗氏佐剂0.05mL注射于动物踝关节)大鼠模型上,采用辐射热缩爪反射的方法,以大鼠缩爪反射的潜伏期为观察指标,比较电针、手针和留针组的镇痛效果。将穴位区的组织块制成石蜡切片,用甲苯胺蓝特殊染色法染色,观察其中肥大细胞变化的情况。结果:电针和手针对AA大鼠都有很明显的镇痛效应(与留针组比较P<0.01),而留针组无效(与模型组比较P>0.05),其中手针穴位处的效果更明显于电针。同时,电针和手针组的组织切片中肥大细胞脱颗粒率明显高于留针组(P<0.01)。结论:穴位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在针刺镇痛效应的产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肥大细胞脱颗粒参与了针刺镇痛效应中针刺信号从穴位向靶器官传输与转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颊针疗法对于缓解肛裂术后患者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2年9月期间在本院并行肛裂手术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予以双氯芬酸钾分散片口服镇痛,观察组予以颊针针刺镇痛,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评分、疼痛的发作频次以及术后尿潴留和便秘发生率,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术后疼痛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疼痛的发作频次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尿潴留和便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颊针治疗对于缓解肛裂术后患者疼痛、降低疼痛的发作频次具有显著效果,并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尿潴留和便秘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针灸临床中掺入磁的针,对镇痛效应的影响。 方法 让普通毫针充磁或带磁,并依据疾病性质、病程长短、病人个体差异及治病要求等情况随意调节磁量变化。 结果与结论 临床与实验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带磁针在镇痛效应方面的作用明显优于磁极针和普通针灸针。  相似文献   

13.
带磁针磁量变化与镇痛效应的临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针灸临床中掺入磁的针,对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让普通毫针充磁或带磁,并依据疾病性质、病程长短、病人个体差异及治病要求等情况随意调节磁量变化。结果与结论临床与实验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带磁针在镇痛效应方面的作用明显优于磁极针和普通针灸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颊针对原发性痛经的镇痛疗效及对血清PGF2α和PGE2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60例诊断为原发性痛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颊针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颊针组取中焦穴、下焦穴、腰穴和骶穴,1次/d,每次30 min;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2次/d,每次300 mg。两组均于月经前3 d开始,至月经期第3天,连续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为1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COX痛经症状评价量表(CMSS)评分,检测两组血清前列素F2α(PGF2α)和血清前列素E2(PGE2)的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CMSS评分以及血清PGF2α和PGE2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后颊针组较对照组的VAS评分、CMSS评分以及血清PGF2α和PGE2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颊针较布洛芬缓释胶囊对原发性痛经镇痛效果更佳,并可缓解其相应伴随症状,镇痛机制可能与PGF2α和PGE2水平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十七椎等多穴对中度原发性痛经患者的即刻镇痛效应.方法:选取中度原发性痛经患者36例,在疼痛时针刺十七椎、地机、三阴交、次髎穴,留针30 min,观察针刺前即时、进针5、10、20、30 min及起针后30、60、120 min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读值.结果:针刺镇痛效应从针刺5min即开始显现,并随着留针时间的持续,针刺镇痛效应逐渐增强至起针后120 min.结论:疼痛时针刺十七椎等多穴对中度原发性痛经患者具有明显的即时镇痛效应,且该效应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不同粗细毫针针刺"足三里"穴位的镇痛效应。方法:建立实验性胃痛大鼠模型,分别使用粗细毫针针刺"足三里",观察大鼠扭体反应并检测镇痛物质脊髓强啡肽的表达情况。结果:1治疗后15min内,细针组及粗针组大鼠扭体反应次数明显少于模型组(P﹤0.05);2在治疗后15min内,细针组、粗针组大鼠扭体反应次数差异不明显(P=0.723),在治疗后15~30min内,粗针组出现扭体次数明显少于细针组(P﹤0.05);3针刺治疗后,细针组、粗针组大鼠相应脊髓节段的强啡肽浓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4治疗后粗针组大鼠相应脊髓节段强啡肽浓度明显高于细针组(P﹤0.05)。结论:粗细针针刺"足三里"对胃痛均有镇痛效应,且粗针镇痛效应强于细针。  相似文献   

17.
马自佳 《针刺研究》1989,14(1):196-197
本实验采用兽医学上常用的百会穴,用钾离子透入测痛,在大鼠身上进行了电针,手捻针,微波针,8毫瓦He—Ne激光针和15毫瓦He—h激光针镇痛效应的研究,证实上述八种针灸疗法都能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其中以电针的作用最好,依次为微波针,手捻针,6毫瓦He—Ne激光针,15毫瓦He—Ne激光针。并且不同针刺产生镇痛的后效应不尽相同,不同针刺,尤其是激光针刺存在一个最佳刺激量问题,在临床上适用针刺镇痛时应对针刺方法和刺激量所选择。  相似文献   

18.
温针齐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3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温针齐刺法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方法 ,将18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温针齐刺组和普通针刺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根据MPQ疼痛询问量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积分、治疗的镇痛时效、即刻和远期镇痛效应.结果温针齐刺组在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后MPQ评分、镇痛时效、即刻和远期镇痛效应以及复发率方面与普通针刺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温针齐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起效时间短、镇痛维持时间长,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十七椎等穴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的即刻镇痛效应。方法:选取原发性痛经患者93例,在疼痛时针刺十七椎、地机、三阴交、次髎穴,留针30 min,观察针刺前即时、进针5 min、10 min、20 min、30 min 及起针后30 min、60 min、120 min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原发性痛经患者从针刺5 min至起针后120 min与针刺前即时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针刺镇痛效应从针刺5 min开始显现,并随着留针时间的持续,针刺镇痛效应逐渐增强至起针后120 min。结论:疼痛时针刺十七椎等穴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具有明显的即时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董氏奇穴联合颊针在全膝关节置换(TKA)围术期多模式镇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诊断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快速康复管理的多模式镇痛方式:股神经麻醉阻滞+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术前2 h、术后6 h分别给予0.1 g艾瑞昔布,服用7 d,2次/d,0.1 g/次;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董氏奇穴联合颊针替代艾瑞昔布治疗,术前2 h、术后6 h应用董氏奇穴联合颊针,针刺7 d,1次/d,1次40 min。通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PCIA按压次数、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和术后不良反应来评价疗效。结果:研究组术后3 d、5 d与10 d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术后7 d、14 d的H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在术后48 h内的PCIA按压次数、术后胃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董氏奇穴联合颊针对TKA术后患者的早期镇痛效果显著,可更快改善患者关节功能活动,能够减少药物使用,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