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心率变异性分析,探讨早期诊断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以及对合并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性预测。方法:对36例2型单纯糖尿病患及32例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患,进行24小时心率变异性时域及频域分析,同时与4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单纯糖尿病组,心率变异性分析各项指标较正常对照组减低(P<0.001);合并缺血性心脏病的糖尿病组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心率变异性各参数亦明显减低(P<0.05、P<0.01)。结论:糖尿病患心率变异性比正常人明显减低,且其心率变异性减低程度与心脏损害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王东恩 《中外医疗》2009,28(22):74-75
目的旨在探讨心率变异(HRV)与高血压患者心脏事件的发生及猝死的关系。方法我们对84例高血压病人和50例正常人心率变异指数(HRVI)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的事件组(包括死亡)比无事件组HRVI量著减低(P〈0.01)HRVI减低的阳性率显著增高(P〈0.001),最快心率(HR)与最慢HR差值缩小,死亡组最明显,HRVI〈25的高血压患者死亡率HRVI〉25的5倍。结论用HRVI预测高血压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宋韶英 《中外医疗》2013,32(5):70-70,72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该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诊治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及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指标低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结论 HRV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分级及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刘卫华  梁凌 《华夏医学》2002,15(2):164-165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合并冠心患者的心率变异变化。方法:42例高血压病与35例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心率变异性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组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的各项参数指标较高血压组均减低(P<0.001),结论: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较高血压病组心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平衡进一步失调。  相似文献   

5.
张宁新  王黎敏 《广东医学》2000,21(3):226-227
探讨高血压病左室肥厚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方法应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82例高血压病患者,并与34例正常人比较。结果高血压病患者时域分析指标及心率变异指数的比正常人明显降低,最小心率比正常人增快;合并左室肥厚患者心率变异指数减低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同组其他高血压病患者。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的大量研究已肯定了自主神经活动与多种疾病的关系,同时也公认心率变异(HRV)分析是判断自主神经活动的常用指标,以及心率变异性在较早发现糖尿病病人自主神经病变的实用价值,本文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NIDDM)对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是选取58例2型糖尿病作24小时检测分析并以64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多数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王静  施培培 《新疆医学》1998,28(4):213-215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在诊断糖尿病合并自主神经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79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76例正常人进行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HRV显著低于正常人(P<0.05),糖尿病合并自主神经病变组(DM_2组)HRV显著低于不合并自主神经病变组(DM_1组)。结论: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是一种敏感的诊断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对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心脏植物神经病变的意义。方法:应用24h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84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84例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与84名正常人对照,比较三组SDNN、SDANN、RMSSD、PNN50、HRVI、TP、LF、HF和LF/HF。结果:T2DM组和EH+T2DM组的SDNN、SDANN、RMSSD、PNN50、HRVI、TP、LF和LF/H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H+T2DM组较T2DM组也有明显变化。结论:T2DM+EH组与T2DM组相比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害程度更加明显,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危险性增加,应定期检查,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9.
陈序 《西部医学》2011,23(11):2210-2211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方法选择2005~2011年在我院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冠心病及糖尿病患者各30人,冠心病伴发2型糖尿病者30人,健康体检者40人,由计算机自动测出心率变异性时域各项指标。结果冠心病患者或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低于单一疾病者(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较重,发生恶性心血管事件几率较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左室肥厚与心率变异性关系。方法: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LVH)32例,高血压病非LVH34例和正常人45例进行24小时连续心电监测心率变异性(HRV)。结果:高血压病LVH组的心率变异指数(HRVI)比非LVH组明显减低(P<0.01);高血压病LVH组与非LVH组HRVI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血压病LVH组与非LVH组最大心率与最小心率差值均缩小。4项时域指标在LVH组、非LVH组及正常对照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高血压病LVH患者的HVR降低,HRV与左室肥厚程度呈负相关,对评估病情和预后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与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冠心病与 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 (HRV)改变及其异同 ,观测疾病状态下HRV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 2 4h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频谱分析检查冠心病与 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人 3组患者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冠心病组与 2型糖尿病组HRV各指标SDNN、RMSSD、SDANN、PNN5 0等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 ;而冠心病组与 2型糖尿病组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冠心病与 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均降低 ,心率变异性分析未发现其间存在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率变异性对高血压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 5 5例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与 3 0例正常人的心率变异性及临床相关指标。结果 正常人心率变异性与高血压冠心病心率变异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或 <0 .0 1)。结论 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存在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和失衡 ,且与心力衰竭、左心室肥大及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冯应君  杨汉东  闵新文  李东峰  王波 《重庆医学》2008,37(2):164-165,167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脏变时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3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和35例冠心病不合并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完成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求心率变异时域指标,完成症状限制性踏车运动试验并求心脏变时功能指标最高心率与预测最大心率值之比(rHR) 和心率储备率(HRR).结果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各项心率变异指标和变时功能指标显著低于冠心病不合并糖尿病患者(P<0.05).所有病例的心率变异指标SDNN、SDANN、SDNNindex、 rMSSD与rHR(依次r=0.502、0.438、0.369、0.327,均P<0.01)和 HRR(依次r=0.544、0.492、0.407、0.312,均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脏变时功能和心率变异性比冠心病患者更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脏变时功能降低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常相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30例高血压病左室肥厚(LVH),32例高血压病非LVH患者和45例正常人24小时心率变异指数(HRVI)分析。结果:高血压病LVH组的HRVI比非LVH组明显减低(P<0.01);高血压病LVH组与非LVH组HRVI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血压病LVH组与非LVH组最大心率与最小心率差值均缩小。提示高血压病LVH病人心脏猝死危险性可能高于非LVH高血压病病人。  相似文献   

15.
钟海花  明扬  万沁  徐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17):2570-2572,257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与下肢动脉病变(PAD)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2005年6月~2006年12月住院的133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75例无下肢动脉病变、58例合并下肢动脉病变作为研究时象,检测其24 h动态心电图和双下肢踝肱指数(ABI),将HRV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心率变异指数较无下肢动脉病变患者下降,而且心率变异指数与下肢动脉病变程度呈负相关.结论 HILV降低是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率变异性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正常人、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各 30例 ,进行心率变异性检查 ,并对其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 ,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RR间期标准差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糖尿病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相比较RR间期标准差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与正常人相比 ,糖尿病患者的低频和高频的PSD绝对值均明显下降 (P <0 0 5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低频和高频的PSD绝对值与正常人相比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糖尿病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低频和高频的PSD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下降明显 ,其RR间期标准差、低频和高频的PSD绝对值可作为糖尿病患者是否合并有冠心病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与单纯性冠心病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变化情况。方法检测并记录124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糖尿病组)与96例单纯性冠心病(对照组)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变化,分析ST-T变化以及HRV时域4项指标。结果糖尿病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缺血性ST-T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O.05。两组比较,心率增快,心率变异指标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能引起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加重,心率加快,心率变异指标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应用24h动态心电图对86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HRV分析,并与68例正常对照者比较。结果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HRV的时域和频域指标即SDNN、SDANNI、SDNN—index(ms)rMSSD(ms)PNN(%)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存在心脏自主神经失调,HRV明显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高,易于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心率变异性可以作为早期发现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植物神经损害的一个有效的无创方法。  相似文献   

19.
彭继晖  方涛  廖夏  张群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10):1195-1196
目的:探讨不同疾病短程心率变异性与正常人的差异,评价短程心率变异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95例分别患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脑卒中患者和200例其它病种患者进行短程心率变异性检查,对各病种患者之间及各病种患者与正常人之间的RR间期标准差(SDNN)及变异系数(CV)两项心率变异性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糖尿病组RR间期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较正常组显著降低;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两项指标均较正常人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脑卒中组两项指标均较正常组显著增高。结论:短程心率变异性检测能敏感地反映糖尿病心率变异性的改变,这一观察结果与长程心率变异性分析有相同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血府逐瘀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脂代谢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于本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在保持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脂、心率变异性.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脂、心率变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后,治疗组SDANN、SDNN、RMSSD、PNN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TG,TC,LDL-C均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府逐瘀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能有效降低TG、TC、LDL-C,升高HDL-C,改善心肌的血液循环及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