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妊娠中、晚期孕妇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及与碘摄入量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了解缺碘及非缺碘地区妊娠中、晚期孕妇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方法 应用免疫放射分析技术,检测了90例孕妇(缺碘地区孕妇30例,非碘缺乏区健康孕妇60例)妊娠中、晚期和临床产后及30例非碘缺乏区健康非孕妇女血清TSH水平、游离T3(FT3)、游离T4(FT4)及总T4(TT4)水平。恒温消解法检测了两组孕妇临产时尿碘水平。结果 (1)妊娠中、晚期孕妇TSH水平升高,游离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尤以妊娠晚期为著。(2)与正常孕妇比较,缺碘地区孕妇妊娠中期和临产后TSH水平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缺碘地区孕妇妊娠中,晚期和临产后FT3、FT4水平显著降低(P<0.01);缺碘地区孕妇临产时尿碘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孕妇(P<0.01)。结论 妊娠期孕妇表现为相对的甲状腺功能低下,以妊娠晚期为著,尤在缺碘地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HBV宫内感染的传播途径及其机理。方法 应用PCR技术检测HBV感染孕妇羊水、阴道分泌物、乳汁、脐血中HBV DNA;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胎盘组织中HBsAg和HBcAg的表达。结果 HBsAg、HBeAg、抗HBc阳性孕妇的羊水、阴道分泌物、乳汁、脐血中均检测到了HBVDNA,阳性率分别为48.28%(14/29)、27.59%(8/29)、37.93%(11/29)和24.14%(7/29);健康对照组孕妇的上述样品中均未检出HBVDNA;HBV感染孕妇胎盘组织各层细胞均可表达两种抗原,但阳性细胞数目从母体面到胎儿面逐渐减少,阳性细胞的着色强度逐渐减弱。健康对照组孕妇胎盘组织中未发现HBsAg和HBcAg阳性染色细胞。结论 孕妇感染HBV后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而羊水感染是导致胎儿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3.
应用IgM捕获免疫技术,对健康首胎、二胎及有先天性心脏病(CHD)家族史孕妇进行人巨细胞病(HCMV)-IgM血清监测。结果显示,首胎孕妇HCMV-IgM阳性率11.35%,二胎孕妇17.8%,有CHD家族史孕妇20.66%;随访发现三者予代CHD的出生率分别是0.76%、2.65%、7.6%。认为孕妇HCMV-IgM阳性与CHD有关,开展孕妇HCMV血清流行病学监测具有重要的优生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据 Medscape.com12月1日报道(原载JAcquir Immune Defic Syndr2005:40:364—370),HIV感染孕妇在怀孕期间使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出生儿童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欧洲协作研究发言人Dr.Deven Patel称:就目前他们的研究来讲,尚无证据表明孕妇在怀孕头三个月或孕期其他阶段使用HAART方案或其他ART方案,会增加新生儿发生出生缺陷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35例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1(Tim-1)和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im-3)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25例查体健康的妊娠中期孕妇作比较。结果与健康孕妇相比,URSA患者Tim-1和Tim-3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增多(P均〈0.01)。提示URSA患者体内Th细胞免疫应答水平较高,Tim分子可能参与URSA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孕妇的胎儿发生先天畸形的概率比一般孕妇高2~3倍,还可造成死胎、羊水过多、流产、早产、新生儿低血糖及呼吸窘迫症候群等。妊娠糖尿病不但影响胎儿的发育,增加新生儿并发征,也危害母亲健康,使孕妇发生泌尿道感染及产后伤口愈合不良等,另有大约30%的妊娠糖尿病患者在5~10年后可转变为2型糖尿病。对孕妇来说,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健康,孕产期顺利平安。当突然被发现患上了妊娠糖尿病,孕妇往往缺少心理准备,会表现得非常紧张不安,情绪不稳定,同时其家人的担心和惊慌,更加重了她们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额敏县孕妇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制定预防措施。方法对在产科门诊做产前检查的1075例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血红蛋白检验。结果孕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17.82%,孕晚期患病率高于孕早期、中期。结论加强健康教育,制定预防措施,增强广大妇女的保健意识,预防孕期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8.
妊娠期糖尿病(GDM)在孕妇中的发生率约为3%~5%[1],25%~85%的GDM患者会出现各种类型的母婴并发症[2,3],对母婴危害极大。由于目前对GDM的发病机制仍不明了,临床上对GDM的认识处理受到很大限制。我们从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及胎盘激素水平等方面初步探讨GDM的发生机制,为临床诊治GDM提供基础依据。对象与方法1.对象:妊娠26~36周孕妇共43例。确诊为GDM的孕妇20例(A组),年龄24~35岁,平均27.4±3.6岁。该组孕妇8例有肥胖、糖尿病家族史或病理孕产史。余23例为随机挑选的正常妊娠妇女(B组),年龄23~34…  相似文献   

9.
目的进一步掌握吉林市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碘营养水平状况。方法在吉林市每个县(市、区)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分别采集尿样,采用消化砷铈接触法,进行其尿碘含量检测。结果270名孕妇和270名哺乳期妇女的平均年龄分别为26.5岁(21-41岁)、27.0岁(21~41岁)。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共分别采集尿样270份,尿碘(200μg/L的分别占38.5%、48.9%,与2003年比上升幅度分别为7.4%、21.1%;其尿碘含量中位数分别为268(5.0~826.4)、200μg/L(6.5~816.4μg/L)。结论为了下一代的正常脑发育,提高民族素质,加强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等特需人群的补碘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甲亢又名Graves病,临床上常可见于妊娠的妇女患有甲亢。因孕妇处于特殊的生理阶段,我们的诊治应慎重、安全,以确保孕妇与胎儿的健康。1诊断妊娠期,因孕妇呼吸、心率加快,食欲旺盛、易饥、怕热等生理改变与甲亢症状相似,因此我们必须仔细检查。检查中应注意以下2点。1.1因胎儿在10W左右时甲状腺具有摄碘功能,因此我们不能给妊娠妇女做吸碘率检查。1.2做甲状腺激素及抗体检查时,应注意因孕妇甲状腺球蛋白明显增高,导致总T4(TT4)增高30%~50%;且因妊娠时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升高抑制TSH分泌减少,因此孕妇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门诊健康教育管理后的效果观察。方法收集2016年1—12月在该院门诊产检并在该院住院分娩妊娠期糖尿病孕妇96例作为实验组,收集健康教育门诊成立之前在该院门诊产检并在该院住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96例作为对照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建立健康建档、问卷评估、个体化健康教育、落实体重管理、血糖控制。建立糖尿病孕妇微信群进行相关知识咨询和交流、互动,糖尿病孕妇之间交流,成功的经验分享,定时随访。结果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期在巨大儿、产伤、肩难产、新生儿低血糖方面并发症有着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健康教育门诊对孕妇进行多项管理是有效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减少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减少分娩对母婴的损伤,增加经济效益,减少医疗纠纷发生,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中、晚期孕妇临床心电图情况,加强对高危孕产妇的干预、治疗。方法采用12导联心电图仪常规检查中、晚期孕妇,并与同期健康体检妇女作对照。结果2800例常规心电图检查中,孕妇组异常心电图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显著增高的有窦性心动过速、频发早搏、心电轴左偏、低电压等。结论对中、晚期孕妇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查,及时对症治疗,把心血管高危因素化解在萌芽阶段,以降低孕产妇及婴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胎儿心脏结构及功能评估中应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患者共3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孕妇胎儿32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成员进行心脏结构以及功能指标检测比较。结果两组胎儿在LVDs、LVDd、IVSd指标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RVDs、RVDd、IVSs、LVEF等指标比较中,观察组胎儿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的心脏结构以及功能通常会发生一定的改变,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能够清晰的诊断出其变化。  相似文献   

14.
2002年广东省孕妇碘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了解和评价广东部分地区现行加碘盐浓度是否满足轻、中、重3种不同缺碘程度地区孕妇的碘营养需求。方法 采用一次性点状调查方式,选择了3个基本代表广东轻、中、重缺碘地区的深圳、佛冈、乐昌的城市和农村各2个调查点,调查孕妇的尿碘、盐碘。结果 深圳市、佛冈县和乐昌市孕妇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23.4、125.6、180.9μg/L,尿碘大于300μg/L的比例分别占37.5%、14.2%和21.0%;尿碘小于100μg/L的比例分别占10.4%、35.9%和23.1%。盐碘中位数分别为32.8、28.6、34.9mg/kg。结论 当前的盐碘浓度完全可满足不同缺碘程度地区孕妇的碘营养需求,但对于部分沿海轻度缺碘地区,孕妇碘营养水平有偏高趋势;而在碘盐问题地区,孕妇的碘营养水平呈偏低趋势。为保护孕妇的身体健康,建议将孕妇纳入到碘营养监测和保健计划中来。  相似文献   

15.
沙眼衣原体(CT)、解肥支原体(LJU)和抱疹病毒(HSV)感染是3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孕妇感染对孕妇本人和新生儿健康均可导致严重危害,是妇幼卫生保健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进行CT、UU和HSV的产前检查,对于保护孕妇和新生儿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回材料与方法1.l研究对象和标本采集研究对象选自1995年4月~6月间每星期二在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做产前检查的孕妇,共85例。采上臂静脉血ZInl,并用棉拭子采集孕妇宫颈上皮细胞。1.2实验室检查由经过培训的技术员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PCR)检测血标本中的HSVDNA、…  相似文献   

16.
以放免法测定118例正常孕妇和31例健康未孕妇女血清W物质浓度。孕妇血清中W物质浓度明显高于未孕妇女,孕妇按照妊娠早、中、晚期分组,结果显示,随着孕期的增加血清中W物质浓度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7.
不同孕期弓形虫感染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形虫病(ToxonlasmosrsTox)是全球性人畜共患疾病,孕妇感染弓形虫会形成原虫血症。并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流产、早产、死胎。严重可致胎儿畸形。因此孕妇常规产前监测。采取及时治疗、阻止垂直传播的发生,减少或控制畸形儿出生。我院从1993年4月至1996年4月期间、对早、中、晚孕期正常孕妇5899例进行筛查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筛查对象1993年4月至1996年4月随机来我院门诊孕检的早孕妇1733例,中孕妇2376例,晚孕妇1790例,共5899例进行筛查。1.2方法血清学免疫法1.2.1弓形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将血清以1:200稀释,羊抗人Ig…  相似文献   

18.
孕妇弓形虫感染与妊娠不良结局关系密切。孕妇感染弓形虫后,可经胎儿胎盘血循环将弓形虫垂直传染给胎儿,致使胎儿发生各种畸形。为了新生儿的健康,孕期除了加强孕妇健康宣教外,必须对孕妇进行监测,以便早诊断,早治疗。新生儿出生后必须强调随访检查和治疗,从多方面降低先天性弓形虫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孕产妇与弓形感染之间的关系,我们于1996年3-8月收集347份孕产妇血清,210份健康人血清分别做间接凝试验,结果孕产妇阳性率5.5%,健康妇女人群阳性率1.4%,在IHA呈阳性的19份血清中,有2名孕妇分娩的婴儿显和无天性畸形,一名为六指畸形,鼍一名为兔唇和腭裂。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及饮食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选择随机的方式对该院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及饮食护理,每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各40例,比较2组妊娠结局及并发症发生几率。结果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早产发生率2.50%、剖宫产发生率2.50%、自然分娩发生率95.00%,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并发症发生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及饮食护理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妊娠结局,同时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