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5 毫秒
1.
目的糖尿病合并腕管综合征的治疗方法与单纯腕管综合征或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的治疗方法均有所区别,通过总结分析糖尿病合并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资料,早期识别及诊断,有利于改善预后。方法对该院2015年4月—2016年8月住院治疗的691例糖尿病患者均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结果 48例检测出腕管综合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手麻木,以双侧发病多见,感觉纤维损害较运动纤维损害为重。结论神经电生理技术是诊断腕管综合征的重要辅助检查,糖尿病合并腕管综合征,是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其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其治疗方法与单纯腕管综合征或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的治疗方法均有所不同,早期识别,早期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能引起多神经系统并发症,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最为常见。电生理检查发现上肢正中神经单一损害引起的腕管综合征占一定比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腕管综合征在病理学基础、临床表现方面有相似之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合并腕管综合征存在,糖尿病也是导致腕管综合征的病因之一。本文阐述了糖尿病神经病变与腕管综合征可能的发病机制,电生理检查的各自特点,两者之间的联系,以及近年来研究的相关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糖尿病患者腕关节骨折脱位并发腕管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该科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腕关节骨折脱位并发腕管综合征的糖尿病患者2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3例,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84.6%,明显优于对照组61.5%(P0.05);两组FPG、2 h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腕关节骨折脱位并发腕管综合征的糖尿病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4.
老年腕管综合征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腕管综合征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而表现出的一组症状和体征,是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最常见的一种。一切外源性压迫、腕管管腔本身变小及腔内容物增多、体积变大等均可诱发本病。老年女性多于男性,伴发疾病的诊治对腕管综合征预后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对我院收治老年腕管综合符患者病例的病因、症状、手术和伴发其他疾病的治疗及远期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术后优良率并不高,老年慢性全身疾病或局部疾病难治是重要原因。应积极防治这些可引起腕管综合征等周围神经病变的老年疾病。  相似文献   

5.
腕管综合征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康复科于2006年5月-2007年5月收治腕管综合征患者21例,经综合保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入选80例CTS患者,分为DM组和NDM组,进行肌电图检测。结果:CTS-DM患者与CTS-NDM患者相比,正中神经腕部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潜伏期明显延长,中指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SNAPA)与健侧比较下降幅度明显较小。结论:CMAP潜伏期和SNAPA与健侧比较下降幅度也许可用于区别糖尿病性与非糖尿病性腕管综合征。  相似文献   

7.
腕管综合征(CTS)是神经卡压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1〕,为各种原因致腕管内压力增高、正中神经受压,引起手指麻木、疼痛、感觉异常和功能障碍的一组征候群,严重影响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患者的手部功能。任何增加腕管内压的因素,都会导致正中神经受到压迫。本文分析CTS患者高频超声检查特点。  相似文献   

8.
1.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肥胖。这些危险因素常同时发生在同一个体,其发病机制与胰岛素抵抗有关。1988年Reaven首先将其称为“X综合征”,以后又有学提出:有很多人腹型肥胖、糖耐量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血压并存,将其称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1999年WHO采用了“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概念,定义为:糖尿病、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许多非甲状腺疾病可影响甲状腺功能,使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不同程度地降低。这种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而促甲状腺激素正常者被称为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euthyroid sick syndrome,ESS)。以往对糖尿病的研究,仅限于糖尿病本身致病因子及其相关因素,而对糖尿病及其他严重非甲状腺疾病共性的研究尚少。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时存在高尿酸血症、高血压、肥胖、血脂紊乱、高胰岛素血症等一系列代谢变化,临床上将此称为“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发病的中心环节是胰岛素抵抗,由此所导致的代谢紊乱可直接影响尿酸在体内的代谢而出现或加重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11.
任善玲  徐艳  张磊  朱虹 《临床内科杂志》2014,31(10):698-700
目的 观察α-硫辛酸联合甲钴铵治疗糖尿病合并轻、中度腕管综合征(CTS)的有效性.方法 将45例糖尿病合并CTS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1例,给予硫辛酸注射的同时口服四联药物(甲钴铵、地巴唑、维生素B1、维生素B6);B组24例,仅口服四联药物.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分别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填写症状评分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检测腕部正中神经电生理.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总评分及腕部正中神经电生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恢复.A组患者症状总评分明显优于B组,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显示A组疗效更好,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硫辛酸可促进糖尿病合并轻中度腕管综合征恢复,联合用药疗效更明显.糖尿病合并CTS患者应该更早选用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2.
腕管综合征30例患者的临床和神经电生理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祚塨 《山东医药》2008,48(7):56-56
腕管综合征(CTS)是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亦称腕正中神经挤压症;为各种因素所引起的腕管内压力增高,致使正中神经受压、缺血而产生的系列症状及体征,如不及时治疗,常造成手功能受损.2003~2006年,我院收治30例CTS患者,现对其临床和神经电生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1型糖尿病与猝死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生在1型糖尿病年轻患者夜间猝死的事件,称为"睡眠死亡综合征(death in bed syndrome)[1]”,其病因未明.本文就目前所见的这种综合征的资料作一综述. 一、睡眠死亡综合征的背景 1991年Tattersall和Gill报道22例年轻的1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猝死的事件,其共同特征是:晚上发生无法预测的猝死,患者于次日发现安静地死在床上[2].患者的年龄多在40岁以下,糖尿病病程从数月到25年不等,大部份患者平素看起来健康,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且夜间常有低血糖发生的经历,尸检报告没有发现解剖学方面的异常.故首次将这种猝死称为"睡眠死亡综合征”.而早在1979年Tunbrige对50岁以下死亡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时记录有16人死于低血糖,而其中7人有这种典型睡眠死亡综合征的特点.此外,1991年以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已经报道80例以上的病例,其临床特征与睡眠死亡综合征中描述的一样.尽管这种猝死普遍发生在年轻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但其机制不明.有人认为与胰岛素应用有关,但Tattersall和Gill没有发现证据支持这个观点.所以他们提出一个与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有关的假说来解释这类事件.这种异常可能易致特殊致死性的心率紊乱,而夜间低血糖加重这种心率紊乱.  相似文献   

14.
腕管综合征是最常见的神经压迫病变。在过去的20年里,高频超声在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中被认为是有效和可靠的。本文通过对腕管综合征的超声诊断指标及其准确性作一系统阐述,为未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代谢综合征原来称作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是由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名誉教授瑞文(Reaven)于1988年在第48届美国糖尿病年会上提出的。代谢综合征患者集聚了多种心血管病的危险因子,如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在代谢综合征概念出现之前,上述病种被普遍认为是虽有联系,但彼此是独立的疾病,而近年发现这些疾病的患者多存在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因此认为他们是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一组疾病,胰岛素抵抗及其伴随的糖代谢、脂代谢紊乱是孕育这些疾病的“共同土壤”。  相似文献   

16.
腕部腱鞘结核较少见,近年来我院收治2例,分别误诊为腱鞘囊肿、滑膜炎及腕管综合征,现举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27岁。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地出现左腕部肿胀、疼痛,劳累后加重;2个月前左手麻木,握力下降,曾多次在外院按滑膜炎,腕管综合征治疗,给予青霉素、地塞米松、布洛芬等药物,症状可缓解,但停药后复发。患病以来无低热、盗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700例临床与神经电生理分析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Liu MS  Hu BL  Cui LY  Tang XF  Du H  Li BH 《中华内科杂志》2005,44(3):173-176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明确电生理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00患者进行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测定,240例患者进行针极肌电图测定。结果507例(724%)患者电生理检查异常,其中307例(606%)为多发性周围神经病,74例(146%)为腕管综合征;感觉神经传导异常程度重于运动神经,波幅的下降程度较传导速度减慢明显,下肢重于上肢(P<005)。仅有46%的患者针极肌电图异常而神经传导正常。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和电生理表现均以感觉神经受损为主;电生理检查有助于发现临床病变,但并非所有患者均能发现电生理异常;建议不将针极肌电图进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筛查作为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18.
代谢综合征与脑卒中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糖尿病、肥胖、高血压与高血脂合并存在时,死亡率将成倍增长.这组疾病又被称为代谢综合征(MS).  相似文献   

19.
老年患者代谢综合征不同组合成份与颈动脉内膜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代谢综合征不同组合成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79例、年龄60岁以上,按组成成份不同分为老年伴糖尿病组41例,老年非糖尿病组38例,同时选年龄<60岁年轻伴糖尿病组37例。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老年伴糖尿病组与老年非糖尿病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较年轻伴糖尿病组明显增厚,二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老年伴糖尿病组又较老年非糖尿病组增厚明显,二组统计有显著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年龄(r=0.300,P<0.01)、高血压病程(r=0.255,P<0.01)呈显著正相关,斑块发生率以老年伴糖尿病组最高(73.2%),其次为老年非糖尿病组(50%),年轻伴糖尿病组最少(21.6%)三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和0.01)。结论合并糖尿病的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较非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患者明显增厚,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又较非老年患者增厚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血清脂联素水平与新诊断2型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关系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测定14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与80例非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清脂联素及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并分析各指标与脂联素的相关性。结果(1)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2)随着代谢综合征指标的增多,脂联素含量呈下降趋势。(3)新诊断为糖尿病组中脂联素与代谢综合征、男性、体重指数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结论血清脂联素浓度与2型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低脂联素血症是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的又一特征,在其发病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