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建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8,(4)
在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诸多危险因素中.高血糖是当仁不让的主角。急性血糖升高可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长期慢性高血糖则可导致心脑卒中、下肢血管病变、肾病、眼病以及神经病变等一系列慢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的严重危害人所共知。而在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诸多危险因素中,高血糖是当仁不让的主角。急性血糖升高可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长期慢性高血糖则可导致心脑卒中/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糖尿病神经病变等慢性并发症。正因如此,血糖能否尽快地降下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4.
高渗性高血糖昏迷(hyperosmolar hyperglycemic coma,HHC)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是糖尿病严重的急性并发症,病死率高[1],若二者合并存在,则病死率更高。现有我院收治的高渗性高血糖昏迷合并酮症酸中毒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全国住院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10年回顾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59,自引:3,他引:59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调查组 《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4):232-237
目的 了解我国糖尿病(DM)患者慢性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病变状况及其危险因素,为DM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期间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1DM及T2DM患者24496例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 近10年我国住院DM患者DM并发症患病率分别为:高血压31.9%;脑血管病变12.2%;心血管病变15.9%下肢血管病变5.0%;眼部疾患34.3%;肾脏病变33.6%;神经病变60.3%,DM慢性并发症总患病率为73.2%。与各种DM慢性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发病年龄、病程、人院时收缩压,人院时体重指数(BMI)、血糖、血脂,吸烟状况也与DM慢性并发症相关。结论我国住院DM患者慢性并发症患病率显著高于非DM者,接近国外资料报告的水平。与各种DM慢性并发症相关的可控制危险因素是收缩压。 相似文献
6.
我科在2003年~2006年共收治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HNC)9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并昏迷5例,现将临床经过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8.
《糖尿病天地(学术刊)》2014,(1):62-63
三、孕妇何时应该启动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一旦确诊,首先应调整饮食并适当运动,如果一周后患者血糖控制仍不达标(空腹血糖大于5.6mmol/L,餐后1小时和2小时血糖分别大于7.8和617mm01/L);或者控制饮食后出现饥饿性酮症,增加热量摄入后血糖又超标;或者出现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或严重感染等应激状态使血糖显著升高者,则须采用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9.
2022年10月, 国际儿童青少年糖尿病学会发布了关于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和高血糖高渗状态(HHS)的诊治指南。和往年指南相比, 该指南对DKA的诊断标准进行了更新, 同时强调早期液体复苏、DKA和HHS诊疗的差异性以及专业团队对儿童DKA治疗的重要性。本文旨在介绍并解读该儿童指南的要点, 同时评述与2020年英国儿科内分泌与糖尿病学会儿童及青少年DKA指南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成人DKA指南的差异部分, 以期为临床医师及相关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儿童DKA和HHS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11.
12.
糖尿病高渗昏迷是在糖尿病基础上发生的高血糖、高渗透压、高度脱水而没有酮症酸中毒的一种急性并发症。发病时血糖急剧升高,常在28毫摩尔/升以上,重者可达59毫摩尔/升。高渗昏迷多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如不积极救治,后果很严重。夏天气候炎热,出汗较多,糖尿病患者若不及时补充水分,会因血液浓缩致血糖升高。如果再有感染、急性重症等应激情况,更易导致血糖波动。 相似文献
13.
14.
患者,男,43岁,1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多尿、多饮、体重下降,腹泻,未引起重视,人院前8小时进食糖水鸡蛋后出现右中下腹部剧痛,无放射性疼痛,持续性逐渐加重,蔓延到全腹伴烦躁、神志模糊,无发热、恶心、呕吐。既往有饮酒嗜好,否认有糖尿病家族史, 相似文献
15.
春节期间,各种聚会是不是都已经安排上了?殊不知,节假曰放纵吃喝,不利于控制糖尿病等慢性病。短期的血糖飙升会增加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等急性并发症的风险,即使急性并发症不出现,快速韩东梅升高的血糖也会对糖尿病患者的微循环(例如视网膜)造成损伤,均不利于糖尿病患者的长期健康。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是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状态、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及低血糖昏迷(关于低血糖,本刊2013年第8期已有专题讲述)。其共同特征是糖代谢紊乱,均起病急剧,病情严重,且常与其他疾病同时存在,症状重叠使病情更为复杂,如不能及时就诊治疗,死亡率极高。糖尿病患者朋友及其家属应该对此有充分认识,遇到紧急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就诊,切勿延误。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致残、致死率高。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有脚发凉、怕冷,皮肤苍白或青紫、水肿等症状,小腿容易抽筋、疼痛,行走时疼痛加重,出现伤口时经久难愈,这时就要考虑是否出现了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在发病的第四年以后,下肢动脉病变的发病例数明显提高。这就提示医生至少应该在糖尿病患者患病的第四年左右,督促其进行血管检查,这样可以使患者在血管病变发生的早期得到适当的治疗,临床上常用以下几种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亮起了"红灯",出现了"四高"的症状: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而"四高"的出现,让糖尿病患者雪上加霜,它们是严重危害糖尿病患者的杀手。高血糖高血糖是糖尿病的主要特征,其危害主要分为急性危害(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危害(慢性并发症)。急性危害主要有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主要是由于血糖过高及代谢紊乱所致,病情较急,需要急性抢救才能解除急性危害,如果抢救不及时则可导致死亡。慢性危害主要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引起的慢性并发症。长期高血糖对健康威胁更大,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19.
很多糖尿病患者被确诊后,急切地希望根治糖尿病。结果往往掉入一些误区,耽误治疗,使病情恶化。我们知道,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可能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如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等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可能会使患者的健康水平和劳动能力大大下降,甚至致盲、致残或者过早结束生命。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60岁,患2型糖尿病20a,早期血糖控制不佳,曾因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入院治疗;无高血压病史.3.5a前因糖尿病性白内障行双眼Phaco+IOL植入术,术后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示:双眼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行双眼全视网膜光凝(PRP).术后多次复诊双眼视力均为0.8(矫正1.0),眼底情况稳定.2a前,因右眼视物不清1周就诊,眼科检查见:右眼视力0.15,瞳孔光反应正常,视盘水肿,颞上侧明显,下方视野缺失(图1A).B超示双侧颈动脉管壁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诊断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对症治疗后视力恢复至0.25.1.5a前右眼突发视物不见1d来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