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骨质疏松症与脊柱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进行性骨骼疾病。骨折为骨质疏松最为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脊椎骨折,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更高。同时,脊椎骨折的出现是预测再次骨折发生的重要指标。骨密度的变化代表骨的矿化程度,而脊椎骨骨折的出现在药物治疗效果的指标中则更多地代表骨强度,只有将骨密度和脊柱骨折结合起来,药物疗效评估结果才更为客观、准确。本文通过介绍骨质疏松症与脊柱骨折,论证了及早发现脊椎骨折在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以及在药物评估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了骨骼的两个方面,即骨矿密度(简称骨密度)和骨质量。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是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这是由于骨强度下降,在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它大大增加了老年人的病残率和死病率。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的症状可以概括为8个字"疼痛、骨折、变矮、驼背",但最可怕的应该是骨折后的并发症。有人误认为,老年人摔一下没什么,殊不知,大部分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症,骨质酥脆,即便是被柔软的地毯绊倒,都有可能造成手腕、髋骨或者脊柱损伤。常见的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股骨颈骨折及股骨粗隆间骨折、桡骨远端(科雷氏)骨折和肱骨外科颈骨折。  相似文献   

4.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预防骨折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目标。随着我国人口正在步入老龄化。老年人的常见病—一骨质疏松及其所致骨折也已成为重要的公众健康问题。最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有椎体骨折、髋部骨折、前臂骨折和肋骨骨折等。流行病学资料表明1990年全球髋部骨折的人数约130万,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性骨折及治疗原则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介绍了骨质疏松症及明质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病学。对中国五大区40岁以上人群5602人次调查,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2.4%,骨量减少症患病率为为15.8%。北京地区50岁以上女脊椎骨折患病率为15%。骨质疏松性骨折与骨量丢失、微结构破坏导致物理性能降低有关,四肢骨折还与外伤因素有关。骨质疏松性骨折骨痂成熟与新骨形成迟缓,骨的矿化与骨痂质量相对较差。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目的和治疗原则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改善生活质量。另外,不应忽视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以防止和降低骨折再发生率等。对常见的髋部转子间骨折、股骨颈囊内骨折、脊椎骨折及肱骨近端骨折等骨质疏松性骨折当今常用治疗方法与适应症也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世界卫生组织骨折风险因子评估工具(FRAX)识别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方法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进行骨密度测量的绝经后女性103名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64.1±9.8)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计算骨折风险(不应用骨密度)和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指数。结果共检出骨质疏松症患者43例,骨质疏松组年龄明显高于非骨质疏松组(P〈0.01)。骨质疏松组OSTA指数明显低于非骨质疏松组,10年髋部骨折风险和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明显高于非骨质疏松组(P〈0.01)。OSTA指数识别骨质疏松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4(P=0.000),准确性中等。10年髋部骨折风险识别骨质疏松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6(P=0.000),准确性中等。结论FRAX工具同样可用于识别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但并不优于OSTA指数。  相似文献   

7.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进行性骨骼疾病。骨折为骨质疏松最为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脊椎骨折,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更高。同时,脊椎骨折的出现是预测再次骨折发生的重要指标。骨密度的变化代表骨的矿化程度,而脊椎骨骨折的出现在药物治疗效果的指标中则更多地代表骨强度,只有将骨密度和脊柱骨折结合起来,药物疗效评估结果才更为客观、准确。本文通过介绍骨质疏松症与脊柱骨折,论证了及早发现脊椎骨折在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以及在药物评估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强度降低致使机体罹患骨折危险I生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疾病,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  相似文献   

9.
骨密度测量可预示骨质疏松症骨折的危险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密度测量可预示骨质疏松症骨折的危险性孟迅吾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社会的老龄化,本病的发生率日趋上升,如美国骨质疏松病人已有2500万,1/3至1/2的绝经后妇女患有此病,每年有13...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它的主要特征是骨矿物质含量低下、骨结构破坏、骨强度降低、易发生骨折。疼痛、驼背、身高降低和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特征性表现。但有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在疾病早期常无明显的感觉。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脆性骨折,通常在日常负重、活动、弯腰和跌倒后发生。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直接后果,轻者影响机体功能,重则致残甚至致死。常见的骨折部位是腰背部、髋部和手臂。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问题日趋严重,据估计。全世界大约有2亿人患骨质疏松症,其发病率已跃居世界各种常见病的第6位,因而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量减少或(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临床上主要依据骨量来诊断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补充维生素D对骨质疏松症和骨量减少患者骨密度(BMD)和骨折风险的影响。方法:在上海市徐汇区湖南路街道社区的居民和我院老年病科及骨质疏松门诊中通过BMD的检查筛选出骨质疏松症及骨量减少的研究对象,询问病史,完成实验室检查。根据血清维生素D的水平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和维生素D正常组2组,以骨折风险因子评估工具(FRAX)分别估算骨折风险值。对2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所有研究对象每日补充1粒钙片,缺乏组加用骨化三醇0.25μg/d。随访1年后,复查BMD值及估算骨折风险值。结果:共纳入118例患者,维生素D正常组45例,缺乏组73例。2组在随访前后的年龄、身高差(最高身高-目前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BMD、骨折风险值都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比较干预前后,2组的BMD差值(P=0.005)及维生素D缺乏组的骨折风险值(P=0.003)均存在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结论: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维生素D正常组较维生素D缺乏组在预防骨量进一步减少和降低骨折风险方面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13.
骨质疏松症与老年髋部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0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召开关于骨质疏松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大会,把骨质疏松定义为“以骨强度下降而易于骨折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折是骨质疏松的严重并发症,即骨质疏松性骨折,其主要包括椎体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和髋部骨折。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社会的老龄化,这一问题日益突出,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4.
加拿大的一项研究发现,心功能衰竭的患者发生骨折的风险比其他类型的心脏病人高,尤其是髋关节的严重骨折。这个研究报告发表于近期的《循环》杂志。他们研究了16000名心脏病患者,发现当中的2000多名心功能衰竭患者发生骨折的风险翻了四倍。  相似文献   

15.
骨质疏松症髋部骨折患者骨组织OPG、ODFmRNA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症髋部骨折患者骨保护因子(OPG)及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DF)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50例50岁以上骨质疏松症髋部骨折患者(观察组)和30例非骨质疏松症髋部骨折患者(对照组)骨组织OPG、ODFmRNA的表达。结果对照组骨组织中OPGmRNA有表达,ODFmRNA呈微弱表达;观察组骨组织中OPGmRNA、ODFmRNA均有表达,OPGmRNA与ODFmRNA的比值远远低于对照组骨组织。结论老年骨质疏松症髋部骨折患者ODFmRNA表达明显上升。OPGmRNA与ODFmRNA的比值显著下降。这可能是老年骨质疏松症髋部骨折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脆性骨折系骨质疏松症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尽管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测量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广泛应用于评估骨折风险,但仅依据BMD测量结果往往会低估骨折风险。近年来,随着DXA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实用性已从BMD扩展到其他新功能,如检测寂静性骨折、评估骨质量以及测定体成分等,这为骨折的临床预防及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对基于DXA除BMD外的其他参数在预测骨折风险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我国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急剧攀升.有效防控骨质疏松症,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对于减轻疾病对国民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和双重作用药物,上述药物长程序贯治疗能够持续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是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的必然趋势,但基于骨折风险...  相似文献   

18.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又称原发性(特发性)骨质疏松症,虽然其发生率不如女性高,其比例大约是1:4,约30%的人发生髋部骨折,其病残率与病死率较女性高,有专家认为再过20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将成为全世界公共卫生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9.
骨质疏松性骨折及治疗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病学。对中国五大区40岁以上人群5602人次调查,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2.4%,骨量减少症患病率为15.8%。北京地区50岁以上妇女脊椎骨折患病率为15%。骨质疏松性骨折与骨量丢失、微结构破坏导致物理性能降低有关,四肢骨折还与外伤因素有关。骨质疏松性骨折骨痂成熟与新骨形成迟缓,骨的矿化与骨痂质量相对较差。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目的和治疗原则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改善生活质量。另外,不应忽视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以防止和降低骨折再发生率等。对常见的髋部转子间骨折、股骨颈囊内骨折、脊椎骨折及肱骨近端骨折等骨质疏松性骨折当今常用治疗方法与适应症也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矿物质含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骨代谢障碍性疾病。华法林可拮抗维生素K,使骨钙素的羧化受抑制,减少骨钙沉积,抑制骨矿化,从而干扰骨代谢,导致骨质疏松症或骨折,对于老年患者的影响尤其明显。长期服用华法林导致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可能与用药剂量和时间相关。目前预防和治疗华法林引起的骨质疏松症主要依据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原则,对于长期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应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以预防骨质疏松症,对于已出现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根据具体病情选择用双膦酸盐、降钙素、雌激素和甲状旁腺类似物治疗。本文对华法林引发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和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