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目的探讨解剖外腋股、股股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主髂动脉闭塞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解剖外旁路移植术治疗主髂动脉闭塞症患者32例。18例腹主动脉或两侧髂动脉闭塞者采用腋股动脉旁路术,其中2例为腋两股动脉旁路术;14例单侧髂动脉闭塞者采用股对侧股动脉旁路术。采用腋股动脉旁路的患者,术中8例用真丝人造血管移植,10例用聚四氟乙烯(GoreTex)人造血管;股股动脉旁路术中6例用真丝人造血管移植,1例用自体大隐静脉,7例用GoreTex人造血管。结果术后5年随访时,股股动脉旁路术通畅率为78%,其中真丝人造血管与GoreTex人造血管通畅率无明显差异;腋股动脉旁路术中,8例真丝人造血管均已闭塞,10例GoreTex人造血管中1例闭塞,1例发生腹股沟部假性动脉瘤。结论解剖外动脉旁路移植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无腹部手术并发症,手术安全,术后恢复快。真丝人造血管的使用应限于短段的股股动脉旁路术  相似文献   

2.
主髂动脉闭塞症的重建术术式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索主髂动脉闭塞重建手术方式选择的规律,作者对31例不同类型的主髂动脉闭塞症患者分别采用动脉硬化内膜切除术、主-髂或主-股动脉旁路术、解剖外途径动脉旁路术和顺序动脉旁路术治疗。手术死亡率为3.2%。五年通畅率为84.2%;二期五年通畅率为96.5%。作者认为踝/肱指数对正确掌握动脉重建术指征有肯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61岁,主因"右下肢间歇性跛行半年,双小腿发凉2个月"入院;跛行距离200m,休息5min可缓解;糖尿病史6年,无高血压、冠心病史。查体:双小腿及双足皮温降低,以右侧明显,双侧股动脉、腘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实验室检查:甘油三酯2.86mmol/L,血糖6.7mmol/L。CTA及MRA:腹主动脉下段及双髂总动脉闭塞,上方管壁见附壁血栓,双髂外动脉以下血管显影良好(图1)。TASCⅡ分型:D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髂外动脉-腘动脉人工血管移植交义转流术治疗单侧髂股动脉硬化广泛性闭塞的疗效.方法 1999年9月至2007年10月39例患者经血管彩超、CT血管造影(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单侧髂股动脉硬化广泛性闭塞;静息痛25例,14例足趾溃疡或坏疽,平均踝/肱指数0.19;采用健侧髂外动脉-患侧胴动脉人工血管移植交叉转流术,左转至右22例,右转至左17例.结果 围手术期无死亡及截肢患者.踝/肱指数由术前平均0.19术后升至0.94;术前以80 m/min速度行走,跛行距离15~60 m,术后(100~120)m/min行走,距离增至350~500 m或>500 m;术后血管彩超检测胭动脉平均血流速为45 cm/s,胫前(后)动脉术前极少量血流信号,术后平均血流速41 cm/s.35例(89.7%)平均随访3.4年,3年一二期累计通畅率85.7%,其中4例截肢,保肢率88.6%.结论 髂外动脉-腘动脉人工血管移植交叉转流术是治疗单侧髂股动脉闭塞可行有效的方法,尤其适宜全身状态较差,合并有重要器官病变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5.
血管腔内技术与手术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技术与手术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症的临床效果及合适的治疗程序。方法1997年6月至2004年5月采取血管腔内技术与手术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症39例。26例患者采用血管腔内治疗,置入27枚支架,14例经股动脉途径,12例经肱动脉逆行支架置入,其中8例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下穿刺肱动脉。13例未能行支架置入,行血管旁路转流术。9例伴有颈动脉或椎动脉严重狭窄者行支架置入。结果39例患者术后患侧与健侧血压差<10mmHg(1mmHg=0.133kPa),患侧/健侧血压指数由术前的平均0.62±0.11提高至0.98±0.04(t=4.738,P<0.01);腔内治疗患者与手术患者平均血管通畅时间分别为(57.6±3.7)和(60.2±7.2)个月。结论血管腔内治疗与手术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症疗效相当,由于血管腔内治疗的微创性和安全性,应优先选择血管腔内治疗。  相似文献   

6.
267例主髂动脉闭塞的手术治疗经验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Wu Q  Chen Z  Tang X 《中华外科杂志》2001,39(11):832-834
目的 探讨肾动脉开口水平以下腹主动脉闭塞及髂动脉闭塞的手术方式选择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67例主、髂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7例患者全部行手术治疗。行腹主动脉-髂(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145例,髂动脉-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40例,股动脉-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45例,腋动脉-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37例。总有效率为96.5%,围手术期病死率为3.5%。267例中178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5年9个月,人工血管通畅率为82.0%。结论 符合正常血液动力学手术的主要术式是腹主动脉-(双)髂、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对于年老、体弱者,特别是全身一般状况较差,伴有冠心病、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梗塞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应采用腋动脉-(双)髂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或股动脉-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可明显减低手术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主髂动脉闭塞症腔内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髂动脉闭塞症指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原因的腹主动脉远端、主髂动脉分叉部血管狭窄或闭塞, 导致盆腔、下肢缺血的一类疾病。外科开放手术一直是复杂主髂动脉病变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 随着血管腔内技术的发展, 其治疗理念有了极大改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腔内治疗的中远期效果已不劣于传统的开放手术, 成为主髂动脉闭塞症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Ye J  Wang Y  Fan L  Chen F  Fu W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8):457-458
目的 探讨剖解外腋-股、股-股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主髂动脉闭塞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解剖外旁路移植术治疗主骼动脉闭塞症患者32例。18例腹主动脉或两侧髂动脉闭塞者采用腋-股动脉旁路术,其中2例为腋-两股动脉旁路术;14例单侧髂动脉闭塞者采用股-对侧股动脉旁路术。采用腋-肌动脉旁路的患者,术中8例用真丝人造血管移植,10例四氟乙烯(Gore-Tex)人造血管;股-股动脉旁路术中6例用真丝人造血管移植,1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内膜下血管成形术在治疗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004年5月至2006年5月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对13例髂动脉和锁骨下动脉完全闭塞患者行内膜下介入治疗,同时行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中,闭塞段动脉介入治疗均获得成功,闭塞动脉平均长度4.9 cm(2-8 cm),主要症状均得到改善,无并发症。髂动脉闭塞的术前、术后平均踝-肱比(ABI),分别为:0.39(0-0.83),0.94(0.73~1.3),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锁骨下动脉闭塞的病例术后双上肢血压均恢复一致,平均随访时间11个月(3~18个月),随访率76.9%,支架1年通畅率100%(12/12枚)。结论内膜下血管成形术在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方法可靠,安全,近期通畅率较好,远期通畅率尚需要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0.
锁骨下动脉闭塞69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腔内及手术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寨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2年1月至2007年7月腔内及手术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症69例.腔内治疗44例,其中单纯球囊扩张3例,同时行支架植入者41例,植入支架43枚;手术治疗25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或腔内治疗,腔内治疗组患/健侧收缩压比由术前0.66±0.14提高至术后0.96±0.13(t=9.532,P<0.01),手术组患/健侧血压比由术前0.63±0.16提高至术后0.95±0.18(t=8.236,P<0.01),69例患者中随访61例,随访时间2~49个月,平均16.7个月,介入治疗组有1例术后1年出现支架结合部位狭窄,手术组随访人工血管均保持通畅,无人工血管相关并发症.结论 腔内治疗和手术治疗均是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的有效方法,腔内治疗因具有微创的特点,应作为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腔内血管成形术适用于膝下动脉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本文阐释腔内血管成形术术后再狭窄的发生及其临床意义,评价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缺血性疾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105例急性肢体动脉阻塞的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总结1982年3月~1996年9月收治的105例急性肢体动脉阻塞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对因栓塞与血栓形成两种不同原因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栓塞组肢体救治率86.8%,高于血栓形成组57.9%(P<0.01);而血栓形成组死亡率8%,低于栓塞组15.7%(P<0.01)。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病因所致急性肢体动脉阻塞发病机制不同导致肢体救治率和死亡率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覆膜支架在主髂动脉闭塞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45例主髂动脉闭塞患者,其中男37例,女8例,年龄38 ~ 94岁,平均(61±12)岁.临床表现间歇性跛行28例,静息痛11例,足趾坏疽6例.单侧髂动脉闭塞22例,一侧髂动脉闭塞合并对侧狭窄8例,主动脉及双侧髂动脉同时闭塞15例.病变长度6 ~18 cm,平均(12 ±3) cm.4例在介入溶栓3d后置人覆膜支架,其余病例均一期置入覆膜支架.结果 所有病例均成功完成操作,单侧放置覆膜支架19例,使用Kissing技术放置覆膜支架26例.所有病例术后下肢缺血症状均得到缓解,仅1例患者因感染最终截肢.随访6 ~21个月,平均(12±4)个月,除1例单侧髂动脉闭塞病例因远端流出道差于术后14个月闭塞外,其余支架均通畅,通畅率97.8%.结论 使用覆膜支架介入治疗主髂动脉闭塞,效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慢性缺血的技术可行性、通畅率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08年8月应用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ubintimal angioplasty,SIA)治疗的112例患者的122条动脉硬化闭塞患肢的临床资料,动脉闭塞平均长度为10.25 cm(4.5~28 cm),其中23条肢体为生活方式受限性间歇性跛行,99条为严重性缺血.详细纪录患者的病史、病变特点、操作技术过程、并发症和随访信息.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患肢通畅率和临床效果(救肢和症状改善).结果 SIA技术成功率为83%,成功进行SIA的患者平均踝肱指数从0.19±0.11增加到0.67±0.29(P<0.01),1年、2年冉管化通道的通畅率和临床有效率分别是54%±5%、45%±4%和82%±5%、79%±4%.没有严重后果的并发症发生. 结论 SIA技术成功率高,临床效果满意,本组无严重并发症,是一种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所致慢性缺血较好可供选择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膝下血管微球囊扩张成形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膝下血管微球囊扩张成形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0月-2006年9月收治的以膝下动脉闭塞为主的糖尿病足患者33例,共44条肢体,均采用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膝下血管病变。结果44条肢体中技术成功40条(90.91%),临床成功42条(95.45%)。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2~12个月),所有患者的肢体症状均未见加重或复发。结论膝下血管微球囊扩张成形术可以有效改善肢体远端血供,有效防止糖尿病足病发展,促进肢端创面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近期疗效显著,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手术联合介入治疗急性下肢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42例急性下肢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存在下肢急性缺血的症状,表现为疼痛、麻木、无脉、皮肤苍白、感觉异常等,均行彩超、MRI、CT诊断明确.在导管室行Fogarty导管取栓,术毕均行动脉造影检查,对血管狭窄程度>50%者行介入治疗(包括接触性导管溶栓术、球囊扩张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结果 42例急性下肢缺血患者无一例死亡.其中救肢成功40例,2例行截肢术,截肢平面均为膝下,截肢率4.76%.33例术后扪及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缺血症状明显改善.7例术后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缺血症状,表现为下肢疼痛、麻木等.结论 在导管室行手术取栓联合介入治疗急性下肢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并能提高救肢率及远期通畅率.手术效果取决于肢体缺血时间和程度,以及对并发症的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7.
Fifteen patients over 80 years of age with aorto-iliac occlusive disease (AIOD) underwent surgical revascularization of an ischemic lower extremity by extra-anatomic bypasses. The mean age at operation was 81.7 years, ranging from 80 to 86 years. Surgical revascularization of the ischemic lower limbs could safely be performed with an extra-anatomic bypass in these patients without any major complications. The mean follow-up period was 32.7 months. Eight patients died during the follow-up, only one of them died from myoenphropathic metabolic syndrom related to acute graft occlusion. As a long-term result, the cumulative survival after 37 months was only 23.9%, while the actual graft patency rate was 43.8% after 60 months in this series.The survival period with an improved quality of life after surgical intervention reached a level of approximately 40% of that for the general population. There should be no hesitation over whether to carry out surgical intervention for AIOD in patients over 80 years of age, because a reasonable extension of life can be obtained by an extra-anatomic bypass.  相似文献   

18.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多普勒波形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提高多普勒超声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用方向性多普勒血流仪对120条正常下肢和66条动脉闭塞性病变下肢动脉血流进行了分段检测。对正向波峰速(PFV)、反向波峰速(PRV)、加速时间(AT)和减速时间(DT)进行了测量和比较。结果正常组下肢动脉流速从近到远逐渐减慢,其远心端PFV、PRV、AT和DT与近心端的比值均<1.0。病变组的PFV和PRV均比正常组慢(P<0.01),而AT和DT则长于正常组(P<0.01),同时发现狭窄(>50%)或闭塞(有侧支循环形成)部位远端与近端DT的比值>1.0。结论与动脉造影相比较,多普勒超声定位诊断的符合率为91%(60/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