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病证结合角度出发,系统总结冠心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包括性别、年龄和地域),以及冠心病中医证候与冠脉造影、炎症因子、血脂水平和表观遗传学方面的相关性。同时,新兴技术和指标的出现为冠心病中医证候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3.
冠心病心力衰竭中医证候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合并病与冠心病心力衰竭中医证候的相关特点。方法:运用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式,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阴虚证、阳虚证与女性正相关(P0.05),气滞证与51-60岁年龄正相关(P0.05),阳虚证与71-80岁年龄正相关(P0.05),水停证、阴虚证、热证与心功能Ⅲ级正相关(P0.05),气虚证、水停证、痰浊证、阳虚证、气滞证与心功能Ⅳ级正相关(P0.05),水停证、热证与合并脑血管意外正相关(P0.05)。结论:临床用药时应当综合考虑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及合并病因素。女性患者可酌情配伍滋阴药、温药;较年轻患者可酌情配伍健脾疏肝理气之品,年老高龄患者可酌加温阳之品;合并脑血管意外患者可以酌情运用清热、利水等治法。 相似文献
4.
5.
基于聚类分析的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特点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索冠心病心绞痛的证候特点和规律,为该病的中医辨证分型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依据。方法制定《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病因病机证候规律调查表》,纳入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和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三科住院并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71例,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患者中医四诊信息,选取频数>10%的条目,应用描述性分析及系统聚类法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证候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471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常见症状/体征为胸闷、气短、心悸、失眠、胸痛、头晕、乏力、神疲、心烦,出现频率在60%以上;患者舌质多见淡白舌,其次是紫暗舌;舌面多有瘀点和舌下络脉瘀滞;从苔质上看,以薄苔多见,其次是厚、腻,苔色多见白苔。脉象频次依次是脉细、脉沉、脉弦、脉滑、脉涩、脉数。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心绞痛基本中医证候可大致分为热毒蕴结证、肝郁阴虚证、痰湿阻滞证、瘀血阻络证、阳气虚证、心肾气虚证6类。结论应用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冠心病心绞痛基本中医证候,不仅可为冠心病的中医证候分类提供数据支撑,也可为中医药规范化、标准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中医证候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探讨冠心病中医证候与冠状动脉造影之间的相关性,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的研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102例入选病例依据1990年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血瘀证和气虚证为冠心病主要证候,辨证为血瘀证和气虚证的患者更可能诊断为冠心病,具气虚血瘀证的患者同样更可能罹患冠心病,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气虚证及气虚血瘀证冠脉病变类型以多支病变为主,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提示在冠心病“金标准”诊断的前提下,气虚在影响冠脉病变程度中所起着重要作用。结论 气虚和血瘀是冠心病的主要证候,气虚血瘀为冠心病的基本病机;同时气虚贯穿本病始终,是本病发生发展及影响冠脉病变程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中医学认为在冠心病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其中医证候是在变化的。现在医家由于对冠心病临床病程分期存在不同的认识,因而对各期的证候特征存在不同分型。文章通过对冠心病证候特征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介绍冠心病证候特征研究的概况。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冠心病房颤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方法:对我院2010 年3 月至2012 年3 月收治的120 例冠心病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血瘀和气虚等为证素分布的主要部分;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以下顺序:气阴两虚最主要,痰瘀互结次之;气虚血瘀再次之,之后为痰火扰心和肝肾阴虚.结论:血瘀为冠心病房颤患者中医证素多数,气阴两虚为中医证候多数,且冠心病房颤患者很多为虚实夹杂,病情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 通过分析近30年相关文献,探讨冠心病介入术前后中医证候分布及演变.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近30年冠心病介入术前后证候研究的相关文献,提取文献信息,采用证候要素归纳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前后的证候特点.结果 共纳入文献22篇,涉及病例4211例.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前中医证候分布主要以血瘀证(33.33%)、气虚证(20.98%)、痰浊证(18.74%)为主;介入术后中医证候分布亦主要以血瘀证(28.48%)、气虚证(22.98%)、痰浊证(20.64%)为主.介入术前血瘀、气滞、寒凝、热蕴等实证明显多于介入术后(P<0.01),而介入术后的气虚、阴虚、阳虚等虚证明显多于介入术前(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前后均以血瘀、痰浊和气虚证为主,但总体介入术后较介入术前有从实转虚趋势. 相似文献
13.
基于MATLAB的冠心病中医证候BP神经网络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中医证候领域的应用。方法:在冠心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采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构建冠心病中医证候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运用回顾性检验及前瞻性检验的方法,客观的检测该模型的性能。结果:对已采集的496例的回顾性检验显示,该模型的诊断准确率达90.5%,且具体证型判别的准确率与样本例数呈正相关。对新采集的132例的前瞻性检验显示,模型的诊断准确率达91.36%。结论:人工神经网络能较好的获取证候的内在规则,其应用于中医证候的规范化研究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近二十年糖尿病冠心病中医证候临床研究文献的分析和挖掘,揭示糖尿病冠心病临床常见的基本证型及证候要素分布规律,为糖尿病冠心病的中医临床诊治及疗效评价提供更多依据。方法:检索获得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1998年-2018年公开发表的糖尿病冠心病中医证候临床研究文献542篇,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标准的45篇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冠心病中医证型有40余种,分布呈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的特点,本虚以气阴两虚为主,标实以痰、瘀、湿、热为主;糖尿病冠心病证素分布中,病位证素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肾(48.02%)、肝(22.33%)、心(17.98%)、脾(11.66%),病性证素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气虚、阴虚、瘀、痰、湿、阳虚、热;证候研究文献中包含舌脉信息的文献较少,仅为3篇,出现2种舌形,9种舌色,7种舌苔,9种脉象。结论:肝在糖尿病冠心病发病中的核心和枢纽地位越来越突出,位于脏腑病位的第二位,高于心和脾;除传统的气虚、阴虚、痰、瘀外,湿、热证素在疾病病机演变中具有重要作用;糖尿病冠心病临床诊治要标本兼顾,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尤其要注重调肝和清利湿热,综合治疗,方可取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近20年冠心病证候分布进行分析,总结规律,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以冠心病AND证候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CNKI)对1981-2018年发表的文献进行检索,选取临床调查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统计该研究的一般资料和证候资料.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59篇,总涉及病例数207 793例.文献共归纳9个病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证候特点.方法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根据以往研究,设立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证候要素,按照证候诊断对100例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进行辨证,分析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疾病特点与证候要素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证候要素特点与年龄段、心绞痛类型、合并疾病等有关.证候要素分布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血瘀、气虚、肾虚、肝郁、阴虚、痰浊、气滞、阳虚、脾虚、热蕴、寒凝.证候要素组合方式以四因素证组合最多,其次是六因素证、五因素证、三因素证、七因素证、八因素证、二因素证.结论 冠心病合并抑郁症后,证候要素的组合较单纯冠心病更为复杂,其证候要素特点是在冠心病证候特点基础上肝郁与肾虚的比例明显增加,这与冠心病抑郁症的发病病因病机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并总结近年来各医家对轻度认知障碍(MCI,属中医“健忘”“呆病”等范畴)的中医证候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情况,并进一步深入思考.方法 在大量研究有关轻度认知障碍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中医古代对于MCI的认识,并选取近年来对于MCI中医证候研究有代表性的四篇文章,进行比较分析思考研究.结果 MCI中医证型可以归纳为肾虚证、血瘀证、痰浊证、气血亏虚证(包含心血虚证、脾气虚证、心脾两虚证)、热毒内盛证、腑滞浊留证、阴虚阳亢证、气郁证.其中肾虚证、血瘀证、痰浊证、心血虚证、脾气虚证、心脾两虚证为MCI患者常见证型.经思考存在的问题有:研究对象的收集、纳入标准不统一、不可靠;研究中所用的中医辨证标准的不统一、可靠性差,缺乏对照组的设立;统计方法繁多,因而导致统计结果的差异.结论 MCI中医证候的研究亟待进一步规范和深入,从证候要素入手进行MCI中医证候的研究应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血栓弹力图评价冠心病不同证候患者的血栓风险,指导冠心病临床防治。方法:172例冠心病患者,其中将患者分为痰瘀互阻证(TYHZ)52例、气滞血瘀证(QZXY)44例、气虚血瘀证(QXXY)42例、气阴两虚证(QYLX)3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凝血功能检测以及血小板参数检测,比较4组患者的TEG参数、凝血功能参数以及血小板参数以判断其凝血功能及血栓风险。结果:各组R值经比较发现,QYLXQXXYQZXYTYHZ,P0.01;各组K值比较,QXXYQYLX、QYLXQZXY、QYLXTYHZ、QXXYQZXY、QXXYTYHZ,P0.05;各组Angle值比较,QZXYQYLX、TYHZQYLX,QZXYQXXY、TYHZQXXY,P0.05;各组MA值比较,QZXYQYLX、TYHZQYLX,P0.05;各组ADP值比较,QZXYTYHZ,QZXYQXXY,P0.05;各组PT值比较QYLXQXXY、QYLXQZXY,QYLXTYHZ,P0.05;各组INR值比较,QYLXQXXY、QYLXQZXY,P0.05,各组PLT值比较,QXXYQYLX、QZXYQYLX、TYHZQYLX,TYHZQZXY、TYHZQYLX,P0.05;各组PCT值比较,QXXYQYLX、YHZQYLX、TYHZQZXY、TYHZQYLX,P0.05。EPL、LY30、AA、APTT、FIB、PDW、MPV以及P-LCR组间比较,P0.05。结论:冠心病各个中医证候血栓形成风险不同,其中痰瘀互阻证患者血栓风险最高,应充分重视凝血功能的监测,积极应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及中医活血化瘀药物,以减少和预防血栓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探讨冠心病中医证候与冠状动脉造影之间的相关性,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的研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102例入选病例依据1990年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血瘀证和气虚证为冠心病主要证候,辨证为血瘀证和气虚证的患者更可能诊断为冠心病,具气虚血瘀证的患者同样更可能罹患冠心病,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气虚证及气虚血瘀证冠脉病变类型以多支病变为主,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提示在冠心病"金标准"诊断的前提下,气虚在影响冠脉病变程度中所起着重要作用.结论 气虚和血瘀是冠心病的主要证候,气虚血瘀为冠心病的基本病机;同时气虚贯穿本病始终,是本病发生发展及影响冠脉病变程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症状与证候,证候与证候之间的关联进行探讨。方法:运用概率统计的基本方法,结合社会计算中关系网络的构建方法,计算冠心病患者症状与证候,证候与证候之间的关联密度。结果:得出畏寒与心阳虚和心肾阳虚高关联,盗汗与心阴虚和心肺气虚高关联等相对高关联的症状与证候;同时发现,一些证候之间呈现双向联系紧密,如血瘀与心气虚相互关联密度分别达到0.80,0.64,呈高相关性,部分证候间呈现明显的单向联系。结论:冠心病症状与证候间的关联,以及证候与证候间的关联与中医理论认识基本一致,为临床及科研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