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混合性神经内分泌-非神经内分泌肿瘤(mixedneuroendocrine-non-neuroendocrine neoplasm, MiNEN)是一种少见的肿瘤,其特征是同时存在至少30%的神经内分泌和非神经内分泌肿瘤成分,在WHO(2017)消化系统肿瘤分类中首次提出,其包含WHO(2010)消化系统肿瘤分类提出的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ixed adeno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MANEC),MiNEN虽然不常见,但这些肿瘤表现出侵袭性行为,预后通常不良。近年来,MiNEN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取得长足进步,但目前MiNEN的组织起源仍不十分明确,其发生、发展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究。该文拟从MiNEN的组织起源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胰腺内分泌肿瘤是源于胰腺多能神经内分泌干细胞的一类肿瘤,临床上少见,症状复杂多样,可由良性逐渐发展成恶性,病程缓慢.可按照是否由激素引起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两种,常见类型为胰岛素瘤、胃泌素瘤、非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上通常对该病采取外科手术进行治疗,根据疾病类型采取不同的外科治疗方案,本文将结合一些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外科治疗方案制定原则来对治疗方案进行分析,目的是帮助更多医疗工作者更好的选择该病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前胃肿瘤WHO分类中,仅将类癌和小细胞癌包括在神经内分泌(NE)肿瘤中,尽管它们在组织学和预后上差异较大。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肿瘤是非小细胞性神经内分泌癌,而且在普通型胃腺癌中可见数量不等的NE肿瘤细胞。根据伴有异质性成分的肿瘤其组织学分类应以其主要成分和(或)去分化成分为基础的原则,这类肿瘤实为非小细胞性神经内分泌癌。为了明确这类暂名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的组织学和临床特征,作者对2835例切除的胃癌进行了组织学复习和免疫组化CgA和(或)Syn染色,[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52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对胃内分泌肿瘤进行分型,并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收集52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应用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学ABC法及透射电镜技术对肿瘤及其瘤旁粘膜进行观察。参照Bordi和Rindi分类将肿瘤分成Ⅰ、Ⅱ、Ⅲ型,并设有阳性、阴性和替代对照组。结果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可分为3个临床病理类型,其病理学特点、生物学行为及治疗方案均有不同。Ⅰ型伴有萎缩性胃炎型类癌(26例):分为单发及多发两型。单发型多  相似文献   

5.
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乳腺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很低 ,乳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与乳腺癌伴部分神经内分泌分化及无神经内分泌分化肿瘤的关系 ,包括生物学特性、形态特点和诊断与鉴别诊断 ,对乳腺癌的诊治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价值。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 :4例均为我院手术切除标本 ,经光镜、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证实为神经内分泌肿瘤 (NET) ,并除外转移癌的可能。 4例临床情况 :例 1,5 4岁。右乳腺外上限肿块 3个月 ,质中 ,活动 ,3cm× 2cm大小 ,肿瘤单纯切除。例 2 ,40岁。右乳腺包块 10年 ,渐增大 ,挤压乳头血性溢液 3个月 ,4cm× 4cm大小 ,乳腺单纯切除…  相似文献   

6.
非神经内分泌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学分类及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s,NETs)是起源于不同神经内分泌器官的一组异质性肿瘤,包括从具有良好预后的经典类癌到高度恶性的未分化神经内分泌癌的广泛谱系.Godwin[1]报道85%来自于消化道,10%源于肺,尚可见于喉、胸腺、肾上腺、卵巢、皮肤、前列腺等部位.消化道NETs以阑尾最常见,占40%~50%,其次为空肠、回肠(20%~30%), 直肠和结肠较少见占10%.呼吸道NETs常见于肺,占肺肿瘤的2%.虽然NETs具有相似的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但在生物学行为和疗效方面存在不同[2,3].近年来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为了增加对该类肿瘤的认识,笔者就非神经内分泌系统的NETs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喉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喉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复习2例患者的临床病史,肿瘤组织的病理形态和免疫表型及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均为男性,以声音嘶哑、喉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病变均位于声门上,以具有丰富嗜酸性胞质,巢状排列为肿瘤细胞的形态特征,免疫组化表达神经内分泌肿瘤标志物。2例均因短期内发生肿瘤广泛转移而死亡,结论:喉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属于高度恶性的肿瘤。形态上需与低分化鳞癌,甲状腺样癌,肺神经内分泌癌,副神经节瘤和无色素性黑色素瘤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8.
神经内分泌(NE)细胞分化现象在某些非神经内分泌器官发生的腺癌中比较常见,这些NE细胞在形态学和激素分泌特点方面与正常组织中的NE细胞有类似之处,同时又具有癌细胞的某些特点。多数认为NE细胞和上皮细胞均来自内胚层多潜能干细胞,是肿瘤发展过程中基因多向分化的结果。腺癌中分化的NE细胞与其所在器官原发癌类型、分期、分级、临床治疗及预后密切相关。腺癌出现NE细胞分化可能与P53基因突变、bc l-2凋亡调节基因、PS2蛋白的诱导及VIP,IL-6通过PKA,STAT3活化等信号途径介导NE相关基因表达的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特征及分级。方法对49例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进行临床及病理资料整理,应用SP法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神经内分泌肿瘤Ⅰ级42例,神经内分泌肿瘤Ⅱ级4例,其中3例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组织构型上可分为实性小巢状或岛状、梁状、腺管状、混合性4种。神经内分泌肿瘤Ⅲ级3例,2例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其中1例伴腹股沟淋巴结转移,1例为小细胞癌,伴肝脏转移。免疫表型除外会诊5例未做免疫组化,其余均做免疫组化SYN、Cg A及Ki-67,其中SYN所有病例均阳性,Cg A阳性8例,Ki-67因级别不同,增殖指数相差较大。结论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Ⅰ级最多见,生物学行为低度恶性,一般不侵犯肌层,也很少转移,大多数病例可以在内镜下行黏膜切除术获得治愈。Ⅱ级和Ⅲ级生物学行为侵袭性,伴淋巴结转移及肝转移。免疫组化SYN、Cg A及Ki-67染色可作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常规免疫标记物。  相似文献   

10.
中国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诊断共识(2020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NEN)的病理诊断一直在不断进展。继2011年和2013年发表“中国胃肠胰NEN病理诊断共识”之后,近年来结合消化系统NEN的研究进展、第5版WHO有关NEN分类变化和NEN临床诊治现状与需求,现对中国共识2013版进行了更新,形成2020更新版。该版共识进一步明晰了胃肠胰NEN的分类、分级和分期,特别对NET G3及其与神经内分泌癌(NEC)的鉴别进行了阐述。此外针对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混合性神经内分泌-非神经内分泌肿瘤及一些尚存争议的问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eyrtt(1938年)指出在机体传统内分泌腺以外存在一些内分泌细胞,它们广泛分布于肺、胃肠道等,主要分泌5-羟色胺,又称弥散性内分泌系统.Pearse(1966年)根据这些弥散的细胞化学特点:细胞本身含有胺,具有摄取胺前体并脱羧的能力而命名为APUD细胞(amine precursor uptake and decarboxylation cell).它们与神经细胞有许多共同的形态、生物学和功能特性,故又称神经内分泌细胞(neuro-endocrine cell,NE细胞).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胃肠神经内分泌细胞,能分泌多种激素,可引发相应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前胃肠道小细胞癌的认识很明确,而WHO和AJCC分类系统对于非小细胞型(nonsmall celltype)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high-grade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HGNEC:即相对于高分化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如类癌而言)尚无明确和单独的界定,因此对其出现不同的诊断名称导致不同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NKX2.2蛋白在胃肠胰食管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1例胃肠胰食管神经内分泌肿瘤中NKX2.2、Syn及CgA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NKX2.2蛋白阳性定位于细胞核,在7个原发部位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4例正常胰腺胰岛细胞中弥漫强阳性表达, NKX2.2、Syn及CgA在小肠、直肠及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总阳性率分别为100%、100%、46.7%;NKX2.2在前肠、中后肠的阳性率分别为30%和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9,P=0.001)。 NKX2.2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分级、肿瘤最大径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NKX2.2作为一种新型的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在诊断小肠、直肠及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上明显优于CgA,联合检测NKX2.2、Syn、CgA可提高小肠、直肠及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2021版WHO肺肿瘤分类中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分型和诊断标准较之前无显著变化。但近年来的分子病理研究表明, 肺小细胞癌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均是具有神经内分泌特征的高度异质性肿瘤, 可以通过基因组或转录组的关键特征进行分子分型, 对肿瘤亚型诊断以及指导患者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此外, "肺神经内分泌瘤G3"和"组织学转化"等新兴概念如何从病理角度进行解读以及INSM1和POU2F3等新型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应用等也需要了解和认知。本文结合2021版WHO分类和新近相关分子病理进展, 对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变化和分子分型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卵巢复合性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例卵巢复合性神经内分泌癌行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分析。结果镜下见2例肿瘤均可见2种成分。其中一种成分为神经内分泌癌,另一种成分为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2例肿瘤中的神经内分泌癌成分均表达嗜铬素粒A、突触素和CD56,例1中子宫内膜样癌细胞角蛋白(CK)7、ER、PR、波形蛋白阳性。例2中黏液性癌CK7阳性。最终诊断为1例卵巢复合性小细胞癌(肺型)伴子宫内膜样癌,1例为卵巢复合性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伴黏液性癌。结论卵巢复合性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混合性肿瘤,预后较差,术前及术中诊断困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6.
肺癌细胞能产生许多神经内分泌物质,使患者表现出一定的症状和体征,对肺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几年来有关肺癌神经内分泌特征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乳腺神经内分泌癌是乳腺癌当中的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从其第一次被描述至今已有50余年历史,因业内对其认识的不断改变和加深,诊断标准也多次更新,直到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才首次明确了定义和诊断标准。该病发病率低,病例数少,目前对其疾病起源尚无定论,亦无针对性的临床治疗指南或规范,大样本,前瞻性的临床研究也有所缺乏,治疗往往参考非特殊型乳腺癌的方案。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原发性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对未来临床研究方向提供建议和参考,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更多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WHO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分型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较为罕见,其形态有多种变异,易与其他肿瘤相混淆。2004年WHO对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进行了新的分类,并提出了诊断标准,对临床病理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观念认为,神经内分泌系统通过产生一系列激素和介质而支配和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最近的研究表明,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双向信息传递机制,即免疫系统不仅受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控,而且还能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某些功能。这种相互作用的功能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共有的激素和受体而实现的。也就是说免疫系统不仅具有多种神经内分泌肽类激素的受体,还能合成多种神经内分泌肽类激素,并对其发生  相似文献   

20.
肺神经内分泌癌的免疫组化与免疫电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应用免疫组化与免疫电镜技术对20例肺神经内分泌癌进行了研究,另6例非神经内分泌癌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嗜铬颗粒蛋白A免疫组化染色19/20例阳性,免疫电镜能够比较特异地标记神经分泌颗粒,具有确诊意义;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染色20/20例阳性,非神经内分泌癌3/6例阳性,免疫电镜下无特异性分布,适宜作为诊断的筛选指标;S-100蛋白和5-HT亦可作为诊断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