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 CMBs)部位及体积与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患者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 L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期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CMB)与血浆内皮微粒(EMP)的关系。方法选择首次发病3个月后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84例,根据磁敏感检测结果分为CMB组33例和无CMB组51例,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血浆CD31+/CD42-EMP水平。结果 CMB组EMP水平明显高于无CMB组[(451.93±94.46)×106/L vs(310.93±55.47)×106/L,P=0.000]。CMB严重程度与EMP呈正相关(r=0.817,P=0.000)。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了年龄、高血压、纤维蛋白原等混杂因素影响后,EMP升高仍是影响CMB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浆EMP升高是影响CMB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EMP检测可作为临床预测脑梗死患者是否合并CMB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异常变化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监测静脉血脂中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TC/HDL-C比值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在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TG,TC,LDL—C水平,TC/HDL-C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而HDL-C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TG,TC,LDL—C水平,TC/HDL.C比值升高,HDL-C水平降低与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发病密切相关,故监测老年人血脂水平及积极进行调脂治疗,对预防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微粒(EMP)水平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CMB)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3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90例。比较不同临床特征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CMB发生率和血浆EMP水平,并分析腔隙性梗死患者CMB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65岁、合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吸烟、低密度脂蛋白(LDL)≥3.37 mmol/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1.25 mmol/L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CMB发生率分别高于年龄65岁、未合并高血压、未合并冠心病、不吸烟、LDL3.37 mmol/L和HDL≥1.25 mmol/L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P0.05);不同性别、是否合并糖尿病、不同三酰甘油(TG)水平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CMB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5岁、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吸烟、LDL≥3.37 mmol/L、HDL1.25 mmol/L及合并CMB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浆EMP水平分别高于年龄65岁、未合并高血压、未合并糖尿病、未合并冠心病、不吸烟、LDL3.37 mmol/L、HDL≥1.25 mmol/L及未合并CMB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P0.05);不同性别、不同TG水平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浆EM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5.165,95% CI(1.474,18.102)〕、高血压〔OR=6.417,95%CI(2.307,17.850)〕、冠心病〔OR=3.554,95% CI(1.065,11.858)〕、吸烟〔OR=3.881,95% CI(1.202,12.528)〕和血浆EMP水平〔OR=10.859,95% CI(2.975,41.018)〕是腔隙性脑梗死患者CMB的危险因素,HDL是腔隙性脑梗死患者CMB的保护因素〔OR=0.106,95% CI(0.016,0.696)〕(P0.05)。结论血浆EMP水平升高是腔隙性脑梗死患者CMB的危险因素,其可作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CMB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 vascuIar index,CAVI)与腔隙性脑梗死(LAC)相关性。方法纳入2010年1~2013年1月老年高血压患者193例,按CAVI值分为CAVI≥9.0组(n=110)和CAVI<9.0组(n=83),分析CAVI值与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CAVI≥9.0组与CAVI<9.0组患者LAC发病率分别为17.3%和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AVI≥9.0组LAC的发生率是CAVI<9.0组的2.85倍(P<0.05)。结论 CAVI有助于评估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LAC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狭窄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48例老年腔隙性脑梗死住院患者脑动脉狭窄的临床特点。入院后详细神经系统查体,行头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成像及CT血管造影(CTA),采用北美症状性动脉内膜切除术研究协助组(NASCET)狭窄测量标准,根据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狭窄率50%),中度狭窄(狭窄率50%~70%),重度狭窄(狭窄率70%)。结果CTA共检测出82条病变血管,大脑前动脉13.4%(11/82),大脑中动脉17.1%(16/82),颈内动脉41.5%(34/82),大脑后动脉8.5%(7/82),椎-基底动脉19.5%(14/82)。轻度狭窄血管39.1%(32/82),中度狭窄血管34.1%(28/82),重度-狭窄-闭塞血管26.8%(22/82)。单支血管病变病例12.5%(6/48),2支血管病变病例27.1%(13/48),3支或以上血管病变病例60.4%(29/48)。结论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管病变以大动脉为主,多支动脉同时受损;颈内动脉狭窄是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血管病变程度以轻、中度狭窄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合并糖尿病(DM)或血糖调节受损(IGR)时动脉粥样硬化(AS)程度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6年2月至9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经头部CT或磁共振成像(MRI)确诊为LI的83例患者进行体检并询问病史,B超检查双侧颈总动脉,观察内膜中层厚度、斑块以及内膜光滑度和连续性等。结果IGR组高血压病史、吸烟史、腰围、体重指数(BMI)、AS积分比血糖正常(NBG)组明显增高(P均<0.05),但与DM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IGR组内膜光滑度和连续性明显高于NBG组,而低于DM组(P均<0.05)。与NBG组相比,IGR组AS程度与DM组相似,且与年龄、吸烟史、餐后2h血糖(2hBG)、血清胰岛素(FINS)和血尿酸(UA)质量浓度相关。结论LI患者合并DM或IGR时,加重AS的危险因素增加,应早期采取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进而寻找复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生物标记。方法回顾性分析脑梗死患者540例,其中首发脑梗死患者188例(首发脑梗死组),复发脑梗死患者352例(复发脑梗死组)。依据影像学资料分为CMB患者146例(CMB组),非CMB患者394例(非CMB组)。比较人口统计学资料、血管危险因素以及血清学指标与CMB、复发脑梗死的相关性,并对脑梗死进行不同年龄区分析。结果 CMB组高血压、收缩压、同型半胱氨酸明显高于非CMB组,TC明显低于非CM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复发脑梗死组比较,首发脑梗死组年龄明显降低,吸烟、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TC、LD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为CMB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52,95%CI:1.134~3.026,P=0.014;OR=1.012,95%CI:1.001~1.023,P=0.037)。TC为CMB的保护因素(OR=0.827,95%CI:0.732~0.935,P=0.002)。年龄45~65岁患者差异最大,且更易出现首发脑梗死。结论 CMB可通过控制血压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调整TC等治疗达到预防的作用;同时可降低复发脑梗死,特别是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合并脑微出血(CMBs)的危险因素及其影像学特征及不同部位微出血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27例,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检测CMBs,计数并记录其部位。脑白质病变的严重程度采用Fazekas评分进行评估。根据有无CMBs将患者分为CMBs组(42例)和无CMBs组(85例),比较2组间基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及影像学特点是否存在差异,并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MB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研究危险因素与不同部位CMBs数量的关系。结果 42例(33.1%)患者存在CMBs。皮层-皮层下CMBs发生率为38.6%,深部为43.4%,幕下为18.0%。CMBs组和无CMBs组年龄(t=2.472,P=0.017)、高血压史(χ~2=20.96,P0.001)、入院时收缩压(t=4.539,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2.939,P=0.004)、腔隙性脑梗死数目(t=4.074,P0.001)、中重度深部脑白质疏松(χ~2=28.608,P0.001)及中重度脑室旁白质疏松(χ~2=16.935,P0.00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史、入院时收缩压及中重度深部脑白质疏松是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发生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校正年龄及性别后,偏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史仅与深部CMBs的数量显著相关(r=0.731,P=0.025);中重度深部脑白质疏松与皮层-皮层下及深部CMBs数量存在显著相关(r=0.281;P=0.001,r=0.364,P=0.001)。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CMBs发生与年龄、高血压史、入院时收缩压及脑白质疏松程度有关。高血压史主要与脑深部CMBs的数量相关,而中重度深部脑白质疏松与脑皮层-皮层下及深部CMBs数量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 CAA)患者的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 LI)与皮质脑微梗死(cortical cerebral microinfarcts, CMI)的关系,并探讨二者与CAA患者脑出血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纳入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在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符合Boston诊断标准的CAA患者135例,根据是否合并LI分为伴LI组37例和不伴LI组98例。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LI与CMI的关系,用Cox回归分析研究LI与CAA患者发生脑出血的关系。结果 伴LI组CMI(56.76%vs 23.47%)和随访期间脑出血发生率(35.14%vs 12.24%)明显高于不伴LI组(P<0.01)。在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模型中,LI与脑出血风险增加均相关(HR=2.959,95%CI:1.345~6.511,P=0.007;HR=3.234,95%CI:1.418~7.375,P=0.005)。结论 在CAA患者中,脑叶LI患病率高,通常与CMI共存,提示这2种病变可能...  相似文献   

11.
老年静止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静止性腔隙性脑梗死(SLI)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 方法临床收集128名患者和38名对照者,根据MRI影像按照SLI梗死数的多少将患者进一步分为单个SLI组和多发SLI组,分别进行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测验、积木测验和画钟测验. 结果 (1) 单个SLI组患者的MMSE、积木测验和画钟测验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多发SLI组患者MMSE、积木测验和画钟测验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2) 与对照组相比,单个SLI组MMSE各分值评分均无显著降低(P>0.05),而多发SLI组MMSE时间定向、地点定向、短程记忆、注意力、计算力、图形描画分值评分显著降低(P<0.05). 结论多发SLI与认知功能下降密切相关,主要影响记忆、注意力、计算力和视空间、执行等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2.
<正>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病因为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新近研究提示,诊断血管性痴呆患者时,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存在极大差异。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占40%,小血管病性混合型痴呆同样占40%,单纯血管性痴呆患者仅占10%,然而大血管病伴随血管性痴呆只占8%,其余2%为其他原因所致痴呆。临床诊断与病理学诊断存在60%的不匹配,提示神经内科专业医师对痴呆的认识仍有距离,应有更多的生物标记物在起病早期发现并予以干  相似文献   

13.
老年高血压患者腔隙性脑梗死与脉压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与脉压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用 CT或 MRI诊断有或无腔隙性脑梗死的高血压患者行 2 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腔隙性脑梗死组与无腔隙性脑梗死组相比 ,其脉压明显增大。结论 脉压增大可能与老年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腔隙性脑梗死在不同程度脑白质疏松患者中的发生率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连续收集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就诊并经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确诊为脑白质疏松患者130例作为病例组,同期选取130例无脑白质疏松症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按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头颅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观察脑白质疏松的严重程度,并记录腔隙性脑梗死的数目。结果 腔隙性脑梗死在脑白质疏松患者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脑白质疏松的严重程度与腔隙性脑梗死的数目呈正相关(r=0.921,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是脑白质疏松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与脑白质疏松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影像学角度探讨颅内动脉钙化与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头颅CT和(或)MRI诊断为腔隙性脑梗死,并进行头颅CT血管成像(CTA)检查的患者125例,根据钙化评分分为无钙化组21例(0分)、轻度钙化组72例(1~2分)和重度钙化组32例(≥3分),分析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钙化发生及分布特点。同时将有MRI资料的60例患者分为:组Ⅰ24例(腔隙性脑梗死数1~4个),组Ⅱ36例(腔隙性脑梗死数>4个),分析钙化评分与腔隙性脑梗死数量的关系。结果 125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无钙化组患者为16.8%,轻度钙化组患者为57.6%,重度钙化组患者为25.6%,CTA显示钙化发生率最高的部位是颈内动脉颅内段(67.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2.321,95%CI:1.050~5.129,P=0.037)和年龄(OR=1.052,95%CI:1.014~1.092,P=0.007)是颅内动脉钙化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腔隙性脑梗死数量与钙化评分关系的分析显示,组Ⅱ钙化评分高于组Ⅰ[(2.3±1.5)分vs(1.2±1.1)分,P=0.004]。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钙化发生率高,糖尿病及年龄与颅内动脉钙化密切相关,钙化程度可为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及临床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脉压与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脉压与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多发腔梗)的关系。方法 采用汞式血压计测2次非同日坐位右上臂肱动脉血压,计算出老年高血压患者(n=98)的脉压(PP)。常规CT或MRI检查证实存在多发腔梗。同时选择年龄、性别相近的无多发腔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n=54)作为对照组。常规检测1℃、TG、apoB及FBG。结果 舒张压的升高,导致PP值缩小。PP缩小较对照组更易患多发腔梗。血脂升高是多发腔梗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TG、apoB的增高更为显著,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 PP缩小是多发腔梗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与TG、apoB及FBG增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MTHFR基因多态性与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张金玉 《山东医药》2005,45(19):26-27
腔隙性脑梗死(LI)是较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尽管LI病变面积不大,但也可以造成严重功能障碍,并可能是痴呆的原因。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是Hcy代谢过程中的重要酶之一,其C677T的突变可影响酶的耐热性,导致血清Hcy升高。国内外研究发现,MTHFR基因C677T的多态性与脑血栓形成的脑梗死有相关性,可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但对不同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栓形成的LI的研究较少。2003年11月~2004年10月,我们观察了血清Hcy水平及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LI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腔隙性脑梗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血压杂志》2005,13(5):257-258
诊断腔隙性脑梗死(LI)重要前提之一是有高血压。LI的发生发展与病人的高血压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LI病人诊断之后,应当如何预防复发,预防病人发展成痴呆,血压的调整以预后的作用等等,都要求我们从事高血压临床工作的医生对腔隙性梗死有所认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腔隙性脑梗死与眼底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1—10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能坐位行眼底照相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71例,将其分为腔隙性脑梗死组(78例)和非腔隙性脑梗死组(9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眼底病变情况(视网膜动静脉交叉征、微血管瘤、硬性渗出、棉絮斑和出血斑)。结果①腔隙性脑梗死组高血压、既往腔隙性脑梗死史、心房颤动史的发生率及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非腔隙性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腔隙性脑梗死组中,视网膜动静脉交叉征发生率为73.1%(57/78),硬性渗出的发生率为30.8%(24/78),分别高于非腔隙性脑梗死组的58.1%和16.1%(P0.05),其他眼底病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存在视网膜动静脉交叉征患者的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率是无视网膜动脉交叉征患者的1.96倍(OR=1.96,95%CI:1.03~3.75),存在硬性渗出的患者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率是无硬性渗出患者的2.31倍(OR=2.31,95%CI:1.11~4.81)。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心脏病、既往腔隙性脑梗死史是眼底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OR=4.22,95%CI:1.90~9.36;OR=2.33,95%CI:1.08~5.02;OR=2.37,95%CI:1.30~4.33)。结论眼底病变中的动静脉交叉征和硬性渗出与腔隙性脑梗死相关。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首要危险因素,有统计显示:在脑卒中病例中有高血压病史者占76.5%[1].与多数西方国家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是冠心病不同,在我国高血压的主要转归是脑卒中.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比正常血压者高6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