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还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负担。10%的患者在第1次脑卒中后出现痴呆,1/3的患者在脑卒中复发后出现痴呆。38%的患者在脑卒中后1年内出现不符合痴呆症标准的认知障碍~([1])。PSCI发病机制涉及广泛,其中,因丝切蛋白(cofilin)在神经系统发育中具有神经形成、神经突伸长、树突棘形成以及神经传递等功能,对学习和记忆至关重要~([2-3])。  相似文献   

2.
中国卒中研究进展迅猛,已整合血管性认知障碍(VaCD)的临床干预策略。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中国专家共识提出高度关注PSCI人群,将是整合卒中和认知干预的突破口。PSCI应作为卒中后综合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基因、影像学等生物标志物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PSCI病因学诊断和分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发生的特征。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5月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5例,PSCI患者73例分为脑卒中后痴呆(PSD)组28例和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非痴呆(PSCI-ND)组45例,脑卒中后非认知障碍(非PSCI)组32例。PSCI患者又分为BPS组50例和非BPS组23例。根据英国牛津郡社区脑卒中规划分型,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部分前循环梗死型(PACI)、后循环梗死型和腔隙性脑梗死型(LACI)。认知功能评估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BPS评估采用神经精神问卷(NPI)。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结果PSD组和PSCI-ND组NIHSS评分、NPI总分、BPS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PSCI组,教育年限明显低于非PSCI组(P<0.05)。PSD组年龄明显高于PSCI-ND组(P<0.05)。BPS组ADL总分、MMSE总分和MoCA总分明显低于非BPS组[(86.90±10.50)分vs(92.61±10.10)分,P=0.032;(24.39±2.13)分vs(20.36±4.27)分,P=0.000;(17.04±4.23)分vs(22.00±2.65)分,P=0.000]。与非BPS组比较,BPS组PACI发生率明显升高(52.0%vs 4.3%,P=0.000),LACI发生率明显降低(20.0%vs 56.5%,P=0.002)。PSD组和PSCI-ND组幻觉、激越、抑郁、淡漠、异常运动和睡眠行为障碍比例明显高于非PSCI组(P<0.05)。PSD组激越、抑郁、淡漠和睡眠行为障碍比例明显高于PSCI-ND组(P<0.05)。结论PSCI患者较易出现BPS,其认知水平不同BPS发生率及表现不同,揭示了PSCI的临床异质性特点,为PSCI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的疾病之一,而脑卒中后的认知功能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impairment,PSCI)是其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为11.6%~56.3%[1].PSCI按照严重程度可以分为非痴呆的认知功能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with no dementia,CIND)和脑卒中后痴呆(post-stroke dementia,PSD)[2].前者属于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范畴(vascular mild cognitiveimpairment,VMCI),而后者包括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及混合性痴呆(Mixddementia,MD)[3].PSCI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事件的关系。方法纳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急性脑梗死患者164例进行前瞻性分析,分别在急性脑梗死发生2周内(基线)及出院6个月时,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阿登布鲁克认知功能检查(ACE-Ⅲ)评分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入选者以6个月时MoCA评分分为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组68例(MoCA评分26分),脑卒中后非认知障碍(PSNCI)组96例(MoCA评分≥26分)。之后,电话随访入选者脑卒中复发情况。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PSCI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结果基线和6个月时,PSCI发生率分别为51.22%和41.46%,随访期间,脑卒中复发25例,其中PSCI组19例,PSNCI组6例,PSCI组脑卒中复发率高于PSNCI组(27.9%vs 6.3%,P0.05)。与基线比较,6个月时MoCA、ACE-Ⅲ总分、语言和记忆力评分明显升高,语言流畅和视空间能力评分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1)。对混杂因素进行调整后,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仍显示,MoCA评分26分和ACE-Ⅲ评分≤62.5分患者脑梗死复发风险升高,PSCI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独立相关(HR=4.760,95%CI:1.495~15.151,P=0.008;HR=4.902,95%CI:1.640~14.649,P=0.004)。结论 PSCI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相关。重视对PSCI的干预,可能成为脑梗死复发的二级预防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后致残的成因复杂,而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因其高发病率已成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本研究主要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依据、综合管理及治疗、医学影像学评价等方面系统地阐述PSCI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早期诊断和防治PSCI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是脑卒中后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是指由脑卒中引起的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预后。目前西医治疗本病尚无统一有效的标准,且疗效较为局限,而中药能从多途径、多靶点、多系统对PSCI的发病机制进行干预,不良反应少,在防治脑卒中所致的认知障碍方面有一定的潜力和优势。近年来,中药在治疗PSCI的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方面均取得了很大进展。综述中药有效成分及提取物、单味药、中药复方通过调控PSCI发生机制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后认知损害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安全、科学、合理地运用中药治疗PSCI提供一定依据,并为后期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正>认知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不仅阻碍脑卒中病人全面康复,而且影响其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社会参与、重返职场及工作表现等[1]。据报道,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在脑卒中早期和后期的发病率分别高达23.2%和56.6%[2]。另一方面,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的治疗现状并不乐观。目前常用的传统认知康复训练,存在起效慢、费时费力、病人依从性差等不足,因此探索行之有效的PSCI康复新技术尤为重要。本文除介绍PSCI概念及诊断外,着重阐述其康复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在中国的流行病学情况,为开展预防及治疗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通过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及PubMed、荷兰医学文摘和The Cochrane Library(2012年第2期)等英文数据库,纳入有关PSCI在中国的流行病学研究,主要提取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等。使用META-ANALYST软件,采用广义倒方差模型对原始数据进行合并分析。结果共纳入35篇文献,13篇文献报道PSCI的发病率总样本量为2332例,18篇文献报道PSD发病率总样本量4468例。脑卒中后≤3个月PSCI和脑卒中后痴呆(PSD)的发病率分别为56.6%和23.2%。PSCI和PSD的患病率为37.9%和19.0%。PSD的1.5年死亡率为50.0%,高于脑卒中后非痴呆患者的8.0%(χ2=156.25,P<0.01)。结论我国PSCI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发病率有时间、地区分布特征。诊断标准、研究现场、脑卒中及人口学特征是PSCI流行病学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卒中前痴呆与脑卒中后认知损害对脑卒中患者3个月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260例,根据回顾性临床测试分为脑卒中前痴呆组(n=36)和脑卒中前无痴呆组(n=224),入院后根据认知评估分为脑卒中后认知损害组(n=80)和脑卒中后无认知损害组(n=180),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影像诊断资料、血液检查记录,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测脑卒中患者3个月的预后情况。分析影响患者出现脑卒中前痴呆和脑卒中后认知损害的因素及脑卒中前痴呆和脑卒中后认知损害对患者3个月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脑卒中前痴呆组平均年龄、血小板计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病灶数量和额叶萎缩比例均分别显著高于脑卒中前无痴呆组(P0.05)。结论脑卒中史、LDL-C是引发脑卒中前痴呆和脑卒中后认知损害的因素,额叶萎缩是患者出现脑卒中后认知损害的因素之一,而脑卒中前痴呆与脑卒中后认知损害影响患者3个月短期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