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后短期发生冠状动脉夹层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PCI后短期发生冠状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发生组;另外收集同期收治的85例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PCI后短期未发生冠状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未发生组。统计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找出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PCI后短期发生冠状动脉夹层的影响因素。结果 经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急诊PCI、病变血管数多、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高、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水平高、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高、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高是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后短期发生冠状动脉夹层的影响因素(OR>1,P<0.05,P<0.001)。结论 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后短期发生冠状动脉夹层受急诊PCI、病变血管数多及高水平NT-proBNP、PⅢNP、PCⅢ、小而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与非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应激性高血糖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8月在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内科确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162例,根据病人入院次日清晨空腹血糖(FBG)水平分为非应激性高血糖组(FBG<7.0 mmol/L,76例)、应激性高血糖组(FBG≥7.0 mmol/L,86例)。采用全功能酶标仪测定各组血清瘦素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非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的危险因素。结果应激性高血糖组瘦素水平明显高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P<0.05);应激性高血糖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纤维蛋白原(FIB)、FBG、三酰甘油(TG)、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及心脏主要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高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P<0.05);瘦素与CK-MB、cTnI、FBG、LVEDD、TG、FIB、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LVEF呈负相关(P<0.05);高水平的TG、瘦素、cTnI均为非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瘦素高表达组FBG、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率、LVEDD、MACE发生率高于瘦素低表达组(P<0.05),LVEF低于瘦素低表达组(P<0.05)。结论非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应激性高血糖病人血清瘦素升高,高水平的瘦素为非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高水平瘦素的非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预后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清微小RNA-26a-5p(miR-26a-5p)水平及与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2月—10月在本院就诊的223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STEMI患者PCI后是否并发心力衰竭将其分为心力衰竭组(n=56)和非心力衰竭组(n=167)。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TEMI患者外周血中miR-26a-5p水平。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miR-26a-5p水平。ROC曲线评价miR-26a-5p对STEMI患者PCI后并发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结果心力衰竭组年龄、糖尿病病史、急性前壁型STEMI及发病至治疗时间均高于非心力衰竭组(P0.05)。两组PCI术前、术后1天和7天miR-26a-5p水平比较有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交互效应(P0.001)。PCI术后7天miR-26a-5p水平评价STEMI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PCI术前和术后1天(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变类型、发病至治疗时间和PCI术后7天miR-26a-5p水平与STEMI患者并发心力衰竭密切相关(P0.05)。结论 miR-26a-5p与STEMI患者PCI后并发心力衰竭关系密切,检测PCI后7天miR-26a-5p水平有助于预测心力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后住院及远期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将248例连续行直接PCI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糖尿病组(82例)和非糖尿病组(166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住院及远期[平均(42.33±17.13)个月]病死率.结果 糖尿病合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比例为33%.糖尿病组患者入院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肌酐水平均高于非糖尿病组(P<0.01,P<0.01,P<0.05).糖尿病组心功能不全(killipⅡ~Ⅳ级)的患者多于非糖尿病组(P<0.05).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的患者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糖尿病组单支病变的患者明显少于非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患者住院病死率与非糖尿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远期病死率糖尿病组患者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HR=3.65,95%CI 1.11~11.96)和心功能不全(HR=3.85,95%CI l.41~10.46)是远期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糖尿病合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住院病死率与非糖尿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糖尿病和心功能不全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远期病死率升高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诊PCI联合替格瑞洛治疗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2月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单一急诊PCI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急诊PCI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效果;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前后患者血小板聚集情况、血栓素B2、WHOQOL-100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小板聚集情况、血栓素B2、WHOQOL-100量表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聚集情况、血栓素B2、WHOQOL-100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PCI联合替格瑞洛治疗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情况,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6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患者,根据血栓负荷情况分为两组,抽吸导管组:导丝通过病变后采用Diver CE抽吸导管前向法多次抽吸血栓;直接PCI组:导丝通过病变后单纯球囊预扩张后植入支架。比较两组术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术后60 min心电图ST段抬高回落情况;并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定量、高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脑利钠肽(BNP)的峰值水平及时间,以及30天后MACE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抽吸导管组有30例行导管抽吸后TIMI血流达到2~3级水平,33例患者支架植入后TIMI血流2~3级水平,只有2例出现慢血流现象;直接PCI组13例行球囊扩张后TIMI血流达到2~3级水平,19例患者支架植入后TIMI血流2~3级水平,有5例患者支架植入后出现慢血流或无复流现象(P<0.05);抽吸导管组术后60 min心电图ST段抬高明显回落(下降0.3~0.6 mV),单纯PCI组术后60 min心电图ST段抬高回落(下降0.1~0.4 mV);两组患者术后CK、CK-MB、cTnT、高峰提前时间无明显差别,但峰值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0天总的MACE事件发生率两组无显著差别,但抽吸导管组心力衰竭发生率较单纯PCI组减少。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治疗中选择性应用Diver CE抽吸导管进行血栓抽吸,安全可行,并可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无复流的发生率,降低心肌坏死标记物峰值,有可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可行性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6月我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组与乙组。甲组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进行治疗;乙组采用急诊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乙组患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比甲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治疗后1周、半年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比甲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可行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左心室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进行PCI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曲美他嗪。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变化,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梗死面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和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6 h、24 h的cTnI、CK-M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LV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7 d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前、后应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血栓抽吸对各项心肌灌注和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108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血栓负荷重的急性STEMI患者,随机分为血栓抽吸+PCI组(n=53)及传统PCI组(n=55),比较两组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级、校正TIMI帧数、TIMI心肌灌注分级、ST段抬高回落百分比、血浆肌酸激酶MB同工酶、肌钙蛋白I峰值及术后30天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别。结果:血栓抽吸+PCI组TIMI血流分级、校正TIMI帧数、TIMI心肌灌注分级、ST段抬高回落百分比均明显优于传统PCI组(P<0.05或0.01),且血浆肌酸激酶MB同工酶、肌钙蛋白I峰值显著低于传统PCI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TEMI直接PCI中应用血栓抽吸可以改善血流及心肌灌注情况、降低心肌标志物峰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采用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1月-2018年12月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76例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进行抽取,设为研究、对照两组,各38例,用替罗非班治疗的为研究组,用常规治疗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心功能指标,分析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空腹血糖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餐后2 h血糖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并发糖尿病,整体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既能够改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水平,又能改善餐后2 h血糖水平、空腹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患者的糖尿病情况。  相似文献   

11.
背景定量分析心电图QRS波群有利于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及筛查高危患者。目的探讨入院时胸导联Q波总振幅与R波总振幅比值(ΣQ/Σ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行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201例,根据入院时胸导联ΣQ/ΣR三分位数分为低ΣQ/ΣR组(n=67)、中ΣQ/ΣR组(n=67)和高ΣQ/ΣR组(n=67)。比较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PCI情况、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电图检查结果及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入院时胸导联Q波总振幅(ΣQ)、R波总振幅(ΣR)、ΣQ/ΣR与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症状发作至入院时间(SOD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PCI后24 h LVEF及随访3个月LVEF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MACE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ROC曲线以评价入院时胸导联ΣQ/Σ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1)三组患者年龄、高血压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吸烟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肌酐、Na+及行血栓抽吸术、右冠状动脉狭窄率70%、PCI后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PCI后使用β-受体阻滞剂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男性比例、收缩压、心率、Killip分级≥3级者所占比例、SOTD、CK-M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K+、无复流发生率、回旋支狭窄率70%者所占比例、PCI后24 h LVEF、随访3个月LVEF及入院时胸导联ΣQ、Σ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高ΣQ/ΣR组患者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高于低ΣQ/ΣR组、中ΣQ/ΣR组(P0.05)。(3)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胸导联ΣQ、ΣQ/ΣR与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SODT、CK-MB呈正相关,与PCI后24 h LVEF、随访3个月LVEF呈负相关(P0.01);入院时胸导联ΣR与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SODT、CK-MB呈负相关,与PCI后24 h LVEF、随访3个月LVEF呈正相关(P0.0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胸导联ΣQ/ΣR是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MACE的独立影响因素〔OR=1.115,95%CI(1.057,1.252),P0.05〕。(5)入院时胸导联ΣQ/ΣR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MACE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9〔95%CI(0.721,0.858)〕,最佳截断值为3.655,灵敏度为0.661,特异度为0.841。结论入院时胸导联ΣQ/ΣR是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后住院期间MACE的影响因素,且对患者住院期间MACE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可作为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后短期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早期冠脉介入(PCI)治疗对碎裂QRS波(fQRS)波群、N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病人103例,所有病人均行PCI治疗。依据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风险评估分为低危组(58例)与高危组(45例),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fQRS波群检出率、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冠脉阻塞积分及1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术前高危组fQRS波群检出率、NT-proBNP水平、冠脉阻塞积分高于低危组,LVEF低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fQRS波群检出率较术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术后LVEF增高、NT-proBNP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1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CI治疗可减少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fQRS波群的检出率,同时早期PCI治疗降低血清NT-proBNP水平,改善心功能,但对近期MACE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体温升高情况及其对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12月在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PCI术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根据PCI术后体温变化分为体温升高组45例与体温正常组7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术后6个月不良心脏事件(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死亡)发生情况,分析体温升高对患者PCI术后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收缩压、PCI术后24 h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支架数目及男性比例、吸烟史阳性率、高血压发生率、高脂血症发生率、心肌梗死病史阳性率、多支病变发生率、药膜支架使用率、无复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升高组患者心率及糖尿病史阳性率、前降支病变发生率均高于体温正常组(P0.05)。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肌酐(C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升高组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高于体温正常组(P0.05)。体温升高组患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高于体温正常组(P0.05)。体温升高、糖尿病史阳性、前降支病变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术后体温上升、糖尿病病史阳性、前降支病变均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短期预后不良有关,积极控制相关因素可降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替格瑞洛联合急诊PCI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急诊科室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TEMI)共9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替格瑞洛配合急诊PCI)及对照组(氯吡格雷配合急诊PCI)。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术后恢复及血糖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实验组患者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LVED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小板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1个月实验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出现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替格瑞洛配合急诊PCI术治疗糖尿病合并STEMI临床效果较好,但对糖尿病相关指标无特异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近远期预后。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75岁的101例PCI治疗的AMI患者,分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n=48)和非STEMI(NSTEMI)组(n=53)。随访2年,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院内、术后1个月、6个月、1年和2年累积全因死亡率分别为9.4%、12.5%、20.6%、23.7%和27.9%。术后短期内(15个月内,包括住院),STEMI组累积存活率较NSTEMI组略低,而远期(15个月后)STEMI组较NSTEMI组略高,但两组的2年累积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AMI患者PCI术后6个月后死亡风险降低,NSTEMI患者远期预后较STEMI更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小板CD40L及血小板指标临床相关性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接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PCI术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归为研究组;将同期接待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对象皆采取流式细胞技术对血小板CD40L进行检测,并测定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肌钙蛋白I(Tn-I)等,同时应用Per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小板CD40L及血小板指标临床相关性,其中检测时间研究组包括术前与术后,而对照组正常者则仅为入组时。结果:①研究组术前指标与对照组入组时比较CD40L及Tn-I明显升高(P<0.05);②研究组患者术后较对照组入组时CD40L也明显升高8.97±0.73 vs. 0.80±0.27(P <0.05);研究组患者术后Tn-I(18.74±2.65)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者入组时(0.01±0.008)μg/L(P<0.05);MPV、PDW数值高于对照组入组时(P<0.05);而两组患者PLT、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患者术后CD40L、Tn-I、MPV、PDW较术前明显升高。④PCI术后患者血小板CD40L水平和MPV及其PDW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PCI患者的血小板形态改变属于血小板活化的主要特点,而血小板指标可能对血小板CD40L的表达产生影响,从而引发凝血及炎症反应,应加强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临床疗效及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环氧化酶-2(COX-2)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驻马店中心医院接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154例,分为溶栓后早期PCI组(n=70例)和直接PCI(pPCI...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初诊为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的110例患者,根据是否有心力衰竭,分为心力衰竭组39例和非心力衰竭组71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基础特征,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结果心力衰竭组与非心力衰竭组患者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梗死前心绞痛、发病至手术时间、收缩压、入院血糖、白细胞计数、B型钠尿肽、β受体阻滞剂、术后TIMI血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发病至手术时间、年龄、入院血糖、高血压为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梗死前心绞痛、术后TIMI血流为心力衰竭的保护因素。结论发病时间长、年龄大,血糖、血压等危险因素越多,术后TIMI血流差,患者心力衰竭的可能性越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不同再灌注策略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对左心室重构和预后的意义.方法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106例,分为直接PCI 组(n=40),溶栓组(n=23),择期PCI 组(n=25)和对照组(n=18).均于入院即刻、24h、入院后7d、l4d及28d测定血浆BNP 浓度;测定入院后7 d和28d 的LVEF;观察半年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以死亡为终点.结果 各组患者入院即刻血浆BNP 水平无明显差异.直接PCI组入院后各时间点BNP浓度均明显低于溶栓组和择期PCI 组(P<0.01).直接PCI组入院后7d、28d LVEF 均高于溶栓组和择期PCI 组(P<0.01).择期PCI组入院后28d LVEF较溶栓组高(P<0.05).直接PCI组总心血管事件和死亡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或0.01);溶栓组和择期PCI 组心血管事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三种再灌注治疗均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NP 水平,提高LVEF值,减少心血管事件,其中以直接PCI疗效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性血管再通及未行血管再通治疗的心电图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 complex,fQ RS)变化,探讨fQ RS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血管再通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溶栓、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血管再通患者、未行急诊血管再通治疗患者心电图fQ RS发生率。结果 STEMI溶栓后冠脉血管再通组fQ RS波发生率明显低于未通组(p0.01);STEMI行急诊PCI后fQ RS波发生率明显低于未行急诊PCI组(p0.01);STEMI行急诊PCI术前组与术后组fQ RS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碎裂QRS波对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脉血管再通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