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肝郁脾虚证是以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为病机,以胁胀作痛、情志抑郁、腹胀便溏为主症的证候,多见于肝病、胃痛、肠易激综合征、抑郁症等疾病,是现代临床常见证候。证本质的研究是中医辨证研究的关键,也是指导疾病治疗的基础。文章在总结课题组及领域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方证相应为指导,以“药效机制-证候本质”为耦合,揭示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紊乱与神经-消化-循环系统失衡作为“肝郁”与“脾虚”证候病机生物学基础的核心、阐明了肠道微生物-免疫系统-脑轴失衡是介导肝郁脾虚证病机演变转化的关键机制。  相似文献   

2.
肝郁脾虚证是抑郁症常见证型之一,常由肝气郁结证转化而来。目前,对于抑郁症肝郁脾虚证的基础研究,一般认为,肝郁脾虚时,机体存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失调、脑肠轴异常、脑电生理功能紊乱。抑郁症肝郁脾虚证临床治疗的效应机制可能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信号通路、基因表达关系密切。该文将近十年有关抑郁症肝郁脾虚证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证候标准化研究、病理生理学基础、临床效应及效应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及文献进行综述,并对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提出今后的研究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白书仙  张波  张洁  金晶  沈琴  卫静 《陕西中医》2021,(3):344-346
痤疮是一种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属中医"肺风粉刺"范畴.众多医家多从肺经风热证、湿热内蕴证、血瘀痰凝证、冲任失调证等论治.由于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痤疮发病的因素也更为复杂,上述四证不能全部囊括,但多与肝、脾胃密切相关,笔者引经据典,结合中医经络学说,简述肝、脾胃与痤疮发病的相关性,探讨现代痤疮的发病机制,从...  相似文献   

4.
施晓萍  顾勤 《环球中医药》2013,(12):948-95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较常见的慢性胃肠功能紊乱疾病,发病率高,目前尚无一种药物对IBS有确切疗效,而中医在IBS的治疗方面有良好的疗效。本文检索了近5年有关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的文献,发现肝郁脾虚证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类型。目前中医药不仅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而且在作用机制研究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拟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中医药治疗及作用机制等作一概述,并简要分析了目前中医药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今后中医中药的进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抑郁症肝郁脾虚证大鼠中枢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方法对大鼠进行造模,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扫描大鼠全脑信息,利用SPM8软件计算出抑郁症肝郁脾虚证大鼠与正常组比较在低频震荡(Amplitude of the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s,ALFF)和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 Ho)中存在异常的脑区;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所探索的密切相关脑区进行单胺类神经递质检测;四逆散方剂反证确定其中枢分子生物学基础。结果:模型大鼠下丘脑Reho与ALFF均减弱,下丘脑DA、5-HT、5-HIAA和NE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逆散组较模型组比较下丘脑5-HT含量显著升高(P0.05),NE、DA、5-HIAA存在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丘脑5-HT、5-HIAA、NE、DA是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6.
加味逍遥散治疗小儿肝郁脾虚型厌食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中药加味逍遥散治疗小儿肝郁睥气虚厌食症260例(硫酸锌对照组82例),治疗3个月后。加味逍遥散组临床有效率93.6%,治愈率79.3%,体重平均增加1.2kg;身高平均增加2.3cm;防治复感儿有效率92.6%。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实验证明加味逍遥散能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酶的含量以及溶酶体量,使患儿头发变黑有光泽,说明头发稀疏、枯黄与肝郁脾气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加味逍遥散对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状态的干预。方法:将诊断为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状态的人群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加味逍遥散干预和常规干预。结果:治疗组证候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加味逍遥散可有效干预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8.
慢性肝病肝郁脾虚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慢性肝病 (慢性肝炎、肝硬化 )中极易出现脾虚证 ,形成复合的肝郁脾虚证。其特点既不是单纯脾虚证 ,也不是单纯肝郁证 ,有其独特的证治规律。近年来 ,对肝郁脾虚证进行了多层次多指标的研究 ,取得了显著进展 ,现归纳综述如下。1 肝郁脾虚证是慢性肝病常见证型肝郁脾虚证可见于许多病 ,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肠易激综合征、精神病等 ,但在慢性肝病 (慢性肝炎、肝硬化 )中尤易发生。据统计慢性肝炎可分为 46种证型 ,若将其含义相近的作一归纳 ,可概括为湿热、脾虚、阴虚、肝郁、血瘀五大证型。这五大证型在 46种证型中出现的频度为 :湿热…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减对肝郁脾虚型慢性乙、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清胆碱酯酶(CHE)活力、总胆汁酸(TBA)等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43例患者以逍遥散加减治疗2月,观察治疗前后其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血清肝功能结果(ALB、TBA、ALT),CHE的变化。结果:以逍遥散加减的方药能有效改善患者胸胁少腹胀痛,疲乏、嗳气、纳呆、烦躁等主要临床症状(P〈0.01,P〈0.05),且能明显升高CHE、ALB(P〈0.01,P〈0.05),降低TBA、ALT(P〈0.01)。结论:逍遥散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肝炎患者,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肝脏功能,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0.
抑郁症属中医"郁证"范畴,临床有诸多分型,肝郁脾虚证为主要的分型之一。逍遥散作为疏肝健脾经典方剂,其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具有确切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患者依从性好,与西药联合使用能降低西药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尽管已有许多专家和学者围绕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药理作用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其作用机制仍不完全明确。此外,肝郁脾虚型抑郁症动物模型种类较多,鲜有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较为系统的报道。因此,本文借助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抑郁模型(CUMS)和慢性束缚应激抑郁模型(CIS)两个经典的模型,从调节神经递质浓度、影响神经营养因子功能表达、调控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失衡、改善肠道微生态与胃肠道功能、以及调控内源性代谢物水平、调节免疫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突触结构及其可塑性等方面对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药理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基础研究以及临床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加味逍遥散对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状态的干预。[方法]将诊断为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状态的人群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加味逍遥散干预和常规干预。[结果]治疗组证候疗效标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加味逍遥散可有效干预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2.
应用中药加味逍遥散治疗小儿肝郁睥气虚厌食症260例(硫酸锌对照组82例),治疗3个月后,加味逍遥散组临床有效率93.6%,治愈率79.3%,体重平均增加1.2kg;身高平均增加2.3 cm;防治复感儿有效率92.6%。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实验证明加味逍遥散能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酶的含量以及溶酶体量,使患儿头发变黑有光泽,说明头发稀疏、枯黄与肝郁脾气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逍遥散对慢性束缚应激所致肝郁脾虚证大鼠饥饿素(Ghrelin)的影响,探讨逍遥散的作用机制。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逍遥散组,每组8只;正常组不进行任何处理,模型组和逍遥散组通过连续21 d慢性束缚应激建立肝郁脾虚证候模型,逍遥散组于每天上午束缚前灌服逍遥散混悬液3.854 g/kg,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2 m L。比较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饮水量及摄食量、体质量变化情况,用ELISA方法测定大鼠血浆及胃底部组织中Ghrelin的浓度。结果束缚21 d后,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摄食量、饮水量较正常组降低,增加减缓。与模型组相比,逍遥散组体质量、摄食量、饮水量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模型组的血浆及胃底部Ghrelin含量比正常组低(P0.05),而逍遥散组的胃底部Ghrelin含量比模型组高(P0.05),与正常组相近;模型组的血浆Ghrelin含量低于逍遥散组(P0.01)。结论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血浆及胃底部组织中Ghrelin含量下降,逍遥散能提高Ghrelin水平,对肝郁脾虚证有明显调节作用,对Ghrelin的调节作用可能是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证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肝郁脾虚证酶学指标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肝郁脾虚兼血瘀型慢性乙肝的病机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其治疗用药及调理的方法,体现中医治疗慢性乙肝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加味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近期疗效。方法将62例肝郁脾虚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服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组加服加味逍遥散,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为71.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且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加味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近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肝郁脾虚证是中医临床最常见的证候之一,也是中医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研究领域已涉及文献研究、标准研究和现代研究等多方面。中医客观化与现代化已成为当今科学领域的重点和难点,由于肝郁脾虚证见于临床多种疾病,疾病的特点不同,肝郁脾虚证的症状特点及辨证标准也不尽一致,影响了中医的疗效评价。笔者现就近10年来关于肝郁脾虚证不同研究方向的近况作一综述,以期为开展肝郁脾虚证的标准化和实质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笔者自1995年6月以来用加味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肝炎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笔者自1995年6月以来用加味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肝炎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为门诊病例,50例患者均参照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1],病程均在6个月以上,年龄在20~50岁之间,其中女性40例,男性10例,临床均有两肋胀痛,烦燥易怒,倦怠少食,口干颊赤,脉弦细,伴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女性常见乳房胀痛,或月经不调,肝功异常42例,肝功正常8例,超声检查提示:肝脾较大20例,肝大5例,其余25例肝脾均正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逍遥散对肝郁脾虚证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情志因素等建立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肝郁脾虚证模型逍遥散治疗组每日用逍遥散药液灌胃,肝郁脾虚证模型自然恢复组、正常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结果:灌胃8天后,肝郁脾虚证模型逍遥散治疗组各种变化明显恢复,情绪、行为状态、毛发、饮食、睡眠、大便等各方面状况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与肝郁脾虚证模型自然恢复组相比有明显差异。结论:逍遥散对肝郁脾虚证大鼠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本研究中逍遥散对肝郁脾虚证大鼠的良好效果,又反证了所造大鼠症候模型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