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血压病属于中医内伤杂病范畴,中医界多从"肝"论治,清肝泻火、平肝潜阳等乃常用治法,但有时疗效却不如人意.五苓散从温阳健脾利水人手,从另一种角度治疗高血压病,效果颇佳,故深人探讨五苓散治疗高血压病的机理有其临床必要性及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赵琳 《世界中医药》2012,7(2):159-159
眩晕为高血压病常见症状。临床多责之肝火上扰或肝阳上亢,治法以清肝泻火、平肝潜阳为主。偶有从痰论之,又以风痰居多。笔者通过运用经方从痰饮论治高血压性眩晕患者10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高血压性眩晕患者104例,均为门诊患  相似文献   

3.
王振盛  方祝元 《河南中医》2013,33(6):830-832
中医干预高血压病合并血脂异常的常用治法有:补益肝肾,平肝潜阳,化痰通络,活血化瘀,基本符合该病的临床证候分布.从临床疗效来看,中医药在干预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血压及改善血脂水平,对于预防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起到了积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4.
综述近年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之核心在于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痰浊、瘀毒为标,病久则伤及脾肾,由实转虚。中医内治法主要以辨证论治、辨病论治或单方验方为主,外治法以中药洗浴、中药灌肠、肛门给药、针灸为主。中医药治疗本病优势明显。应继续完善对中医药作用机制的认识,制订统一的辨证论治及疗效评价标准,针对效果显著的名方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平肝潜阳法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近20年来发表在国内生物医学期刊上的运用平肝潜阳法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利用Revman 4.2.10软件对多个研究结果的总体效应进行Meta分析,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发表偏倚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944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但其方法学质量均较低。Meta分析降压疗效评价合并效应量R2(Random)为2.27及95%CI:[1.60,3.23];中医症状疗效评价合并效应量R2为3.16及95%CI:[1.72,5.76];纳入文献中安全性评价合并效应量R2为0.32及95%CI:[0.14,0.72]。结论:平肝潜阳法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本病属于中医"胃痞""胃痛"等范畴,中医药治疗本病历史悠久、方法多样。现基于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进行论治本病,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的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是指脾虚,标实主要是指湿热和血瘀等致病因素,本虚标实相互交织,导致本病症状复杂、病程缠绵、久治难愈,最终形成虚实夹杂之证。针对其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病情运用健脾益气法、清化湿热法、化瘀通络法等进行治疗,或单法应用、或多法联用,随证治之。通过从本虚标实病机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更多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沈惠风教授认为老年性高血压病多属本虚标实之证,肾虚是老年高血压病的始动因素。老年降压重在补肾育阴,平肝潜阳;补肾益气,活血通脉;健脾补肾,化痰祛瘀。老年患者的血压应逐步下降,以缓慢、持久、适宜为好。  相似文献   

8.
眩晕为高血压病常见症状。临床多责之肝火上扰或肝阳上亢,通常治法又以清肝泻火、平肝潜阳为主。偶有从痰论之,又以风痰居多。笔者在临床中观察到高血压性眩晕患者属痰饮证的并不罕见。笔者通过运用经方从痰饮论治高血压性眩晕患者104例,取得满意疗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心脑血管等诸多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有其独特优势,以往多从平肝潜阳、滋水涵木着手。我们通过综合分析高血压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深入探讨高血压病的病机,结合古代诊治高血压病的文献,采取从痰瘀论治高血压病,收到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谈原发性高血压病痰瘀同治整体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症,占高血压病的90%,目前病因尚未明了,西医治疗也只能对症治疗。用中医治疗有明显特色与优势。但当前临床上对该病的治疗普遍存在重病轻证,以肝阳上亢的病机和平肝潜阳治法与该病简单、机械对应的错误倾向,成为中医治疗该病疗效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近几年我通过临床观察,在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病病机和治法的文献及当前流行病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痍瘀同治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法则,并以痰瘀同治为核心法则进行了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治疗整体方案设计。痰瘀同治大法及其临床治疗整体方案的提出,对于纠正当前中医治疗该病存在的错误倾向,加强中医辩证论治的灵活性、标准化及系统性,无疑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传统中医认为高血压病属于"眩晕"、"头痛"等的范畴,主要与肝、肾、脾有关,治疗上多以补虚为主,泻实为辅,虽能改善症状,取得一定疗效,但难以巩固.因此,探讨显效降压的中医药治疗一直贯穿于整个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疗当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近年来的高血压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方法:对近年发表的中医高血压病的文献进行查阅、总结、分析。结果:对高血压中医认识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则治法方面进行了总结归纳。结论: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疗效较好,广泛运用于临床,现证型分类较多,治则治法较繁,出现按高血压阶段进一步细分及证型分类规范化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介绍赵淳教授病证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认为中医辨证肝阳上亢挟痰瘀证较为常见,论治应以平肝潜阳为法,自拟定眩平压方,运用于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活血降压方治疗高血压病102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活血降压方治疗高血压病102例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100053)徐贵成解放军第二炮兵第四研究所卫生所张流成关键词活血化瘀,活血降压方,高血压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医或西医治法各有千秋,疗效不一。而本病的预后和转化,无不与其本虚标实、...  相似文献   

15.
目的:依据课题组提出的“平肝潜阳、培土息风”理论,探讨运气理论指导下的天麻钩藤饮疗效,为运气理论结合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高血压病患者13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服用天麻钩藤颗粒,治疗组给予运气理论指导下的天麻钩藤颗粒加白术厚朴汤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降压疗效、血压水平、证候积分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降压疗效、血压水平、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己亥年运用运气理论辨证论治肝阳上亢型眩晕(高血压)可有效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证候积分、血压水平,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无不良反应,可作为临床上高血压病的有效治疗方法,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其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治法为标本兼治、发则治其标。中医药能够提高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疾病预后。通过对近10年文献的查阅,从中医内治法及外治法两方面概述了目前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药治疗现状,并分析临床中医药治疗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使本病的中医辨证更为合理,治疗更为规范,中医药研究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效改善高血压及相关心血管损害是其防治任务的重点。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具有长期实践性,学者多倡导从肝论治或从血脉论治,然鲜少涉及肺。近年研究表明,肺在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可指导高血压病的辨证论治。基于“肺朝百脉”理论,笔者从中医学及现代医学的角度对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进行探讨,归纳高血压病从肺论治的中医防治原则,探讨新的辨证思路和治疗方法,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冯向荣  邱丽 《中医研究》2014,(11):78-78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具有多靶点、毒副作用较小的特点,且在降压的同时还兼顾高血压的其他病理环节,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在靶器官保护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中医治疗高血压病已在治法、方药、中医药降压机制、病因、病机与症候等方面取得进展.对近年来高血压病的中医治法、方药取得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沈绍功主任医师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全国第3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第19代传人.曾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冠心病协作组组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首届主任委员,在中医诊治心病领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沈老在治疗高血压病时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擅于活用升降理论.辨病则加用降压四味汤[钩藤(后下)、泽泻、川芎、莱菔子],上述4味药皆有降压作用,组成平肝通腑,活血升清的药团,能够显著提高降压疗效.论治则法随证变,加用通腑排毒、平肝潜阳、补气升提等治法.遣药则活用药理,升降反佐,顾护脾胃,斡旋气机.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初探牡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蛎 ,味咸 ,涩 ,性微寒。归肾、肝经、有平肝潜阳、敛汗涩精、镇惊安神、软坚散结之功效 ,虽非降压药物 ,临床每喜用之 ,除主用其平肝潜阳外 ,还与牡蛎含有大量的钙质及微量元素锌密切相关。1 阴虚阳亢、牡蛎平之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与治疗 ,主要根据患者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审因论治 ,而不取决于血压升高的程度 ,据统计 ,高血压病患者近三十种临床症状中 ,以眩晕、弦脉为多见 ,眩晕发生率占 74 5% ,弦脉占 83 2 7% ,中医理论认为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肝藏血、肝主疏泄 ,开窍于目 ,其脉为弦 ,肝的气血失调是产生高血压病的重要原因。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