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民藩教授认为肛肠疾病的产生皆与气血不和有关,尤其是痔病更应重视气血论治。陈教授将气血辨证与痔病的病因病机相结合,认为气血失调是痔病形成的基础,气血瘀滞、湿热下注是痔病的常见病机,故治疗上应从整体出发,内治外治并重,辨病辨证相结合。气血瘀滞证治以行气活血凉血,湿热下注证治以清热利湿兼行气,术后"瘀"证治以活血止血。陈民藩教授认为固脾胃即调气血,防治痔病时要重视对脾胃之气的固护;气血辨治应贯穿痔病治疗的始终,包括痔病的保守治疗、术后调养以及未病先防。气血辨治是陈民藩教授治疗痔病学术思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术后溃疡病程迁延,溃口难愈,治疗难度较大。吕培文教授传承燕京外科名家经验,认为乳腺癌术后难愈性溃疡病机责之气血亏虚、阴阳失和、脾胃虚弱,主张首辨气血盛衰、再辨阴阳调和、顾护脾胃、重视情志的治疗思路,其内治及外治遣方用药独具特色,临床疗效显著,有效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为后续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介绍陆德铭教授辨治乳腺癌术后转移的经验。认为其病因病机为正气虚损、余毒未尽;治疗原则为扶正祛邪、调和阴阳;临床治疗注重病证结合,运用专病专方,结合兼证灵活化裁,同时强调情志调摄和饮食调理。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4.
总结马科教授辨证分型治疗乳腺癌术后经验。乳腺癌术后属正虚邪实,临床上按肝郁脾虚型、气血两虚型、痰瘀互结型、脾肾阳虚型进行辨证。马科教授治疗乳腺癌术后的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1)临床中重视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坚持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思路;(2)扶正治疗是基础,祛邪治疗是重点,灵活运用,贯穿始终;(3)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辅以辨病用药,以增强抗癌之疗效。治疗上强调疏肝健脾、益气养血、化痰逐瘀、补益脾肾,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放、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防止术后转移与复发,增强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了段富津教授治疗胃脘痛的辨治经验,提出了诊病要每病细参,寻因为主;辨证应分虚实、辨寒热,明气血;治病以疗气血为首,以通为顺;并注重病中、病后调护。  相似文献   

6.
总结阙华发教授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经验。认为主要病机为瘀血化水,主张以活血利水为主要治法,辅以通络、益气、理气之法。早期,湿瘀互结,侧重利湿消肿;后期,痰瘀互结,侧重化痰软坚、温阳散结。同时注重辨证、辨病、辨体质相结合,灵活运用扶正祛邪、标本缓急治则。并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术后上肢肿胀是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不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还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吴玉华教授通过分析乳腺癌术后上肢肿胀的病因病机,临床中治疗该病时重视调和气血,顾护肝脾,标本兼治,处方灵活,运用中医药配合功能锻炼治疗本病疗效甚佳。另附验案一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8.
杨国华教授治疗心血管疾病经验丰富,她认为PCI术后心绞痛病位在心,以气血失和、心脉痹阻为基本病机,治法应以平调气血、宁心安神为主;临床治疗以辨病为主,辅以辨证,同时倡导专病专方,谨守病机,守方缓图;处方用药衷中参西,借鉴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成果,自拟四参护心汤,以此为基本方随证加减,取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徐旭英教授认为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病机为气血亏虚、水湿停聚、血络瘀阻、气机不畅。辨证时首辨阴阳,治法分内外。内治:阳证治法为利湿活血通络,阴证治法为益气温通,后期注意顾护脾肾;外治:溻渍法,以煎药后残渣兑适量温水浸泡患肢,直达病灶。内外合治,促进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失其冲和之性,而非肝阳上亢一端。史大卓教授临证治疗高血压病,注重辨阴阳虚实和病位、病势、病性,以调和阴阳、畅达气血为总则,灵活运用平肝潜阳、活血化瘀、升阳散风、调和冲任等法,临床常有较好良效。  相似文献   

11.
刘胜教授应用膏方调治乳腺癌术后3年以上患者的经验,其最大特点是先辨病后辨证,辨病辨证相结合,扶正祛邪为根本,调摄冲任显独特。不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有效防止乳腺癌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12.
介绍傅立新教授运用筋骨针治疗肩周炎的经验。气血运行不畅、血脉凝滞是肩周炎的主要病机,辨治需谨守病机,针罐结合、逐瘀通脉,筋骨针术后立即以火罐拔出瘀血;选择治疗点原则为"以痛为腧,有的放矢",根据疼痛部位选取治疗点;治神守神,形神合一,在治疗过程中,医者必聚精会神,注重患者对针感的切身体会以调节行针深浅及方向;饮食注意清淡低盐,有利于血脉通畅。  相似文献   

13.
唐汉钧教授认为,乳腺癌病机属正虚邪滞,本病的根本在于正虚,情志刺激则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外邪侵扰是本病的转化因素。治疗上确立扶正祛邪大法,认为乳腺癌的治疗过程符合慢性病的治疗规律,在整个治疗期内正邪共存,应该注意守方、慎药,持之以恒,缓图功效;特剐强调重视脾肾二脏的作用;注重辨证结合辨病,运用外治方法治疗乳腺癌术后的并发症特点鲜明。同时心药并举调护相宜,完善了心身整体治疗。  相似文献   

14.
麻金木教授治疗尿路结石经验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麻金木教授治疗尿路结石经验,明病机,辨虚实,病在下焦重清利,通调气血促排石,节制饮食运动。  相似文献   

15.
从病因病机、辨证思路、验案举例等几方面探讨翁维良教授活血化瘀治疗冠心病的辨证特点并进行总结介绍。翁维良教授重视病证结合,擅长冠心病的气血辨证和脏腑辨证,尤其重视瘀血辨证,强调舌诊在瘀血辨证中的重要性,治疗上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和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张丽  刘昆  潘璐 《环球中医药》2013,(12):932-933
安效先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五十年,临床经验丰富。接种后脑炎、脑囊肿术后顽固性头痛均为儿科临床少见、难治之证。安效先教授在诊治疑难病时常从其病因病机入手同时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遣方用药。在治疗接种后脑炎时辨病属于中医惊风,结合其肝经风热之病机治以平肝柔肝,化痰活血,使肝气平,气血调而病痊。脑囊肿术后头痛为风痰瘀阻于脑窍所致,故选用风药达于巅顶,结合润肝及化痰之药共奏平肝化痰之功而收佳效。  相似文献   

17.
从认识乳腺癌病因病机起,总结整理吴良村教授中医治疗乳腺癌术后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不寐为龙江地区临床常见疾病,姜德友教授根据龙江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人文特点,结合自己数十年临床经验,总结不寐的病因病机为"外因寒燥、内伤痰热、气血不畅",并审机论治,提出辨外感、辨内伤、辨气血、辨阴阳、辨不寐类型的辨治思路及方法,同时将临床常用安神药进行归纳。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9.
郭冰玲  蔡美 《湖南中医杂志》2019,35(5):25-26,52
介绍蔡美主任医师治疗乳腺癌术后的经验。其认为乳腺癌的病因主要包括情志失调、饮食不洁、劳倦过度及六淫外邪等,基本病机为正气亏虚、瘀毒内结,临床可分为肝郁气滞、痰毒互结、气血亏虚、脾肾虚损、气阴两虚、气滞血瘀等证型。蔡师认为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主要为气阴两虚之证,阴虚日久则出现火旺之证,临证辨治应从肝、脾、肾三方面综合考虑,以扶固正气为主,视其气血盈亏分虚辨实,适当佐以祛邪,达扶正而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之效,自拟脾肾方,针对术后治疗的不同时期和并发症,分清轻重缓急,悉心遣方用药。  相似文献   

20.
李元文教授结合中医临床体会将皮肤病的病、证、症的关系从人体气血变化与病邪相争的多维变化方面加以概括。在皮肤病的治疗过程中李教授强调疾病初期辨病为主,中期病证同治,后期辨证、识症为重。在治病和治证上有合有分,辨病贵在核心病机的把握,辨证贵在阴阳气血的调整。病和证均由症状确立,针对症状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