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文献检索,探析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S)的选穴规律。方法:在中国知网中检索1979年1月至2018年8月发表的有关针灸治疗TMJDS的文献,运用统计软件对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针灸治疗TMJDS的选穴规律。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31篇,最终纳入合格文献66篇,从中提取针灸处方84条,包含腧穴44个。针灸治疗TMJDS的常用腧穴包括下关、颊车、合谷等,足阳明胃经和手三阳经穴位使用频次最高,选穴部位多位于头面部和上肢部,交会穴、原穴和五输穴在特定穴的运用上占较大比例,高频穴位组合包括下关-颊车、下关-合谷、颊车-合谷等。结论:针灸治疗TMJDS符合循经取穴的基本原则,经脉选择主要集中于足阳明胃经和手三阳经,治疗重在通经活络,近端取穴与远端取穴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归纳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选穴规律。方法:搜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Pubmed数据库1998-2018年针灸治疗TMD的相关学术论文。建立数据库,分别利用Excel2016、SPSS 24、IBM SPSS Modeler 18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结果:①描述性分析:根据纳入标准筛选出69组有效处方,涉及30个穴位;穴位频次排序前3位的为下关(63)、合谷(53)、颊车(43);头面部取穴为主(188),四肢取穴为辅(99);阿是穴使用频率最高(31.9%);择经排序前3位的为足阳明胃经(67),手阳明大肠经(53),手少阳三焦经(30);②关联规则分析:二阶、三阶、四阶关联支持度最高的分别为患侧合谷→下关,颊车→合谷+下关,听宫→颊车+合谷+下关;③聚类分析:得出4类有效聚类群和5类辨证分析规律。结论:择经取穴具有辨病、辨证相结合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灸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针刺治疗,取穴,主穴:下关、间使;配用穴:颊车、翳风、耳门、外关、合谷.间使用泻法,其余穴位用平补平泻法.结果:25例经治疗2个疗程,痊愈18例,占72%;显效4例,占16%;好转2例,占8%;无效1例,占4%,总有效率为96%.结论:针灸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具有较好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灸治疗颞颌关节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鹏  刘伦 《浙江中医杂志》2006,41(9):536-536
颞颌关节综合征,又称考斯登(Costen)综合征,乃颞颌关节功能紊乱。其临床主要症状是颞颌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效果良好。方法是:患者侧卧,取听宫、下关、颊车、合谷。取听宫由张口取穴,进针1~1.5寸,使经气向颊部放散;取下关由闭口取穴,进针后平补平泻,使经气放散至整个颊部,留针20分钟。颊车与合谷平补平泻。然后去针,在听宫予隔姜灸,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1956年至2018年期刊发表的针灸治疗耳聋耳鸣的临床研究文献,总结归纳针灸治疗耳聋耳鸣的临床应用规律。方法检索《中医针灸信息库》、中国知网、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的电子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针灸治疗耳聋耳鸣的临床研究文献,应用《中医针灸信息库》内相关分析软件和SPSS25.0、Clementine12.0软件,运用计量分析、聚类分析及关联性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分析。结果治疗耳聋应用频次最多的穴位依次为听宫、翳风、听会、耳门、中渚、外关、太冲、风池、百会、合谷、太溪、足三里,治疗耳鸣应用频次最多的穴位依次为听宫、听会、翳风、耳门、中渚、太溪、风池、太冲、外关、足三里、侠溪,穴位选取均集中于头面部和下肢部;应用频次最高的经脉为手少阳三焦经;治疗方法以针刺、灸法、水针及电针为主。聚类分析得到针灸治疗耳聋耳鸣的共同有效聚类为听会、耳门、听宫、翳风、中渚,耳聋的另一类为太溪、足三里、外关、太冲、合谷、百会、风池,耳鸣的另一类为风池、太溪、足三里、侠溪、太冲、外关。关联性分析发现,规则支持度最高的穴位组合为耳聋-太冲-外关-中渚-翳风,耳鸣-太溪-太冲-中渚-听会-听宫-翳风。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HI)、耳鸣严重程度评估量表(TSIS)、纯音听阈测试(PTA)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耳聋耳鸣的选穴以局部取穴为主(选取头面部穴位,注重耳周穴位),辅以邻近选穴和远道取穴。建议将听宫、听会、翳风、耳门、中渚作为耳聋耳鸣针灸基础方,将针刺疗法作为首选的干预手段,加强对THI、TSIS、PTA等检测指标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宋宁宇  张涛 《陕西中医》2000,21(6):270-271
采用针灸(下关、听宫、合谷等穴)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30例,总有效率96.7%。提示本法有疏通经络、养血荣筋、缓急熄风、清热利湿之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取患侧面部下关、颊车、阿是穴,行平补平泻手法,针后艾条温灸。远端对侧取合谷直刺行泻法,不灸。结果:治愈23例,显效11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结论: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该文采用透刺滞针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1例,主穴取患侧太阳透下关,配穴取颊车、合谷(双侧),隔日治疗1次,治疗3次后痊愈,1个月后随诊未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选穴和配伍规律。【方法】 计算机检索2010年1月至2020年9月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维普数据库(VIP)及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有关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相关文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3建立面肌痉挛的针灸处方数据库并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IBM SPSS Modeler 14.1及IBMSPSS Statistics 25.0进行关联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45篇文献,共计77组针灸处方,涉及74个腧穴。描述性分析显示,干预措施使用频次最高为毫针刺法,其中,以巨刺法最为常用;辨证分型最常见为虚风内动证;腧穴分析结果显示,取穴以手足阳明经、头面部穴位为主,使用频次前5位的腧穴依次为合谷、四白、地仓、太冲、太阳;关联分析显示,支持度最高的穴对为“合谷-太冲”,复杂网络分析显示,核心穴位为“太冲-合谷-地仓-颧髎-太阳-四白”;系统聚类分析得出 4 个聚类群:“合谷、太冲、阿是穴、风池”“颊车、下关”“足三里”“翳风、百会、颧髎、地仓、太阳、攒竹、四白”。【结论】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当以息风止痉,补气养血,兼调养心神为治疗原则,可采用巨刺法,取穴以手足阳明经、头面部穴位为主,建议以太冲-合谷-地仓-颧髎-太阳-四白作为核心穴组,配合辨证取穴。  相似文献   

10.
汤红 《吉林中医药》2009,29(7):607-607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确诊病例30例,取下关、听会、翳风、合谷、内庭等穴,用泻法,针上施灸,1次/d,7次为1个疗程。结果:痊愈20例,显效6例,好转4例。结论:温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电针结合手法整复与单纯手法整复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2例非器质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进行穴位(下关、颊车、听宫、翳风、牵正、合谷)电针刺激结合手法整复治疗,对照组32例给予单纯手法整复治疗。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手法整复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手法整复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近4年来,笔者运用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颞颌关节紊乱32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32例均为门诊患者,男14例、女18例,年龄15~70岁,病程2个月~8年。病变左侧者15例,右侧者10例,双侧者7例;以颞颌关节疼痛者21例,张口受限者5例,弹响者4例,混合者2例。排除器质性颞颌关节病变者。2治疗方法取下关、颧髎、翳风、颊车、合谷及阿是穴。常规消毒,取1.5寸毫针,分别直刺诸穴。下关张口取穴,运用提插手法,以平补平泻为主。阿是穴采用泻法。诸穴得气后,除合谷穴外,于各针柄末端套置1.5cm长艾条,在近穴位端点燃,艾条燃尽后再换1柱。针灸后用轻柔的…  相似文献   

13.
李郑芬  刘媛 《河南中医》1996,16(6):373-374
针灸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142例李郑芬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50052)刘媛黄委会黄河中心医院(450003)主题词颞下颌关节综合征/针灸疗法下关颊车合谷足三里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是口腔科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属于祖国医学“口噤”证范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和评价曼吉磁贴穴位敷贴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曼吉磁贴敷贴下关、颊车、听宫、翳风及阿是穴,对照组:消炎痛片口服。两组连续治疗8天,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值、开口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第4、8天观察治疗组疼痛值、开口度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曼吉磁贴敷贴法可明显提高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尤其是咀嚼肌紊乱型的显效率,是目前保守治疗该病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研究现代文献中针灸治疗耳鸣的选穴规律,为临床治疗耳鸣提供更为有效、科学的针灸处方思路参考。  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相关数据库中1960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针灸治疗耳鸣的相关文献,统计分析所选腧穴出现的频次、归经、部位、特性及证型适用情况,并进一步采用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及神经网络模型挖掘分析其中的选穴规律。  结果:①共得到220篇符合要求的文献,其中中文文献214篇,英文文献6篇。②研究文献中作为主穴使用的腧穴共69个,选用频率较高(>20%)的穴位依次为听会、听宫、翳风、耳门、中渚、风池、百会。针灸治疗耳鸣根据患者的证型不同,配穴各异,如肝肾亏虚类证型(肝肾不足、肾精亏虚、肾虚)选用频次较高的配穴依次为太溪、肾俞、关元。③针灸治疗耳鸣的选穴涉及部位主要包括头颈、四肢、背部和腹部;其中主穴集中在头部,约占68.91%,且耳周是选穴最集中的部位;配穴多集中在下肢,约占59.32%。④针灸治疗耳鸣的主穴中三焦经选用频次最高,其次是胆经、小肠经;配穴中胃经选用频次最高,其次是肝经、胆经。⑤针灸治疗耳鸣的腧穴(包括主穴、配穴)重视特定穴的运用,占比达52.17%,其中五输穴的运用最多,且配穴多为特定穴。⑥聚类分析发现,听宫、翳风、听会是针灸治疗耳鸣的核心主穴组合。⑦关联规则分析表明,关联性最强的两主穴组合为风池-听会,关联性最强的三主穴组合为中渚、听会-耳门,关联性最强的四主穴组合为中渚、翳风、听会-耳门。⑧神经网络模型图可见,“听宫、听会、中渚、翳风、耳门”5个腧穴间的关联程度比较强。  结论:针灸治疗耳鸣的处方中多为主穴与配穴相结合,主穴多为耳周局部循经取穴,配穴为远端循经取穴及辨证取穴相结合,同时耳鸣针灸处方重视对特定穴的选用;临床取穴时,应辨病、辨经、辨证相结合,才能取得佳效。  相似文献   

16.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是口腔科常见疾病之一 ,主要表现为开口障碍 ,颞下颌关节区疼痛 ,关节在运动时发出杂音和弹响。本病多发于青壮年 ,多发为单侧 ,少数可逐渐累及对侧。笔者自 1984年以来采取针刺加灸治疗本病 2 6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2 6例中男性 15例 ,女性 11例 ;年龄 19~ 5 4岁 ;病程 1天~ 1年 ,以 1个月者为多。14例病变在左侧 ,11例在右侧 ,双侧者 1例。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颞颌关节弹响 ,疼痛和开口运动异常。治疗方法取穴下关、颊车、听宫、合谷、上关、外关、太冲。配穴 :心悸不安配内关 ;体弱者配足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1963—2018年针灸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文献,归纳总结针灸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应用规律。方法:在《中国针灸信息库》、中国知网、万方全文数据库和重庆维普数据库中检索针灸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应用《中国针灸信息库》内相关分析软件、SPSS 21. 0和Clementine 12. 0软件进行计量分析、关联性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应用频次最高的穴位依次是廉泉、风池、金津、玉液、翳风;应用频次最高的经络为足少阳胆经,以头颈部取穴为主。特定穴中以交会穴最为常用。关联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关联性最高的是风池、廉泉、金津与玉液穴对,在聚类分析中被聚为同一类;翳风、完骨、足三里、丰隆及三阴交等穴被聚为另一类。最常选用的治疗方法为针刺、针药结合及针刺结合功能训练。刺血疗法、药物治疗和针刺治疗的关联性最强。效应指标中最常选用洼田饮水试验、电视透视造影吞咽检查(VFSS)及标准吞咽功能评定(SSA)。结论:针灸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以局部取穴为主,辅以近部或远道取穴。主穴多取廉泉、风池、金津及玉液,配穴建议从内关、水沟、翳风、完骨、太冲、丰隆、足三里、三阴交、合谷及风府中选取。治疗时针刺疗法常与药物治疗、功能训练相结合。效应指标建议选用VFSS或用洼田饮水试验和SSA联合评价疗效和误吸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籍中针灸治疗面瘫的腧穴应用规律。方法:收集第5版《中华医典》针灸推拿分部中所收录的53部医籍中涉及针灸治疗面瘫的相关条文,建立"针灸治疗面瘫的古籍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聚类分析及关联分析法则分析古代针灸治疗面瘫用穴特点及规律。结果:共纳入条文298条,针灸处方103条,涉及腧穴53个,总频次448次,腧穴选用以地仓、颊车、承浆、水沟为主,经脉以阳明经为主,部位以头面颈项部最频繁,特定穴应用中以交会穴及五输穴的荥穴为主;聚类分析得出4个有效聚类群:上关-下关,翳风-通天-冲阳-腹通谷,偏历-行间-内庭-二间,合谷-水沟;关联分析得出常用穴组共8对。结论:古代针灸治疗面瘫尤其重视地仓-颊车-听会,水沟-合谷-承浆与其他腧穴的灵活配伍,体现"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取穴原则,通过配伍丰富腧穴的多效性,且常见配伍方式主要为局部取穴结合远道取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刺合谷、外关、太阳,针后灸下关、颊车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112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能通经活络,祛寒除湿,通利关节,活血止痛,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针刺可有效而简便地缓解颞下颌关节疾病所致的疼痛和功能障碍综合征。针刺治疗强调穴位的特异性,因此,选穴十分重要。根据传统经络理论选择如下穴位:①颞下颌关节局部穴位,颊车、下关、风池、肩井,②远端穴位合谷。若伴其它疼痛症状,可加一二个其它穴位。针剌镇痛中神经和体液两种机制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