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男,71岁,因“发作性胸闷气短6个月,加重7 h”于2014-01-02入院。患者于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持续约2 h不缓解,无胸痛及咳痰,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出院(具体诊断及治疗叙述不清),出院后规律服用“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上述不适未再发作。入院前6 d患者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38℃,伴轻度咳嗽、咳痰,无明显胸痛,当地医院给予对症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痰减轻。于入院前7 h休息状态下又出现胸闷、气喘,在家中自行吸氧治疗无缓解,来本院急诊室就诊,心电图检查后以“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室性早搏、心功能Ⅳ级”收入院。否认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史。  相似文献   


2.
碎裂QRS(fragmented QRS complexes,fQRS)波的心电图概念由Das等[1]于2006年提出,是指体表心电图一个或多个导联新出现或已经存在的各种形式的QRS波三相或多相,并排除了完全性或不完全性束支阻滞.QRS波代表心窒除极,其时限反映了激动在心室内的传导时间,QRS波还反映心室除极的同步性,心室除极越同步,QRS波变窄,心室除极越不同步,QRS波增宽;QRS波振幅除取决于心肌细胞数量外,还取决于有无心肌细胞肥厚,心脏与记录电极间的距离和阻抗.电极位置和心肌除极方向之间的夹角等.fQRS波代表心室除极的异常,心窒除极异常可以是功能性的,如心肌冬眠,心肌顿抑,电解质紊乱等;也可以是器质性的,如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等.fQRS波存心电图上可以表现为QRS波异常和/或QRS波振幅异常.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心电图碎裂QRS波(QRSf)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出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62例AMI者,根据其入院3天内心电图有无QRSf,分为QRSf组(A组)和无QRSf组(B组),对比观察两组住院期间各类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室扑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碎裂QRS波和扩张型心肌病(DCM)碎裂QRS波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预后。方法将70例AMI碎裂QRS波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AMI组,35例DCM碎裂QRS波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DCM组,均接受电除颤、电复律、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及相关药物治疗,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MI组与DCM组接受治疗后24h存活率(91.42%vs 94.28%)、2周内存活率(81.42%vs 88.57%)、1年内存活率(72.85%vs 82.8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共11例接受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后,1年内均存活。结论碎裂QRS波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有关,此类患者采用电除颤和电复律、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及相关药物治疗,能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cardioal infarction,AMI)患者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fQRS)与室性心律失常、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相关性。方法根据AMI心电图有无fQRS波,分为fQRS(119例)和nfQRS(161例)两组,采用动态心电图分析室性心律失常、HRV各项时域指标并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 (1)fQRS组室性期前收缩≥720个/24 h、成对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持续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Lown分级3~5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显著高于nfQ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fQRS组HRV的各项时域指标(SDNN、SDANN index、rMSSD、pNN50)较nfQRS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AMI患者心电图存在fQRS波可能与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HRV明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部位陈旧性心肌梗死(old myocardial infarction,OMI)伴碎裂QRS波(fQRS)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探讨OMI患者梗死部位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根据心电图及彩色多普勒特征,选择147例伴fQRS与室性心律失常的OMI患者,分为前壁梗死组(A组)、下壁梗死组(B组)、侧壁梗死组(C组),并对所有病例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进行室性心律失常结果对比分析。结果A组与B组对比,短阵室速发生率(P〈0.05)、室早Lown分级35级发生率(P〈0.0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对比,室早总数〈720个/24 h(P〈0.05)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伴fQRS与室性心律失常的OMI患者中,梗死部位不同,室性心律失常的常见类型不同,进一步增加了fQRS波对OMI的诊断灵敏度,以便进行早期干预,降低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电图碎裂QRS波(fQRS)发生情况与梗死部位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AMI患者,根据入院72 h内心电图fQRS的发生情况,分有fQRS组(A组),无fQRS组(B组),A组又按fQRS出现的导联数分为A1亚组(出现在2个导联)和A2亚组(出现在2个以上导联)。观察不同组梗死部位分布情况及住院期间各类室早、室速、室扑/室颤的发生率。结果:A组各类室早、室速、室扑/室颤的发生率及下壁心肌梗死(MI)分布率显著高于B组(均P0.05);A2亚组各类室早、室速、室扑/室颤的发生率及下壁MI分布率显著高于A1亚组(均P0.05)。结论:AMI后心电图fQRS者出现情况与梗死部位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密切相关,出现(尤在多导联出现)fQRS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碎裂QRS波与室性心律失常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纳入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7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心电图QRS波形态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碎裂QRS波)41例,B组(病理性Q波)40例,C组(碎裂QRS波合并病理性Q波)36例。分别采用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测三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以及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水平,同时比较三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三组Ⅰ级、Ⅱ级、Ⅲ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均0.05);A组、C组ⅣA级、ⅣB级、Ⅴ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相比B组均较高(P均0.05)。A组、C组左室射血分数水平相比B组明显较低,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水平明显较高(P均0.05)。A组、B组、C组住院期间心源性死亡、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发生率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均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碎裂QRS波与室性心律失常、左心室收缩功能密切相关,可为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碎裂QRS波与QRS波群时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人273例的12导联心电图,按有无碎裂QRS波分为两组。观察两组之间QRS波群时间及RR间期的关系。结果碎裂QRS波的检出率为19.4%,男女之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碎裂QRS波主要分布在下壁导联;有碎裂QRS波的QRS波群时间为85.3ms±9.1ms,比无碎裂QRS波的QRS波群时间82.1ms±8.7ms长,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碎裂QRS的发生可导致心室除极时间的延长。  相似文献   

11.
正碎裂QRS波(f QRS)作为近几年出现的一项重要无创心电指标,其临床意义和预测价值得到了学术界和医疗界的广泛认可。其最常见于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桥、心力衰竭等疾病,而新近的研究发现其也可在健康人群[1]和假腱索的人群中出现,而近年对于QRS波顿挫的研究则少有报道,只是在早复极的研究中把早复极波分为两种:切迹型和顿挫型,也有学者认为是心室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碎裂QRS波(fQRS)与室性心律失常、心率变异性(HRV)、左心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确诊为AMI的住院患者120例。男性99例,女性21例,2882岁,平均(60±13)岁。根据12导心电图QRS波形态分为3组:A组:fQRS组、B组:病理性Q波组、C组:fQRS合并病理性Q波组。采用动态心电图分析室性心律失常、HRV各项时域参数指标;心脏彩超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进行3组间比较分析。结果①AMI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指标室性期前收缩LOWN分级Ⅲ级、ⅣA级、ⅣB级比较,A组(34.2%、36.8%、26.3%)、C组(33.3%、28.3%、16.7%)发生率均高于B组(9.1%、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②AMI患者A组、C组心率变异性的各项时域参数指标(SDNN、SDANN index、rMSSD、pNN50、三角指标)较B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③AMI患者的LVDD A组(51.71±8.44)、C组(50.32±7.35)的显著高于B组(45.14±6.44),LVEF A组(46.92±6.96)、C组(49.00±7.80)低于B组(53.23±7.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AMI患者fQRS波的出现可能与①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及HVR明显降低有关;②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明显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3.
碎裂QRS波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的新模式,包括更有效的溶栓治疗和更早期的冠脉介入治疗。使患者急性期的死亡率大为下降。临床病程及预后明显改善。这种治疗新模式还引起下述相应改变:①Q波型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从原来66.6%下降到37.5%:②Q波型心肌梗死患者Q波的消失率从过去的6%上升到25%~63%:③非Q波型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发生率相应增加;④发生过Q波或非Q波型心肌梗死的患者中。高达2/3的人经12导联心电图不能得到陈旧性心梗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正> 无痛性心肌缺血在临床各类冠心病中是常见的。动态心电图监测已经为无痛性缺血提供了最客观证据,但是这种现象也可通过运动诱发缺血性ST段改变、心肌闪烁显象灌注缺损及左室壁运动异常的分析而查出来。无痛性心肌缺血常发生于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塞以及完全无症状的冠心病患者、在一述各组患者中,无痛性心肌缺血者预后均差。如: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37例心电监测示缺血者中半数临床状况恶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QRS波群终末改变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 1 64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早期心电图改变 ,旨在探讨心电图相关导联 QRS波群终末变形与 QT离散度 (QTd)、JT离散度 (JTd)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选择 1 990年 1月~ 1 998年 1 2月间我院收治AMI患者 1 64例 ,所有病例均符合 WHO AMI诊断标准 ,入院首次心电图有 2个或 2个以上肢体导联ST段抬高≥ 0 .1 m V,或 2个相邻的胸导联 ST段抬高≥ 0 .2 m V,按 QRS波群终末形态特征将患者分为 2组 :QRS波群终末变形组 58例 ,男 35例 ,女 2 3例 ,年龄 38~ 94(平均 65.2 7)岁 ;QRS波群终末不变…  相似文献   

16.
正心力衰竭和体表心电图碎裂QRS波具有某些共同的病理基础,包括心肌坏死和疤痕的产生、局部电传导异常等,因此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着众多的内在联系。首先,碎裂QRS波容易出现于心力衰竭患者中,且与预后不良相关。有研究回顾性分析227例缺血或非缺血性心脏病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LVEF35%)的预后[1]。其中114例患者入院时心电图可见碎裂QRS波,113  相似文献   

17.
正急性心梗已全面进入再灌注时代,特别是直接PCI的普及,使得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模式发生变化,尤其是陈旧性心梗,传统的病理性Q波的发生较过去减少。碎裂QRS波(f QRS)更突显它的诊断价值,对非ST段抬高型心梗(NSTEMI)和陈旧性心梗的诊断价值得到重视,近年的研究还显示f QRSs对心血管死亡和预后也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碎裂QRS波(图1)定义为[1]:相邻的两个或以上导联存在多相的QRS波,包括1个R波或R、S波存在多个顿挫或切迹,S波切迹多发生在S波底部,经典的f-QRS波的心电图特征还包括:1QRS时限120ms;2伴或不伴有Q波,Q波可能存在单个或多个切迹或顿挫,可形成Qr或QR型QRS波;3除外完全性或不完全行束支传导阻滞;这种f-QRS波常出现在冠状  相似文献   

19.
碎裂QRS波与心肌梗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碎裂QRS波(fragmentedQRS complex,fQRS)是新近提出的无创心电学指标,其机制可能是心肌瘢痕组织形成所致的传导延迟或异常,常见于冠心病,尤其是心肌梗死患者,也可见于心肌病、风心病、先心病和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国外曾有学者报道,心梗患者12导联体表心电图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陈旧性心肌梗死伴破碎QRS波病人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研究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碎裂QRS时限与心律失常的联系。方法将2010年9月—2013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病人均实施常规心电图检查,并按照有无伴随破碎QRS波(fQRS)将其分为fQRS组(80例)与非fQRS组(40例),统计两组病人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 fQRS组中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77.5%,明显高于非fQRS组的62.5%,同时fQRS组室性前期收缩720个/日发生率为29.03%,与非fQRS组对比差异显著,且fQRS组多形性室性期收缩、成对室性期前收缩、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室性逸搏及心率发生率与非fQRS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fQRS组与非fQRS组相比,Pd和Pmax均明显增大(P0.05),左室内径(LAD)稍增加,左室射血分数(LVEF)稍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QRS波与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可能为高危心肌梗死病人预警的重要心电图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