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中成药橘红丸中款冬花的显微定量方法,对成药中款冬花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取均匀设计方案,以被测物款冬花本身取代参比物,用容量分析的方法和显微定量法联用来测定款冬花的含量。结果款冬花的含量符合橘红丸在《中国药典》中的规定标准。结论建立的方法方便、快速的判断橘红丸中是否含有款冬花、投料是否足量,可为橘红丸的质量评价开辟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中成药礞石滚痰丸中黄芩的显微定量方法。方法采取均匀设计的方法,以被测物黄芩本身取代参比物,用显微定量法来测定黄芩的含量。结果黄芩的含量符合礞石滚痰丸在2015版《中国药典》中的规定标准。结论该方法能准确、快速地判断礞石滚痰丸中黄芩的投料是否足量,可为礞石滚痰丸的投料量检测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苏合香丸中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苏合香丸中乳香类成分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检测方法。结果:运用建立的薄层色谱法检测了3个生产厂家提供的9批苏合香丸,均含有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但含量不同,故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对3个厂家22批苏合香丸进行含量测定。结论:建立的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苏合香丸中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定性定量检验,为苏合香丸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蒙成药高勒图-宝日-6中丁香与诃子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显微定量法测定了蒙成药高勒图-宝日-6中丁香与诃子的含量,从而提出了丁香与诃子的显微定量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均匀设计方法优选金银花显微定量法的优化条件,对中成药栀子金花丸中的金银花进行含量测定。方法:以被测物自身代替参比物,采用容量分析法配合显微定量法测定金银花的含量。结果:金银花含量大多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的标准。结论:用此方法测定金银花的含量简单、快捷、可靠,可为栀子金花丸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均匀设计方法优选金银花显微定量法的优化条件,对中成药栀子金花丸中的金银花进行含量测定。方法:以被测物自身代替参比物,采用容量分析法配合显微定量法测定金银花的含量。结果:金银花含量大多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的标准。结论:用此方法测定金银花的含量简单、快捷、可靠,可为栀子金花丸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中国药典》及《欧洲药典》中当归质量控制的标准与方法,根据《欧洲药典》(8.0版)进行不同来源当归质量控制研究。方法:将两部书籍中当归专论的内容从定义、鉴定方法、定量测试等对比其方法和标准的异同。根据《欧洲药典》对国内以及在巴黎市场上购买到的不同批次当归进行显微鉴定、含量测定等质量研究。结果:5批当归药材均符合《欧洲药典》显微及薄层鉴定的质量要求,批次4、5不符合《欧洲药典》中对阿魏酸含量的要求。结论:《欧洲药典》中当归专论研究方法可行性高、稳定性好,国内药材批次质量符合药典标准,巴黎华人街药材质量良莠不齐。  相似文献   

8.
<正>中成药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在数以万计的古今成方中占有很大比例。《内经》载方12首,其中成药就有9首。建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中成药270种(1977年版)。卫生部根据25个大城市中成药配方整理出《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达2700种。  相似文献   

9.
鲁轮  陈随清  张成中 《中成药》2023,(8):2786-2790
目的 开发基于2020年版《中国药典》的中药显微数据库,为检索中药显微特征图谱、学习显微鉴定知识、解决显微标准问题提供方案。方法 将药典显微标准电子化,提取中药名、显微特征等关键信息并进行归纳分类,作为搜索关键词或关联事项,制作中药显微数字化检索和学习数据库。结果 共梳理出中药材粉末显微特征1 768条、中成药显微特征3 001条,涵盖中药材、中成药、中药的显微特征数据库,能实现显微标准、显微图谱的快速检索及中药显微鉴定知识的学习。结论 中药显微数据库具有功能多、实用性强、易操作等特点,可为显微操作人员与大专院校学生提供显微鉴定数字化检索与学习平台。  相似文献   

10.
肖培根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3):1128-1128
显微鉴别法是鉴定中药真伪优劣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不但适用于中药材,同时也适用于部分中成药制品。这一检测方法,先后被《中国药典》、《日本药局方》、《印度药典》、《英国草药典》、《美国草药典》等采用,新近出版的《香港中药材标准》也收录了这一方法与相应标准。在化学分析飞速发展的今天,显微鉴别仍然是一项不可忽视并有待发展的重要检测技术。主编赵中振教授近20年来潜心从事中药显微鉴别研究,在中药与中成药的方面颇有心得,  相似文献   

11.
1985年版《中国药典》经修订后,于去年4月1日正式颁发执行。这版药典在内容上有较大的改进,特别是对中成药质量的检测,有重要的突破。中药以天然药物为主,一味药物就含有多种成分。如果是多种中药组成的成药,所含成分更为复杂。因此中药特别是中成药的检测技术难度较大。1985版《中国药典》对中成药质量标准研究的重点在于药物内在质量的鉴别及含量测定。过去通过化学方法或光谱分析,虽也能测定中成药的某些主要成分,但往往不能反映中成药复方的特点,有些鉴别项目专属性不强,研究工作中对一些品种应用薄层鉴别,在薄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成药剂量的分析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平  阳长明  林丹  郑天骄  王玲玲  顾杰  宋菊  李慧  唐溱 《中草药》2019,50(16):3741-3746
中成药剂量是决定其临床有效和安全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对中成药剂量的分析研究较少。通过对《中国药典》2015年版919个中成药及其药味剂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药典收载中成药处方中大部分药味日服饮片量小于药典单味饮片用量,且无论是其处方中单味药的日服剂量还是处方日服总剂量,均远小于中医临床汤剂常用剂量。对中药有效方剂成药化过程中影响中成药剂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在由临床有效方剂转化为中成药的新药研究中,应充分重视临床有效方剂的药味剂量,注重量效关系研究,以"质量源于设计"的理念,研制高质量中成药,以体现、发挥原有方剂的疗效。如何在原临床有效剂量的基础上制定新药剂量,是中药临床有效方剂成药化研究中需关注和解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HPLC法测定冠心苏合丸和冠心苏合胶囊中桂皮酸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睿  陈晓辉  于治国  毕开顺 《中草药》2005,36(3):384-385
冠心苏合丸和冠心苏合胶囊是由宋代《和济局方》苏合香丸简化而成 ,由苏合香、冰片、乳香、檀香、青木香 5味药材组成。其中冠心苏合丸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 0 0 0年版一部。具有理气宽胸、散瘀化浊、通窍止痛的功效 ,临床上主要用于心绞痛、胸闷等症。主要有效成分为桂皮酸和冰片。目前 ,关于药材及其制剂中桂皮酸的含量测定已有一些报道 [1,2 ] ,但对于冠心苏合丸和冠心苏合胶囊中桂皮酸的含量测定未见报道。1 仪器与试药日本岛津 LC— 1 0 AD高效液相色谱仪 ,SPD—1 0 A紫外检测器 ,CKChrom TM色谱工作站 ;桂皮酸对照品 …  相似文献   

14.
麝香保心丸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麝香保心丸是在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名方苏合香丸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药理研究方法研制而成的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具有芳香开窍、理气止痛的功效,对冠心病的急性发作期和稳定期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治疗发热的中成药剂型、用药规律、功能主治。方法收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中治疗发热的中成药处方信息,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进行药物数据挖掘。结果符合要求的中成药有153个制剂,包括105种14个剂型,剂型中颗粒剂、片剂、口服液、丸剂多见。成药中涉及195种中药饮片,甘草、黄芩、连翘、桔梗、薄荷、金银花、荆芥、防风、杏仁使用频次较高;核心中药组合为银翘散加减,新方分析得到潜在关联的新方5首。功能主治中风热感冒占绝对数量。结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中治疗发热的中成药处方、剂型丰富,基本涵盖临床常见发热疾病,中药西药的科学化配制有利于临床应用,为了更好地发挥药物疗效,应充分结合中西医理论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证明野生及栽培黄芦木根能够符合《药典》中的中药三颗针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和高效液相法对黄芦木的根进行了生药学和盐酸小檗碱含量研究。结果黄芦木根符合药典中中药三颗针的性状、显微鉴定和含量测定的质量标准。结论黄芦木野生及栽培资源丰富,有望成为药材三颗针的替代资源。  相似文献   

17.
十六味冬青丸,蒙药名达力-16,是由《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十六味冬青丸项下仅收载了显微鉴别和丁香、木香的薄层鉴别项,无含量测定项。按照药典委员会关于《中国药典》2005年一部修订品种以及内容的部署要求。对十六味冬青丸中丁香进行了含量测定的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拟增加丁香的含量测定。因对原标准中其他项目未做修订。故就含量测定的研究内容作如下说明。  相似文献   

18.
羚羊清肺丸中羚羊角的显微定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Jiang Q  Zhai Y  Wang R 《中药材》2004,27(2):90-91
目的:羚羊角是名贵中药,本文对中成药羚羊清肺丸中羚羊角的含量进行了研究.方法:以被测物自身为标准,代替参比物,并采用容量分析法配合显微定量法测定羚羊角的含量.结果和结论:该法测定羚羊角的含量简单、可靠,可为检测中成药中羚羊角的含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麝香保心丸的基础与临床   总被引:64,自引:3,他引:6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 2 0年的临床实践证明 ,麝香保心丸 (HMP)在治疗冠心病方面有明显疗效 ,但有关资料零碎而缺乏总结 ,本文综述如下。1 麝香保心丸的研究简史  1972年 ,上海华山医院戴瑞鸿教授在原中药苏合香丸的基础上开始了HMP组方的研制工作( 1) 。 1974年 ,华山医院心内科结合苏合香丸加苏冰滴丸研制了人参苏合香丸 ,治疗冠心病取得良好疗效。 1981年初 ,上海中药一厂在此方基础上 ,开发中成药制剂HMP。 1981年 3月~1982年 11月 ,上海多家医院临床试用 ,共收集 2 0 9例 ,缓解心绞痛症状达 80 % ;1981年 2~ 3月 ,上海市卫生局批准临床试用…  相似文献   

20.
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成药标准概况与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立群  冯丽  聂晶 《中国药学杂志》2010,45(17):1284-1286
 目的 介绍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成药标准增修订概况与方法特点。方法 对药典中成药标准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结果 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成药标准收载品种、项目数量大幅度增加,标准整体水平全面提高;根据中药具有多组分、多靶点、相互协同作用的特点,加强了多药味多成分检测;逐步由单一指标性成分定性定量向活性、有效成分检测过渡,向多成分测定及整体质量控制模式转化,标准更加科学有效;加强了有害物质、有毒成分的检测,药品安全性得到进一步保障;采用了指纹图谱和特征图谱检测技术,更好的控制中药整体质量的变化和均一程度;进一步规范了处方制法,标准更具有中药特色;标准制定中注重绿色环保、经济实用。结论 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成药标准的制定运用现代中药质量控制的理论、方法与检验技术,重点加强了标准的科学性、专属性、整体性、可控性的研究,反映出中药质量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在体现中药特色,提高中药质量整体控制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标志着《中国药典》中药质量标准研究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