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Nck1表达与子宫颈鳞癌微血管生成的关系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50例子宫颈鳞癌组织和15例慢性子宫颈炎组织中Nck1蛋白的表达。采用CD34内皮标记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并根据Weinner的标准计数。分别通过表达质粒p CMV2-Nck1和Nck1-shRNA转染子宫颈鳞癌细胞获得Nck1基因过表达和基因沉默;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VEGF的蛋白含量。利用Matrige tube formation assay检测内皮细胞的管腔形成能力。结果 Nck1的表达水平在子宫颈炎组织(3 769. 84±2 236. 0)、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Ⅰ(13 703. 18±1 712. 36)、CINⅡ(35 033. 84±6 516. 05)和CINⅢ(55 966. 19±9 583. 82)以及浸润型子宫颈鳞癌组织(138 329. 1±97 391. 4)各组间比较呈显著升高(P 0. 05),且子宫颈鳞癌组织中NCK表达与MVD正相关(r=0. 586,P 0. 05)。Si Ha细胞Nck1基因转染和RNA干扰分别引起VEGF表达上调和下降(P均0. 05),相应的癌细胞上清液刺激下的内皮细胞管腔形成能力也分别显著高于和低于对照组(P均0. 05)。PAK1特异性抑制剂能显著抑制Nck1介导的VEGF表达上调。结论 Nck1促进子宫颈鳞癌的微血管诱生能力,其分子机制与Nck1激活子宫颈鳞癌PAK1信号从而上调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NET-1表达与子宫颈癌微血管生成的关系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法检测80例子宫颈鳞癌、10例慢性子宫颈炎组织中NET-1、NF-κB p65、VEGF蛋白表达。采用CD34内皮标记,结合Weinner计数法检测子宫颈鳞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通过阳离子脂质体将真核表达质粒p CMV6-NET-1转染子宫颈鳞癌细胞以获得NET-1基因过表达;利用NF-κB特异抑制剂PDTC处理子宫颈鳞癌细胞以抑制NF-κB的激活;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蛋白的表达。结果 子宫颈鳞癌组织中NET-1呈高表达,NET-1表达与子宫颈鳞癌MVD、NF-κB p65和VEGF蛋白表达呈正相关。NET-1基因转染引起子宫颈鳞癌Si Ha细胞胞核NF-κB p65和胞质VEGF水平上高,应用NF-κB抑制剂PDTC预处理Si Ha细胞能显著抑制NET-1引起的VEGF表达上调。结论 NET-1促进子宫颈鳞癌微血管生成,其机制与NET-1激活子宫颈鳞癌NF-κB信号途径上调VE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iR-210对肾透明细胞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检测40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标本中miR-210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相应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通过miR-210反义寡核苷酸(miR-210-ASO)技术抑制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系786-O细胞中miR-210表达,RT-q PCR检测转染效果。三维培养实验观察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miR-210-ASO组肿瘤细胞上清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管腔形成数量的影响。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应用endomucin免疫荧光染色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抑制miR-210对移植瘤生长,血管形成和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肾透明细胞癌组织标本中miR-210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P0.05),经miR-210-ASO转染的786-O细胞其miR-210表达明显下降(P0.05)。miR-210-ASO组细胞上清液培养的HUVEC细胞管腔形成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miR-210-ASO组细胞形成的移植瘤体积小于对照组,且微血管数量和VEGF的表达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抑制miR-210可降低肾透明细胞癌中血管生成数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环状RNA-circEPSTI1在子宫颈癌生长与侵袭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技术检测子宫颈癌细胞系及组织、正常子宫颈上皮细胞及正常子宫颈组织中circEPSTI1的表达,分析circEPSTI1的表达与子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转染si-circEPSTI1干扰SiHa与HeLa细胞中circEPSTI1的表达,采用qRT-PCR技术验证转染效率。采用CCK-8、Transwell侵袭和裸鼠成瘤实验检测circEPSTI1对子宫颈癌细胞生长与侵袭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ircEPSTI1对EPSTI1、Twist、Slug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circEPSTI1在子宫颈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子宫颈上皮细胞(P0.01);circEPSTI1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子宫颈组织(P0.01);circEPSTI1表达与子宫颈癌的高级别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qRT-PCR结果显示,SiHa与HeLa细胞中circEPSTI1被成功干扰。CCK-8实验显示,si-circEPSTI1组的SiHa与HeLa细胞的OD值均明显低于si-NC组(P0.01)。在裸鼠成瘤实验中,si-circEPSTI1组的肿瘤质量明显低于si-NC组(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si-circEPSTI1组的SiHa与HeLa细胞穿过基质胶的细胞数量均明显低于si-NC组(P0.01)。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si-circEPSTI1组的EPSTI1、Twist、Slug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i-NC组(P0.05)。结论 circEPSTI1在子宫颈癌中表达增高并与子宫颈癌的高级别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抑制circEPSTI1能够抑制子宫颈癌细胞的生长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调控EPSTI1、Twist、Slug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cyclin)G1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p53、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并分析其作为预测喉鳞状细胞癌预后指标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81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yclin G1、p53的表达情况,用CD34标记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MVD.同时测它们在20例癌旁正常喉黏膜中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喉黏膜组织相比,肿瘤组织中cyclin G1、p53表达及MVD均明显增加.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yclin G1、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7%(50/81)和65.4%(53/81),在p53蛋白表达阳性和阴性的喉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中,cyclin G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1.7%(38/53)和42.9%(12/28),cyclin G1表达与p53有相关性(Kappa值为0.281,P=0.011).cyclin G1蛋白阳性组平均MVD为(51.23±16.46),阴性者(30.74±12.29),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cyclin G1高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颈淋巴结转移以及5年生存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0.013和0.032).结论 cyclin G1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中存在高表达,并与p53、MVD关系密切,cyclin G1异常表达可能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LncRNA SLC16A1-AS1通过靶向miR-15a-5p调控子宫颈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法检测SLC16A1-AS1在子宫颈癌组织、癌旁组织、人正常子宫颈上皮细胞(H8)及子宫颈癌细胞株(HeLa、HCC94、SiHa、C33A)中的表达水平。选择SLC16A1-AS1表达最少的子宫颈癌细胞株,分别转染阴性质粒和SLC16A1-AS1过表达质粒,标记为NC组和SLC16A1-AS1组。应用MTT法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过表达SLC16A1-AS1对子宫颈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SLC16A1-AS1与靶基因的靶向关系。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靶基因及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子宫颈癌组织中SLC16A1-AS1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1)。与H8细胞相比,HeLa、HCC94、SiHa、C33A细胞中SLC16A1-AS1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NC组相比,过表达SLC16A1-AS1的C33A细胞增殖能力降低(P0.05),过表达SLC16A1-AS1的C33A细胞侵袭数下降(P0.01)。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显示,SLC16A1-AS1可与miR-15a-5p有特异性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证实SLC16A1-AS1可与miR-15a-5p直接结合(P0.01)。SLC16A1-AS1可负向调控miR-15a-5p的表达(P0.01)。与NC组相比,SLC16A1-AS1组细胞增殖表型蛋白(如PCNA、Ki-67)和细胞侵袭表型蛋白(如N-cadherin、Slug)表达均降低。结论 SLC16A1-AS1在子宫颈癌中低表达,SLC16A1-AS1通过靶向下调miR-15a-5p的表达,抑制子宫颈癌细胞C33A的增殖和侵袭。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Bach1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细胞转染技术下调内皮细胞Bach1表达;用Matrigel管腔形成实验检测内皮细胞体外血管新生的能力;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迁移;用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法检测细胞中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 1,HO-1)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mRNA 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用转染报告基因的方法检测VEGF基因的转录活性。结果: 下调内皮细胞Bach1表达明显促进人微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管腔形成能力,对内皮细胞增殖能力无明显影响;抑制Bach1表达促进内皮细胞HO-1 mRNA 和蛋白的表达,增加VEGF 转录活性及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 抑制转录因子Bach1表达可增加内皮细胞HO-1和VEGF的表达,促进人微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管腔形成,提示Bach1是负性调控血管新生的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RNA干扰(RNAi)介导的CD151基因沉默对子宫颈癌细胞生长、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及慢性子宫颈炎组织中CD151蛋白的表达;设计并筛选抑制CD151 mRNA表达的siRNA序列,构建含有shRNA序列的质粒转染子宫颈癌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筛选稳定沉默CD151基因的子宫颈癌细胞株,用于后续的细胞增殖、周期、凋亡、迁移和侵袭实验。结果 CD151蛋白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阳性;与空载体组及空白对照组相比,转染Psciencer2.0-shRNA-CD151重组质粒的子宫颈癌细胞CD151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细胞增殖活力明显降低,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_1期,细胞凋亡显著增加,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亦受到明显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通过RNAi介导的CD151基因沉默可明显抑制子宫颈癌细胞的生长及恶性生物学行为,CD151有望成为治疗子宫颈癌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GDF-15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探讨GDF-15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生、侵袭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两步法检测85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子宫颈组织中GDF-15、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分析GDF-15表达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GDF-15与EMT相关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癌旁子宫颈组织相比,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GDF-15、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上调,E-cadherin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GDF-15表达与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呈正相关(r_s=0.422,r_s=0.374),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r_s=-0.305)。结论 GDF-15与EMT相关蛋白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异常表达,过表达GDF-15在子宫颈癌的发生、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与诱导子宫颈癌EMT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Max Vision法免疫组化检测宫颈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FLK- 1在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探讨MVD、VEGF及FLK-1与宫颈癌增殖、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40例宫颈鳞癌(Ib2~IIb期)患者肿瘤组织为研究对象,以癌旁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组(26例)。采用Max Vision法对宫颈癌及癌旁宫颈组织的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对相关组织的MVD、VEGF及FLK-1阳性表达率进行检测,按Orre和Volm等的判断标准进行评价,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宫颈鳞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VEGF及FLK-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宫颈组织,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宫颈鳞癌与对照组间MVD、VEGF及FLK-1的表达和肿瘤的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相关;VEGF与受体FLK- 1蛋白表达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VD与宫颈癌的增殖与发展密切相关,VEGF及其受体FLK- 1的高表达在宫颈癌的增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β-catenin/Slug信号特异性抑制剂FH535与EMT的关系,探讨LPCAT1在调节子宫颈癌细胞侵袭、转移和生长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sh-NC和sh-LPCAT1转染Hela细胞,利用载体(Vector)组和LPCAT1过表达质粒转染SiHa细胞,将SiHa细胞分为对照组(Con)、LPCAT1组、LPCAT1+FH535组和FH535组。运用CCK-8法和集落形成试验检测子宫颈癌细胞的增殖。通过伤口愈合试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子宫颈癌细胞的转移、侵袭能力。应用Western blot分析细胞中LPCAT1、β-catenin/Slug信号通路和EMT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Vector组相比,LPCAT1组SiHa细胞的活力、集落数、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均显著增加(P<0.05);与sh-NC组相比,sh-LPCAT1组Hela细胞的活力、集落数、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0.05)。与LPCAT1组相比,LPCAT1+FH535组SiHa细胞中Wnt4(1.18±0.05 vs 0.80±0.06)、β-catenin(1.05±0.08 v...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转导通路在脑血管痉挛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探讨载脂蛋白E(apoE)拟肽通过此途径发挥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非开颅血管内穿线法制备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和脑血管痉挛模型,给予apoE-1410肽,术后脑血管铸型检测大脑中动脉(MCA)直径变化,分别在术后12、 24、 48h 3个时相点取右侧大脑动脉标本,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VEGF、 p-ERK1/2蛋白表达,TUNEL法检测MCA内皮细胞凋亡.结果:模型组MCA出现严重的血管痉挛,管腔直径减小,随脑血管痉挛时间延长,各组小鼠VEGF、 p-ERK1/2蛋白均有不同程度上调,凋亡细胞增多.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MCA管腔直径增加,各时相点3项指标的表达均不同程度下调.蛛网膜下腔出血12~48h VEGF表达与p-ERK1/2呈正相关;p-ERK1/2与TUNEL呈正相关.结论:脑血管痉挛后VEGF表达增强可通过激活ERK信号途径诱导大脑动脉内皮细胞凋亡;拟apoE-1410肽对脑血管痉挛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部分阻抑VEGF/ERK通路活化减少凋亡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哺乳动物不育系20样激酶1(MST1)对子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检测正常宫颈上皮细胞H8与宫颈癌细胞SiHa中MST1的表达;构建p J3H-HA-MST1质粒并转染SiHa细胞系,Western blot检测MST1、Ki-67和MMP9的蛋白表达;MTS、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分别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 SiHa细胞的MST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H8细胞(P0.05);SiHa细胞转染MST1质粒后,MST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而Ki-67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SiHa细胞的增殖被明显抑制(P0.05),同时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也显著降低(P0.01)。结论 MST1过表达可以抑制宫颈癌细胞SiHa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抑制BAG-1(Bcl-2-associated athanogene-1)基因表达对皮肤鳞状细胞癌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LipofectamineTM2000 将BAG-1 的siRNA 转染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转染后48 h,RT-PCR 检测BAG-1 的mRNA 表达,Western blot 检测BAG-1 的蛋白表达;CCK8 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Western blot 检测B 细胞淋巴瘤/ 白血病-2(Bcl-2)家族促凋亡蛋白Bcl-2 相关X 蛋白(Bax)及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β-连环蛋白(β-catenin)、Survivin 的蛋白表达;ELISA 试剂盒检测白介素6 (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结果:与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转染BAG-1 的siRNA 可明显抑制BAG-1 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的表达;与空白组较,BAG-1-siRNA 组细胞增殖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Bax 蛋白表达上调, β-catenin、Survivin 蛋白表达下调,IL-6、VEGF 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BAG-1 表达沉默可降低皮肤鳞状细胞癌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上调Bax 及下调Wnt/ β-catenin 信号通路表达,降低IL-6、VEGF 因子的分泌。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中脂肪分化相关蛋白(adipophilin)对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阐明adipophilin促进巨噬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机制。方法:将已构建成功的adipophilin稳定高、低表达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入PA317包装细胞,制备adipophilin高和低表达的RAW264.7细胞;收集已转染成功的各组细胞上清液,用ELISA方法检测IL-6、TNF-α、MCP-1等炎症因子在细胞培养液中的浓度。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AP-1、p-AP-1、ERK1/2及p-ERK1/2的蛋白水平;用ERK1/2抑制剂PD98059或AP-1抑制剂curcumin孵育细胞,检测各组细胞中以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高表达adipophilin的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IL-6、MCP-1和TNF-α浓度明显增高,adipophilin siRNA组细胞中的炎症因子降低;高表达adipophilin的细胞中p-ERK1/2和p-AP-1的蛋白水平增高,adipophilin siRNA组则减少;ERK1/2抑制剂PD98059使AP-1蛋白活性明显下调;给予AP-1抑制剂curcumin后,细胞培养液中的IL-6、MCP-1和TNF-α浓度明显下降。结论:Adipophilin在RAW264.7巨噬细胞中能够促进炎症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SIAH2表达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旁正常子宫颈组织、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IAH2的表达,统计分析SIAH2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子宫颈新鲜组织中SIAH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利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比较组间临床病理特征及评估患者预后因素。结果免疫组化结果表明,癌旁正常子宫颈(5.00%)、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48.33%)和子宫颈鳞状细胞癌(75.83%)中SIAH2的阳性率逐渐升高(P0.05)。SIAH2表达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高危HPV16感染和Ki-67表达相关(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SIAH2表达与高危HPV16感染和Ki-67表达呈正相关(P均0.05)。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SIAH2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正常子宫颈组织(P0.05)。生存分析发现,SIAH2阳性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短于阴性者(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SIAH2高表达是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SIAH2可能作为一个癌基因参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展和转移,其过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SIAH2有望成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靶向治疗和预后评估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乳腺癌组织中HIF-1α、PAR-1、VEGF的表达及低氧微环境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侵袭和增殖的影响。方法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手术切除送检的标本37份,免疫组化检测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中HIF-1α、PAR-1、VEGF表达,测定微血管密度(MVD);将MCF-7细胞分为对照组(5.6 mmol/L葡萄糖)、高糖组(30 mmol/L葡萄糖)、低氧组(1%O_2,5%CO_2,94%N_2)、高糖低氧组。采用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IF-1α、PAR-1、VEGF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HIF-1α、PAR-1、VEGF表达及MVD计数高于癌旁组织(P0.05);高糖低氧组MCF-7穿过基膜的细胞数及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1);低氧组、高糖低氧组HIF-1α、PAR-1、VEGF mRNA及蛋白表达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低氧高糖促进MCF-7细胞增殖和侵袭及HIF-1α、PAR-1、VEGF表达,可为临床2型糖尿病乳腺癌检测及治疗提供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miR-21和ERK1/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arcinoma,ESCC)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二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8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iR-21和ERK1/2的表达,Spearman相关统计方法分析miR-21和ERK1/2表达的相关性,并分析二者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miR-21和ERK1/2在E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量都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尤其在有淋巴结转移的ESCC组织中显著增高,但在ESCC不同性别、年龄、民族、病理类型、肿瘤侵及范围和肿瘤大小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发现miR-21与磷酸化的ERK1/2(p-ERK1/2)在ESCC及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70。结论:miR-21和p-ERK1/2与ESC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二者可能协同通过促进肿瘤细胞淋巴结转移增加ESCC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鞘氨醇激酶1(SphK1)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1例外科手术切除并经常规组织学检查确诊为NSCLC的肿瘤组织标本和配对癌旁肺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qPCR检测SphK1的表达。将pcDNA3. 1-SphK1载体(SphK1组)、空白pcDNA3. 1载体对照(NC组)、SphK1 siRNA(siSphK1组)和对照siRNA(siNC组)分别转染人肺腺癌A549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SphK1、E-cadherin、fibronectin和p-ERK1/2的表达;利用Transwell实验评估过表达SphK1和抑制ERK1/2对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SphK1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肿瘤分期相关。SphK1过表达可显著促进A54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提高p-ERK1/2和fibronectin蛋白水平,减少E-cadherin蛋白表达(P0. 05),而干扰SphK1则呈现相反的结果。ERK1/2抑制剂U0126可显著抑制SphK1过表达诱导的p-ERK1/2和fibronectin上调及E-cadherin下调,也抑制了SphK1过表达增强的A549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P0. 05)。结论:SphK1可能通过ERK1/2通路降低E-cadherin蛋白水平、提高fibronectin蛋白水平,并促进NSCLC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噬标志物LC3B蛋白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蛋白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6例正常子宫颈和126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LC3B及Ki-67的表达。结果 LC3B蛋白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正常子宫颈上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3B与 Ki-67表达呈负相关(rs =-0.248,P<0.05)。结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LC3B的表达降低,自噬活性减弱可能促进早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增殖,该发现为进一步探究自噬在子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