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嗜铬细胞瘤是家族性、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的一部分。家族性嗜铬细胞瘤病例中50%为双侧肿瘤。临床上多为良性,绝大多数为单侧,以青壮年患者居多,其主要症状为高血压和基础代谢的改变。肾上腺是嗜铬细胞瘤的好发组织。以往认为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只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10%左右,最新报道其比例上升,手术风险极大。在治疗上以手术切除治疗为主。由于嗜铬细胞瘤分泌大量儿茶酚胺、多巴胺导致血管收缩,使有效血容量减少,造成术中血压波动大,且瘤体血液供应丰富,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不同龄段肾上腺嗜铬细胞瘤(APC)患者手术前后血压与尿杏仁酸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灶直径、病程、血压与24 h尿香草基杏仁酸变化。结果两组均以女性偏多,但两组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以左侧偏多,但分布同样无统计学差异。老年组病灶直径明显大于中青年组(P=0.003),且老年组病程显著长于中青年组(P=0.026)。治疗前,中青年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尿杏仁酸均显著低于老年组。术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尿杏仁酸均较自身术前显著降低,且均以中青年组显著低于老年组。结论直径偏大、病程较长是老年APC的重要特征;手术可显著降低APC患者血压水平及尿杏仁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改良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23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经充分术前准备后行改良的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观察患者术中及术后血压、心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23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62.3±11.7)min,术中出血量(34.4±17.7)ml,7例患者无出血,3例患者术中出现血压、心率变化转ICU检测治疗,2 d后安返普通病房,总体资料手术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无显著差异。结论改良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治疗嗜铬细胞瘤具有解剖清晰、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和生命体征平稳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22例不典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22例不典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诊断资料,以提高不典型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水平。方法纳入1998年~2004年在我院诊治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90例,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典型组和不典型组,研究不典型嗜铬细胞瘤患者年龄、肿瘤部位、肿瘤最大径、高血压、血浆儿茶酚胺等方面和典型组患者的差异。结果90例患者中有22例(24.4%)为不典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68例(75.6%)为典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两组患者年龄、肿瘤平均最大径均无显著差异;不典型组肾上腺肿瘤主要位于右侧肾上腺,其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显著低于典型组,且不典型组去甲肾上腺素阳性率也明显低于典型组。结论本组资料显示,和典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相比,不典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主要位于右侧,且血浆去甲肾上腺素的检出率低于前者,从肿瘤大小上无法鉴别出不典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但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CT检查、血浆儿茶酚胺检测,大多数不典型嗜铬细胞瘤都可在术前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付莉  杨川 《新医学》2013,44(2):147-149
目的:分析嗜铬细胞瘤合并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治要点.方法:总结分析1例嗜铬细胞瘤合并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治经过.结果:该例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结合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可基本明确嗜铬细胞瘤,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后,血压可降至正常范围,术后病理学检查符合混合性嗜铬细胞瘤和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结论:嗜铬细胞瘤合并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临床症状以嗜铬细胞瘤表现为主,确诊靠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方法:总结我院2例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的处理经验并相关的文献复习。结果:2例术前诊断均不能明确,术中应用去甲肾上腺素纠正低血压,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术前诊断困难,术中出现低血压时应想到嗜铬细胞瘤的可能性,并探索敏感的儿茶酚胺类药物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7.
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41例围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1例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患者给予精心的围术期护理,加强支持治疗和并发症对症处理。结果:本组患者均如期进行手术,手术治疗均获成功。术后血压恢复正常38例,仍需持续用药控制血压3例。结论:对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患者施以精心的围术期护理,可促进术后血压恢复正常,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疗效及体会。方法选取本院46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均给予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治疗,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各23例,比较2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改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促进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术后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服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实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在平顶山煤业集团总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后腹腔镜组31例,开放手术组30例,收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血压剧烈波动例数(血压变化≥45 mm Hg为剧烈波动)、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资料,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后腹腔镜组手术平均出血量为(109.25±15.26)ml,手术时间平均为(1.26±0.27)h,术中血压剧烈波动2例,术后住院时间为(5.61±0.94)d,引流量平均为(150.49±12.98)ml,显著优于开放手术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8个月收缩压、舒张压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5.348,7.213,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后腹腔镜手术能有效地解决患者的症状,同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等优点,在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具有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董文瑞  马晋  廖凯  范地兵 《华西医学》2009,(8):1973-1974
目的:探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37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主要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及围手术期血压的控制方法。结果:37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35例术后血压恢复正常,2例术后血压未降至正常水平。结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多种内分泌激素的测定及B超、CT的定位检查,确诊依赖于病理检查,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前的降压、扩容和术后的补液升压等围手术期的处理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嗜铬细胞瘤患者注射低渗非离子型碘对比剂进行CT增强检查的安全性.方法 连续记录205例临床疑诊为肾上腺肿瘤患者检查前10 min(T0)及CT增强检查后5 min(T1)、10 min(T2)、20min(T3)、30 min(T4)、24h(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其中50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患者作为A组;其余经临床及手术后病理排除嗜铬细胞瘤,从中随机抽取50例作为对照组(B组),统计分析2组各时间点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检查前后及2组间各时间点的血压和心率均值比较无显著差异.2组均未发现注射对比剂后发生高血压危象者.结论 静脉注射低渗非离子型碘对比剂不会引起嗜铬细胞瘤患者血压和心率的明显变化,嗜铬细胞瘤患者接受CT增强检查与其他肾上腺肿瘤患者具有同样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1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和术后各个阶段的症状进行观察,术前术后降压、扩容、纠正心律失常;做好心理护理;预防高血压危象;严密监测血压变化,防止血压大幅波动,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密切观察血压动态,根据中心静脉压调节输液量和速度,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和防止并发症发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结果:本组患者能安全接受整个手术过程,术中血压基本稳定9例,血压波动明显2例,经积极治疗护理全部临床治愈出院。结论:围手术期的的密切观察与护理,是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成功和术后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嗜铬细胞瘤手术的围术期护理内容。方法术前、术后均给予各种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本组3例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患者,通过手术切除嗜铬细胞瘤后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对嗜铬细胞瘤手术患者加强围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腹膜后入路施行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疗效。方法行腹膜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32例,术前经尿VMA、MRI及^131I-MIBG确诊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26例,拟诊嗜铬细胞瘤6例。术前均用苯苄胺等药物准备2—4周。手术采用气管内麻醉,取患侧向上的全侧卧位,经腹膜后入路,“手指分离法”建立腹膜后工作空间,显露肿瘤,用超声刀分离肿瘤周围组织,较大的血管及肾上腺中央静脉用钛夹双重钳夹后剪断,将瘤体置入标本袋内取出。结果32例均在腹膜后腹腔镜下顺利切除肿瘤。手术时间45—180min,平均(91.2±22.5)min。出血量20—160ml,平均(64.3±24.1)ml。29例(90.6%)在分离瘤体时血压波动〈40mmHg。瘤体直径28—53mm,平均(39.5±7.7)mm。术后血压稳定,疼痛较轻,术后4—9d出院。病理检查证实均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结论腹膜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具有操作精细准确,不需过多地推动和挤压肿瘤,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对30例行腹腔镜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前干预和术后常规护理,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和管道的护理等。结果:本组手术均成功,术后血压保持正常,肿瘤未见复发。结论:做好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后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与其他类型肾上腺肿瘤后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探讨后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3年6月~2009年1月,该院同一术者所行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137例.根据病检结果分为非嗜铬细胞瘤组102例与嗜铬细胞瘤组35例.应用t检验、x2检验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术后以及随访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除1例嗜铬细胞瘤患者中转开放手术,其余病例均于腹腔镜下成功完成,两组之间中转开放例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之间手术时间(P>0.05)及术中血压、心率剧烈波动例数(P>0.05)差异无显著性.嗜铬细胞瘤组术中估计失血量较多(P<0.05).并发症发生率:嗜铬细胞瘤组8.6%,非嗜铬细胞瘤组7.8%,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嗜铬细胞瘤组术后住院时间(P<0.01),重症监护病房时间(P<0.01)及术后禁食时间(P<0.05)较长.随访7~36个月,失访4例,1例肾上腺皮质腺癌死于肝转移,1例嗜铬细胞瘤复发,其余患者症状均明显减轻或消失,复查B超、CT未见复发.结论 对于腹腔镜手术经验丰富的术者,后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与其他类型肾上腺肿瘤后腹腔镜手术一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主研发的个体化三维医学影像重建与导引系统(3D-MIRGS)在后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3例诊断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拟行后腹腔镜手术患者的腹部64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数据导入3D-MIRGS,进行计算机与人工矫正相结合、多时相数据相补充模式下的图像分割、重建及融合,在与传统CT后处理技术(VR)图像对比的基础上根据所获得的肾上腺及瘤体个体化数字模型观察肾上腺中央静脉的走行、毗邻等情况以及瘤体与周围器官的立体解剖关系,制定术前规划,并在术中完成精确实时定位导引。结果 23例患者均由3D-MIRGS成功构建个体化数字模型,与VR图像对比可同期一体化更清晰显示患侧肾上腺中央静脉及瘤体的形态与边界。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成功为23例患者在后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中完成了辅助导引,有效减少了血管探查造成的瘤体激惹,进而避免了术中出现血压大幅波动及出血相关性并发症。结论 3D-MIRGS可在后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前对肾上腺中央静脉做出清晰直观的空间定位诊断,并完成个体化手术方案规划及术中导引,可有效增加嗜铬细胞瘤手术安全性及成功率,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嗜铬细胞瘤围术期出现高血压危象的死亡率高达25%~50%。1993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共实施此类手术72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现将术中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72例,男23例,女49例,36~67岁。术前CT检查示占位性病变,67例位于肾上腺区,诊断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均为单侧病变;另有3例位于肠系膜,1例位于肠管壁,1例位于胃壁,诊断为腹腔占位性病变。72例术后均经病理检查证实。1.2方法术中均监测心电图、经皮脉搏氧饱和度、无创血压,67例术前已诊断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者,穿刺桡动脉置管监测直接动脉压(AP),穿刺颈内静脉置…  相似文献   

19.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附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该院2004年10月~2008年5月后腹腔镜手术治疗8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手术全部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30~150min(平均55min),术中出血量40~120mL(平均60mL),均未输血,瘤体直径2.5~7.5 cm(平均4.5 cm),术后住院时间5~10 d(平均7 d).病理检查报告均为嗜铬细胞瘤.随访3个月~4年,患者血压均恢复正常,无需服用降压药物,肿瘤局部无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临床应用前景广泛.直径超过6cm的肿瘤也可以被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顺利切除.  相似文献   

20.
儿科门诊应对手足口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肾上腺髓质产生儿茶酚胺的嗜铬细胞所发生的肿瘤,手术切除是嗜铬细胞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传统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对患者损伤重、创伤大、患者术后卧床时间长、恢复慢;Gagner于1992年首先报道了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LA)。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血压波动小、患者恢复快的优点心。我院2003年2月-2005年5月共行经腹入路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1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