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复发性口疮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5年来,笔者运用中药汤剂为主治疗复发性口疮,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 病机复杂,辨证当分虚实,详察胃肾心脾 中医认为:口疮虽为口腔粘膜局部病变,但其发生与全身脏腑阴阳失调密切相关。舌为心之苗,心脉布于舌;脾开窍于口,脾脉布于舌下;胃脉络脾入上齿,环口唇;肾脉络膀胱,支脉沿喉咙至舌根两侧。口腔与脏腑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临证必须结合整体分析病机。“诸痛疮痒,皆属于心”,心  相似文献   

2.
口腔溃疡以疼痛或饮食刺激时疼痛为主症,常反复发作,不易愈合.该病属中医学"口疮"范畴.笔者近年来采用益气养阴、解毒利湿中药治疗该病效果良好,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虚、火、毒是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三大致病因素 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舌为心之苗,说明口腔疾病与脾胃和心的关系最为密切.肾脉连咽系舌本,两颊及齿龈属胃与大肠,牙齿属肾,任、督等脉均上络口腔唇舌.临证对本病不应仅局限于心脾两脏及局部的红肿热痛,要整体把握,辨证求因.笔者认为,首先应当确认该病的基本病机,进而确立基本治则,才能在辨识复杂病机时不迷失治疗方向.虚、火、毒是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三大致病因素,虚主要是指脾虚、阴虚,是其发病的内在因素,心火、虚火、龙雷之火是导致其发病的重要条件,热毒搏结则是导致病情加重及反复发作的重要一环.三者作用于机体后,可产生不同的病机变化,进而形成复杂证候.因此,当谨守基本病机,紧紧围绕虚、火、毒,密切观察证候的变化,处理好健脾、滋阴、清热、解毒,以及温潜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细心潜方用药,待以时日,才能有望治愈.  相似文献   

3.
泻脾泄热法治实火口疳口疳俗称口疮。由于口为脾之窍,舌为心之苗,故口疳常与心脾两脏相关。若心脾之火熏蒸,则口疳作矣。但火有虚实之分,病有常变之异,临证岂能一例衡之?属心经邪热者当泻心导赤,属脾经积热者当泻脾泄热,此实火论治之大略。若虚火论治,又当随证立法:思虑劳倦,损伤脾气,证见运化无权,虚火内生者,当补土伏火;劳心过度,阴液暗耗,证见口干口苦,心烦不寐者,当泻南补北,交通心肾:长期反复发作,阴伤及阳,虚阳浮越者,则温养下焦,引火归源。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复发性口疮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疗等进行了探讨。根据临床观察,作者认为本病多见本虚标实之证,应属于中医“虚火”型口疮的范围。因此,治疗中须全面考虑局部病变与机体内部的有机联系,指出本病虽现火象,不可恣施寒凉,纵有实证,不可轻予峻泻,以免犯“虚虚”之戒,文中并就本病常见的六个证型分别举例介绍了作者的辨证施治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胸痹的中医证候分布出现了新的时代特征。脾肾两虚、痰瘀互结是胸痹的"病重之源",治疗胸痹血、脉、心之病,必关联脾肾。脾肾功能低下,易促使机体气血津液输布失常,代谢产物蓄积体内而致血、脉、心功能异常渐至痰瘀互结之胸痹。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理论,遵循"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治疗当选"益肾健脾,涤痰散结"法。张军平教授以此临证多获良效。  相似文献   

6.
<正>口腔溃疡是临床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口腔溃疡虽是小病,但易复发,经久不愈,且新旧创口交替出现。笔者以自拟清心利湿方治疗口腔溃疡,获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口腔溃疡属于中医"口疮"、"口糜"范畴。中医认为,疼痛皆与火有关,所谓"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舌为心之苗"。但口疮之火,不独责之于心,因脾开窍于口,两颊与齿龈属胃与  相似文献   

7.
继承张珍玉教授思想,对"火郁发之"理论进行深入探究。认为"火郁"为"心郁";"火郁发之"理论启示"火郁"所致之证病位在"心";病机在"郁","心郁"乃为心"主通明"、"主降"之特性受到抑制,进而使心之功用失常产生疾病;治疗思想为"顺势而治",治疗法则为"发之",如疏通气血、活血祛瘀、通阳、调神、散热泻火等均属"发"法范畴。同时,结合张珍玉教授治疗口疮之病案,根据"火郁发之"理论对其临床治疗用药加以分析,进一步阐释"火郁发之"理论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谢旭善主任医师是山东省名中医,业医30余年,学验俱丰,笔者有幸跟随谢师学习,受益匪浅,临床常遇口疮患者,谢师认为口疮病虽辨证多端,其病因总以火热居多,清泻火热为第一要法,而火有虚实之分,临证常见心火、脾火、胃火、阴火所致口疮,辨证当详察虚实,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9.
引火归元法运用心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实践中发现诸病可见的多种虚火浮越、火不归元的症状,如自汗盗汗、头痛、心烦不安、口干咽痛、舌疮、牙龈出血、口腔溃疡、突发性耳鸣耳聋、不寐等,皆可运用引火归元法来治疗。火不归元的类型一般分为三种:水浅不潜龙,阴虚火旺,水亏不足以制火,龙火离位上奔,相火上冲于头面;水寒不藏龙,阳虚水冷,肾水寒极,水寒格火,逼真火浮游于上、于外;本虚不养龙,阴阳两虚,以阳虚为主,肾元亏虚,火不归藏,浮越于上。以上三种浮火证其治则为从治法:热因热用,具体治法为潜火归藏、引火归元。临证见各种火不归元症状,辨证属肾脏阴阳亏虚为本、虚火浮越为标者,皆可以引火归元法治疗。  相似文献   

10.
周福生教授倡导"三位一体",强调中医临证需证、病、症三者结合,其核心是以证为本,病为枢,症为标。广义"三位一体"辨证是指"天—地—人"的三才全息模式。狭义的"三位一体"辩证是指"辨证、辨病、辨质"相结合的临床模式。指出周福生运用"心—肝—肾"三位一体模式辨治更年期综合征,颇有特色;交通心肾,滋水清肝;久病必瘀,调畅气机;重视心情,心身同治。认为七情过度不仅是更年期综合征发生的重要原因,而且与更年期综合征的发展、转归及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舌诊是中医望诊重要内容之一,不同医者临证体悟不同。江苏省名中医朱建华教授,从医四十余载,临证殊重舌象,长于紧扣舌象,察辨病机,多能辨中肯綮,应手瘥疾。胆囊炎治以清利肝胆是世医辨治胆病之常法,本文围绕朱师"以舌辨胆,鉴舌治胆"之临证思路,选取"寒湿内阻"及"气滞瘀血为主合并湿热"胆病验案两则,旨在从"借鉴舌象"切入,促进中医辨证具体化,为打破固囿,提高胆病中医辨治疗效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口腔溃疡古称口疮、舌疮等.口疮初发多为实火,而长期迁延难愈或反复发作多属虚火.对慢性顽固不愈的口疮,若单用苦寒泻火之剂,往往收效不显,笔者近几年,根据"舌为心之苗","脾主肌肉四肢"等理论及攻补兼施、标本兼顾的治疗原则,自拟清心健脾汤治疗慢性口腔溃疡56例,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总结周蜻教授诊治绝经前后诸证的临证经验。周蜻主任诊治绝经前后诸证,辨证可概括为4种临床常见证型:肝肾阴虚,虚火上扰型;胆胃失和,痰热扰心型;脾肾阳虚型;肾阴阳两虚型,擅长从“辨证分型与专病专药相结合、补肾为主、调治肝胆、调养脾胃”等4个方面治疗本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舌与内脏有着密切联系,如脾肾系于舌本,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舌面附着之苔为胃气所化生等。《灵枢·脉度》云:"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舌象的变化反映了人整体的生理病理状态,观察舌象有助于临证及时准确地把握病机演变,在治疗上取得主动。本院柴松岩老师妇科临证近60年,一向重  相似文献   

15.
介绍黄贵华教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经验。黄教授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机以脾肾虚弱为本,水火失调、湿热内蕴为标。并将此病分为三大证型分别论治:脾胃虚弱、寒热错杂证,宜轻拨玄机,予以甘草泻心汤;脾胃湿热证,宜先疏后补,先疏理中焦而后培固脾土;水火不调证,应收浮阳、调水火,和肾中阴阳。黄教授重视填补脾肾,脾肾得充,形体乃健,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李春婷认为口疮病因病机除心脾积热及虚火上炎外,还有脾胃虚弱、浮火上游,故重视调补脾胃,对反复发作的口疮,每以"补土伏火"法论治,常用补中益气汤或理中汤加减治疗,收效甚佳。  相似文献   

17.
复发性流产与中医"脾肾"的生理功能、病理改变密切相关,脾肾两虚为封闭抗体不足性复发性流产的病变之本,血热血瘀为发病之标。治疗当遵循辨证论治、标本兼顾的原则,补肾健脾以治其本,清热和血以治其标;临证应分期论治,孕前重在补肾健脾,培本固元;孕后在补肾健脾的基础上,结合清热和血以安胎寿子。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要点、治疗大法、遣方用药等方面进行阐述,并附验案及分析以佐证。  相似文献   

18.
口腔溃疡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可单独发病,亦可伴随在其他疾病之中。由于其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本病中医多称为口疮、口疡、口疳、口破,古籍中对该病论述较多,如《素问·气变变大论》记载有:"岁金不及,炎人乃行,......民病口疮".《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少阳司天,火气下临......嚏衄鼻窒口疡......"。笔者随梁贻俊教授临证治疗该病甚多,均以"火"辨治,寻经用药,皆获提效.兹分述如下。l"火"为发病之本当辨出实口腔溃疡之病机主要责之于"火"。而火有虚实之分.实火多为脏腑积热而成,虚火多由久病阴伤…  相似文献   

19.
探讨王庆其教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经验,并举验案1则。认为脾气亏虚、气阳不足、虚火上炎是重要病机,临证根据"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的原则,区别阴阳虚实,对于脾气亏虚、阳气不足者应以健脾益气为主辨证治疗;可从外科"痈疡"论治,将中医外科治疗痈疡的"消、托、补"三法则应用于本病的辨治过程中;该病反复发作的原因与患者的体质因素密切相关,临证应"辨质论治",采取综合措施改善体质,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20.
口疮好发于唇内、颊、舌、上腭等处,此证与火攸关。火有虚实之分,实火,每因肝胃之气有余;虚火,常系心肾之阴不足,也有因元阳败竭,火不归原者。笔者对口疮的治疗,分别运用滋阴潜火、泄木平火、通腑泻火、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