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总结B超引导下子宫颈微偏腺癌(minimal deviation adenocarcinoma,MDA)的粗针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形态、免疫组化及组织化学染色、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等要点,结合文献分析粗针穿刺活检方法用于临床早期诊断子宫颈MDA的优势及可行性.方法 对4例临床疑为MDA的患者,在B超引导下进行深部粗针穿刺活检,经常规HE染色、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后,镜下观察做出病理诊断,与该患者根治切除标本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镜下见子宫颈深部穿刺标本的纤维和平滑肌组织中,散在分化较好的子宫颈型黏液性腺体,但腺体形态不规则,细胞轻至中度异型以及周围纤维组织增生性的间质反应,并且可见腺体邻近大血管;免疫组化染色腺上皮CEA阳性,AB/PAS特殊染色阳性.根治切除标本进一步明确了MDA的诊断,证实术前的子宫颈深部组织粗针穿刺活检获得的组织学证据,足以支持MDA的病理诊断.结论 MDA病变位置较深,间质浸润是明确诊断的最主要依据,粗针穿刺可做到子宫颈深部(深度>5 mm)活检,作为MDA早期诊断的一种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子宫颈微偏腺癌(minimal deviation adenocarcinoma,MDAC)是女性生殖系统极少见的肿瘤,由于其分化程度很高。细胞形态常与子宫颈黏液腺上皮细胞相似,往往造成活检时的漏诊。现报道4例子宫颈MDAC,对其临床病理形态学、组织化学和免疫表型特征进行观察分析,并探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子宫颈微偏腺癌6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子宫颈微偏腺癌的形态学、组织化学及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对6例子宫颈微偏腺癌组织学特征进行观察,并行黏液组化及免疫组化染色(S-P法)。结果6例均有子宫颈腺体显著增生,腺体腔缘面呈花边状、锯齿状或乳头状突入到腺管腔内,并有成角状外翻,腺体呈浸润性生长。黏液组织化学:AB(pH1.0、2.5)/PAS染色证实,腺体腔内为混合性黏液,主要含唾液酸黏液,硫酸黏液减少,中性黏液较多。免疫表型:CEA(5/6)阳性,CA125(6/6)阴性。vimentin、SMA浸润性腺体周围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6/6)阳性。结论子宫颈微偏腺癌以其特殊的形态结构和细胞轻微的异型、AB/PAS阳性、CEA阳性及腺体周围反应性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增生为特征。 相似文献
4.
宫颈微偏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宫颈微偏腺癌的临床及病理形态特征、诊断要点及有辅助诊断意义的免疫组织化学指标,以提高及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13例诊断为宫颈微偏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特征,5例作免疫组织化学(LDP法)和组织化学(Foot)染色(以正常宫颈腺体为对照);随访其疗效.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水样白带,宫颈肥大,增粗变硬和糜烂,宫旁韧带增厚或硬.病理特征为腺体增生,有轻度异型性,有向间质浸润的反应,或浸至宫颈间质层.癌胚抗原3+,Ki-67+~3+,p53蛋白+~3+,AB/PAS+或2+,Foot染色腺体基底膜部分缺失.结论诊断宫颈微偏腺癌应结合临床表现,指出宫颈腺体有无不典型增生,并深取组织(>5 mm)或高频电力锥切宫颈活检,可及时诊断,防止漏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子宫颈黏液腺癌病理诊断过程的分析旨在为早期诊断、减少漏诊总结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子宫颈黏液腺癌的病理诊断过程;采用LABC法免疫组化检测CEA及Ki-67的表达.结果 21例子宫颈黏液腺癌诊断中,漏诊3例(14.3%),其中1例为TCT漏诊,2例为子宫颈活检漏诊;4例(19.0%)子宫颈活检诊断为子宫颈原位腺癌、浸润不能除外,后经LEEP术确诊为子宫颈浸润性黏液腺癌;1例(4.8%)子宫颈活检诊断为慢性子宫颈炎,经LEEP术确诊为子宫颈浸润性黏液腺癌;12例(57.1%)直接由子宫颈活检确诊为子宫颈黏液腺癌;1例(4.8%)经诊刮诊断为腺癌,无法确定组织学类型,术后确诊为子宫颈黏液腺癌.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其中10例CEA表达阳性(47.6%),Ki-67表达均升高(>20%).结论 从细胞学及组织形态学上,掌握子宫颈黏液腺癌的诊断要点,可以减少漏诊,及早做出正确的诊断,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6.
7.
8.
9.
目的:探讨子宫颈原发性淋巴上皮瘤样癌( lymphoepithelioma-like carcinoma, LELC)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学形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8例子宫颈原发性LELC的临床病理资料,行HE染色、免疫组化标记及原位杂交检测。结果8例子宫颈原发性LELC患者发病年龄29~67岁,平均年龄44岁,临床分期均为玉B,淋巴结均无转移。眼观:5例子宫颈肿物呈菜花状,1例呈息肉样,其余呈浸润性增厚。镜下见肿瘤由未分化的大细胞组成,散在或成片巢状、条索状分布。瘤细胞呈卵圆形或多角形,细胞核空泡状,核膜清楚,可见1个或数个突出的嗜酸性核仁,细胞界限不清,呈“合体样冶分布。瘤细胞间被丰富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免疫表型:CK阳性率100%,p63阳性率37.5%,p16阳性率62.5%,CK5/6阳性率75%,Ki-67增殖指数10%~30%,间质淋巴细胞以CD3和CD8阳性表达为主。原位杂交检测EBER阴性,1例间质淋巴细胞弱阳性。电话随访截止2013年6月,1例死亡,其余7例均存活。结论子宫颈原发性LELC罕见,其是一种具有独特组织学形态的恶性肿瘤,临床预后较好,明确诊断依靠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标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发性膀胱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4例原发性膀胱腺癌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等,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镜下癌组织呈不规则腺管样、乳头状排列,浸润性生长,细胞异型性明显。免疫表型:β-catenin呈膜阳性,UroplakinⅢ呈阴性。结论 原发性膀胱腺癌是一种少见的膀胱高度恶性肿瘤,预后差,易转移,对放、化疗不敏感。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病史及病理检查,并辅以免疫组化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子宫颈微偏腺癌(minimal deviation adenocarcinoma, MDA)的临床及病理形态学特点、免疫表型特征,以期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对4例MDA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0~55岁,平均46.5岁。临床表现为阴道水样或黄绿色浓稠样排液及不规则出血。征象为子宫颈肥大。1例B超示:子宫颈囊肿。阴道镜检查均示:子宫颈性状改变,见异型血管。HPV均阴性,TCT无异常。镜下可见分化较好的腺体,生长方式杂乱无序,并向深层浸润,腺体周围可见促结缔组织增生性间质反应。核异型性不明显,位于上皮细胞基底部,核分裂象可见。子宫颈深部腺体邻近厚壁血管或淋巴管。免疫表型:4例MUC6均(+),3例CEA(+),ER、PR、p16均(-),2例p53(+),1例CA125(+),Ki-67增殖指数10%~30%。结论 MDA是子宫颈腺癌的一种罕见的高度分化型,病理医师在诊断时应与临床进行多学科讨论,充分考虑患者病史,对于存在阴道大量排液,子宫颈肥大,组织学表现为胃型黏液性癌的患者,要警惕MDA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宫颈腺癌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宫颈腺癌的病理分类,免疫组化表达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98例原发性宫颈腺癌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并与18例子宫内膜腺癌的免疫组化进行比较。其中54例进行了跟踪随访。结果 将本组原发性宫颈腺癌分为5类,其中以宫颈内膜型(endocervical)最为常见。免疫组化;癌胚抗原(CEA),人乳头瘤病毒16及6B/11型(HPV16及HPV6B/11)染色的阳性率分别为83.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子宫颈中肾管腺癌(mesonephric adenocarcinoma, MN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分析其生物学行为。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子宫颈MN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女性,49岁。镜检:肿瘤组织中可查见中肾管残余以及中肾管增生组织。免疫表型:癌细胞GATA3、PAX-8和Calretinin均阳性,ER、PR、p16、CD10和TTF-1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5%。分子改变:存在KRAS基因2号外显子p.G12A突变。结论 子宫颈MNA是女性生殖系统罕见的恶性肿瘤,典型的病理学特征、特异的免疫表型以及KRAS、NRAS分子突变支持MNA的诊断。与HPV非相关的子宫颈腺癌相比,MNA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8304例不同时期、不同年龄段、不同民族之间子宫颈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 lneoplasia,CIN)的检出率分析,了解其发病状况的变化。方法对1989~2009年间18304例子宫颈上皮病变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及患者的年龄、民族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子宫颈癌共检出5891例,55~64岁年龄段检出率最高(51.71%),其中维吾尔族检出4440例(75.37%);子宫颈癌检出率呈逐渐下降趋势(57.73%→18.78%)。(2)CIN共检出2601例,CIN1和CIN2~3分别在30~34岁、35~39岁年龄段检出率最高(6.11%,14.25%),平均年龄有年轻化趋势(P0.01);汉族共检出1745例(67.09%);检出率呈逐渐上升趋势(CIN11.20%→6.72%,CIN2~33.50%→13.26%)。(3)子宫颈癌病理类型以中分化鳞状细胞癌为主(66.13%),其中维吾尔族2957例(75.90%)。结论 (1)子宫颈癌的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55~64岁年龄段检出率最高,其中维吾尔族最多。(2)CIN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30~39岁年龄段检出率最高,平均年龄有年轻化趋势,汉族最多。(3)子宫颈癌病理类型以中分化鳞状细胞癌为主,维吾尔族最多。 相似文献
15.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21,37(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子宫颈恶性黑色素瘤(primary malignant melanoma of the cervix,PM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PMMC临床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镜下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患者发病年龄38~61岁,中位年龄53.5岁,临床表现均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大体见子宫颈结节状或菜花状病灶,病灶最大径1~3.5 cm。镜下见肿瘤细胞弥漫分布,排列呈肉瘤样、巢状或结节状,细胞呈上皮样、梭形细胞样,部分呈较一致的小圆细胞样,细胞质丰富,红染或淡染,少数呈空泡样,核形态多样,可见嗜酸性大核仁,常见坏死及病理性核分裂象,4例可见色素,2例几乎不见色素。免疫组化标记MelanA(6/6)、vimentin(6/6)、HMB-45(5/6)、S-100 (5/6)阳性。1例失访,1例FIGOⅠ期患者确诊后28个月仍健在,4例FIGOⅡ期及以上患者确诊后3~16个月死亡。结论 PMMC恶性程度高,病灶超出子宫颈提示患者预后不良;无色素性PMMC需结合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与分化差的鳞状细胞癌、腺癌、横纹肌肉瘤、间质肉瘤、淋巴瘤等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肺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09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2011年肺腺癌新分类对109例肺腺癌标本重新进行镜下观察和免疫组化评估。结果肺腺癌临床主要症状为咳嗽、气短及胸痛,CT扫描常表现为实性的结节、毛玻璃样斑块和实性/毛玻璃样斑块。肺腺癌主要组织学类型包括:浸润前病变、微浸润性病变、浸润性病变。免疫表型:肺腺癌组织中CK7阳性率为100%,TTF1阳性率为72.2%,未见CK5/6表达。结论肺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资料、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分析子宫颈胃型腺癌(gastric-type endo cervical adenocarcinoma,G-EAC)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 例G-EAC和5 例非典型小叶状子宫颈腺体增生(atypical lobular endocervical glandular hyper-plasia,ALEGH)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影像学表现,行 HE、AB-PAS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年龄36~75 岁,G-EAC和ALEGH平均年龄分别为52.7 岁、47岁.7 例高危型HPV检测阴性;5 例临床表现为阴道排液;影像学皆提示多囊性病变.免疫表型:p16 阴性/斑片状阳性(8/8),p53(ALEGH:野生型 5/5;G-EAC:突变型 1/3),CEA(ALEGH:0/5;G-EAC:2/3),MUC6(ALEGH:5/5;G-EAC:3/3),PAX2(ALEGH:4/5;G-EAC:0/3),DPC4(ALEGH:5/5;G-EAC:0/3),Ki-67 热点区平均增殖指数(ALEGH:21%;G-EAC:36.7%),AB-PAS(ALEGH:玫红;G-EAC:玫红/紫蓝).患者随访1~31 个月,1 例G-EAC死亡、1 例ALEGH进展,余均未见复发.结论 子宫颈胃型腺体肿瘤性病变与HPV感染无关,但可伴有HPV相关的上皮病变;筛查子宫颈非HPV依赖性腺癌时需重点关注阴道排液和(或)MRI呈\"cosmos\"或\"microcystic\"成像模式者;免疫组化联合特殊染色有助于子宫颈胃型腺体肿瘤性病变的早期诊断,尤其是PAX2 和DPC4 在G-EAC与ALEGH的鉴别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报道肾乳头腺癌15例,大体均为多囊性,组织学可分为乳头状囊腺癌,嗜细胞乳头状囊腺癌和粘液性乳头状囊腺癌三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瘤细胞呈高分子量角蛋白阳性(9/9例)EMA呈腺腔面细胞膜阳性,支持该类种瘤起源于集合管。瘤体积多较大(平均直径9.6cm),80%有肾周组织扩展,显示侵袭性临床行为,该瘤主要及肾髓质,侵儿集合管系统,与肾细胞癌比较,有相对不同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9.
正患者女性,66岁。因双下肢水肿及阴道少许淡红色分泌物半年入院。既往史:2013年因右侧肺腺癌伴第8胸椎骨转移行根治性放、化疗,合计4个周期方案化疗(紫杉醇每天210 mg+顺铂40 mg)。同期针对右侧肺下叶占位行SBRT治疗D9550Gy/5f,T8椎体D95 4180 cGy/22 f。2015年患者腰骶部疼痛,骨扫描示T8、骶骨放射性异常浓聚,考虑骨转移,针对骶骨骨质破坏区域制定IMRT放疗15次后疼痛缓解。妇科检查子宫颈质硬呈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子宫颈中肾管腺癌(mesonephric adenocarcinoma,MN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子宫颈MNA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年龄分别为51、77岁,临床均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子宫颈赘生物;术前活检诊断及会诊结果为子宫颈低分化癌、鳞状细胞癌、癌肉瘤、间质肉瘤、滑膜肉瘤等;镜下肿瘤组织以实性巢状、条索状结构为主,肿瘤细胞圆形或梭形,局灶可见少量腺样结构,腺腔内可见嗜酸性分泌物;免疫表型:肿瘤细胞vimentin、CK(AE1/AE3)和PAX8均弥漫强(+),梭形细胞CD10弥漫强(+),EMA、p16和p53灶(+),ER、PR、CEA均(-),Ki-67增殖指数20%~60%;基因检测结果显示:2例均存在KRAS基因2号外显子p. G12A突变,例2还同时存在NRAS基因3号外显子p. A59D突变。结论子宫颈MNA是来源于中肾管残件的罕见肿瘤,生物学行为与其他类型子宫颈腺癌及肉瘤相比更加惰性,但其病理学形态多样,尤以梭形细胞成分为主时,极易误诊。认识子宫颈MNA不同组织学形态,寻找特征性诊断线索,对该肿瘤的正确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KRAS/NRAS分子检测为临床尝试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