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眼针治疗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卒中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眼针组(30例)与常规针刺组(30例),眼针组针刺双侧上焦区与心区,常规针刺组针刺印堂、四神聪、安眠等穴位,每次20min,均每日1次,15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眼针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6.7%(26/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针组与常规针刺组治疗后PSQI总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眼针组在入睡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评分方面改善优于常规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针与常规针刺治疗卒中后失眠均有效,在缩短入睡时间,改善睡眠障碍与日间功能障碍方面眼针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眼针结合体针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来自失眠症门诊患者分为眼针结合体针组和药物组各60例,均治疗30天。按照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判定疗效。结果患者PSQI评分比较,治疗后眼针结合体针组与药物组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眼针结合体针组患者PSQI评分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眼针结合体针治疗失眠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眼针结合腕踝针治疗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釆用眼针结合腕踝针治疗,对照组釆用体针治疗。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眼针结合腕踝针治疗不寐疗效满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眼针加体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人随机分成3组,研究组采用眼针结合体针治疗,对照组分为眼针组和体针组。结果:3组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痊愈率77.5%明显高于眼针组(50%)和体针组(17.5%),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眼针组与体针组比较痊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治疗后LVA、RVA、BA的平均血流速度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眼体针结合能够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能调节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眼针结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治疗组联合眼针及体针治疗,对照组联合巴氯芬口服。2组均治疗10d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呃逆伴随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0%(P0.05)。治疗组治疗后睡眠、进食、焦虑症状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进食、焦虑症状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眼针结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呃逆患者有效,能减少患者呃逆发病时间及发作次数,改善睡眠、进食、焦虑伴随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运用眼针结合体针治疗中风后肢体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肢体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比较2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FMA)、Barthel指数(B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2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FMA、BI、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针体针结合治疗中风后肢体偏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眼针带针运动结合体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中医诊断为"膝痹病"、西医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住院患者共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眼针带针运动结合体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体针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VAS疼痛评分情况、显效率及Lysholm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1);而治疗结束后及随访的两次评价表明,观察组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治愈率为52. 17%(12/23),显效率为89. 96%(20/2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愈率21. 74%(5/23)与显效率(52. 17%)(12/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眼针带针运动结合体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体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朱氏头针结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明确诊断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分成治疗组30例(实行朱氏头针结合体针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对照组30例(采用归脾汤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PSQI)、生活质量评分(WHOQOL-BREF)、中医证型评分进行对比。结果:通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则为66.6%,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经过统计学分析,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中医证型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以及中医证型的改善比对照组更好。结论:朱氏头针结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比较眼针与体针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都给予常规剂量美多巴。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10项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症状积分改善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5.6%),且对照组治疗后10项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眼针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体针。  相似文献   

10.
头针结合体针治疗中风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蕾 《光明中医》2010,25(7):1250-1250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体针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头针结合体针治疗,对照组给予体针治疗。针刺3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依据神经功能缺损和分值的减少(功能改善)和患者总的生活能力状态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2%(P0.05)。依据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标准及ADL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分级标准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结合体针治疗中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针结合体针治疗膝痹病(肝肾亏虚证)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腹针结合体针组)和对照组(体针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腹针结合体针疗法,对照组只采用体针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记录VAS疼痛评分、Lyshlom膝关节功能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总体疗效,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以评价临床总体疗效。结果:临床总体疗效判定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疼痛评分、Lyshlom膝关节功能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多项观察指标改善程度,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肝肾亏虚型膝痹的治疗,腹针结合体针疗法疗效较好,且优于单纯体针疗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应用"眠五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顽固性失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眠五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口服唑吡坦治疗,首次剂量为5 mg/d,最大剂量为10 mg/d。1个疗程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26/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19/3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眠五针"埋线为主治疗顽固性失眠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口服唑吡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临床疗效。方法将来本科就诊的5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头针结合体针,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法。对照组体针,采用平补平泻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头针结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疗效较好,可以广泛运用于临床中,提高对本病的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眼针配合体针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予眼针配合体针治疗,单纯眼针治疗和单纯体针治疗,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给予评价。[结果]眼针配合体针治疗组30例,眼针治疗组30例,体针治疗组30例,有效率分别为96.7%,83.3%,90%。[结论]眼针配合体针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比单纯应用眼针或体针的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眼针对原发性痛经止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眼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体针治疗,2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26.67%,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痊愈率为13.33%,总有效率为70.0%。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眼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体针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头针结合体针治疗,对照组给予体针治疗。针刺3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根据Berg平衡量表评定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7.5%(P0.05)。根据Tinetti量表及"站起-走"计时测试评定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结合体针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舌针、头针配合言语训练治疗缺血性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缺血性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予神经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35例予舌针、头针配合言语训练治疗;对照组35例予头针配合言语训练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统计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语言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语言沟通能力(CFCP)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33/35),对照组总有效率77.14%(27/3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语言功能评分、CFCP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舌针、头针配合言语训练治疗缺血性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三针结合缩胃开锁法与单纯体针法治疗超重及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差异。方法:1600例患者就诊先后顺序按照3:1比例分为三针结合治疗组(1200例)和单纯体针对照组(400例)。三针结合治疗组采用眼针、芒针、体针三针相结合缩胃开锁法,选取眼针三焦区;芒针巨阙透肓俞;体针天枢、气海、太乙等穴位针刺。单纯体针组只采用体针法针刺,两组均隔日一次,一周3次,10次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体质量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表明两组方法治疗肥胖均有显著性疗效。三针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5%,单纯体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针结合缩胃开锁法治疗超重及单纯性肥胖症疗效优于单纯体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眼针结合体针治疗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盘锦市大洼区人民医院就诊80例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采取长春西汀注射液,日1次,静点,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眼针结合体针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眩晕患者采取眼针结合体针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运用头针和体针结合治疗周期性面瘫与单纯体针治疗周期性面瘫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6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运用头体针结合疗法,对照组28例,单用体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1%,显示两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5)。结论头针结合体针组明显优于单纯体针治疗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