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Warthin瘤样甲状腺乳头状癌(Warthin-like variant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WVPT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WVP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对患者进行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均为老年女性,年龄分别为55岁和71岁。临床以颈部肿块就诊。大体均为边界不清质硬结节,切面呈灰白色或灰黄色。镜下肿瘤处于乔本甲状腺炎的背景中,瘤细胞呈乳头状排列,胞质丰富嗜酸性,具有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的毛玻璃样核等特征。肿瘤间质被大量淋巴细胞、少量浆细胞及少许朗格汉斯细胞浸润,局部可见次级淋巴滤泡。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K19、Galectin-3、BRAF-V600E弥漫强(+),CD21淋巴滤泡树突细胞网(+),间质内淋巴组织CD20、CD3均(+)。结论 WVPTC是一种罕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独特形态学构象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预后相对较好,手术方式和术后处理与经典型PTC相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甲状腺嗜酸细胞癌(Hürthle cell carcinoma,HCC)和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合并发生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报道1例罕见的HCC和laTE合并发生的甲状腺双原发癌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女,72岁,患甲状腺肿块10余年,左甲状腺内可见11cm×8 cm×5.5 cm大小肿块,棕红色,中心区可见直径约4cm出血坏死灶;镜下诊断HCC,瘤细胞TG(+),CK19(-),calcitonin(-),Ki-67阳性细胞数>10%,bcl-2(-),EMA(+);右甲状腺内可见约1.5 cm×1 cm大小灰白钙化结节,镜下诊断PTC;瘤细胞CK19(+),TG(+),calcitonin(-),Kj-67阳性细胞数>15%,EMA(±),bcl-2(-).HCC向左颈部淋巴结转移(5/37枚);PTC向右颈部淋巴结转移(11/22枚).结论 甲状腺嗜酸细胞癌和甲状腺乳头状癌共存罕见,两种肿瘤成分可独立存在或融合在一起,显示不同的形态学特征和不同的免疫组化标记结果,可有相同/不同的转移途径.两肿瘤合并存在可能代表更具侵袭性.正确认识其临床病理特征对于避免误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carcinoma,FC)是由甲状腺不同分化的滤泡结构组成而缺乏乳头状癌核特征的甲状腺恶性上皮件肿瘤,包括嗜酸细胞性(Hurthle细胞)癌,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10%~15%,女性多于男性,高发年龄为50~60岁,儿童期少见。组织学类型分为微小浸润型(minimally invasive follicular carcinoma,MIFC)与广泛浸润型(widely invasire form)后者瘤组织广泛浸润生长,易于确诊,[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和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变型的形态学及临床病理特征,并探讨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55例PTC,对石蜡包埋组织切片HE染色后进行形态学观察分型,并探讨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根据WHO甲状腺肿瘤分类标准,155例PTC可归到8个变型中,典型PTC(47.7%,74/155)最常见。在典型PTC中年龄≥45岁的病例占77%(57/74),明显高于滤泡型PTC(28.6%,2/7)和嗜酸细胞型PTC(33.3%,3/9,P0.05)。乳头状微癌的淋巴结转移率(27.5%,11/40)明显低于其他变型(P0.005)。弥漫硬化型PTC的局灶浸润率(4/8,50%)明显高于典型PTC(10/74,13.5%);实体型PTC(2/7,28.6%)的远处转移率明显高于典型PTC(2/74,2.7%);(2)45例(29%)PTC伴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lymphocytic thyroiditis,LT),局部浸润发生率在伴有LT的PTC(4.4%,2/45)中明显低于不伴LT的PTC(16.4%,18/110,P0.05)。(3)对42例PTC随访8~12年,5年生存率为100%(42/42),10年生存率为96.6%(28/29)。结论 (1)典型PTC最常见,与之相比,滤泡型PTC、嗜酸细胞型PTC预后可能较好,而弥漫硬化型、高细胞型和实体型PTC预后较差。(2)伴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PTC局灶浸润率低,提示预后较好;(3)随访资料表明,PTC的总体生存率高,预后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伴不典型细胞与甲状腺乳头状癌(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鉴别诊断。方法收集桥本甲状腺炎153例,分为桥本甲状腺炎伴不典型细胞组(32例)、桥本甲状腺炎伴PTC组(49例)、桥本甲状腺炎对照组(72例)。采用HE及免疫组化法分析各组间的差异。结果桥本甲状腺炎伴不典型细胞与PTC有形态学差异。伴PTC组Galec-tin-3、CK19阳性率高于伴不典型细胞组,CD56阳性率低于伴不典型细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Ki-67阳性率在伴不典型细胞组与伴PTC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但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组织形态学特征为基础,联合应用CD56、CK19、Galectin-3、Ki-67可有效鉴别桥本甲状腺炎伴不典型细胞与PTC。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BRAF基因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及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巢式PCR和基因测序法检测107例甲状腺石蜡包埋组织中BRAF点突变情况(包括93例PTC、5例滤泡癌、1例髓样癌、8例甲状腺腺瘤)。结果 93例PTC中,BRAF蛋白阳性者69例,阳性率为74.2%(69/93),BRAF蛋白对照组中仅有1例滤泡癌阳性表达(20%),而8例甲状腺腺瘤和1例髓样癌中BRAF蛋白均阴性表达。在PTC中检测到BRAF基因突变,突变率为32.3%(30/93),在其它类型的甲状腺病变中均未检测到BRAF基因突变。93例PTC的临床病理资料与BRAF蛋白表达及基因突变的对比分析显示,45岁以下患者的BRAF基因突变率高于45岁以上者,肿瘤直径>1 cm的患者BRAF基因突变率高于肿瘤直径<1 cm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RAF蛋白表达和基因突变、性别、淋巴结转移、血管内瘤栓和腺外浸润等无相关性。结论 BRAF基因突变仅发生在PTC中,其可能对PTC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定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左侧MTC合并右侧PTC伴两种癌的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甲状腺左侧叶:大小3.5 cm×2.5 cm×1.0 cm,切面见实性结节,大小1.0 cm×0.8 cm,胶质结节,大小1.5 cm×1.0cm。甲状腺右侧叶:不整形,大小4.0 cm×2.5 cm×1.5 cm,切面见2枚结节,大小分别为2.5 cm×1.8 cm、1.6 cm×1.4cm。镜检:左侧叶实性结节的细胞呈片状、巢状、梁状排列,由多角形、圆形或梭形细胞组成,被不等量的纤维血管间质分隔,间质内有明显淀粉样物质;右侧叶结节呈复杂分枝乳头状结构,毛玻璃样核,核沟核内包涵体易见。免疫表型:左侧叶瘤细胞TTF-1、Calcitonin、CEA、PCK、CD56和Syn均(+),Cg A、CK19、HBME-1、Galectin-3、TG、PAX-8和S-100均(-),Ki-67增殖指数为5%;右侧叶瘤细胞CK19、HBME-1和Galectin-3均(+),TG局灶(+),PAX-8、CD56(-),Ki-67增殖指数为5%;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及转移。结论MTC合并PTC为罕见的甲状腺肿瘤,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MTC需与PTC、甲状腺滤泡性肿瘤、未分化癌、低分化癌和玻璃样变性梁状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人类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表达,探讨TROP-2在PTC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100例甲状腺恶性病变(PTC 75例、滤泡性癌10例、髓样癌10例、差分化癌5例)、45例良性病变(正常甲状腺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0例、桥本甲状腺炎15例、滤泡性腺瘤10例),5例具有乳头样核特征的非浸润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non-invasive folliculaRthyroid neoplasms with papillary-like nucleaRfeatures,NIFTP)中TROP-2的表达;ARMS法检测PTC中BRAF V600E基因突变。分析TROP-2对PTC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其与PTC临床病理特征以及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关系。结果TROP-2在PTC中的阳性率为81.3%(61/75),在其他甲状腺恶性肿瘤和良性病变中均阴性,TROP-2对PTC诊断的敏感性为81.3%,特异性为100%。TROP-2表达与PTC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经典型PTC中TROP-2表达高于滤泡亚型PTC(P<0.05)。PTC中TROP-2表达与BRAF V600E基因突变呈正相关(P<0.05)。结论TROP-2是一种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的诊断PTC的标志物,TROP-2检测可预测PTC的临床生物学行为和BRAF V600E基因突变状态,并对于形态学变形的PTC、微小型PTC和PTC的甲状腺内扩散的诊断和识别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关系及HT癌变的可能机制。方法对HT和HT合并PTC,以及单纯PTC各30例,分别进行HE染色形态学观察,及CK19、COX-2、hTERT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HT病变区域与癌巢之间可见滤泡上皮细胞过度增生→非典型增生→乳头状癌的移行过渡现象。CK19、COX-2、hTERT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中均未见表达,在HT、HT合并PTC及PTC中呈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HT合并PTC组中,在相对正常的滤泡上皮细胞中阴性,非典型增生的滤泡上皮及乳头状癌组织中阳性表达(P0.05)。结论 HT和PTC关系密切,HT具有一定的恶变潜能。HT伴非典型增生性改变,可能是PTC的早期事件。COX-2和hTERT在HT合并PTC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CK19可作为早期检测HT合并PTC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BRAFV600E 突变率与甲状腺乳头状癌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 不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2016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2 月诊断为 PTC 的病例共 164 例,收集相关临床病理资料,检测患者 BRAFV600E 基因突变情况,分析BRAFV600E 突变率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期探究BRAFV600E 突变对P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52 (31.7%) 例患者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132 (80.5%) 例患者发生颈淋巴结转移,48 (29.3%) 例患者年龄≥55 岁,108 (65.9%) 例患者检测到 BRAFV600E 基因突变。桥本氏甲状腺炎与 PTC 患者的年龄、病灶位置、肿瘤最大径及结节钙化相关,有统计学意义 (P<0.05)。颈部淋巴结转移与PTC患者的年龄、BRAFV600E 基因突变相关,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年龄 (<55岁,≥55岁) 与 PTC患者的病变类型、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及是否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有一定关系 (P<0.05)。结论 BRAFV600E 是 PTC患者癌变过程中重要的驱动基因,在 PTC患者中具有一定比例的突变率。无论有无BRAFV600E 突变,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预后较好。当PTC出现BRAFV600E 突变时, 颈部淋巴结转移更易出现,在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决策时应更加慎重。BRAFV600E 基因结合55岁年龄分层对PTC预后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癌旁非典型性滤泡的形态学特征、分布状况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EliVision法观察50例PTC癌旁Galectin-3阳性标记的非典型性滤泡的分布特征与组织形态.同时采用半定量评价不典型滤泡的分布密度,分析其与癌旁淋巴细胞浸润、肿瘤多中心性生长、腺外浸润及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结果 50例PTC的癌旁组织中94%(47/50)检测到Galectin-3阳性标记的非典型性滤泡.滤泡常失去圆润轮廓,呈滤泡拉长或边缘成角现象.滤泡腔内胶质缺失,偶见胶质深红染,部分滤泡腔内见多核巨细胞.滤泡上皮胞质增多、淡染,胞核体积略增大,染色质细腻,核仁易见(1~2个).核重叠常见,而核沟与核分裂象少见,未见核内假包涵体.非典型性滤泡呈多灶性、非连续分布,其分布密度为4.63灶/10 HPF,少数病例非典型性滤泡与癌组织间有组织学移行.非典型性滤泡的分布密度与癌旁淋巴细胞浸润(P=0.000)及PTC多中心性生长(P=0.002)明显相关.当其分布密度达7.5灶/10 HPF时,对PTC多中心性生长的诊断特异性达91%.结论 (1)多数PTC癌旁组织中存在Galectin-3阳性标记的非典型性滤泡,呈不完全性PTC样的形态学特征.(2)伴免疫性甲状腺炎的癌旁组织中非典型性滤泡分布密度明显升高,支持甲状腺炎对PTC发生的潜在诱导作用.(3)多灶性分布的非典型性滤泡可能是多中心性PTC组织发生的基础,评价癌旁非典型滤泡的分布密度,有助于提示临床PTC多中心性生长的风险.(4)非典型性滤泡的分布密度较好地阐释了免疫性甲状腺炎与PTC多中心性生长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正>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是最常见的滤泡细胞起源的恶性肿瘤,约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80%,易发生淋巴结和远处器官转移,影响患者的存活率[1-2]。WHO(2022)甲状腺肿瘤分类中,建议不要将“乳头状微小癌”视为特殊亚型[3],虽然最大径<1 cm的PTC预后较好,但其生物学行为与PTC一致,同样有局部甲状腺外浸润、颈部及全身淋巴结转移等特征[4]。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合并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 HT)的临床病理特征、肿瘤免疫微环境类型及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HT伴PTC(HT+PTC)标本89例,应用免疫组化CD8染色进行肿瘤免疫微环境分型,α-SMA标记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 CAF);采用ARMS-PCR进行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分析HT+PTC临床病理特征、肿瘤免疫微环境类型、CAF增生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HT+PTC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为61.79%,低于无HT伴发PTC患者(71.66%)。单因素分析:HT+PTC患者淋巴结转移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CAF增生、肿瘤免疫微环境类型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患者年龄增大是HT+PTC淋巴结转移的保护性因素,肿瘤直径大、病灶数量多、肿瘤免疫微环境免疫排斥型是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对肿瘤直径0.5 cm、发病年龄≤30岁、肿瘤免疫微环境免疫排斥型、多癌灶的HT+PTC患者,进行预防性的淋巴结清扫,可能减少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中三种驱动基因BRAF V600E、TERT和RET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4 678例PTC,2 637例患者行BRAF V600E和TERT启动子检测(C250T和C228T位点),另2 041例患者行BRAF V600E和RET检测,并分析以上3种基因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PTC中BRAF V600E、TERT及RET基因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8.9%(4 161/4 678)、0.5%(12/2 637)、3.7%(75/2 041)。BRAF V600E突变仅与被膜侵犯及桥本甲状腺炎伴随相关(P<0.05);TERT启动子突变与患者年龄、肿瘤最大径、肿瘤数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均有关(P<0.05);RET基因融合与患者性别、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桥本甲状腺炎伴随有关(P<0.05)。双基因改变患者合计12例,包括1例BRAF V600E突变伴CCDC6-RET(Exon1-Exon12)基因重排变异,1例BRAF V600E突变伴NCOA4-RET(...  相似文献   

15.
CK19、CK2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中CK19、CK20蛋白的表达,提高甲状腺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对70例甲状腺癌(15例经典型乳头状癌、34例滤泡型乳头状癌、3例Warthin乳头状癌、2例透明细胞型乳头状癌、例柱状细胞型乳头癌、15例滤泡性癌),10例甲状腺腺瘤、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5例标本甲状腺炎中CK19、CK20的表达进行观察。结果:CK19在甲状腺疾病中的表达:55例乳头状癌中,53例为中、强阳性,2例为弱阳性;15例滤泡性癌中,13例为阴性、弱阳性,2例为中、强阳性,两者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各癌旁滤泡、10例滤泡性腺瘤、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滤泡、5例桥本甲状腺炎也主要为阴性、弱阳性,个别为中等阳性。对CK20的表达,各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性癌、癌旁滤泡及滤泡状癌和乳头状增生、多灶性分布的甲状腺泡型乳头状癌和各种滤泡性病变有帮助,可提高甲状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及鉴别诊断水平。CK20对鉴别诊断的帮助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 MT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81例MTC行免疫组化、BRAF V600E基因检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女性45例,男性36例,年龄20~77岁,平均42.5岁。临床表现:颈部肿物、无明显症状或体检发现。肿块直径0.3~15 cm,平均6.5 cm。镜检:瘤细胞呈圆形、多角形或梭形,大小较一致,核圆形或椭圆形,核仁不明显,未见核分裂象。瘤细胞呈器官样、片状、巢状、梁状排列,8例瘤细胞围绕血管和纤维形成乳头状结构。间质见多少不等的淀粉样物质沉积(67/81)。免疫表型:瘤细胞Calcitonin(81/81)、Syn(80/81)、CgA(63/81)、CEA(25/38)和TTF-1(81/81)均阳性,刚果红染色阳性(67/81)。Ki-67增殖指数3%~30%。BRAF V600E基因检测1例(1/36)阳性。结论 MTC确诊主要依赖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MTC预后较好,易复发和转移,手术完整切除后,应注意随访。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BRAF V600E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合并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 HT)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7月间行手术治疗且行中央淋巴结清扫的465例经典型PTC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PTC合并HT组(139/465)和单纯PTC组(326/465),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两组中BRAF V600E蛋白表达情况,并对检测结果及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TC合并HT组中BRAF V600E蛋白的阳性率(59.71%)低于单纯PTC组(69.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PTC合并HT组中BRAF V600E蛋白阴性组患者发病年龄55岁的比例更高(92.86%);与单纯PTC组相比,PTC合并HT组女性(88.49%)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67.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TC中HT或BRAF V600E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多发、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结论 PTC合并HT患者BRAF V600E蛋白的阳性率较低。PTC中HT或BRAF V600E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多发、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方法对11例乳腺实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1例实性乳头状癌均为女性,8例为原位癌,3例伴浸润癌成分,平均年龄63.2岁。11例实性乳头状癌均表现为乳腺肿块,其中3例为乳头溢血。所有病例大体界限清楚,肿瘤细胞围绕纤细的纤维血管轴心呈实性结节状增生,肿瘤细胞形态单一,核染色质细腻,核分裂象5个/10 HPF,8例可见细胞内外黏液。免疫表型:ER、PR均弥漫强阳性,CK5/6和HER-2均阴性,5例在瘤巢周围可见稀少的p63阳性细胞,4例瘤巢周围可见CK5/6和CD10阳性细胞,3例伴浸润癌成分者,瘤巢周围无p63、CK5/6、CD10阳性细胞;5例表达神经内分泌免疫标记Syn,6例表达Cg A。9例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其中1例发生淋巴结转移。结论乳腺实性乳头状癌是一种少见的好发于老年女性的乳腺癌,以肿瘤细胞排列呈实性乳头状结节为特征,常有细胞内外黏液分泌,为腺腔A型乳腺癌的免疫表型,并表达神经内分泌免疫标记,预后良好,较少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淋巴管生成因子VEGF-C、VEGF-D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蛋白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表达相关性。方法对105例PTC进行VEGF-C和VEGF-D的免疫组化检测,以相应的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相对照,原位观察两者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蛋白表达,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1)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瘤组织VEGF-C和VEGF-D蛋白均高表达,表达率分别达54.3%(57/105)和74.3%(78/105)。(2)PTC中VEGF-C、VEGF-D蛋白表达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较阴性组明显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PTC中VEGF-C、VEGF-D两者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66,P0.01)。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瘤细胞VEGF-C、VEGF-D蛋白高表达在淋巴道转移中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两者蛋白表达呈正相关,提示两者可能具有相似的诱发因素或彼此之间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因素。方法收集504例PTC手术标本,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点,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1)中央区淋巴转移中男性(47.58%)、年龄45岁(43.49%)、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46.20%)的患者转移率均显著增高;侧颈区淋巴结转移中男性(32.26%)、肿瘤最大径 1 cm(26.08%)、多发病灶(28.64%)、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32.28%)及合并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36.73%)、双侧病变(33.08%)的患者转移率均显著增高。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性别、肿瘤最大径、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病变位置(单/双侧)是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2)单因素分析显示,多个淋巴结转移中肿瘤最大径 1 cm(14.35%)、伴钙化(24.24%)、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18.35%)及合并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28.30%)、双侧病变(17.78%)的患者转移率均显著增高。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合并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及结节性甲状腺肿是多个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TC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等临床病理学特征是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有望成为临床术前或术中诊断PTC依据,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