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脑静脉系统疾病,临床以上矢状窦血栓形成最常见,其次为下矢状窦、侧窦和海绵窦,而以硬膜下出血(SDH)为主要表现者较少见,因此临床易导致误诊。本文报道2例以SDH为主要表现的CVST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旨在为临床鉴别诊断CVST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0年1月至2013年6月SLE中合并CVST患者的神经系统表现、全身病情活动度、血栓形成部位、影像学特点及治疗和预后。结果 SLE并发CVST患者13例,占同期SLE住院患者(4540例)的0.29%。女10例,男3例,平均年龄30.5岁。神经系统表现以头痛(1113)、视力下降(713)、意识障碍(513)、癫痫(413)最为常见。脑脊液压力升高9例,其中7例330 mm H2O,脑脊液蛋白升高5例。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提示血栓形成部位常见于横窦(1113)、乙状窦(813)、上矢状窦(413)等,多数(1013)患者为2处以上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平均SLE疾病活动指数为(11.7±2.8)分(不包括CVST)。经脱水降颅压、抗凝、糖皮质激素冲击、免疫抑制剂及地塞米松鞘注治疗,9例患者好转,3例死亡,1例失访。结论 CVST是SLE的罕见并发症,多发生于SLE活动期,有特殊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脑脊液压力升高等提示,需早期识别、积极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6月该院神经内科的14例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影像学特点、脑脊液检查和治疗预后。结果 14例患者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体位性头痛13例,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有颈抵抗7例(合并克氏征阳性3例)。头CT平扫见脑室变小5例(合并脑肿胀3例),硬膜下积液1例,正常8例。头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增强+磁共振静脉成像(MRV)见弥漫性硬脑膜强化14例,累及颈段脊膜增厚强化5例,脑下垂10例,硬膜下积液7例,脑室脑池变小8例,垂体饱满、垂体柄显示不清4例。颅内静脉窦及脑静脉扩张7例。所有病例行颈椎MRI:颈椎轻度退变7例,正常7例。腰穿检查显示所有患者腰穿压力均<60 mm H_2O。所有患者均口服补液或生理盐水静脉补液治疗,治疗后除1例患者出现硬膜下血肿转脑外科手术治疗外,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低颅压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体位性头痛,脑脊液压力≤60 mm H_2O,结合特征性MRI表现有利于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4.
背景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发病原因复杂多样、临床表现变化多端且缺少特异性,漏诊率及误诊率均较高,而提高临床对CVST的认识有利于及时诊断、治疗CVST,改善CVST患者预后。目的分析CVST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0—2018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住院的CVST患者126例,回顾性分析其人口学特征、首诊情况及危险因素、临床表现、D-二聚体检测结果、颅脑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结果人口学特征:男41例(32.5%),女85例(67.5%),男女比例为1:2.1;发病年龄为16~80岁,平均年龄(37±15)岁,以21~35岁者居多(48.4%)。首诊情况及危险因素:首诊于急诊者65例(52.6%),首诊于专科门诊者61例(48.4%)。排在前五位的危险因素:妊娠及产褥相关疾病45例(35.7%),免疫系统疾病、病因不明各18例(14.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鼻窦炎/中耳炎/乳突炎各11例(8.7%),血液系统疾病8例(6.3%),败血症5例(4.0%)。临床表现:头痛101例(80.2%)、恶心呕吐57例(45.2%)、意识障碍37例(29.4%)、抽搐36例(28.6%)、偏瘫16例(12.7%)、视物模糊10例(7.9%)、言语不清8例(6.3%)。D-二聚体检测结果:D-二聚体为0.10~55.32 mg/L,平均D-二聚体为(4.15±3.07)mg/L,其中D-二聚体升高(≥0.50 mg/L)者109例(86.5%),另17例(13.5%)D-二聚体正常。颅脑影像学检查结果:本组126例CVST患者均首选颅脑CT检查,怀疑CVST者再行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或静脉窦成像(MRV)及增强MRV检查确诊。血栓部位:横窦109例(86.5%)、乙状窦91例(72.2%)、上矢状窦52例(41.3%)、窦汇13例(10.3%)、直窦6例(4.8%);累及静脉窦数量:1个31例(24.6%)、2个53例(42.1%)、3个29例(23.0%)、4个及以上8例(6.3%);脑实质病变:脑梗死24例(19.0%),脑出血22例(17.5%),无脑实质病变80例(63.5%)。治疗及预后:本组126例CVST患者均给予低分子量肝素皮下注射,7~10 d后改为口服华法林治疗并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3至少3个月以上;4例患者因脑出血量大而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入院时轻症105例(83.3%)、重症21例(16.7%),入院21 d轻症116例(92.1%)、重症10例(7.9%),其中死亡4例,病死率为3.2%。结论CVST患者以青年女性多见,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且缺少特异性,诊断较困难;妊娠及产褥相关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及感染性疾病是CVST的主要危险因素;颅脑MRI、MRV检查尤其是颅脑增强MRV检查是目前最佳的无创CVST诊断手段,抗凝治疗是CVST患者急性期首选治疗方案,同时也是基础治疗方案,而经治疗后CVST患者总体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合并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连续住院治疗的14例ET合并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按1∶2的比例纳入同一时期在本院住院治疗的28例非CVST的ET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病特点、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脑脊液检查、实验室检验、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预后等临床资料,应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栓国际预后评分(IPSET)对患者进行血栓风险分层,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共纳入ET合并CVST患者14例,其中男6例,女8例;年龄17~55岁,中位年龄为29.5(24.5,44.0)岁;病程中位数为150(20,565) d。慢性起病8例,亚急性起病5例,急性起病1例。CVST的主要首发症状为头痛。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头痛(13/14)、恶心呕吐(8/14)及视物模糊(7/14),其中8例合并视神经乳头水肿。影像学检查显示静脉性脑梗死6例,其中4例合并出血转化。所有患者表现为2处及以上静脉窦受累,常见的血栓部位分别为横窦(12/14)、乙状窦(12/14)、上矢状窦(9/14)及颈内静脉(7/14)。14例患者接受抗凝治疗,6例接受降细胞治疗。13例患者预后良好,无复发及死亡。ET合并CVST组的年龄[29.5 (24.5,44.0)岁比47.0 (38.8,54.8)岁,P=0.003]、血小板计数[(518±110)×10~9/L比(777±253)×10~9/L,P 0.01]明显低于未合并CVST的对照组。结论 CVST是ET的少见并发症。对于无明确诱因的CVST伴血小板计数增多患者,需考虑ET的可能; ET患者出现颅高压症状时,应尽早完善CVST的相关检查。早诊断、规范抗栓及降细胞治疗可改善ET合并CVST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特殊类型脑血管病,是指患者颅内静脉窦或静脉出现血栓和闭塞,其病因不同且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因此容易出现漏诊、误诊。作者报道了1例以头痛起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并发CVST的患者,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了分析,探讨了CVST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如何获得更好的预后,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PNH并发CVST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颅内静脉窦及脑静脉血栓形成与D-二聚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病人45例,同一时间段健康体检者9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CVST组给予常规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对症降低颅内压、抗感染治疗。治疗前,对所有病人进行影像学[头CT、磁共振成像(MRI)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正常对照组入院时、CVST组病人急性期和恢复期分别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并进行比较;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CVST组病人发病与血浆中的D-二聚体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的相关性。结果 CT的阳性结果表现为静脉窦区异常高密度或低密度影,阳性表现率为31.1%;MRI的阳性结果表现为静脉窦区短T1、长T2信号,阳性表现率为40.6%;DSA的阳性结果表现为静脉窦显影减弱或不显影,阳性表现率为71.4%。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VST组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ST发病与血浆D-二聚体、血清C-反应蛋白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和血清C-反应蛋白与颅内静脉窦及脑静脉血栓形成呈正相关关系,对CVST的早期诊断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52例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cerebralvenoussystemthrombosis,CVST)的病因。方法 对 1980年 1月至2 0 0 0年 6月经脑血管造影证实为CVST的住院患者 5 2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5 2例中 ,男女各 2 6例 ,平均年龄 36岁 (2 0~ 6 0岁 )。慢性起病 42例 (81% ) ,亚急性起病 7例 (13% ) ,急性起病 3例 (6 % )。累及 2个以上静脉窦者 34例(6 5 % ) ,1个静脉窦者 11例 (2 1% ) ,大脑深静脉者 7例 (14% ) ;其中 3例合并颅外静脉血栓形成。在 5 2例CVST患者中 ,33例 (6 3% )未发现明确病因 ;发现可能原因的有 19例 ,如感冒发热史 5例 (10 % ) ,贫血 4例 (7% ) ,服用避孕药史 3例 (6 % ) ,牙龈炎 2例 (4 % ) ,硬脑膜动静脉瘘 2例 (4 % ) ,Behcet病 1例 (2 % ) ,偏头痛 1例 (2 % )和头颅外科手术后 1例 (2 % )。结论 本组CVST患者绝大多数是青年人 ;半数以上未发现明确病因 ;存在原因者也呈现出多样性。因此 ,应进一步研究CVST的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白塞病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4年1月至2014年3月白塞病合并CVST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栓部位、治疗及预后.用SPSS19.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资料用x±s表示;非正态分布用中位数及范围表示.结果 白塞病合并CVST患者12例,占同期白塞病住院患者(601例)的2.0%.其中男性6例,女性6例,诊断CVST时的年龄15~52岁,平均(28±10)岁.92%(11例)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在白塞病其他系统首发表现之后平均(56±35)个月.神经系统症状多为亚急性或慢性起病(9例,82%),以头痛(11例,92%)、视乳头水肿(9例,75%)、恶心呕吐(8例,67%)和视力下降(6例,50%)最为常见.10例患者行腰椎穿刺检查,8例存在脑脊液压力升高(80%).CVST最常出现的部位依次为横窦(9例,75%)、上矢状窦(8例,67%)和乙状窦(7例,58%),并且同时合并2个及以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占多数(8例,67%).除CVST外,8例患者合并有其他部位血栓,7例为下肢静脉血栓,1例为肺动脉血栓形成.此外,同时合并的神经系统其他病变还有脑梗死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右侧颞叶出血1例.经过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凝、脱水降颅压等治疗,平均中位随访时间8个月(0.7~88.8个月),好转10例(83%),病情反复2例(17%).结论 CVST是白塞病的相对少见并发症,临床常表现为头痛、视乳头水肿、恶心呕吐和脑脊液压力升高,需早期识别、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后,大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60例经住院确诊的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0例CVST患者发病年龄在18岁~46岁,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者多见;女性尤其以孕产妇最多见;多以头痛伴呕吐、视物模糊、癫痫发作、肢体无力,精神症状及脑膜刺激征阳性为主要表现;神经影像学主要表现为水肿、梗死、梗死后出血、静脉窦不同程度梗阻,MR+MRV阳性诊断率明显高于CT检查;压颈试验阳性率为71.8%(28/39)。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阳性34例,D-二聚体阳性26例;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及脱水等对症治疗后,治愈39例,好转13例,转院和自动出院7例,死亡1例。结论 CVST病因复杂,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对以头痛、呕吐等为临床首发症状的围产期女性或中青年人,应及早采取MR+MRV检查,及早诊断,并给予抗凝或抗血小板聚集?病因及对症治疗,可取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并发脑静脉窦血栓(CVST)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及肾脏病科住院的14例NS并发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患者年龄为13~62岁,平均为(31±16)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运动功能障碍、癫痫发作。②CT/MRI/MRV提示CVST阳性比为13/14,1例患者在MR不能确诊的情况下,行DSA检查确诊。病变部位主要为上矢状窦,其次为横窦。③有12例患者的血清白蛋白〈25g/L,8例血浆纤维蛋白原〉4 g/L,8例D-二聚体〉500mg/L。经抗凝治疗后,FIB和D-二聚体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对14例患者随访12~60个月,平均(29±14)个月。对8例患者复查头部MRI/MRV,有6例显示闭塞的静脉或静脉窦再通。临床痊愈13例,改良Rankin评分(mRS)均为0分;遗留头痛的患者1例,mRS为1分。无一例CVST复发。结论 NS患者若出现头痛、运动功能障碍、癫痫发作,应及时行影像学检查明确是否为CVST。对于并发CVST,早期诊断及抗凝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临床特点,筛查CVST可能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APS患者中并发CVST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特点、血栓形成部位以及治疗和结局。结果 APS并发CVST患者14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为34.5(22.0,48.5)岁,中位病程3.5(0.9,10.3)个月。12例(85.7%)出现头痛,6例(42.9%)在病程中曾出现意识障碍,8例(57.1%)出现视盘水肿。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结果显示横窦受累13例(92.9%),乙状窦9例(64.3%),上矢状窦6例(42.9%),下矢状窦4例(28.6%)。APS并发CVST患者补体降低发生率明显高于APS未并发CVST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7.1%vs.19.0%,P=0.006)。所有患者均接受低分子肝素抗凝、脱水降颅压治疗,2例接受静脉窦内尿激酶溶栓治疗,13例患者接受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1例放弃出院,13例患者病情改善,未再出现病情复发。结论 CVST是APS少见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早期诊断难度大,对于无明确诱因的CVST患者需要警惕APS可能性。APS患者出现颅高压相关症状时,应尽早完善头颅影像学评估CVST,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于发病后1d测量41例患者的脑梗死面积,根据患者脑组织梗死面积将患者分为大面积梗死组和非大面积梗死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于41例患者发病后1d、1周、2周进行血浆D-二聚体检测,根据发病后2周的检测结果将41例患者分为高水平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和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正常或轻微升高),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大面积梗死组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非大面积梗死组(P0.05)。41例患者发病后1周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发病后1d和发病后2周(P0.05)。高水平组患者的m R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维磁共振静脉成像(MRV)与DSA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08年1月—2014年2月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南医院)住院的CVST患者29例。其中男11例,女18例。病程3 d至3个月,急性期(1周)9例,亚急性期(1~2周)12例,慢性期(2周)8例。所有患者均行MR(T1加权像、T2加权像)、三维MR静脉成像(MRV)及DSA检查。结果 DSA检出29例,MRV检出24例。与DSA比较,MRV阳性检出率为82.8%。有3例病变部位累及横窦及2例累及下矢状窦的患者未被MRV检出。MRI显示脑梗死12例,梗死性脑出血7例。T2加权序列上,16例显示静脉窦的流空效应消失,静脉窦内可显示出不同信号的血栓形成。MRV显示静脉部分显影的有14例,不显影的有10例,其中4例有侧支循环形成。结论与DSA比较,MRV诊断CVST存在一定的漏诊率,在临床工作中,MRV诊断为阴性,仍然不能排除CVST的诊断,需进一步行DSA检查。  相似文献   

15.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临床较少见,且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及漏诊。现将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1例CVST病人就诊临床及诊断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1例静脉窦血栓形成中,男2例,女9例;年龄(23~45)岁;女性病例中除1例有口服避孕药史外,其余8例均与妊娠有关,其中妊娠晚期1例,产褥期7例,且均为产后1周~3周发病;2例男性病人中,1例中有中耳炎病史,1例病因不明。1.2起病形式及临床表现11例中,8例呈急性起病,3例呈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头痛10例,视乳头水肿9例,呕吐8例,意识障碍2例,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征、影像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CVST病人的发病年龄、发病形式、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脑脊液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应用脱水、抗凝、局部溶栓及对症治疗,基本痊愈15例,好转2例。随访6个月至2年,所有病人腰穿压力均恢复正常,未出现脑静脉系统血栓再发和新的神经功能受损症状。结论对临床急性、亚急性起病的头痛、呕吐、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及癫痫发作的年轻女性病人,应高度警惕CVST,及时行CT、MRI、MRV或DSA检查,早期规范抗凝、血管内溶栓等治疗。  相似文献   

17.
<正> 脑静脉窦血栓是指颅内静脉窦形成血栓,引起窦腔狭窄、闭塞,脑静脉血回流和脑脊液吸收障碍,导致颅压增高及相应局灶症状的一组疾病。分为炎性和非炎性两类,以矢状窦、海绵窦、横窦血栓多见。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sinus thrombosis,CVST)最早于1825年由Ribes报道,是一种较少见的脑血管疾病(每年发病率为2/200万~7/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经验。方法收集2005年4月至2007年4月收住我科的13例确诊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3例病例中84.6%,有明确的病因,其中非感染性因素占61.3%;84.6%的患者以头痛为首发临床表现,所有病人均有脑脊液压力升高;CT和MRI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33.3%和80%,而MRV阳性率达到100%;D-二聚体升高者60%。所有患者确诊后即予抗凝治疗以及控制癫痫、降颅压等对症治疗,治愈6例,好转6例,死亡1例,再通率46%。结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易被误诊,头颅MRI与MRV结合检查是诊断CVST的最好方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改善CVST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形成是溃疡性结肠炎(UC)不容忽视的一类少见并发症。本文报道1例23岁年轻男性,因“腹痛、黏液脓血便伴头痛、发热、呕吐”入院的病例。头颅静脉磁共振扫描(MRV)显示上矢状窦及右侧横窦局部血栓形成,诊断为重度UC伴CVST。积极治疗UC的同时加用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治疗,患者症状好转。随访8个月患者...  相似文献   

20.
对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儿童大样本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ST)文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儿童CVST发病的危险因素、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预后。国内CVST患儿男女比例为1.4∶1,高于欧洲和美国;CVST临床表现以颅内压增高、癫痫、局灶性神经症和全身症状为主,无特异性;与CVST有关的危险因素有高凝状态、感染和炎症性疾病,国内以鼻部和耳部的感染最常见。CVST最常累及上矢状窦,其次为横窦、乙状窦和直窦。发病年龄较晚、累及外侧静脉窦和/或乙状窦、无脑实质异常和积极予抗凝治疗均为认知功能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CVST患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根据相关危险因素,开出特异性的检查是减少漏诊、误诊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