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酸过多是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临床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吐酸、吞酸和泛酸等病证,病因不外湿热、寒湿、肝气犯胃及饮食积滞等,但总归于脾胃虚弱,中气不足之证,故治疗当以和胃为原则。现引用历代文献介绍胃酸过多的病因病机以及历代医家的理论观点。在临床上常用补中和胃之法治疗胃酸过多,并取得不错疗效。治疗的同时嘱咐患者规律饮食和少餐是取得疗效的关键,或可指导治疗其他脾胃疾病。  相似文献   

2.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食管反流病经西药常用方法治疗后其反酸、烧心等症状不能有效缓解的疾病。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病机特点是胃酸多而胃气不降、瘀血内结成痼疾、脾升胃降功能难复,因此,治疗要除胃酸过多之害,活血化瘀以截病深成痼之势,健脾和胃以复脾升胃降之功。  相似文献   

3.
芍药甘草汤加味在痛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丽华 《河北中医》2000,22(3):194-195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现将该方治疗痛证之病种、止痛机理、药量大小等有关内容分述如下。1 治疗痛证病种1 .1 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肠痉挛属中医胃脘痛、腹痛、痞满范畴 ,多由寒邪闭阻络脉或脾胃虚寒、肝气犯胃导致胃失和降而痛。治以芍药甘草汤为主加温经散寒、疏肝和胃之品。基本方 :白芍药 30 g,炙甘草 1 5g,高良姜1 0 g,香附 1 5g,厚朴 2 0 g,乌药 1 0 g,枳实 2 0 g,枳壳 2 0 g,甘松 1 0 g,砂仁 1 0 g。体虚纳差者加黄芪1 5g、三棱 1 0 g、莪术 1 0 g;胃酸过多者加海螵蛸2 0 g。1 .2 风湿性腰…  相似文献   

4.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又叫消化性溃疡,因为绝大多数发生于十二指肠和胃,故称之,它是一种全球性、多发性常见病。欧美报道患病率达6%~15%,我国文献报道,内镜检查病例中消化性溃疡的检出率为16%~33%,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目前普遍认为胃酸过多、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胃黏膜保护减弱是产生消化性溃疡病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任存霞  许俊平 《河南中医》2012,32(7):800-801
糖尿病属肺、脾(胃)、肝、肾四脏同病,早期主要病在肺胃,中晚期则累及脾肝肾.治疗时当审证求因,辨证施治,分别采用清泻肺胃法、清热除湿法、阴阳双补法、泻南补北法、温阳利水法、温清并用法、活血化瘀法治之.  相似文献   

6.
从虚瘀论治慢性胃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缠绵难愈,易于复发特点。近年来笔者从虚瘀论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 慢性胃炎在中医学多归属“胃痛”范畴。认为胃居中焦,通过经脉相互络属,与脾构成表里关系。胃主腑,属阳,主受纳,其气以降为和。脾为脏,属阴,主运化,其气以升为顺。二者一阴一阳,一运一纳,一升一降,共同完成了中焦运化功能,故为气机升降之枢,气血生化之源。如有外邪犯胃,饮食不节,内伤七情,体虚久病等原因,皆可导致胃的受纳、腐熟功能失常,胃失和降,影响中焦运化,气机升降,从而形成“不通则…  相似文献   

7.
胃舒宁颗粒是我院制剂室生产唯一的无糖型颗粒剂,功能镇痛,健胃、制酸.临床上用于治疗胃脘疼痛、胃酸过多、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效果显著.笔者建立了其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胃舒宁颗粒是我院制剂室生产唯一的无糖型颗粒剂,功能镇痛,健胃、制酸。临床上用于治疗胃脘疼痛、胃酸过多、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效果显著。笔者建立了其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伏宝香  赖莉 《中药材》1999,22(9):477-477
四方胃片主治胃痛、胃酸过多、消化不良及胃溃疡等,其处方由延胡索、吴茱萸、沉香、柿霜等数味药组成,现卫生部标准仅对其中黄连和吴茱萸两味药分别进行薄层鉴别,本文采用薄层荧光扫描法,同时鉴别出延胡索、吴茱萸、沉香、柿霜四味药,为该产品质  相似文献   

10.
烧心是指胸骨后剑突下的烧灼感,常由胸骨下段向上伸延,是胃食管反流病最常见的症状[1 ] 。以前认为烧心是由于胃酸过多酸性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下部所致,然而有研究表明,胃食管反流时多有酸反流但常不伴有酸分泌的增多,2 4小时胃内pH监测显示胃内pH >4以及pH >3的百分比和正常人相近,实际是酸的错位[2 ] 。由此可见,认为烧心是由于胃酸过多所致的说法是不全面的。1 发病机制临床上多种上消化道疾病均可出现烧心的症状,如胃食管反流病、贲门炎、十二指肠炎、消化性溃疡、浅表性胃炎、残胃炎、胃癌等。但是,其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清楚,可能与下…  相似文献   

11.
<正> 我们用白芷甘草汤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和慢性胃炎所致胃痛,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白芷30~60克,甘草15~30克,水煎服。加减:胃部冷痛,喜得温按,进食痛减,舌淡苔白,脉沉迟,属脾胃虚寒者,加桂枝9克、白芍18克;胃部胀痛,连及两胁,嗳气稍舒,舌苔薄白,脉弦,属肝气犯胃者,加香附、朱胡、白芍各9克;胃部刺痛,入夜尤甚,舌暗有瘀血点,脉涩,属瘀血阻滞者,加五灵脂、生蒲黄各9克,丹参15克;胃酸过多者,加乌贼骨30克;烦躁、失眠者,  相似文献   

12.
土有阴阳 ,阳土为胃属戊土 ,阴土为脾属己土。土性敦厚 ,有生化、承载、受纳的特性。故曰 :“土者 ,生万物而法天地。”木有甲乙 ,胆为清净之府 ,属甲木 ,肝为刚脏 ,属乙木 ,木性可曲可直 ,有生发、条达舒畅的特性。这里脾土应是润泽之土 ,而非干燥之土 ,胃土为阳燥之土 ,而非湿润之土 ,肝木为阳刚之木 ,而非阴柔之木 ,胆为生发之木 ,有条达舒畅之功。肝胆和脾胃在生理上相连 ,病理上相关 ,如常见的土虚木乘。脾胃气虚、木邪乘胃症 ;胃阴不足而出现的木邪横逆症等 ,在临床上两者的病情是互为相关转化的。在食物的消化及精微的输布过程中各司…  相似文献   

13.
针灸问答     
8、为何胃经属阳循行于属阴的腹部? 胃的主要功能是受纳腐熟水谷。《素问·平人气象论》曰:“人以水谷为本”。故有胃为“水谷之海”、“五谷之腑”之称。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故又有“五脏六腑之海”的说法。胃在五行之中属于戊士,土为万物之母,土具坤德,位居中央而灌溉于四旁。胃虽属阳土,而实寓有阴性的坤母之义。腹为阴是与背相对而言。头面胸膈为阳,其经脉起于头面而属阳,下肢前面亦属阳,阳多阴少,具有阳中有阴之意。故阳明胃经属阳经而循行于属阴的腹部。  相似文献   

14.
介绍徐景藩教授治疗胃心同病的经验。胃心同病,有虚有实,证分胃心气痛、胃心虚痛、胃心饮痛及胃心瘀痛四型。胃心气痛者,常与情志相关;胃心虚痛者,有气虚、阴虚和阳虚之别;胃心饮痛者,多有湿邪作祟;胃心瘀痛者,常由久病入络、经血不行而发。生理上,胃、心二者在经脉络属、气血运化等方面密切关系;病理上二者又能生痰致瘀。治疗上以和法贯穿始终,疏、补、消三法分证治之。  相似文献   

15.
胃脘痛之病因颇多,常见的有脾胃虚寒、肝气犯胃、气滞血瘀、饮食停滞等等;多以温中健脾、疏肝和胃、理气活血、消食和胃等法治之。其实在临床上常见的阴虚胃痛亦属不少,李振华老中医在治疗胃脘痛中,注重养阴益胃,对于某些缠绵不愈之胃痛每能建树。兹将李老运用养阴益胃法治疗胃脘痛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洪梅  尹湉 《亚太传统医药》2012,8(8):210-212
安中片为药典收载品种,是一种常用中成药,由桂枝、延胡索(醋制)、牡蛎(煅)、小茴香、砂仁、高良姜、甘草七味药材组成,具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和胃止呕之功效,用于慢性胃炎及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烧灼感和反酸、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等。介绍安中片在组方分析、制备提取、定性鉴别与含量测定、临床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说明了安中片的质控及临床应用趋势和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为安中片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胃乐胶囊的药效学及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胃乐胶囊是一经验方,临床应用十余年,该方由黄连、白芨、海螵蛸、浙贝母、白矾、元胡、厚朴等药物组成,临床上主要用于慢性胃炎、胃酸过多、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具有较好疗效.为进一步阐明本制剂的作用机理和药物毒性,进行了胃乐胶囊的药效学和急性毒性试验.  相似文献   

18.
乳房在生理、病理、治则等方面与肝胃二经密切相关.余听鸿说:"乳房之部位属脾胃,乳房之经络属肝胆."丁甘仁说:"乳房属胃、乳头属肝."乳房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有些还是难治之疾.  相似文献   

19.
妊娠恶阻为胃气上逆所致。因之,健脾和胃、降逆止呕为治疗大法。临证中,部分旋上法治疗不效患者,邢子亨老师习用宣肺理气法治疗每获良效。举例如下: 陈××,女,26岁,干部。妊三月,呕吐月余,时轻时重。大便三至四日一行,经服抑肝和胃、降逆止呕之苏叶黄连汤、益气养阴和胃之麦门冬汤,豁痰降逆止呕之小半夏茯苓汤等均不效。近两日水谷入胃即吐。诊见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滑细数,证属痰热阻肺,胃失和降。拟用宣  相似文献   

20.
脾和胃相对来说胃属阳脾属阴,而补脾胃,必用甘味,且宜用肝药、动静结合、有方有守,用量宜轻,据临床之补脾胃之经验,浅谈脾胃用药之规律,以咨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