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评价新型冠状病毒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胶体金)试剂检测性能。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以下简称"COVID-19 CP")IgG、IgM抗体滴度并分析亚甲蓝病毒灭活对IgG抗体滴度的影响。方法 对15例符合采集恢复期血浆要求的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标本,遵照《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9版)》要求及经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合格后,按照原倍、20、40、80、160、320倍稀释,采用3种IgG、2种IgM的ELISA试剂、1种胶体金试剂分别检测2019-nCoV IgG、IgM抗体。对其中7例血浆标本,比较亚甲蓝病毒灭活前、后IgG抗体滴度变化,评估病毒灭活对IgG抗体滴度的影响。结果 15例标本常规检测及2019-nCoV核酸检测均合格,但ALT偏高。2019-nCoV 3种IgG ELISA试剂检测抗体滴度、2种IgM ELISA试剂的结果差异较显著,病毒灭活前后IgG抗体滴度无明显变化。结论 国产ELISA试剂能够较好地检测出新冠病毒的IgG、IgM,但是由于试剂生产工艺、检验原理、灵敏度差异,不同试剂抗体滴度检测水平有差异。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对2019-nCoV IgG抗体滴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新冠肺炎康复者健康状况和抗体水平,为恢复期血浆采集和治疗选择合适的捐献者。方法收集2020年2月7日~3月8日长沙市新冠肺炎康复者出院时相关体检数据,对有意愿参加恢复期血浆捐献的康复者进行健康状况评估,评估合格者进行抗体检测。采用ELISA方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IgM、IgG抗体及总抗体,固相红细胞粘附法筛查血小板抗体,凝集法检测红细胞直接抗体及不规则抗体。结果 15名拟捐献者平均年龄32岁,平均住院天数16.5 d,样本采集时距出院平均17.9 d。15名拟捐献者新冠核酸检测均呈阴性,有1名HBsAg阳性不符合捐献条件。15名拟捐献者直抗、不规则抗体筛查均阴性,血小板抗体筛查均呈非特异性阳性。20%(3/15)为IgM阴性,53.33%(8/15)IgG抗体滴度大于160,60%(9/15)总抗体滴度大于320,46.67%(7/15)同时满足IgG抗体滴度大于160及总抗体滴度大于320。结论 46.67%~60%的拟捐献者可以进行恢复期血浆的捐献。采集前进行新冠肺炎康复者健康评估和抗体水平的检测,对于选择合适的捐献者,保障恢复期血浆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胶体金法和化学发光法试剂检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抗体的检测性能。方法对22例恢复期血浆按照《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9版)》进行质量检测和SARS-CoV-2核酸检测,并采用2种胶体金法和1种化学发光法试剂检测血浆中新冠抗体IgG/IgM水平。结果 22份标本的一般质量检测中,1例ALT复检不合格。2种胶体金法和化学发光法试剂在新冠抗体IgM检测中,阳性率分别为54.5%(12/22)、31.8%(7/22)和72.7%(16/22),2种胶体金法试剂检测结果存在差异(P<0.05),2种胶体金法试剂与化学发光法试剂检测结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冠抗体IgG检测中,阳性率分别为68.2%(15/22),81.8%(18/22)和86.4%(19/22),2种胶体金法试剂检测结果存在差异(P<0.05),2种胶体金法与化学发光法试剂检测结果存在差异(P<0.05)。结论 3种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的检测能力有差异,需根据临床需要选择合适的试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广州市无偿献血人群体内新冠病毒抗体水平,为恢复期血浆采集和临床使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不同时期在广州血液中心献血的合格献血者血液标本做新冠病毒抗体检测,其中对2023年2月献血的326人检测IgG抗体,444人检测中和抗体;对2023年7月献血的398人同时检测IgG和IgM抗体。结果 724份血液标本经生理盐水160倍稀释后有399份的IgG检测结果为反应性(55.11%)。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IgG反应性率无差异(P<0.05),但不同时间采集的标本的IgG反应性率有差异(2月25.46%vs 7月79.40%,χ2=210.74,P<0.05,95%CI:7.97,15.98)。398份血液标本经检测有5份为IgM反应性(1.26%)。该5名献血者的IgG检测结果均为反应性,血液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444份血液标本中有440份(99.10%)检出中和抗体,其中71.59%的中和抗体反应性献血者体内的中和抗体水平≥10μg/mL。结论 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有较高的新冠病毒抗体水平,具备为临床提供恢复期血浆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范围内爆发,对人类健康构成极大威胁,目前仍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本研究通过对1例康复者血浆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进行疗效评估,比较输注前后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肺部影像学改变及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的变化,探讨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是否有效。患者输注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后72 h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氧饱和度、氧合指数趋于好转,炎症指标明显改善;输注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后72 h肺部影像学无改善,病毒核酸检测仍然阳性,但基因ORFlab、N的靶标Ct值较前增大。本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输注康复者血浆治疗后临床症状及炎性指标得以改善,但更好的疗效依赖于把握康复者血浆的抗体效价以及输注时机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和血清抗体检测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确诊后不同时间段(第4、7、15、30、45天)血液和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病毒核酸,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抗体(IgM和IgG)。结果 26例确诊患者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时间为(16.3±11.6)d,转阴当日IgM和IgG检出率分别65.38%和53.85%,IgM抗体在确诊后15 d检出率达到65.38%,而IgG抗体为46.15%,IgM抗体最早可在确诊4 d内检出,并在15 d左右达到峰值,而IgG抗体需7 d左右才可检出,并随着时间延长检出率持续上升。确诊患者经过治疗,病毒ORF1ab基因和N基因表达量在一周内出现明显下降,至观察截止时间点(45 d)仍有1例ORF1ab基因阳性和5例N基因阳性。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早期,核酸检测或联合IgM抗体检测检出率高,感染中后期IgM和IgG抗体检测联合核酸检测可区别既往感染和无症状感染者。  相似文献   

7.
2021年2月下旬,上海出现了一轮本土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使得新冠疫情由常态化防控转为疫情防控攻坚战。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要求,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各级医疗机构迅速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这给非定点收治新冠患者医院紧急转制为定点医院提出了更高的检测防控要求。检验科作为与新冠病毒检测标本近距离接触的临床科室,存在实验室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面临临床常规标本和核酸标本气溶胶和接触传播的潜在风险,更需科室组织管理、人力资源规划、实验室核酸检测、实验室感染防控、医疗物资保障、工作人员心理疏导等多方面完善。本文结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部院区检验科应急转型工作实践,包括人员配置、临床样本的检测项目规划、核酸应急检测建立,科学、规范、有序开展相关工作,为兄弟单位提供检验科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紧急检测统筹管理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经成为人类疾病史上的第六次大流行疾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在原有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需要核酸检测或测序基础上增加了血清学检测作为依据,即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和IgG抗体阳性,或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恢复期较急性期4倍及以上升高也可确诊,并一直沿用。血清学检测由于检测条件容易实现、速度快、可以大量检测、患者接受度高等优点,与核酸检测联合成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的一种重要方法,多篇文献也肯定了血清学抗体检测在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方面的价值[1-2],但临床应用中血清学抗体检测假阳性造成对诊断干扰的案例鲜有报道。本例患者入院时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不能及时检测情况下先行血清抗体检测,可以及时获知病毒感染情况,以免造成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9.
<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在世界范围内持续流行,引发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2019-nCoV)基因组不断变异,影响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为确诊的首要标准[1]。各医疗机构应当加强核酸检测的质量控制,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第二版)》要求[2],实验室应开展室内质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用新冠肺炎恢复期康复者血浆、标本检验、血浆病毒灭活等过程中的操作和生物安全防护体会,为后续的采集和处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韶关市中心血站2020年2月15、18、24日接待的3例新冠肺炎恢复期康复者进行体格检查、采集血浆、巡视监护、标本检测、血浆病毒灭活、包装、发放、个人安全防护和生物安全处置等操作过程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1.
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可治疗多种病毒性感染疾病。本文通过总结既往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在治疗病毒性传播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分析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的潜在价值。总结了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在募集、血浆处理、抗体效价检测中的技术进展及其在禽流感病毒、MERS-CoV、SARS-CoV、EBOV、SARS-CoV-2等病毒性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血浆输注相关不良反应等。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在多数病例报道及回顾性分析结果提示其可以降低疾病死亡率,可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潜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其大流行是一场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是新冠病毒感染、新冠肺炎确诊的依据,因而其检测质量在疫情防控中尤为重要。使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质量控制物质以监控检测全过程,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有效手段。该文对常见新冠病毒质量控制物质的类型、特点及应用进行论述,以期为新冠病毒质量控制物质的合理选用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评估隔离病区常见物体表面新型冠状病毒污染风险。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某新冠肺炎收治医院隔离病区环境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等部位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状况进行检测与评估。结果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从某医院隔离病房采集各种对象样本共计298份,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样本20份,总阳性率为6.71%。从医务人员手套表面、新冠患者皮肤表面及物体表面检出新冠病毒的核酸阳性率分别为11.76%、14.29%和5.56%。结论 新冠肺炎患者周围环境物体表面存在污染风险,重症患者病房环境污染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不同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 ELISA抗体试剂应用于核酸检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抗体检测的结果差异性.方法 应用3种SARS-CoV-2 ELISA抗体试剂(代以ELISA试剂1、2、3)和1种假病毒中和试验(ppNAT),于2020年9...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新冠疫情防控不同时期深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新冠病毒抗体检测结果,评估不同时期献血人群的抗体水平及感染情况,为后续的血液检测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4 768份血浆标本来自于深圳地区不同时期(2022年9月30日—10月3日、11月3—6日、12月27—31日、2023年1月6—18日)的献血者,并且对新冠疫情流行期的献血者(2023年1月17—18日)进行征询是否处于新冠病毒感染康复期。采用核酸检测方法对4 768份献血者血浆标本进行8混样检测,同时对这些标本1 000倍稀释后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新冠病毒总抗体检测。分析疫情防控的不同时期血液筛查标本、新冠病毒感染者康复期标本的抗体反应性率,从性别、年龄、血型分析其抗体水平差异性。结果 4 768份献血者血浆标本核酸检测均为无反应性,抗体检测检出反应性标本2 342份,反应性率49.1%。4个时间段的反应性率分别为21.3%、15.8%、65.9%、93.9%。结论 新冠疫情防控不同时期深圳地区献血人群新冠病毒抗体反应性率差异较大;不同性别、血型人群抗体反应性率无差别,年轻人群抗体反应性率较高;经输血传播新冠病毒的风险极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IgG抗体效价,尽量减少因抗体水平太低,导致采集到的恢复期血浆不合格而浪费。方法使用化学发光技术重新测定23位重复捐献血浆者的49例血浆标本中IgG抗体效价。结果观察期内11位捐献血浆者的抗体效价不变,10位捐献血浆者抗体效价下降,2位捐献血浆者抗体效价上升。10例血浆抗体效价下降案例发生在14—44 d的检测间隔期中。结论康复者在出院后1个月内所捐献的血浆IgG抗体水平普遍较高,这为有效筛选供体,收集高效价水平的恢复期血浆提供了指导依据,同时也为观察抗体特征提供了有力的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17.
摘要:核酸检测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筛查和确诊的最重要依据,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全自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系统(简称新冠核酸全自动PCR检测系统)集样本识别和转移、核酸提取和纯化、体系构建、基因扩增和检测为一体或组合为一体,实现了核酸检测全过程的自动化,减少了常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中复杂的人工操作步骤,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率;可适用于急诊、发热门诊、常规以及大规模核酸检测等多种应用场景。然而,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从“手工- -半自动”向“全自动”过渡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需要探讨和解决。为规范新冠核酸全自动PCR检测系统在临床中的使用,该文从实验室的资质要求、人员要求、实验室的设置、仪器设备、试剂耗材、检验前过程、检验过程以及检验后过程等方面,对该系统的临床应用提出江苏省检验界的专家共识。  相似文献   

18.
2019年12月底,武汉市发现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随后感染人数不断上升,SARS-CoV-2核酸检测可及时对急重症及疑似患者的诊断提供直接证据。由于SARS-CoV-2可能存在气溶胶传播途径,检测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感染风险。因此,加强检测实验室生物防护显得极为重要。该文结合相关文献及在SARS-CoV-2核酸检测中的工作经验,从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个人生物安全防护、核酸检测过程生物安全防护等各个环节进行深入探讨,为SARS-CoV-2检测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提出相关措施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践,探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质量管理和生物安全防护。方法采集2020年1月30日-2020年2月28日就诊于深圳中医院发热门诊的患者(包括发热患者、湖北旅居者以及密切接触者、外地返深人员)的咽拭子、痰液、肺泡灌洗液、肛拭子等样本,共1844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开放读码框1ab(ORF1ab)、核衣壳蛋白(N)基因。结果 1844例样本中,检测出阳性病例2例。结论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护保证了新冠核酸检测安全高效的开展,及时准确的检测结果为新冠肺炎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精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保证本市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新冠)核酸检测医学检验实验室的检测质量。方法 :自2022年3月~5月,通过月度检查、蹲点督查、应急督查、盲样调查、留样再测等方法 ,加强对本市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质量监管。结果:区域新冠核酸检测医学检验实验室在人员资质、业务培训、室内质量控制、结果判断、复检流程、报告上传、清洁消毒和医疗废物(医废)处理等方面存在不合格情况。开展新冠核酸检测实验室从3月18日疫情初期的29个,逐渐扩展到5月16日的98个,但不合格实验室数未明显增多。本市医学检验实验室盲样调查合格率为96.6%~100.0%,实验室留样再测结果与留样检测机构结果一致率为98.3%~100.0%。结论 :本市区域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质量可控,没有发现系统性质量问题。多种措施并举的质量监管模式值得在区域新冠核酸检测质量监管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