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神经轴突导向因子1(Netrin-1)表达水平与帕金森病(P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PD门诊就诊的45例患者为PD组,并以同期年龄、性别和受教育水平与PD患者匹配的健康体检者29例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血浆Netrin-1水平,采用Hoehn-Yahr(H-Y)分级量表,统一PD评定量表(UPDRS),PD非运动症状评价量表(NMSS),嗅觉减退量表(HRS),PD睡眠量表(PDSS),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紊乱筛查量表(RRBDSQ),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自主神经症状评定量表(SCOPA-AUT)评估PD患者症状。采用ROC曲线分析Netrin-1诊断PD的价值。结果 PD组Netrin-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27.7(77.7~183.2)ng/L vs 316.0(131.3~837.1)ng/L,P=0.010]。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Netrin-1诊断PD的曲线下面积为0.723(95%CI:0.607~0.843,P=0.001)。PD患者血浆Netrin-1水平与H-Y分级、NMSS评分、HRS评分、RBDSQ评分和SCOPA-AUT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UPDRS-Ⅰ评分、UPDRS-Ⅱ评分、UPDRS-Ⅲ评分、HAMD评分呈显著正相关,与PDSS评分、MMSE评分和MoCA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PD患者血浆Netrin-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可以作为诊断PD的实验室参考指标之一。但在PD患者中,其表达水平与PD运动症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能是机体的一种代偿机制,可提示疾病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异动症、症状波动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9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PD患者13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年龄、性别、首发症状、病程、左旋多巴类制剂治疗时间、左旋多巴等效剂量、H-Y分级、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评分等。统计PD患者异动症、症状波动发生情况,其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30例PD患者中20例(15.38%)患者发生异动症,43例(33.08%)患者发生症状波动。发生异动症与无异动症的患者性别、首发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异动症的患者发病年龄小于无异动症的患者,病程、左旋多巴类制剂治疗时间长于无异动症的患者,左旋多巴等效剂量大于无异动症的患者,H-Y分级、UPDRS评分高于无异动症的患者(P0.05)。发生症状波动与无症状波动的患者性别、首发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症状波动的患者发病年龄小于无症状波动的患者,病程、左旋多巴类制剂治疗时间长于无症状波动的患者,左旋多巴等效剂量大于无症状波动的患者,H-Y分级、UPDRS评分高于无症状波动的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左旋多巴类制剂治疗时间〔OR=1.154,95%CI(1.027,1.964)〕、左旋多巴等效剂量〔OR=1.024,95%CI(1.003,1.502)〕、H-Y分级〔OR=1.362,95%CI(1.175,2.671)〕是PD患者发生异动症的危险因素(P0.05);左旋多巴类制剂治疗时间〔OR=1.146,95%CI(1.057,1.705)〕、左旋多巴等效剂量〔OR=1.204,95%CI(1.085,2.035)〕、H-Y分级〔OR=2.265,95%CI(1.552,4.428)〕、UPDRS评分〔OR=1.219,95%CI(1.086,1.927)〕是PD患者发生症状波动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PD患者异动症及症状波动发生率较高;左旋多巴类制剂治疗时间、左旋多巴等效剂量、H-Y分级是PD患者发生异动症、症状波动的危险因素,UPDRS评分也是PD患者发生症状波动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幻觉在帕金森病(PD)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相关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13年6月到2016年1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PD患者518例。收集详细的临床资料,并进行一系列量表评估,包括统一帕金森病评估量表(UPDRS)、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39(PDQ-39)、非运动症状评估量表(NM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额叶功能评估量表(FAB)及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将患者分成幻觉组和非幻觉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临床资料及各个量表的评分并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49例(9.5%)PD患者出现幻觉症状;幻觉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左旋多巴等效日剂量、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使用率、UPDRS运动评分、HY分级及症状波动和异动症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幻觉组(P0.05);而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幻觉组患者的NMSS总分及各亚项评分、HAMD总分、HAMA总分及PDQ-39总分均显著高于非幻觉组(P0.05),但两组FAB总分和MoCA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向前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病程(OR=1.142,P0.001)、NMSS量表中的泌尿系统症状评分(OR=1.058,P=0.001)及HAMA评分(OR=1.058,P=0.009)与PD患者幻觉的发生有关。结论 PD患者出现幻觉并不少见,其出现可能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病程较长的PD患者更容易出现幻觉;PD患者出现幻觉与运动症状无关,可能与某些非运动症状(如泌尿系统症状及焦虑)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白质高信号(WMH)对帕金森病(PD)运动症状和认知损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315例PD患者,根据Fazekas量表评分分为轻度WMH组191例,中度WMH组74例,重度WMH组50例。收集脑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Hoehn-Yahr(H-Y)分级、世界运动障碍协会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MDS-UPDRSⅢ)总分及震颤、强直、运动迟缓、步态姿势异常评分评估运动症状,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情绪,用3T MRI及Fazekas量表评估WMH程度,用Spearman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3组年龄、起病年龄、病程、MMSE和MoCA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3组H-Y分级、MDS-UPDRSⅢ总分、震颤、强直、运动迟缓、步态姿势异常、HAMA、HAMD评分及体位性低血压比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校正年龄、病程、起病年龄、MoCA、同型半胱氨酸、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吸烟、性别、体质量指数和心脏病等因素后,WMH与MMSE仍显著相关(β=-0.183,95%CI:-0.134^-0.007,P=0.029)。脑室旁WMH(r=-0.246,P=0.000;r=-0.235,P=0.000)和深部WMH(r=-0.192,P=0.001;r=-0.187,P=0.001)与MMSE和MoCA呈显著负相关。WMH与PD运动症状不相关(P>0.05)。结论 WMH对PD认知损害影响明显,临床需警惕PD伴发WMH,脑血管病二级预防可能对PD患者认知减退有潜在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65例帕金森病患者采用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H-Y分级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引起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Mo CA调查显示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1.51%;无认知功能障碍组病程、HAMD评分、H-Y分级、PUDRSⅡ评分、PUDRSⅢ评分低于认知功能障碍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年限(OR=0.096)、病程(OR=2.626)、HAMD评分(OR=4.038)、H-Y分级(OR=9.157)、PUDRSⅡ评分(OR=2.223)是帕金森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受教育年限、病程、HAMD评分得分、H-Y分级、PUDRSⅡ评分得分是帕金森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应加以关注,及早干预,以期减少或延缓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非运动症状(NMS)中抑郁、自主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嗅觉、快速动眼睡眠障碍评分之间及其与运动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PD综合评分量表(UPDRSⅢ)对44例原发性PD患者的运动症状进行评估;同时采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PD自主神经功能量表(SCOPA-AUT)、睡眠障碍(RBD)量表和史尼芬16项嗅觉筛查量表(SS-16)对患者的NMS进行评分,与12例对照组比较,统计NMS之间及其与UPDRSⅢ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PD组患者嗅觉障碍、抑郁程度、自主神经功能、快速动眼睡眠障碍均较对照组严重(P<0.01),而MMSE的评分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804).此外,在PD组中,HAMD-17评分(r=0.447,P=0.004)、SCOPA-AUT评分(r=0.360,P =0.023)与UPDRSⅢ呈明显正相关;而在NMS之间SCOPA-AUT与RBD评分呈正相关(r =0.331,P =0.035);HAMD-17与MMSE评分呈明显负相关(r=-0.460,P=0.003,);与SCOPA-AUT呈正相关(r=0.394,P=0.011).结论 NMS已经成为影响PD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NMS常伴随发生,其中抑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程度与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与睡眠障碍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PD患者抑郁的程度与其认知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程度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AutD)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6年5月~2020年5月就诊于我科的PD患者127例,采用统一PD评价量表(UPDRS)、Hoehn-Yahr(H-Y)分期、汉密尔顿焦虑14项量表(HAMA14)、汉密尔顿抑郁24项量表(HAMD24)、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皮肤交感反应(SSR)对其进行评估。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PD患者SCOPA-AUT总分、SSR与相关指标的相关性。采用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D患者Aut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纳入患者经SCOPA-AUT评估均存在AutD,其中以便秘症状最为常见(72.44%)。SSR异常的检出率为66.9%。病程长、焦虑、抑郁、有睡眠障碍的PD患者SCOPA-AUT评分更高(P<0.05)。SCOPA-AUT评分与年龄、病程、H-Y分期、HAMA14评分、HAMD24评分、PQSI均呈正相关(P<0.05);SSR...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特点及其与病情的关联。 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9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内科、老年病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原发性PD患者共96例,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定认知,行关期Hoehn-Yahr(H-Y)分期评定。将PD患者分为早期组(H-Y分期2期及以下)和中晚期组(H-Y分期2期以上),比较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或危险因素,使用相关分析法进行认知得分与H-Y分期的线性相关性研究。 结果入组PD患者中早期组51例,中晚期组45例,H-Y分期主要集中在1~3期,占全部人群的90.63%。MoCA量表检出认知障碍患病率为67.71%,中晚期PD认知障碍发生率(77.8%)较早期(58.8%)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2组患者在年龄、发病年龄、性别、临床首发症状以及受教育年限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晚期组中位病程(8年)较早期组(4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早期组和中晚期组的MoCA量表总得分中位数分别为25分、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且在视空间与执行、命名、警觉性、抽象能力中显示出差别。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受教育年限是认知功能的保护因素(P<0.001,OR=0.703),H-Y分期可能是认知功能的危险因素(P=0.035,OR=1.829)。相关性分析发现认知得分与受教育年限间存在正相关(r=0.610,P<0.001),与H-Y分组间存在负相关(r=-0.320,P=0.002)。 结论认知障碍在PD中发生率高,认知改变体现在视空间与执行能力、警觉性等方面,未发现年龄、性别、临床首发症状不同带来的认知差异。不可改变的受教育年限是认知功能的保护因素,H-Y分期与未来的认知损害风险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帕金森病(PD)病人体位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的发生率,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PD病人130例,所有病人入院后第2天进行卧立位血压的测定和各项精神量表的评估,其中合并体位性低血压(PD-OH)组55例,不合并体位性低血压(PD-NOH)组75例。对2组间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D-OH组病人的年龄、PD起病年龄和左旋多巴的等效剂量(levodopa equivalent dose,LED)明显高于PD-NO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差值和年龄、PD起病年龄呈正相关(r=0. 279,0. 281,均P0. 001);舒张压差值和年龄呈正相关(r=0. 177,P0. 001),和性别呈负相关(r=-0. 203,P0. 001); 2组病人血压与病程、HY分期、LED、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问卷(NMSQ)、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帕金森病问卷-39(PDQ39)评分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PD病人OH的发生率高,且随着PD病人的年龄和起病年龄的增加,OH的严重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病人睡眠障碍(SD)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93例PD病人,根据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分为SD组和非睡眠障碍(NSD)组,记录所有病人人口统计学资料,采用PSQI量表评价睡眠情况,同时使用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H-Y分级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评价量表(NMSS)、日间思睡量表(ESS)、疲劳严重量表(FSS)、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帕金森生活质量问卷(PDQ-39)量表评价运动及非运动症状。结果 PD病人SD发生率为67.74%;SD主要临床表现为实际睡眠时间的减少、入睡时间的延长、睡眠质量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越长及H-Y分数量表、UPDRS、PDQ-39、NMSS、ESS、FSS评分越高提示睡眠质量越差。结论 SD在PD病人中较常见,主要临床表现为实际睡眠时间减少、入睡时间延长、睡眠质量差,PD严重程度可能影响病人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0年12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帕金森病门诊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66例,根据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分为认知正常组38例和认知损害组28例。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Hoehn-Yahr(H-Y)分级、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39项(PDQ39)评估患者运动症状、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认知损害组受教育时间明显低于认知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时间是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保护因素(OR=0.644,95%CI:0.490~0.846,P=0.002)。帕金森病患者MMSE总分、时间定向力、延迟回忆、语言功能与H-Y分级、PDQ39总分、UPDRS-Ⅰ、UPDRS-Ⅱ、UPDRS-Ⅲ评分中等程度相关(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与其受教育时间、疾病严重程度和生活质量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流涎对帕金森病(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PD患者186例,根据是否出现流涎分为流涎组133例和非流涎组53例,采用PD统一评分量表(UPDRS)和Hoehn-Yahr(H-Y)分级评估患者的严重程度,采用PD生活质量量表-39(PDQ-39)测评其生活质量,并同时测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采用PD唾液分泌临床分级(SCS-PD)评估流涎组患者流涎程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PD患者男性流涎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78.8%vs 58.8%,P0.01)。流涎组男/女、UPDRSⅠ、UPDRSⅡ、HAMD-24及PDQ-39评分较非流涎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流涎组SCS-PD评分与病程、HAMD-24、UPDRSⅠ、UPDRSⅡ、PDQ-39评分中的4类(情感状态、羞耻感、社会支持、沟通)呈正相关,与教育年限呈负相关(P0.05,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PDQ-39总分的因素影响系数从大到小为UPDRSⅢ、H-Y分级、病程、SCS-PD、UPDRSⅡ、HAMD-24及年龄(P0.05,P0.01)。结论 PD患者男性流涎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流涎可显著影响PD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浆神经退行性蛋白与帕金森病(PD)非运动症状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就诊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的PD患者84例为PD组,同期招募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54例为HC组。PD组患者用系列临床量表评估非运动症状严重程度,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tau、磷酸化tau181(p-tau181)、β淀粉样蛋白42(Aβ-42)和α-突触核蛋白(α-syn)水平,采用Spearman's相关性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PD组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atigue severity scale,FSS)评分较HC组明显升高[(3.22±1.68)分vs(1.89±1.16)分,P=0.000]。PD组血浆α-syn水平较HC组明显升高[(320.00±64.91)ng/L vs (277.78±52.75)ng/L,P=0.000],Aβ-42水平较HC组明显降低[(267.61±77.75)ng/L vs (321.80±49.41)ng/L,P=0.001]。2组tau和p-tau181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PD组血浆α-syn水平与FSS评分呈正相关(r=0.237,P=0.030),且血浆α-syn水平是FSS评分的影响因素(OR=1.019,95%CI:1.006~1.032,P=0.004)。结论血浆神经退行性蛋白与PD非运动症状相关。血浆α-syn可能是PD疲劳的一种外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正常颅压性脑积水(NPH)患者与帕金森病(PD)患者的轻度认知损害程度和特点,分析2种疾病神经心理学评估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NPH患者与PD患者进行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匹配,分为NPH组(n=18)和PD组(n=18),分别采用改良Hoehn&Yahr(H-Y)分级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Rey听觉词语测验(RAVLT)、韦氏数字广度测验(DST)、画钟试验(CDT)进行运动障碍和认知功能评估,2组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结果:NPH组病程[(1.75±0.26)年]较PD组病程[(5.66±4.29)年]短[95%可信区间(CI):-5.97~-1.85),P=0.000 5],但NPH组的改良H-Y分期得分较PD组高(95%CI:0.549~1.56,P=0.000 6)。NPH组的MMSE量表总分较PD组低(95%CI:-2.18~-0.60,P=0.003 1)。NPH组RAVLT评价的即刻回忆、短时延迟回忆、长时延迟回忆皆比PD组得分低(95%CI:-13.31~-0.69,P=0.031 0;95%CI:-4.70~-0.74,P=0.008 5;95%CI:-6.05~-2.17,P=0.000 1)。NPH组的数字顺背广度和逆背广度均较PD组得分低(95%CI:-2.83~-0.17,P=0.028 2;95%CI:-1.45~-0.11,P=0.024 7)。NPH组的CDT得分较PD组低(95%CI:-1.33~-0.33,P=0.001 8)。结论 :非痴呆的NPH和PD患者以步态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可伴不同程度认知功能损害,但前者认知功能损害领域更广、程度更严重。采用MMSE、RAVLT、DST、CDT对2组不典型的病例进行全面认知功能评估,有一定诊断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D病人睡眠障碍(SD)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253例在门诊就诊的PD病人基本信息和临床资料,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7分为界将病人分为睡眠障碍(SD)组和非睡眠障碍(NSD)组。采用多种PD相关量表对病人临床特点、相关因素进行评估。结果 (1) PD病人SD发生率为65.22%。(2) SD组病人的病程、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Hoehn-Yahr(H-Y)分级、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39项生活质量调查问卷(PDQ39)评分显著高于NSD组,MMSE评分、MoCA评分显著低于NSD组(均P0.05)。SD组病人更易出现疼痛、兴趣减退、情绪低落、焦虑、注意力下降、头晕乏力、夜尿增多症状(P0.05)。(3)PD病人PSQI评分与年龄、病程、临床表型、LED、H-Y分级、UPDRS-Ⅲ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PDQ39评分呈正相关(r=0.164、0.171、0.177、0.191、0.336、0.310、0.470、0.359、0.429,P0.05),与MMSE评分、MoCA评分呈负相关(r=-0.271、-0.225,P0.05)。结论 PD病人SD发生率较高,存在SD的PD病人可能伴有更多的非运动症状和更严重的情绪障碍及认知功能损害,生活质量更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抑郁对不同运动亚型帕金森病(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PD患者200例(PD组),健康体检者150例(对照组)。PD组又根据主要临床特点分为震颤型组137例和非震颤型组63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对PD组和对照组进行抑郁评分,采用统一PD评定量表(UPDRS)及PD生活质量量表(PDQ-39)分别评价PD组的严重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PD组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8.0%vs8.7%,P0.01)。震颤型组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非震颤型组(63.5%vs 77.8%,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非震颤型组HAMD-24评分与病程、UPDRSⅡ、UPDRSⅢ、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和PDQ-39评分总分及各分项中的情感状态、羞耻感、社会支持、交往联络呈正相关,与发病年龄、PDQ-39评分各分项中的认知和睡眠呈负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PDQ-39总分的影响因素系数从大到小为UPDRSⅢ、H-Y分级、病程、UPDRSⅡ、HAMD-24、发病年龄及HAMA-14(P0.05)。结论非震颤型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震颤型高,症状严重,且影响非震颤型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伴发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65例PD患者分为轻度认知障碍组(PD-MCI)和无认知障碍组(PD-NCI);应用统一PD评分量表(UPDRS)、Hoehn-Yahr(H-Y)分期、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基础日常生活能力问卷(BADL)和39项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39)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2组患者发病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D-MCI组患者在Mo CA各个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PD-NCI组(P均0.01);2组患者H-Y分期、UPDRS-Ⅲ、PDQ-39、UPDRS-Ⅱ及BADL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Mo CA评分与H-Y分期、UPDRS-Ⅲ、PDQ-39、HAMD、UPDRS-Ⅱ呈负相关(r=-0.32、-0.23、-0.42、-0.49、-0.25,P0.05);与BADL呈正相关(r=0.40,P0.05)。结论PD-MCI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运动障碍相关,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伴发体位性低血压(OH)的特点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北京天坛医院210例PD患者,记录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测量患者的立卧位血压,按照是否伴发OH分为PD伴发OH(PD-OH)组和PD不伴发OH(PD-NOH)组。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在210例PD患者中,68例伴发OH,OH的发生率为32.4%。PD-OH组与PD-NOH组相比,年龄更大[(69.7±8.9)岁比(62.1±11.3)岁],病程更长[5.0(3.0~8.0)年比4.0(2.0~6.0)年],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更多(30.9%比17.4%),空腹血糖更高[(5.3±1.1)mmol/L比(5.0±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更高[(6.1±0.9)%比(5.7±0.7)%],H-Y分期更高[2.5(2.0~3.0)期比2.0(1.5~2.5)期](P<0.05)。PD-OH组患者MMSE量表总分及MoCA量表总分均较PD-NOH组明显下降[(25.1±4.9)分比(26.8±4.0)分;(19.4±5.4)分比(21.4±5.3)分](P<0.05)。两组患者MMSE量表各分项评分比较,PD-OH组患者注意力和计算力[(3.7±1.7)分比(4.2±1.3)分]、延迟回忆[(2.1±1.0)分比(2.5±0.8)分]及图形复制评分[(0.6±0.5)分比(0.7±0.5)分]均明显下降(P<0.05)。MoCA量表各分项评分比较,PD-OH组患者视空间和执行功能[(2.4±1.6)分比(2.9±1.7)分]、延迟回忆力评分[(1.3±1.4)分比(2.3±1.6)分]较PD-NOH组明显下降(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61,95%CI:1.022~1.102,P=0.002)和MoCA量表的延迟回忆评分(OR=0.690,95%CI:0.498~0.955,P=0.025)是PD-OH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PD-OH患者年龄更大,病程更长,病情更重,合并糖尿病更多、程度更重,高龄是PD-OH的独立相关因素。PD-OH患者认知功能明显受损,延迟回忆下降是PD-OH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PD患者55例为PD组,另收集正常健康人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取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智精神能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采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NSE、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并对结果比较分析。结果 PD组血清NSE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NGF、BDNF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中晚期PD组血清NSE明显高于早期PD组,血清NGF、BDNF水平明显低于早期PD组(P0.001)。合并认知功能损害PD患者血清NSE水平显著高于无认知功能损害PD患者,血清NGF、BDNF水平显著低于无认知功能损害PD患者(P0.01)。PD患者认知功能评分与受教育年限、血清NGF、BDNF水平呈正相关,与H-Y分级、NSE呈负相关(P0.05)。PD患者血清NSE水平与NGF、BDNF水平均呈负相关(P0.001)。结论血清高NSE浓度可能为PD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之一,临床检测该指标可能有助于PD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方法入选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期间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治疗的CKD患者22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公式计算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R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RS)对患者进行评估。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观察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依据HARS评分结果分为3组:无焦虑组(n=95),轻度焦虑组(n=110)和中重度焦虑组(n=20)。依据HDRS评分结果分为3组:无抑郁组(n=72),轻度抑郁组(n=119)和中重度抑郁组(n=34)。低的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焦虑:OR=1.35,95%CI 1.04~1.76;抑郁:OR=1.93,95%CI 1.40~2.66)和增龄(焦虑:OR=1.04,95%CI 1.02~1.76;抑郁:OR=1.03,95%CI 1.00~1.05)是CKD患者合并焦虑及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P0.05)。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694,P0.001)。结论肾功能下降和增龄是CKD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肾功能下降及年龄增加,不同程度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