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嗅鞘细胞(OECs)移植后在体内的存活情况和对脊髓横断伤的修复作用。方法4月龄SD大鼠,体质量250g左右。显露T9段脊髓,完全横行切断脊髓。A组(20只)在损伤远近端注射由成年SD大鼠嗅球分离、培养、纯化的OECs,B组(20只)在相同位置注射DMEM培养液,C组(10只)单纯做T9节段的椎板减压。术后观察动物脊髓功能恢复情况,每2周测定1次后肢运动功能(BBB评分法),共12周。术后3个月取损伤段及其临近脊髓标本,做HE染色、嗜银染色、抗NF和p75免疫组化染色。利用p75免疫组化染色来观察OECs在体内存活情况。结果手术后4周开始有运动功能恢复,在各个时间段BBB运动功能得分A组均显著高于B组(均P〈0.001)。A、B组都有神经纤维进入损伤区,在损伤近端,神经纤维数量A组显著多于B组(P〈0.001),但都显著少于相应节段的C组(P〈0.001)。经过p75免疫组化的OECs存在于脊髓损伤段周围,最远可到距离损伤区边缘1.0cm处。脊髓损伤再生神经纤维的数量与运动功能恢复成正相关(P〈0.01)。结论OECs移植具有明显促进脊髓横断伤神经纤维再生和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嗅鞘细胞(OECs)联合神经干细胞(NSCs)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及神经营养素-3(NT-3)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80只,Allen’s法行急性脊髓损伤造模后,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实验1组(NSCs移植组)、实验2组(OECs移植组)和实验3组(NSCs+OECs联合移植组)。局部注射法进行细胞移植。于术前和术后1、3、5、7、14、21、28 d,采用BBB评分法、改良的Tralov评分法和斜板实验,对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状况进行评分,进行运动诱发电位(MEP N1波)潜伏期的检测。最后,各组随机抽取一只大鼠进行灌注、取材与固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各组NT-3在局部受损脊髓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造模及细胞移植术后,24 h时内各组大鼠BBB评分及改良的Tralov评分均为0分;斜板实验角度下降非常明显,由实验前(82.00±3.45)°降为(12.73±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MEP(N1波)潜伏期明显延长。(2)随着实验的进行,各组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恢复情况:各实验组BBB评分及改良的Tralov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增高显著(P0.05);1周后各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实验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斜板实验角度也逐渐增加,1周后,实验组增幅大于对照组(P0.05);1周后各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实验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各组MEP(N1波)潜伏期均逐渐缩短,3 d后,各实验组潜伏期缩短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3 d后各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实验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各组大鼠受损脊髓组织中NT-3均有明显增高,7 d内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此后逐渐减少。其中从第5天开始,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实验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时,单种细胞单独移植,OECs的治疗修复效果要强于NSCs的治疗修复效果,OECs与NSCs联合移植取得的治疗修复效果最好。(2)NT-3在OECs与NSCs细胞联合移植组中表达最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嗅鞘细胞(OECs)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A组仅行脊髓损伤,B组脊髓损伤1d后移植OECs,C组脊髓损伤7d后移植OECs,移植后8周进行组织学观察、电生理检查,并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因子3(NT-3)、神经生长因子(NGF)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测定以及BBB评分。结果伊红-苏木精染色可见B组和C组脊髓大量细胞增生,瘢痕组织及空洞明显少于A组;A组结构恢复不明显。A组大鼠的运动诱发电位波幅明显降低,B组和C组大鼠运动诱发电位较A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49,P<0.05,)。B组、C组BDNF、NGF、NT-3、VEGF蛋白表达量较A组明显增高,C组较B组各蛋白表达量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31778.000,P<0.05)。大鼠脊髓损伤后BBB评分明显下降,OECs移植后时间的长短、组别的不同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对OECs移植后脊髓损伤大鼠的BBB评分均有显著影响(F时间=188.494,F组别=183.919,F交互=50.332,P<0.05)。结论 OECs移植治疗能够通过分泌神经营养因子和加速微血管再生改善微环境,促使大鼠损伤的轴突再生和部分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钟波  肖红卫  王素伟 《广东医学》2013,34(10):1500-1502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期植入嗅鞘细胞对轴突再生、穿过瘢痕和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用Allen法制造Wistar大鼠的脊髓损伤模型,在伤后即刻和2周后植入嗅鞘细胞,采用BBB方法观察3个月,经运动皮层注入神经示踪剂后行组织化学观察。结果部分大鼠嗅鞘细胞植入后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恢复较好(BBB>10)的大鼠组织学发现再生神经轴突可以穿过损伤瘢痕区到达脊髓损伤的下段。结论脊髓损伤后即刻和2周后植入嗅鞘细胞均有助于轴突再生、穿过瘢痕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脊髓损伤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脊髓损伤后神经元无法依靠自身再生修复,轴突再生困难,同时神经胶质瘢痕阻碍再生轴突的通过,因此脊髓损伤后减少神经细胞坏死,促进轴突再生,减少胶质瘢痕的形成是临床治疗的关键.许多研究发现嗅鞘细胞是神经系统中具有促进神经轴突再生,引导轴突正确生长的独特细胞,为脊髓损伤的修复带来了希望,但临床结果很不理想,为了提高其修复神经和正确引导轴突生长的能力,目前许多研究将基因工程技术和组织工程技术应用于其种植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花保安  李朝顶  李朝品 《中华全科医学》2011,(7):1117-1118,1130
目的帮助广大神经外科医生系统地了解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和OECs移植治疗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实验性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最新进展,以提高对SCI治疗策略和技术的全新认识。方法结合近年来OECs的研究、OECs移植治疗SCI的相关文献资料,分别介绍了嗅鞘细胞的生物学特性、OECs移植治疗SCI的可能机制、嗅黏膜嗅鞘细胞的研究、OECs联合移植的研究、脊髓损伤OECs移植时机的选择和OECs移植治疗SCI的临床研究。结果 OECs能促进轴突再生、营养受损神经和血管并且使轴突再髓鞘化,OECs移植到损伤的脊髓会改善其功能。结论 OECs移植治疗SCI的实验研究和早期临床应用均已证实OECs移植治疗SCI的有效性,但临床应用长期随访机制尚不够健全,缺乏系统的、客观的远期疗效评价体系,其作用的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明了。  相似文献   

7.
脊髓损伤(SCI)的临床治疗主要以手术结合免疫治疗为主,但是往往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干细胞能发挥神经保护和促进神经再生的特点,因而近年干细胞治疗SCI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并在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均获取得一定的进展.本文就嗅鞘细胞和间质干细胞用于治疗SCI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韦东  吴振  韦晓谋  戴盛明 《广西医学》2010,32(3):341-345
脊髓损伤是重要的致残因素,常遗留严重的残疾,包括运动功能丧失(瘫痪)、感觉障碍、膀胱排尿功能紊乱、肌痉挛、关节挛缩、疼痛、褥疮、心理障碍、性功能不全、甚至呼吸障碍。长期以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对脊髓损伤治疗手段的开发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试验,但迄今为止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的治疗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人们尝试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包括:(1)应用神经营养因子、生长因子促进轴突再生[1];(2)拮抗抑制轴突再生的生长抑制蛋白[2];(3)外周神经移植[3];(4)细胞移植(雪旺氏细胞,胚胎干细胞等[4]);但都没有明显的效果。近年来,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治疗方法之一。动物实验发现,移植的嗅鞘细胞能分泌多种细胞黏附分子和神经营养因子,使脱髓鞘的轴突重新生成髓鞘,为轴突的再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微环境;同时通过形成一个化学和物理屏障来防止再生轴突与胶质瘢痕中的抑制因子接触,进而促进脊髓损伤修复[5]。现将嗅鞘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相关临床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与嗅鞘细胞联合移植对大鼠创伤性脑外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125只SD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损伤对照组(A组)、神经干细胞移植组(B组)、嗅鞘细胞移植组(C组)、神经干细胞嗅鞘细胞联合移植组(D组)、假手术组(E组)。各组均咬开骨窗,显露硬膜,除假手术组外,各组均采用经典的Feeney氏法自由落体撞击法造成创伤性脑外伤。于造模后1、14、30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取材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125只大鼠均进入分析,B组、D组14、25、30d较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D组行为学评分在1d后各时间点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在25、30d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嗅鞘细胞联合神经干细胞移植有助于治疗大鼠创伤性脑外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NSCs与OECs联合移植对TBI大鼠运动功能修复的作用。方法:85只SD成年大鼠采用经典的Feeney氏法自由落体撞击法造成TBI运动功能损伤。剔除死亡及不合格的10只,余75只大鼠随机分为损伤对照组(A组)、NSCs移植组(B组)、NSCs与OECs联合移植组(C组)。各组均咬开骨窗,显露硬膜,于造模后1、7、14、25、30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取材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比较各组行为学评分及组织染色结果。结果:各组25只大鼠均进入分析,B组、C组7天、14天、25天、30天较A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C组在25天、30天与B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NSCs联合OECs移植能改善TBI大鼠运动功能,且治疗效果优于NSCs移植。  相似文献   

12.
肋间神经移植加NGF、BDNF基因修饰的OECs修复大鼠脊髓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自体肋间神经移植加NGF、BDNF基因修饰的嗅神经鞘细胞(OECs)修复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方法SD大鼠72只,经T11、T12间隙平面切取2mm的半侧脊髓,制成半切伤模型。动物分为A、B、C三组,每组24只。A组:将自体肋间神经纤维损伤脊髓近端前角灰质与远端前索白质桥接连接,伤侧L1、L2、L3、L4脊神经节与近端后索白质及远端后角灰质与近端后索白质桥接连接,并植入NGF、BDNF基因修饰的OECs;B组:同上述方法移植肋间神经,不植入OECs;C组:单纯脊髓损伤,脊髓半切缺损处填充明胶海棉,术后4、8周对各组动物进行神经功能检查(斜板实验检查,BBB评分),感觉诱发电位(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测以及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4周时,A、B组和动物神经功能,斜板试验,BBB评分及SFP、MEP检测结果均优于C组,8周时,A组动物神经功能,斜板试验,BBB评分,SEP、MEP检测结果均优于B组和C组,镜下见移植组织存活,充填于缺损处,部分脊髓组织融合,结论肋间神经移植加NGF、BDNF基因修饰的OECs对SCI的修复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神经干细胞移植对损伤脊髓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珂恩  李超  何永峰  布林 《海南医学》2005,16(7):134-135
目的 观察神经干细胞移植对损伤脊髓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脊髓半横断伤S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神经干细胞移植组(A组)、损伤对照组(B组)和正常组(C组),24小时每组12只动物取伤段标本测水离子含量。其余动物第6周、第12周每组8只动物爬坡试验,评价下肢运动功能及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测。结果 脊髓损伤(SCI)后组织水肿,Na^ 、Ca^ 离子浓度升高,K^ 、Mg^2 离子浓度降低。神经干细胞脊髓内移植后显著改善这些变化,使损伤神经功能有显著恢复。结论 神经干细胞脊髓内移植对SCI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神经细胞离子失衡、改善细胞内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4.
对嗅鞘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总结嗅鞘细胞的研究和应用成果,为探讨脊髓损伤的修复对策提供指导和实验方法,以期为改善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联合软骨素酶(chABC)鞘内注射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感觉功能的影响以及脊髓组织中神经干细胞、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损伤对照组(B组),chABC治疗组(C组),BDNF治疗组(D组),联合治疗组(E组),采用后肢运动功能评分法(CBS)对大鼠术后1周、2周、4周和2个月后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不同时间点大鼠脊髓组织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脊髓组织神经干细胞的影响,荧光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的变化。结果 术前各组大鼠神经功能均正常,术后1~2周,B、C、D、E各组CBS评分降低,但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2个月,C、D、E组CBS评分逐渐降低,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不同时间点BrdU阳性细胞数目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损伤后1周,C、D、E组大鼠脊髓组织BrdU阳性细胞数目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损伤后第2~4周,C、D、E组BrdU阳性细胞数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A组比较,B组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点Nestin阳性细胞数目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损伤后2周、4周、2个月,C、D、E组脊髓组织Nestin阳性细胞数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损伤后1周,A组星形胶质细胞比例逐渐降低,神经元细胞比例逐渐升高。B组细胞3种细胞比例均较低,随着时间延长,神经元细胞比例缓慢升高,星形胶质细胞比例缓慢下降。C、D、E组脊髓受损后脊髓受损后4周~2个月,C、D、E组神经元比例逐渐升高,星形胶质细胞逐渐下降,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DNF、chABC鞘内注射后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感觉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能与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以及神经元细胞的分化有关,但两者联合后效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将CFDA—SE和Hoechst两种常用的细胞荧光标记技术在嗅鞘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中的应用进行比较,选出一种更适合的方法进行推广.方法取20只脊髓完全横断的SD大鼠,其中10只移植用CFDA—SE标记的嗅鞘细胞,另10只移植用Hoechst标记的嗅鞘细胞.结果两种标记方法都能成功标记上,但Hoechst对移植后组织的污染率较高,CFDA—SE染色清楚,对受区组织干扰较少.结论CFDA—SE相比Hoechst在嗅鞘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中进行荧光标记更清楚、更准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嗅鞘细胞移植到损伤脊髓存活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植入损伤脊髓的自发绿色荧光的嗅鞘细胞(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GFP-OECs),研究移植后嗅鞘细胞的存活时间。方法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来自2.5月龄的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大鼠嗅球最外层的嗅鞘细胞,培养第10天,用显微外科技术将嗅鞘细胞移植到脊髓挫伤后的T10节段,对照组移植术后未作特殊处理,实验组移植术后腹腔注射环孢菌素A,两组分别在移植术后1、2、4、8周取材,观察细胞植入损伤脊髓后存活情况。结果对照组在移植术后2周内可见存活的嗅鞘细胞;实验组在移植术后4周仍可见存活的嗅鞘细胞,8周未见存活的嗅鞘细胞。结论嗅鞘细胞移植后存活时间小于8周。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ombined transplantation of neural stem cells (NSC) and 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 (OEC) on the motor function of rats with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s In three days after a rat model of caudate nucleus hemorrhage was established, NSCs and OEC, NSC, OEC (from embryos of Wistar rats) or normal saline were injected into bematomas of rats in combined transplantation group, NSC group, OEC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Damage of neural function was scored before and in 3, 7, 14, 30 days after operation. Tissue after transplantation was observed by immunocytochemistry staining. Results The scores for the NSC, OEC and co-transplantation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14 and 30 days after operation than in 3 days after operation (P〈0.05). The scores for the NSC and OEC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for the control group only in 30 days after operation (P〈0.05), while the difference for the NSC-OEC group was significant in 14 days after operation (P〈0.05). Immunocytochemistry staining revealed that the transplanted OEC and NSC could survive, migrate and differentiate into neurons, astrocytes, and oligodendrocytes. The number of neural precursor cells was greater in the NSC and combined transplantation groups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number of neurons differentiated from NSC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the co-transplantation group than in the NSC group. Conclusion Co-transplantation of NSC and OEC can promote the repair of injured tissue and improve the motor fimction of rats with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联合孕酮应用对大鼠脊髓损伤修复的协同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孕酮组、BMSCs组、BMSCs+孕酮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为采用改良的Allen法建立的脊髓损伤(SCI)模型鼠.按上述分组分别在脊髓损伤后立即将BMSCs移植到损伤部位,和(或)在脊髓损伤后第1~5天腹腔注射孕酮(8 mg/kg).脊髓损伤术后第0、3、7、14、21、28天用BBB评分法评价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脊髓损伤后第0天和第28天局部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髓磷脂碱性蛋白(MBP)和生长相关蛋白GAP-4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孕酮或BMSCs移植单独应用均可以有效促进大鼠后肢功能的恢复,二者联合运用效果更好.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脊髓损伤后第0天各脊髓损伤组局部组织BDNF、MBP和GAP-43的表达水平均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第28天孕酮组、BMSCs组和BMSCs+孕酮组上述指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孕酮+BMSCs组的表达水平最高.结论 单纯孕酮或BMSCs移植均能促进SCI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其机制之一可能是上调损伤局部BDNF、MBP和GAP-43的表达水平,促进髓鞘和神经元再生,两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海峰 《医学综述》2011,17(10):1470-1472
脊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近年来对脊髓损伤(SCI)修复研究的热点。移植的MSCs能向损伤部位自主移行,并分泌神经营养物质和细胞因子,促进损伤脊髓修复和神经功能恢复,显著改善SCI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MSCs生物学特性、移植治疗SC I的实验研究、治疗机制进行讨论和分析,为SCI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