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肾癌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小肾癌 (SRCC)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分级分期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择直径≤ 3cm的小肾癌患者 76例。其中有血尿、腰痛的 17例计为症状组 (2 2 .4 % ) ,健康体检或因其它疾患就诊偶然发现的 5 9例 (77.6 % )计为无症状组。 6 9例行B超检查 ,诊断率 84 .1% ;76例行CT检查 ,诊断率 94 .7%。 结果  76例患者均行经腰部斜切口根治性肾切除术 ,病理诊断均为透明细胞癌。术后随访 32~ 87个月 ,平均 6 2 .7个月。症状组和无症状组术后 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 10 0 .0 %、5 3.3%、33.3%和 10 0 .0 %、90 .6 %、77.4 % ,两组 3年和 5年生存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小肾癌的早期诊断主要依赖B超和 (或 )CT等影像学检查。无症状患者的远期无瘤生存率显著高于有症状患者。  相似文献   

2.
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和健康体检的广泛开展,小肾癌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各种影像医学检查手段在小肾癌的临床诊断中各有其优势,在临床应用时需相互补充,才能提高小肾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小肾癌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数文献将小肾癌界定为肿瘤直径≤3cm,也有些学者将肿瘤直径〈4cm作为一个界限。小肾癌在肾癌中占8.7%~2.5%,临床常无症状,因病灶小,易漏诊。鉴于小肾癌早期发现和手术治疗可使预后大为改观,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多普勒超声诊断和声学造影增强等方面均有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4.
小肾癌的影像学诊断(附43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影像学检查在小肾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小肾癌(直径≤3cm)患者的B超、IVU、CT、MRI等影像学资料。结果 43例小肾癌中,B超诊断恶性肿瘤28例,诊断准确率65.1%。29例行IVU,7例有间接征象(24.1%)。CT诊断恶性肿瘤42例,诊断准确率97.7%。14例MRI检查诊断恶性肿瘤13例,诊断准确率92.9%。结论 影像学检查中CT及CT增强扫描对小肾癌的定性、定位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偶发性肾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Yang G  Chen Z  Peng Y  Liu W  Tao L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6):445-447
目的 探讨偶发性肾癌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和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2 0年来收治的 10 9例偶发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与 2 4 7例同期治疗的非偶发性肾癌进行对比。 结果 偶发性肾癌组和非偶发肾癌组在发病年龄、性别、单双侧和病理类型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 ;偶发性肾癌平均直径 (4 1± 1 7)cm ,非偶发肾癌平均直径 (6 4± 3 2 )cm ,差异有显著意义 (t=6 72 ,P <0 0 1) ;偶发性肾癌的病理分期明显低于非偶发肾癌 (χ2 =2 10 .5 2 ,P <0 0 1) ;术后 3年(84 1% )和 5年 (6 8 5 % )生存率高于非偶发肾癌 (χ2 =7.5 1,P <0 0 1)。 1990~ 1999年检出偶发性肾癌 92例 (84 4 % )明显高于 1980~ 1989年的 17例 (15 6 % ,χ2 =19.4 7,P <0 0 1)。B超和CT能明显提高偶发肾癌的检出率 (χ2 =16 6 4 ,P <0 0 1) ;偶发肾癌手术疗效明显优于非偶发肾癌 (χ2 =14 5 4 ,P <0 0 1)。 结论 偶发性肾癌是肾癌未出现临床表现的一发展阶段 ,并非肾癌的另一类型。B超和CT是发现偶发性肾癌的主要诊断方法。此类型的病理分期低、瘤体小、早期发现和尽早根治性肾切除术是偶发性肾癌预后较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肾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原发性肾癌是一种相对少见的恶性肿瘤,约占成人全部恶性肿瘤的2%~3%,但就泌尿外科而言,却较为常见。在国内,肾癌为仅次于膀胱癌占第二位的泌尿系恶性肿瘤,同时也是成人肾脏最常见的实性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大多超过40岁,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发病年龄的中位数为65岁。男/女发病率约为2/1。近年来肾癌的发病年龄有提前趋向,我们见到发病年龄最小者为1例7岁男童。肾癌的临床发病率近年来稳步增加,且早期病变所占的比率也有所加大。我所1981~1985年、1986~1990年及1991~1995年收治的肾癌病人分别为47例、121例及217例。有人认为这是由…  相似文献   

7.
超声造影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价值,提高小肾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6月-200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35例小肾癌患者B超、CT、IVP、MRI的影像学特征,并对35例小肾癌患者进行了超声造影检查,将超声造影对小肾癌的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与增强CT扫描结果进行对比,以探讨超声造影对小肾癌的诊断价值。结果:B超诊断小肾癌的准确率为82.9%,CT诊断小肾癌的准确率为91.7%,MRI诊断小肾癌的准确率为90.4%。超声造影检查35例小肾癌患者共发现36个病灶(有1例患者为左侧多发)。超声造影诊断小肾癌的灵敏度为97.1%,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50%,准确率为97.2%。结论:小肾癌的早期诊断主要依赖B超和CT等影像学检查。B超是筛选小肾癌的首选方法;螺旋增强CT可为小肾癌定性、定位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价值。超声造影对小肾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率均较高,对小肾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肾癌的诊断和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肾癌(RCC)占成人全部恶性肿瘤的2%-3%,占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85%-90%,20%初诊时已有转移,30%术后发生转移,是泌尿系统中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肾癌的术前诊断和临床分期依赖于影像学检查,治疗选择取决于肿瘤分期和患者状况。近10年来影像技术的进步,特别是B超的广泛普及和CT的升级换代,极大促进了肾癌诊疗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312例肾癌诊治现状:肾癌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10.
小肾癌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B超、KUB+IVP、增强CT、MRI以及超声造影在小肾癌中的诊断价值,提高小肾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小肾癌患者的B超、CT、IVP、MRI检查结果,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对其中35例患者的超声造影检查结果和增强CT结果作对比研究。结果各种影像学检查手段诊断小肾癌的准确率分别是:B超81.6%、CT94.7%、MRI87.9%、KUB+IVP23.6%、超声造影97.2%。超声造影与螺旋CT对于小肾癌的诊断差异无显著性。结论B超是筛选小肾癌的首选方法,螺旋增强CT为小肾癌定性、定位诊断提供重要参考,超声造影对小肾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磁共振(MR)在小肾癌(直径≤3cm)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2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肾癌患者临床资料,病理类型包括透明细胞性肾癌20例、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及嫌色细胞性肾癌1例。所有患者均行1.5TMR动态增强检查。结果22例中T2WI假包膜显示率为81.81%;17例病灶在皮髓早期有较明显强化;3例病灶在皮髓早期强化轻微;2例肿瘤囊变,囊壁明显强化。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MR术前临床分期诊断符合率为86.36%,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率为90.91%,肿瘤侵犯肾筋膜诊断准确率为95.46%。结论MR对于小。肾癌的术前检出、诊断及分期有较高的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囊性肾癌15例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提高对囊性肾癌的认识。方法 对1982~1997年收治的152列囊性肾癌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病理学特征及治疗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囊肿相关肾占生病变12例,其中伴钙化5例,单纯性囊肿3例;术中活检发现癌变2例,多房囊肿性肾癌1例。15例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3例获随访,存活时间3个月~8年,平均3.2年。结论 囊性肾癌有其独特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特征,对不符合典型单  相似文献   

13.
小肾癌的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 探讨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手术治疗小肾癌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方法 对48例小肾癌患者行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男29例,女19例。平均年龄42岁(24~61岁)。平均肿瘤直径2.4cm(1.0~4.0cm)。病理分期T1N0M047例,双侧肾癌1例。评估肾蒂阻断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局部复发情况。结果 4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肾蒂阻断时间平均18min(12~26min)。术后出血3例、漏尿1例。平均随访21个月,1例术后6个月局部复发行根治性手术,1例出现远处转移而死亡,余未见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 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治疗小肾癌安全有效,手术指征可扩展至对侧肾脏正常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肾癌合并骨转移,尤其是以骨转移灶为首发症状的患者日渐增多,50%患者就诊时已存在转移灶^[1]。我科共收治13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小肾癌25例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直径小于4cm的小肾癌的诊治效果。方法 对25例直径小于4cm的小肾癌的诊治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25例均行B超、CT检查,B超明确诊断16例,准确率64%(16/25);CT明确22例,准确率88%(22/25)。16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9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随访10-102个月,平均56.6个月。9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中,发生术后出血1例,局部复发1例。结论 小肾癌的诊断主要依据B超、CT等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作出,其中CT是最有价值的检查万法。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小肾癌疗效可靠、安全,仍是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小肾癌治疗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影像医学的进步和广泛应用,小肾癌的诊断水平显著提高.近年报告小肾癌的病例数已占肾癌总数的40%~70%,大多数小肾癌因无症状而为临床偶然发现.小肾癌有其特点,治疗方面也为泌尿外科医师关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结石肾合并肾癌的诊断与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9例结石肾合并肾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及诊治经过.结果 9例患者中2例术前检查已发现结石肾合并肾占位病变行根治性肾切除;另7例中4例因结石手术术中发现可疑病灶行快速冰冻切片病检证实为肾细胞癌而行根治性肾切除,3例因结石肾积水合并感染形成脓肾行患肾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肾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肾癌选择性保肾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2月~2001年12月采用局部低温、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小肾癌16例。所有病例对侧肾功能正常,肿瘤直径平均2.4(1.5~3.0)cm,均为RobsonⅠ期。结果16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2(1.0~1.5)h,平均输血400(100~800)ml。术中损伤肾盏6例,以4-0的Dexon线修补,无术后出血、肾功能衰竭、感染、尿瘘等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26(3~57)个月,未见并发症及肿瘤局部复发及转移。结论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小肾癌安全有效,对肿瘤体积小、位置适宜、年轻患者可考虑行保留肾单位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临床表现和诊治方式的变化,改进切除技术。方法对1955年至2001年收治的537例肾癌患者资料按术式演变分为3个阶段进行分析。第1阶段为1955年至1982年,以单纯肾切除术为主;第2阶段为1983年至1992年,以经腹根治性肾切除术为主;第3阶段为1993年至2001年,以经腰根治性肾切除术为主。结果第1~3阶段临床表现:血尿分别为72.4%(42/58)、62.2%(92/148)、48.6%(161/331);腰腹痛分别为65.5%(38/58)、51.4%(76/148)、36.6%(121/331);腹部包块分别为51.7%(30/58)、23.0%(34/148)、12.7%(42/331);“三联征”分别为24.1%(14/58)、10.8%(16/148)、3.6%(12/331)。无症状肾癌所占比例分别为0%、6.1%(9/148)、15.7%(52/331)。3阶段肾癌的诊断分别以尿路造影、B超和CT为主。第1阶段以单纯肾切除术为主,根治性肾切除术仅占4.8%;第2阶段根治性肾切除术占76.5%,其中经腹占63.9%、经腰占36.1%,保留肾单位肾癌切除术(NSS)占1.7%;第3阶段根治性肾切除术占89.8%,其中经腰占77.4%、经腹占20.8%、经胸腹占1.8%,NSS占3.2%。第1阶段3、5年生存率分别为42.(;%、27.7%;第2阶段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64.4%、48.2%、17.6%;第3阶段3、5年生存率分别为74.2%、58.6%。结论肾癌典型的临床表现率逐渐下降;无症状肾癌所占比例增加,对肾癌的诊断更趋向于早期,诊断更加准确;肾癌的手术更加标准化,保留肾单位手术应用增加;肾癌生存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0.
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探讨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3年11月21例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资料,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50岁。右侧13例,左侧8例。临床表现主要为腰痛和(或)血尿。经彩色多普勒超声、CT和MRI确诊。Ⅰ型癌栓3例,Ⅱ型10例,Ⅲ型6例,Ⅳ型2例。其中行肾癌根治术加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15例,肾癌根治术加下腔静脉节段切除术4例。结果 19例手术者中,8例术后仅存活3~13个月,11例随访4~57个月至今,无瘤生存8例,带瘤生存3例。2例未行手术者分别于3、5个月后死亡。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CT和MRI对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诊断率较高,可准确判断癌栓位置。对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者,积极行肾癌根治术加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或下腔静脉节段切除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