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芸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5(8)
急性心肌梗死(AMI)起病急,病情险恶,病死率高,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缩小栓塞面积,阻抑栓塞扩展,防止左心室扩大和重塑,保护左室功能,是防止左心室重塑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改善临床预后,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率的有效手段,因而溶栓治疗时间越早,梗塞的范围就越小,病死率就越低.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与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的静脉溶栓治疗 ,是通过静脉给药的途径 ,使溶栓药物浓度迅速达到峰值 ,以达到溶解冠状动脉内的血栓 ,控制心肌梗死的范围 ,改善心肌功能的目的。由于该方法简单方便 ,易于推广 ,因此 ,近年来将此法作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措施。使用的溶栓剂有尿激酶 (UK)、链激酶 (SK)、重组链激酶 (r-SK)、人体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 (r-PA)和重组人体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 (rt-PA)。1 临床应用适应症临床适应症为典型的缺血性胸痛 ,其持续时间为 30min以上 ,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心电图证实有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3.
4.
马福英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4,1(3):212-213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急危重病,静脉溶栓治疗是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主要进展之一,溶栓的目的是尽早、尽快、充分而持久地使相关梗死血管相通。溶栓治疗时间越早,梗死范围越少,病死率越低。详细的病情观察、心电监护、溶栓后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显得非常重要,我们于1999年1月~2002年12月应用国产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周晓丽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6):F0003-F0003
急性心肌梗死(AMI)系指冠状动脉突然完全性闭塞,心肌发生缺血、损伤和坏死,出现以剧烈胸痛、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的动态变化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急性缺血性心脏病。其基础病变大多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MI起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经静脉溶栓是AMI患者早期最重要的治疗,及时溶栓可以挽救缺血和濒死的心肌,缩小梗死范围,改善心脏功能及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钱秋月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19):1817-1818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配合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做好溶栓前、中、后的护理。结果30例行溶栓治疗后23例获得再灌注。结论争取溶栓的时机和护理的配合是心肌梗死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2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行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包括溶栓前准备、溶栓过程中的准确配合、溶栓后全面周密的护理.认为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溶栓治疗的相关知识,加强对患者病情的动态观察,积极预防与处理并发症,对于保证溶栓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9.
通过回顾性总结32例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的护理体会到,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前护士应尽量缩短发病至溶栓的时间,重视溶栓前时间延误,提高冠脉再通率.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溶栓中及溶栓后易并发心律失常、出血等并发症,护士应注意观察及护理,掌握其病情变化的规律,提高病情观察的预见性及准确性.康复期做好康复训练及出院指导.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35例发病在6h内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选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实践.包括:心理护理和溶栓前后的护理,认为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病人进行有效护理,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兴华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6,4(10):21-21
我科自2000年1月-2006年6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200例,除扩冠、抗凝等常规治疗外,对符合条件的63例患者常规进行了静脉内溶栓治疗,通过护理观察,除疗效好,减轻病人长时间卧床的痛苦外,还缩短了病程。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前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护理要点。方法:通过18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的护理分析,深入细致地研究达到最佳疗效的护理方法。结果:本组除2例死亡,其他经临床随访及观察近期效果良好,总治愈率达88.89%。结论:通过护理,稳定患者情绪,保持大便通畅,合理安排休息、饮食,严密心电监护是增加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近年来已广泛推广应用,经临床证明:做好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护理,配合医生治疗,对梗死相关的血管再通、挽救濒死心肌、改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黄春凤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16):1492-1492
目的 回顾总结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症状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 予国产尿激酶150万u加生理盐水100ml,30min内静脉滴入,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出血倾向,抽血查心肌酶等。结果 34例AMI患者再通24例,总再通率为70.58%,其中发病≤2h溶栓再通率为87.50%。死亡6例,占17.64%。结论 早期溶栓,是治疗AMI的一项重要手段,溶栓越早,冠脉再通率越高,溶栓后症状观察、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康复是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提高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静脉溶栓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对42例发病在12h内的AM I患者,将尿激素15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 l中,使用输液泵在30m in内静脉泵入体内,24h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钠0.5m l皮下注射,每12h 1次,连用7d。结果:本组血管再通35例,再通率83.3%,未通7例,未通率16.7%,2例出现室性心动过速,1例出现心源性休克,1例牙龈出血,及时处理后患者均生命体征稳定,病情好转。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可促进疾病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1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静脉内溶栓治疗前后的综合护理方法。主要包括溶栓前的一般护理、心理护理、饮食与排便、吸氧等。溶栓后护理有密切观察胸痛的变化,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溶栓后心肌酶谱的变化,出血、心律失常、低血压等并发症的防治。认为采用综合护理手段可以有效地配合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临床实践证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病人溶栓治疗时间越早,冠脉血管再通率愈高,有利于恢复心肌灌注,挽救濒死的心肌,缩小心肌梗死范围,保护心室功能,消除疼痛,提高抢救成功率和生存率。现综合近年文献,就AMI静脉溶栓治疗及护理作一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是现代社会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的提高、溶栓疗法的开展以及各医院逐步建立的绿色通道,其病死率也逐年下降。尿激酶静脉溶栓方法简便,并发症少,费用低,易被患者接受,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溶栓疗法的成功与否及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密切相关,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报告了对39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监护病房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情况的观察分析,并介绍了该项治疗的操作方法、疗效观察及护理,强调整体护理在提高疗效、尽早处理并发症、改善预后、促进康复等方面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