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射频消融并发迟发型心脏阻滞二例刘君实例1女性,44岁,有阵发性心悸30年。心内电生理检查(EPS)诊断为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而采用消融慢径的方法进行房室结改良。先取后位法经Web-ster导管发放射频电能10余次(功率25W、放...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选择性消融慢径术后的晚期完全性房室阻滞。方法 对1125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采用下位法射频消融房室结慢径。结果 9(0.8%)例患者分别在术后第2、3和17天发生完全性房室阻滞,其中8例在消融术中有一过性完全性房室阻滞。平均随访2年.8倒的完全性房室阻滞持续存在,1例为间歇性;均无心动过速发作。结论慢径消融过程中一过性完全性房室阻滞可作为术后发生晚期完全性房室阻滞的先兆,术后应严密监测心电图。凝固性坏死灶外周损伤区的炎症反应是导致晚期完全性房室阻滞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3.
射频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时出现一过性完全性房室阻滞的预后意义[FenelonGd'AvilaA,MalackyT,等,AmJCardiol,1995、75(10):698(英文)]应用直流电或射频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时,可出现一过性Ⅱ...  相似文献   

4.
射频消融疑难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回顾分析224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结果,3例消融未成功,占1.3%。其中1例消融房室结Ⅲ度房室阻滞后仍有心动过速发作,提示房室结双径路一部共同通道的存在。消融不成功的原因可能为慢径不是一组纤维,且在解剖上快,慢径极为邻近,易同时受损。  相似文献   

5.
射频消融房室结慢径时有效靶点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12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心内电生理和射频消融资料,发现消融成功的116例中,6例(5.1%)有效消融靶点位于希氏束与冠状窦口连线的前1/3段(A区),88例(75.9%)位于中1/3段(M区),22例(19.0%)位于后1/3段(P区)。2例在A区放电时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另2例消融慢径失败。提示,房室结慢径消融的有效靶点75.9%分布于M区,慢径改良时应首选M区作为放电靶点,这有望提高成功率减少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回顾分析224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结果,3例消融未成功,占1.3%。其中1例消融房室结造成Ⅲ度房室阻滞后仍有心动过速发作,提示房室结双径路下部共同通道的存在。消融不成功的原因可能为慢径不是一组纤维,且在解剖上快、慢径极为邻近,易同时受损。提示在遇到消融极为困难的病例,应酌情放弃消融,考虑更恰当的治疗方式,以避免因刻意追求消融成功而导致永久性房室阻滞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快速心律失常射频导管消融时完全性房室阻滞的预防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快速心律失常射频导管消融时完全性房室阻滞的预防马长生(中日友好医院心内科北京100029)胡大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心脏中心)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已达较高的成功率,控制并发症已成为RFCA质量提高的关键所在。永久...  相似文献   

8.
下位法射频消融房室结慢径路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卢才义刘宣力郗晓红田赫华黄丛春毛树森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是房室结存在着传导速度和不应期不同的两条径路,即快径路和慢径路[1~3]。由于慢径路是这一折返环的关键部位,而且在窦性心律下其激动并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射频消融房室结慢径对诱发Ⅰ型房扑(AFL)的影响,分析这2种心和人常之间的关系和探讨房室结慢径的本质。方法 21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分别于射频消融前后行心房程序电刺激恨AFL。结果 慢径消融前AFL恨率为90.48%,慢径消融后 诱发率为38.10%,较消融前明显降低。结论右心房后下部组织是AVNRT和AFL折返环路的共同部分,慢径是右心房后下部缓慢传导组织向房室结  相似文献   

10.
总结应用电极导管消融术治疗37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访约0.92~8.16年的结果。本组射频电能消融术总有效率为95.2%,其中射频消融房室旁道的有效率为93.3%,较直流电者(62.5%)为高,复发率为6.6%,较直流电者(33.3%)为低。射频电能房室结改良术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有效率为100%,说明射频电能应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消融术较直流电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长期疗效好、复发率低等特点。在应用射频电能消融慢径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时,应作最早逆行心房活动标测,以策安全。如能完全消除慢径传导则可明显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射频消融过程中出现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伴21房室阻滞施广飞徐伟吉文庆余洪松张永林常见型(慢-快折返)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简称AVNRT)是一种常见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但AVNRT伴21房室阻滞却十分少见。我们遇见6例病人在射频消融过程中出现A...  相似文献   

12.
与射频消融相关的三度房室阻滞(AVB)通常由于房室结双径路、间隔部旁路、特发性左心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房室结区域的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等部位消融导致房室结或希氏束损伤所致,单纯由于导管机械压迫而非消融所致房室阻滞甚为罕见。本文报告1例儿童频发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室早)伴室速射频消融时因大头导管管体压迫房室交界区域致迟发的一过性三度AVB。[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李静  郑萍  罗秀锋  梁月香 《山东医药》2007,47(36):53-54
对56例房室结双径路(DAVNP)行慢径射频消融(RFCA),其中6例采取下位法拉线式消融术。54例患者一次射频消融成功,2例慢径消融后发现同时合并特发性室速行第二次射频消融术消融成功。56例患者中4例并发一过性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并发永久性Ⅱ度Ⅰ、Ⅱ型房室传导阻滞,1例并发气胸。认为DAVNP行慢径射频消融成功率高,相对安全。消融术中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如冠状窦口较大,横位心,青少年相对心腔较小等致His束与冠状窦口的解剖距离相对较短患者下可考虑应用下位法拉线式消融方式。  相似文献   

14.
<正> 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urrent ablation,RFCA)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开展,选择性消融慢径被一致认为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有部分患者并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即使在有经验的心脏中心,其发生率仍为0~3%,可发生在消融过程中,亦可发生在消融术后.我们对我院开展RFCA工作以来发生的2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病例进行了回顾分析,以避免今后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并发症.1 资料和方法病例:对56例AVNRT病人进行了房室结慢径消融,其中2例出现Ⅲ°房室传导阻滞,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63岁、32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史超过十年,既往无器质性心脏病和传导阻滞病史.  相似文献   

15.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是阵发性室上速中较常见类型。随着AVNRT心内电生理和房室结周组织结构的深入研究,已发现一种治疗AVNRT的合理方法——射频消融慢通道改良房室结[1-4]。慢通道消融无特异性定位标志,只能根据慢通道的解剖位置和局部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射频电消融(RFCA)术改良房室结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心内电图特点,以指导其治疗。方法:采用下位法阻断慢通道改良房室结对52例AVNRT患者RFCA消融靶点进行研究。结果:在影像学上,左前斜位有效靶点位于右房室环2~5点之间,其中3点处占58.6%。从临床电生理上分析,有效靶点是小A波、大V波,A波碎裂或有慢电位。慢电位在A波后、希氏束电位前,通常间期短、振幅低。当记录到碎裂心房电位及侵电位,且A/V<0.25处进行放电消融时,可以减少放电次数和X线照射时间。结论:慢电位及碎裂心房电位作为指导消融的心内电图指标,能提高RFCA术效率。  相似文献   

17.
194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行漫径的射频消融居室结改良术。8例术中出现一过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组),另186例则无房室传导阻滞出现(B组)。两组间射频能量无差异。随访期间(4~58个月)无一例有晚发的永久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提示术中一过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不能预测晚发的永久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行选择性射频消融(RFCA)慢径路术前、术后心脏各部分腔内电生理改变.方法 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在选择性慢径路RFCA前、后分别进行腔内电生理检查.记录RFCA前、后希氏束电图(HIS)、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心室有效不应期(V-ERP)、房室前传文氏阻滞点(AVN-WKB)、室房逆传文氏阻滞点(VAN-WKB)、房室结前传有效不应期(AVN-ERP)和房室结逆传有效不应期(VAV-ERP),将RFCA前、后心脏各部分电生理参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RFCA前、后HIS电图A-ERP、V-ERP、AVN-ERP及VAN-WK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VN-WKB、VAN-E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性RFCA慢径路对房室结双径路疗效肯定.在RFCA前、后(急性期)房室前传、逆传电生理均有一定改变.这与RFCA改变了房室结的部分结构,如大部分病例慢径路消失有关,不同消融部位对房室结传导电生理改变产生不同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慢径消融或后间隔旁路消融延迟出现的房室阻滞并发症少见。本文报告4例射频消融后出现的房室阻滞及其预后。方法519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行下位法消融慢径,98例行右后间隔旁路消融,共有4例延迟(>24h)出现房室阻滞。结果慢径消融组的3例患者分别于术后2、3d出现二度Ⅰ型房室阻滞并于术后2、4、9d消失。后间隔旁路消融组有1例患者于术后2d出现二度Ⅰ型房室阻滞,并于术后13d消失。射频消融放电15~31(25.6±8.7)次,能量20~50(29.0±19.2)W。放电过程中无快速的交界区心动过速或者>1个无逆传的连续交界区心律。4例患者在射频消融前后房室结前向和逆向传导功能均正常。结论慢径和后间隔旁路消融延迟出现的房室阻滞非常少见,通常在1~2周内恢复。  相似文献   

20.
心房颤动(房颤)的快速心室率临床首选药物治疗,但有时难以奏效。非药物治疗有毁损房室结或希氏束造成完全性房室阻滞的可能性。90年代中期国内外有不少关于消融慢径改良房室结而减低房颤时心室率的报道,我院于1995年9月以来共施行了6例,效果比较理想,现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