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拟红藤败酱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自拟红藤政酱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21例服用自拟红藤败酱汤,对照组78例服用金刚藤口服液。观察两组的超声提示,临床症状的变化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盆腔炎症状明显减轻.血液黏稠度,以及超声提示明显好转。结论:自拟红藤败酱汤治疗盆腔炎疗效肯定、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拟红藤败酱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21例服用自拟红藤败酱汤,对照组78例服用金刚藤口服液。观察两组的超声提示,临床症状的变化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盆腔炎症状明显减轻,血液黏稠度,以及超声提示明显好转。结论:自拟红藤败酱汤治疗盆腔炎疗效肯定、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自拟红藤败酱汤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6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红藤败酱汤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7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内服加外敷的方法,并用对照组的疗效作比较。[结果]治疗组中,53例痊愈,显效7例,有效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1%;对照组30例,痊愈15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红藤败酱汤是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加味红藤败酱汤并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的原则将10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组51例,用加味红藤败酱汤内服并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7,d为1个疗程;对照组49例,用头孢曲松钠、替硝唑静脉输液治疗,7 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50例痊愈患者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加味红藤败酱汤并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观察红藤败酱汤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对25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用红藤败酱汤保留灌肠。结果:治疗有效率达88%。结论:红藤败酱汤中药保留灌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正> 盆腔炎性包块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自1990年以来,笔者对80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采取综合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80例,均为住院患者,全部经B超确诊。发病年龄21~30岁40例,31~40岁24例,41岁以上16例。发病原因:产褥期调护不当30例,  相似文献   

7.
施荣慧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2):139-139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盆腔炎性包块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有效方法。方法:规范化抗生素的使用结合红藤汤灌肠的治疗,观察患者体温、血象、腹部体征及B超检查包块消失情况。结果:盆腔炎性包块保守治疗成功率91.1%,复发率低。结论:该方法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正> 女性盆腔炎性包块,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恰当彻底治疗,或者体质较差,重复感染,反变急性发作,病程迁延日久所致。一般病程长疗效差。长时间应用抗菌素往往发生菌群失调,出现二重感染,给治疗上带来了不少困难。采用中药活血化瘀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导如下: 临床资料 自1992—1996年3月,我院妇科门诊病人年龄最大者45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年龄35岁,病程最长者两年,最短者20天。病史较典型、均有反复发作。盆腔检查:宫体活动差或完全固定,子宫的侧方,左侧右侧,也可是  相似文献   

9.
<正> 1991年2月至1997年2月,我科采用活血化瘀为主,辅以消热解毒、软坚散结的方法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患者17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药灌肠加微波治疗盆腔炎性包块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理疗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疗效.方法选择30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微波治疗加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微波理疗,观察对照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2个疗程治愈率为93%,对照组2个疗程治愈率为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加微波治疗可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加速盆腔炎症的吸收,达到治愈的目的,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李瑞霞 《当代医学》2010,16(33):146-147
目的观察丹莪妇康煎膏对盆腔炎性包块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160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丹莪妇康煎膏和金刚藤胶囊,停药三个月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丹莪妇康煎膏组和对照组对盆腔炎性包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25%和9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莪妇康煎膏通过促进炎症渗出物的吸收,促进血肿、包块的吸收和消失,从而有效治疗盆腔炎性包块,为临床医生用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60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同时加服瞿麦煎治疗的经验。方法对120例门诊病例随机分成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总治愈率治疗组为98%,对照组为83%,有显著差异。结论慢性盆腔炎伴有炎性包块者加服瞿麦煎治疗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短波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接受抗生素治疗和抗生素与超短波联合治疗。结果:1个疗程治疗组治愈率为60%,对照组为0%;2个疗程治疗组治愈率为80%,对照且为23.33%。结论:超短波联合抗生素治疗是目前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4.
我院对盆腔炎性包块采取在传统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理气活血、软坚散结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外敷、灌肠等综合治疗84例女性盆腔炎性包块。总有效率95.3%,显著优于单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20.
梁桂玲 《海南医学》2005,16(7):109-1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诊治盆腔炎性包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腹腔镜进行微创手术结合术后常规用二联或三联抗生素5—7d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患者118例,并治疗后随访6-12个月。结果 118例盆腔炎性包块在腹腔镜下施行盆腔粘连松解术,无中转开腹者,同时行附件切除术16例,输卵管切除术42例,伞端造口术60例。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术后体温升高29例(24.6%),2—3天内恢复正常,5—7天出院。术后随访。未发现复发者,行伞端造口者中有14例(23.3%)已妊娠分娩。结论 采用腹腔镜诊治盆腔炎性包块,可以及时的精确诊断,也可尽早地手术清除感染病灶,减少炎症慢性作用所致的持续性炎症、盆腔痛及不孕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