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6%)明显优于对照组(68.6%),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显著(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氯吡格雷及其他常规治疗,疗程14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q12h,疗程10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血小板(PLT)及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D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PLT及凝血功能均无明显变化;用药过程中均无出血并发症发生。结论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0例急性进展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12500 u,腹部皮下注射,2次/d,连用10 d;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对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8.92±2.12),对照组(11.65±2.36),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测定均无异常,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无1例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能显著改善进展性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杨忠  张学俊  冯国营 《中外医疗》2008,27(32):24-25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在脑梗死疾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脑梗死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后10 d及21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比较分析.结果 低分子肝素钙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可显著改善进展性卒中的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相似文献   

5.
李宗友  陆景红  周颖 《安徽医学》2007,28(5):432-433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治疗组(LMWH+常规治疗),分别予治疗前和治疗后7、14、21d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判定,检测治疗前后凝血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明显优于对照组(67.7%),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显著(P<0.05),且能延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有助于神经功能改善,方法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6.
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2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80 mg,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用14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用1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天均依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巴氏指数(Bathel index,BI)评分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监测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IHSS在治疗后1周、BI评分在治疗后1、2周均有明显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均在正常范围内,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扎格雷钠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王碧云  邓微  蔡静怡 《河北医学》2005,11(4):339-341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cAMP、cGMP的影响。方法:选择150例急性脑梗死随机分为治疗组(血塞通及低分子肝素钙)80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4d进行疗效评定,并监测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的百分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治疗组均有明显改变,血小板计数和出凝血时间无明显变化,cAMP较前升高、cGMP较前下降。结论:血塞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脑梗死治疗中,有肯定的疗效,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个体化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加阿司匹林。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和,临床疗效评定.并监测凝血功能和脑出血并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脑出血并发率均无显著异常(P>0、05)。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应用治疗早期急性脑梗死比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更有效,且安全、不良事件少。  相似文献   

9.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使用丹参注射液及胞二磷胆碱静滴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6000U,腹壁皮下注射,2次/d,连用7d。14d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血液粘稠度降低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共纳入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30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 IU,皮下注射,1次/天,连用7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全血粘度的影响. 方法 将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62)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降纤酶,治疗组(n=62)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和降纤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全血粘度和神经功能改变. 结果 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改善,但治疗组E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后全血粘度均有一定程度降低(P均<0.01),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可降低全血粘度.  相似文献   

12.
高峰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9):1164-1167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脑梗死急性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脑梗死急性期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00 mg,1次/天;观察组加用低分子肝素5 000 U,皮下注射,2次/天,连用5 d。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和凝血功能变化,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脑梗死进展率和出血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第14天,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且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降低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升高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梗死进展率为6.0%,低于对照组的22.2%(P<0.05)。2组患者治疗前凝血功能检查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速避凝 (低分子肝素 )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急性脑梗塞 6 2例病人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治疗组 32例 ,对照组 30例。对照组给予静滴甘露醇、低分子右旋糖酐、能量合剂等药物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 :速避凝 0 .4 ml,SC,bid,共 10 d。两组病人于治疗前、治疗后 10 d分别对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状态进行评分和疗效评定 ,并在治疗前后检测血常规、凝血四项、肾功能和大小便潜血 ,其中治疗组病人在 3月后进行追踪观察 ,并对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状态进行评分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基本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 34.38%和 96 .88% ,对照组则为 6 .6 7%和 73.33%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能力状态 (病残程度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0 1~ 0 .0 0 5 )。结论 :速避凝治疗急性脑梗塞 ,具有疗效确切 ,使用方便 ,安全 ,副作用少等优点 ,可在有条件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李军 《华夏医学》2005,18(3):339-340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纳洛酮联合应用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8例)用低分子肝素钙0.4ml,脐周交替注射1次/12h,共7d,纳洛酮4mg/d,分2次静脉滴注,共14d。对照组(33例)应用蝮蛇抗栓酶0.75U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共14d,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液学改变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均比对照组有显著改善(分别为P<0.01、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分别为93.7%、72.9%;对照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分别为84.9%、51.6%,2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2组均未发现脑出血。结论:低分子肝素钙、纳洛酮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其改善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疗效方面均优于蝮蛇抗栓酶,且安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贺曦  杨柳  张敏 《重庆医学》2006,35(15):1388-1389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治疗组和复方丹参对照组,两组均连续用药15d。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而且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具有明显降低血黏度、抗凝、促纤溶作用,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低分子肝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 htheparin,LMWH)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LMWH加常规药物治疗组(治疗组)60例,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30例。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fe,ADL)评分及脑血流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P〈0.01),但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脑血管搏动指数和血管阻力指数明显改善(P〈0.01),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副作用。结论LMWH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其改善局部脑血流量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ASA)、低分子肝素(LMWH)及巴曲酶(DF-521)联合应用对脑梗死急性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阿司匹林与巴曲酶联合治疗组(对照组,n=51)和阿司匹林、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组(观察组,n=50),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15、30、90天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I)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高切应力和红细胞压积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好于对照组。三联治疗组在治疗后90天时NIHSS、BI评分的好转优于两联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发生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司匹林、巴曲酶和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预后,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殷秋芳  刘晓芬  袁文英 《九江医学》2003,18(4):191-192,194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脑梗死住院患者分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和常规复方丹参加低分子右旋糖苷治疗组(对照组),前瞻性观察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均能有效地改善(P<0.05),而治疗后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