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冯旭  林辉  何巍  郑宝石  覃家锦 《广西医学》2001,23(6):1333-1336
目的 :探讨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方法对体外循环术中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 :16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实验组 (浅低温逆行灌注心不停跳组 )与对照组 (中度低温心停跳组 ) ,每组 8只。体外循环 (CPB) 15 0分钟。于 6个时点采静脉血 ,检测血浆心钠素 (ANP)。结果 :两组CPB期间ANP及CGRP与CPB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升高 ,实验组ANP较对照组升高快 ,ANP在再灌注 30分钟达峰值 ,实验组与对照组ANP在CPB中各时点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ANP可作为CPB过程中检测心肌保护效果的敏感指标 ;心脏不停跳法有利于ANP的合成和释放 ,具有较佳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2.
陈铭伍  冯旭  周华富  何巍  覃家锦  郑宝石 《广西医学》2004,26(12):1765-1767
目的 探讨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方法对体外循环术中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  2 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浅低温逆行灌注心不停跳组 )与对照组 (中度低温心停跳组 ) ,每组 10人。体外循环 (CPB) 15 0分钟。于 6个时点采静脉血 ,检测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结果 两组CPB期间CGRP与CPB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升高 ,实验组CGRP较对照组升高快 ,在CPB结束达峰值 ,实验组与对照组CGRP在CPB中各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CGRP可作为CPB过程中检测心肌保护效果的敏感指标 ;心脏不停跳法有利于CGRP的合成和释放 ,具有较佳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3.
冯旭  周华富  陈铭伍  覃家锦  何巍 《广西医学》2003,25(12):2408-2411
目的 :探讨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方法对体外循环术中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 :1 6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实验组 (浅低温逆行灌注心不停跳组 )与对照组 (中度低温心停跳组 ) ,每组 8只。体外循环 (CPB) 1 5 0分钟。于 6个时点采静脉血 ,检测血浆心钠素 (ANP)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结果 :两组 CPB期间 ANP及 CGRP与 CPB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升高 ,实验组 ANP及 CGRP较对照组升高快 ,ANP在再灌注 30分钟达峰值 ,CGRP在 CPB结束达峰值 ,实验组与对照组 ANP在 CPB中各时点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 .0 1 ) ,实验组与对照组 CGRP在 CPB中各时点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ANP及 CGRP可作为 CPB过程中检测心肌保护效果的敏感指标 ;心脏不停跳法有利于 ANP及 CGRP的合成和释放 ,具有较佳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手术对犬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方法 :将 1 6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浅低温逆行灌注心不停跳组 (实验组 )与中度低温心停跳组 (对照组 ) ,每组 8只。体外循环 (CPB) 1 5 0 m in。于 6个时点采集静脉血 ,检测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结果 :两组 CPB期间 CGRP与 CPB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升高 ,实验组 CGRP较对照组升高快 ,在 CPB结束达峰值 ,实验组与对照组 CGRP在 CPB中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或 P <0 .0 5 )。结论 :CGRP可作为 CPB过程中检测心肌保护效果的敏感指标 ;心脏不停跳手术法有利于 CGRP的合成和释放 ,具有较佳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联合瓣膜置换术对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将 3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联合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浅低温逆行灌注心不停跳组 )与对照组 (中度低温心停跳组 ) ,每组 15例 ,体外循环 (CPB)15 0min。于 6个时点采静脉血 ,检测血浆内皮素 (ET)。结果 转机后ET持续升高 ,逆灌开始 90min至CPB后与CPB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对照组阻断主动脉后 6 0min至CPB后与CPB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实验组与对照组转机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转机 6 0、90、12 0min ,主动脉开放 30min及CPB后对照组较实验组升高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联合瓣膜置换术减少了ET的合成及释放 ,可能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浅低温体外循环(CPB)心脏不停跳与中度低温CPB心脏停跳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60例风湿性心脏病(RDH)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浅低温CPB心脏不停跳组,对照组为中度低温CPB心脏停跳组,每组30例。测定心肌磷酸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鄄MB)、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于心内操作前、后观察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实验组CPB时间、心肌超微结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各时段心肌酶升高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浅低温CPB心脏不停跳优于中度低温CPB心脏停跳心肌保护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CPB)下冷晶体停搏液间断灌注和不停跳行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12只同种健康山羊随机分为两组;冷晶体间断灌注组(对照组);不停跳组(实验组),每组6只,分别在CPB的不同时刻测定心肌组织铜蓝蛋白(CP)的含量及静脉血丙二醛(MDA)的含量,并切取心肌组织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对照组CPB期间CP、MDA逐渐升高,恢复正常灌注后升高更明显,实验组虽也有所升高,但较对照组低,且恢复正常灌注后无升高趋势,超微结构的改变示对照组改变明显,而实验组则变化不明显,结论:浅低温不停跳行心内直视手术可有效避免心肌的缺血和再灌注损伤,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对心肌保护效果。方法将6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中度低温心不停跳组)与对照组(浅低温心脏不心停跳组),每组30例,于6个时点采静脉血,检测血浆内皮素(ET)。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转机后日持续升高,与CPB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机40min,并行15、30min及停机后30min实验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浅心脏不停跳联合瓣膜置换术减少了ET的合成及释放。可能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与艾司洛尔联用对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心脏手术患者心肌保护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法主动脉瓣置换术或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在主动脉阻断前1 min,从体外循环管路中加入艾司洛尔100 mg,主动脉阻断后即以0.1%硝酸甘油溶液按0.5μg.kg^-1.min^-1持续经上肢外周静脉注入,并在主动脉开放前2 min停药。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同样的时刻和途径给予0.9%NaCl注射液。于切皮前、转流开始前、停机后10 min、手术毕等时点取动脉血标本作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浓度测定,并观察术中、术后病人情况。结果两组停机后的cTnⅠ浓度值均比转流前增高(P〈0.01),而观察组cTnI浓度的增高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酸甘油与艾司洛尔联合应用方法对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心脏手术患者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中血浆心钠素(ANP)变化及对心肌保护效果.方法:将6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浅低温心脏不停跳组)与对照组(中度低温心脏不停跳组),每组30例,体外循环(CPB)120 min.于6个时点采静脉血,检测血浆ANP.结果:转机后两组ANP持续升高,实验组ANP在CPB开始30 min至CPB结束后与CPB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NP在CPB开始60 min至CPB结束后与CPB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ANP在CPB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机30、60、90、120 min及CPB结束后实验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有利于ANP的合成及释放,推测其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联合瓣膜置换术对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 :3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联合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浅低温逆行灌注心不停跳组 )与对照组 (中度低温心停跳组 ) ,每组 15例。体外循环 (CPB) 15 0min。于 6个时点采静脉血 ,检测血浆心钠素 (ANP)及内皮素 (ET)。结果 :实验组 :转机后 ANP持续升高 ,逆灌开始 6 0 m in至CPB后与 CPB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对照组 :ANP在阻断主动脉后 90 m in至 CPB后与 CPB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实验组与对照组转机前 A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转机 6 0、90、12 0 min、主动脉开放30 min及 CPB后实验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实验组 :转机后 ET持续升高 ,逆灌开始 90 min至 CPB后与 CPB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对照组 :ET在阻断主动脉后 6 0 min至 CPB后与 CPB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实验组与对照组转机前 E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转机 6 0、90、12 0 min、主动脉开放 30min及 CPB后对照组较实验组升高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联合瓣膜置换术有利于ANP的合成及释放 ,减少  相似文献   

12.
冼磊  陈铭伍  何巍  郑宝石  冯旭 《广西医学》2009,31(4):463-465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手术与停跳手术对心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影响的差异。方法将40只健康山羊分为实验组(浅低温不停跳组)与对照组(中度低温停跳组)进行体外循环,分别于7个时点采冠状静脉窦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和醛固酮(Aldo)水平。结果两组在体外循环过程中冠状静脉窦血PRA、AⅡ和Aldo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1),其中对照组比实验组升高更明显(P〈0.01)。结论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手术对心脏RAAS的影响可能较停跳心内手术小。  相似文献   

13.
浅低温心脏不停搏心内手术对心肌保护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CPB)心脏搏动中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浅低温心不停搏组)和对照组(中低温心停搏组).分别在术前、转机、停机及术后6 h、12 h、24 h、48 h、72 h,取冠状静脉窦或中心静脉血样,测定血气分析及血清中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并取心房间隔肌观察心肌含水量及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临床观察CPB时间、脱机、呼吸支持、多巴胺应用、严重心律失常和血红蛋白尿等指标.结果:冠脉循环血气、电解质、酸碱水平与体循环的组内组间对比基本一致.CK、CK-MB、AST、LDH两组在CPB和术后均有增加,且以对照组升高显著,与观察组相同时点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术后MDA明显升高,SOD明显降低(P<0.01),而观察组变化不大.心肌含水量和超微结构观察,对照组变化显著,而观察组轻微改变.临床指标观察,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搏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损伤很轻,有很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4.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的心肌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 (OPCAB)和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 (CABG)围术期心肌损伤程度 ,探讨OPCAB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5 0例病人分为两组 ,A组 2 0例 ,为CABG组 ,B组 30例 ,为OPCAB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后、手术结束后即刻、术后 2 4h、72h、16 8h取静脉血标本 ,分别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和CK MB活性 ;另外记录围手术期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OPCAB组术后辅助呼吸时间较体外组短 (P <0 .0 1) ,而且房颤的发生率较低 (P <0 .0 5 )。CABG组与OPCAB组cTnI、CK MB的术前水平相似 ,而术后即刻、术后 2 4h、72h均较OPCAB组明显升高 (P <0 .0 5或 0 .0 1)。结论 :与CABG相比 ,OPCAB的心肌损伤较轻 ,心肌保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本实验探讨兔离体心脏经冠状静脉窦不同逆灌方法对心肌细胞膜脂流动性及膜功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家兔 3 2只 ,体质量 3 0~ 3 5kg ,随机分为 4组 :A组 (常温氧合血逆灌心脏不停跳 ) ,B组 (温血心脏麻痹液持续逆灌 ) ,C组 (冷血心脏麻痹液持续逆灌 ) ,D组 (冷晶体麻痹液持续逆灌 )。兔离体心脏顺灌左心做功 2 0min ,持续逆灌 60min ,左心做功 60min。比较各组心肌细胞膜脂流动性、心肌细胞膜丙二醛 (MDA)含量、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 逆灌后恢复顺灌左心做功第 60分钟B、C、D 3组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和心肌细胞膜脂流动性均明显低于A组 (P <0 0 5 ) ,心肌细胞膜MDA含量和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较A组高 (P <0 0 1)。B组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和心肌细胞膜脂流动性优于C、D组 (P <0 0 1) ,B组心肌细胞膜MDA含量和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明显较C、D组高 (P <0 0 1) ,C、D两组间差异不明显。结论 常温氧合血逆灌心脏不停跳在减轻心肌细胞膜自由基损伤 ,维持膜脂流动性和膜ATP酶功能 ,减轻细胞内钙超载方面优于心脏麻痹液逆灌停搏 ,温血逆灌优于冷血和冷晶体液。  相似文献   

16.
浅低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探讨浅低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优缺点。方法 40例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20例。心跳组不阻断升主动脉,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停跳组在常规方法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分别于术前、停机即刻、术后 6h、12h、24h、48h分别取外周静脉血测定心肌酶(CK)、肌钙蛋白-I(cTnI)的血浆浓度并观察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多巴胺和硝普钠的用量及患者在ICU时间等。结果 停机即刻、术后 6h、12h,停跳组的CK含量较心跳组显著升高 (P<0.01);停跳组cTnI的量在停机即刻至 48h均高于心跳组;不停跳组平均体外循环时间(52. 4±17. 5)min,明显低于停跳组(84. 8±16. 6)min(P 0. 01)。心跳组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结论 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是一种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缩短了手术时间,但对复杂心内畸形的操纵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