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临床资料患者1,男,63岁,因"胸闷7h,加重3h"于2009年5月5日入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35次/min;血压70/40mmHg(1mmHg=0.133kPa)。入院查体:血压105/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分型特点。方法:本次共选择4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回顾分析临床分型及预后。结果:下/后壁心肌梗死并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34例,其中Ⅰ度8例,Ⅱ度12例,Ⅲ度14例;前壁/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并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6例,其中Ⅰ、Ⅱ、Ⅲ度各2例。下/后壁心肌梗死并发率显著高于前壁/广泛前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早发组死亡2例,晚发组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依据病理分型及其与病情特点和预后的相关性,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以增强救治水平,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患者,老年男性,因持续性胸骨后闷痛10余小时入院,往有高血压病史.查体:血压95/55mmHg,双肺呼吸音清,肺底少量湿罗音,心浊音界无扩大,心率62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下壁心肌梗死.入院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入院后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及心肌梗死常规急救治疗,病情一度较稳定,后出现心率减慢,逐渐出现房室传导阻滞,经应用改善传导及提升心率的药物,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4.
<正> 患者,女,38岁.因反复心慌气短8年加重2d 昏厥2次,于1986年12月17日以病毒性心肌炎Ⅲ°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脑缺氧入院。8年来间断心悸、气短,未曾确诊。查体:血压13.3/8kPa(100/60mmHg),心率52次/min.眼球稍突出(?)皮肤潮湿多汗,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尖区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第一心音亢进,两肺呼吸音清晰,腹部(-)。入院时心电图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3d 后心电图出现房(?)与Ⅱ度房室传导阻滞交替。心脏B 超示:左房扩大(47×50mm,前后径45mm),右室稍增大(36×70mm),余房室内径正常。心电向量图大致正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80岁.因"突发胸痛、胸闷10h"入院.体格检查:T 36.5℃,P 39次/min,R 18次/min,BP 80/50mmHg,神志清,精神不振,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底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心率39次/min,心音低钝,可闻及大炮音,无杂音,双下肢无水肿.ECG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心电图改变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低血压状态".根据ACC/ESC心肌梗死治疗指南,该患者为PCI的Ⅰa类适用证,和患者家属交待病情及协商以后,决定行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相似文献   

6.
心肌桥引起急性心肌梗死伴晕厥一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男,57岁,因突发晕厥2次,胸闷、胸痛1d于2006年2月10日入院.患者于入院1周前站起时突然摔倒在地,伴恶心,持续数秒钟自行缓解.入院当日晨5时,患者在睡眠中突然憋醒、胸闷、胸痛,排尿后晕厥,胸痛不能缓解来我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6年.有高血压家族史,吸烟少量.查体:血压125/80mmHg,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80次/min,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入院后心电图显示胸前导联V2-6 ST-T改变,肌酸激酶(CK)482 U/L、肌酸激酶MB同功酶(CK-MB)37U/L;肌钙蛋白T 0.80ng/ml.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血管迷走性晕厥.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前降支(LAD)中段可见2处肌桥(图1).造影过程中出现晕厥,心率60次/min,血压40/20mmHg,经用多巴胺后3min血压恢复至100/60mmHg.  相似文献   

7.
王灿敏  丁力  梁化达 《广东医学》2005,26(4):557-557
患者 ,男 ,79岁。因突发心前区疼痛伴晕厥 2h入院。体查 :血压 74 / 4 7mmHg,脉搏 6 0次 /min ,神志清醒 ,面色苍白 ,上唇、甲床紫绀 ,皮肤湿冷 ,双瞳孔等大等圆 ,对光反射迟钝 ,双肺呼吸音粗 ,双肺底可闻及散在的湿性音 ,心音低钝 ,各瓣膜区无杂音 ,肝脾未及 ,双下肢不肿。心电图提示Ⅱ、Ⅲ、avF、V7~ 9导联ST弓背向上抬高 0 2mv ,PR间期 0 2 4s。急查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及心肌酶谱均正常。诊断为 :冠心病 ,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入院后患者血压进行性下降 ,最低至 6 0 / 2 8mmHg ,心率进行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3月至2011年3月诊治的52例急性右室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单纯急性右室心肌梗死5例,合并下壁梗死15例,合并下壁和后壁梗死19例,合并前壁和后壁梗死13例;27例(51.92%)患者出现心力衰竭,29例(55.77%)心律失常;11例(21.15%)患者表现出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9.62%)表现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经综合治疗后,治愈出院49例(94.23%),死亡3例(5.77%).结论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病情复杂多变,易并发各种不良心血管事件,易误诊、漏诊.因此掌握急性右室心肌梗死复杂的临床特征,及早行合适疗法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锐锋  张莉 《广东医学》2003,24(5):513-514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预后及转归。方法:回顾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发病后第1天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3例(68%),第2-3天出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6例(32%)。治愈13例,死亡6例,病死率为32%。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为血管内科急症,尤其是并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时预后更差。应采取积极、正确的治疗措施,及时的冠脉再灌注治疗,恢复房室结动脉的供血,是房室传导阻滞转复为正常窦性心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多枚冠状动脉支架重叠成功封堵冠状动脉穿孔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7岁,因胸痛10 d于2011年7月11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年,吸烟600年支,无冠心病家族史。查体:血压136/95 mmHg(1 mmHg=0.133 kPa);心界不大,心率70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心电图: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心脏彩超:右室侧壁活动减弱,射血分数(EF)51%。肌钙蛋白:外院2011-07-01检测为1.  相似文献   

11.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易并发房室传导阻滞(AVB),其发生率32.7%,较急性心肌梗死(AMI)高。1999~2002年,我们收治AIMI 5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探讨AIMI并发AVB的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AIMI 58例,其中男37例,女21例;平均年龄(63.5±16)岁。单纯下壁22例,下壁+后壁13例,下壁+右室8例,下壁+后壁+右室14例,下壁+前壁1例,均为首次心肌梗死入院,剔除既往有缓慢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及异位节律者。1.2 诊断标准 AIMI诊断标准:Ⅱ、Ⅲ、aVF至少2个导联出现新的病理性Q波,心前区痛持续时间>30min及肌酸肌酶(CPK)及其同工酶CPK-MB升高超过正常值2倍。右室梗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6 6岁 ,胸闷 3小时 ,就诊时突然摔倒 ,意识丧失伴抽搐 ,心电监护示心室颤动 ,即刻给予电除颤恢复窦性心律 ,心率 5 0次 min ,意识逐渐恢复 ,但血压测不清 ,双肺呼吸音粗 ,左肺底有小水泡音 ,心音低钝 ,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及右室心肌梗死。以补液、静脉滴注多巴胺等药物 ,血压升至 110 75mmHg。 2 4小时后 ,心电监护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交界区逸搏心律 ,45次 min ,静脉持续滴注阿托品、异丙基肾上腺素后心率维持在6 0次 min左右 ,患者神志清楚。 2 8小时后心率逐渐减慢至5 0次 m…  相似文献   

13.
1病例报告 女,19岁,平素体健。近半月偶有胸闷,无意中发现心率慢.于1987-08-04入院.查体:血压16/9.3 kPa(120/70 mmHg)、脉搏52/min、心率52/min、心脏无杂音、超声心动图正常.心电图提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 入院第4日,在心电示波器监测下,做阿托品  相似文献   

14.
4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并房室传导阻滞的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4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并房室传导阻滞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机理及临床特点。结果显示:房室传导阻滞均为可逆的,单纯下壁并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较其他两组少,房室传导阻滞出现次数最多的是下壁 正后壁(或右室)组,严重的房室传导组滞与大范围心肌梗塞有关。皮质激素或阿托品等治疗措施,改善房室传导效果肯定,并且不增加病人死亡率,其一月内病死率与同期住院心肌梗塞总病死率无差异。  相似文献   

15.
例1,患者女,62岁,于2002年7月27日以全身乏力3天为主诉入院。患者3天前无诱因出现全身乏力伴头晕、胸闷。既往患高血压病10年,间断口服卡托普利,当时血压135/90mmHg。体检:肥胖体型,心率45次/min,律齐,心音低钝,心电图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入院诊断:①冠心病,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梗死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将急性下壁梗死患者89例按照是否合并右心室梗死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观察组出现低血压、大汗和Kussmaul征等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的患者比较,观察组的患者房室传导阻止Ⅱ度,Ⅲ度和死亡患者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右室梗死容易出现低血压、大汗、Kussmaul等临床症状并且房室传导阻滞和死亡率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脏永久起搏器治疗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发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发高血压患者起搏器植人术前后血压变化及起搏部位对血压的影响.结果:起搏器植人前后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搏器植人右室流出道、右室心尖部前后的血压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起搏器治疗能有效降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发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起搏部位对血压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脑出血行急诊手术麻醉者非常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6岁,主因突发胸痛1 h 于2007年3月17日16∶30以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下壁、正后壁、右室壁、前侧壁),心肌酶谱测定各项指标剧升,支持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入院时意识清楚,急性痛苦面容,心率75次/min,血压131/80 mmHg。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或不伴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收住院诊治的46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入院时心电图V4R~V6R导联ST段是否抬高将患者分为单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组(29例)和合并右室梗死组(17例)。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表现、治疗和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患者出现低血压和Kussmaul征的比例明显增加(P0.01)。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患者需要更多的容量负荷和应用正性肌力药物维持血压(P0.01)。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患者有较高的病死率(P0.05)。结论与单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患者比较,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合并症较常见,患者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张爱军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0):2652-2653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并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预后。方法:40例适合病案,经心电监护、心电图、Holter、心肌酶谱检查等证实。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并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死亡率可达60%。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必须密切观察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