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明癌放疗后并发鼻窦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鼻咽癌放疗后并发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19例患者随访6~24个月,治愈7例,好转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7%.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并发鼻窦炎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临床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伊宁 《广西医学》2003,25(7):1163-1166
临床观察发现 ,鼻咽癌患者的鼻窦炎发病率较高 ,放疗后更高 ,放疗可能对鼻窦炎是雪上加霜。为提高对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认识 ,笔者收集近年的文献 ,就放疗后鼻窦炎的发病率、发病原因、临床及CT表现、防治等情况作一概述。1 发病率在鼻咽癌的放射治疗中 ,既往常见口腔黏膜炎的报道 ,而对鼻窦炎的发生、发展很少有比较完整详尽的文献资料 ,这可能与早前相对落后的影像学检查限制了对该病的认识有关。事实上 ,放疗后鼻窦炎的发病率是很高的 ,周永等〔1〕 报道放疗前为4 3 9% ,放疗后升至 93 2 %。作者〔2〕也统计过一组资料 ,放疗前鼻窦炎…  相似文献   

3.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头颈部肿瘤发病率首位。放射治疗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首选的治疗方法,但会带来不良反应,给患者造成痛苦,有患者甚至因此终止治疗,所以对NPC放疗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痛苦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就鼻咽癌放疗后出现的常见并发症的诊疗原则做一综述。1鼻窦炎鼻咽癌放疗后常并发鼻窦炎,有研究报道[1],93.2%的患者在放疗后1年半内并发鼻窦炎,放疗后5~10年的患者中鼻窦炎的患病率高达76.9%。放疗后并发的鼻窦炎中,上颌窦、前组筛窦及窦口鼻道复合体是最易受累的区域[2]。1.1病因一般认为,鼻咽癌放疗后患者的鼻腔鼻窦黏膜纤毛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坏死、脱落,可导致纤毛系统运送功能、清除功能下降或丧失[3],而且鼻窦引流口周围组织的粘连和炎性肉芽组织的阻塞可使鼻窦炎长期不愈[1]。1.2诊断目前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诊断标准多与普通鼻窦炎相同。放疗后出现鼻塞、多脓涕等症状,亦可伴有长期低热和头面部疼痛,结合影像学改变基本可以明确诊断。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发生以放疗结束后6个月~1年为...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放射治疗前后鼻窦炎的CT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射治疗与鼻窦炎的关系。方法:对127例鼻咽癌放疗前、后病人的鼻咽CT进行观察,并对鼻窦炎的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放疗前鼻窦炎发病率为49%,放疗后鼻窦炎发病率为86%,其中放疗前无鼻窦炎者放疗后72%患有鼻窦炎。放疗后6个月至1年是发生鼻窦炎的高峰期。结论:鼻咽癌患者的鼻窦炎的发病率较高,其发病与肿瘤的T分期、肿瘤的发生部位等因素有关。放疗可便鼻窦炎的发病率增加,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51例鼻咽癌放疗后并发鼻窦炎患者,经鼻腔冲洗及药物保守治疗1年以上未愈,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2~36月,观察其疗效。结果:治愈32例(62.7%),好转17例(33.3%),无效2例(3.9%),总有效率为96.1%。其中有12例(23.5%)发生鼻腔粘连,经定期鼻内镜检查鼻腔清理而治愈。无效者2例为随访期间鼻咽癌复发。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放疗后鼻窦炎疗效显著,术后定期随访并作鼻腔清理可防止鼻腔粘连、鼻窦炎及鼻咽癌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调强适形放疗技术在减轻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行调强放疗的初诊鼻咽癌患者,按1∶1配对选择同期行常规放疗的84例初诊鼻咽癌患者作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放疗后副反应.结果 调强放疗组患者的急性皮肤反应、颈部纤维化、张口困难、口干均明显轻于常规放疗组(P<0.05);两组的急性黏膜反应、骨髓抑制、听力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强放疗能减轻患者的放疗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MRI观察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射治疗与鼻窦炎的关系。【方法】观察58例鼻咽癌放疗前后的鼻窦MRI的改变,并对鼻窦炎的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放疗前鼻窦炎的发生率为55.2%,放疗后窦炎发生率为87.9%,其中放疗前无鼻窦炎者放疗后92.3%患有鼻窦炎。【结论】鼻咽癌患者的鼻窦炎的发生率较高,且其发生率与肿瘤的T分期有关,放疗可使鼻窦炎的发病增高。  相似文献   

8.
钟春明 《中外医疗》2010,29(21):113-113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2003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68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在放疗后6个月~9年进行。随访12~34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治愈38例(55.9%),好转24例(35.3%),无效6例(8.8%),总有效率(包括治愈和好转例数)为91.2%。随访期间无鼻咽癌复发。结论鼻内镜鼻窦手术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有效方法 ,术中严格控制创伤范围,保留可用黏膜,术后恰当的综合处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应用便携式超声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放疗后鼻咽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超声雾化吸入疗法和普通生理盐水洗鼻,每天早晚各1~2次,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鼻黏膜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鼻咽黏膜轻度反应(0~Ⅰ度)比例为40%,重度反应(Ⅱ~Ⅳ度)为60%,对照组轻度反应占10%,重度反应占90%,实验组患者鼻黏膜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咽喉干燥感、渗出性中耳炎、鼻-鼻窦炎、鼻腔粘连、后鼻孔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3.3%、26.7%、6.7%、3.3%、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6.7%、80.0%、53.3%、46.7%、23.3%,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雾化吸入疗法较好地协助鼻咽癌放疗后治疗,可安全有效促进耳鼻咽喉及鼻咽黏膜修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20%.NPC首选放疗,放疗后1年半累积发病率,鼻腔粘连和鼻窦炎分别为30%与90%,表明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发病率很高.2001年12月至2004年3月我科对12例NPC放疗后鼻窦炎经保守治疗无效者进行了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放射线对鼻腔鼻窦黏膜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放射线对鼻腔鼻窦黏膜组织形态学的影响,减少放射性鼻窦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依条件筛选12例,按放疗前、放疗中期、放疗后3个月、放疗后18个月,分4个阶段按同例同侧的原则采集标本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放疗前纤毛分布均匀、致密、整齐、运动方向一致。放疗中期纤毛排列紊乱、粗细不均、部分脱落或融合、失方向性,传输功能下降。放疗后3个月纤毛大多数呈倒伏状、排列紊乱、部分融合或断裂、脱落或粘连成簇状或顶端呈球状。放疗后18个月见纤毛再生明显呈致密生长,且数量显著增多,排列与方向较整齐并统一,纤毛传输功能进入恢复期。结论放射线对鼻腔鼻窦黏膜组织形态可产生不同程度损伤,同步辅助治疗能有效减低其影响。  相似文献   

12.
鼻咽癌放疗口腔粘膜反应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的综合护理措施及效果,以减轻患者的口腔粘膜反应。方法:将经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鼻咽癌并接受放疗的初治患者23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9例。研究组在放疗前、中、后采用拟定的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3%碳酸氢钠水溶液含漱。两组患者均按照常规方法放疗,分别于放疗前、放疗第3周、放疗第7周和放疗结束后2周观察口腔粘膜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放疗前口腔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放疗第3周、放疗第7周和放疗结束后2周口腔粘膜反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可以减轻或延缓患者的口腔粘膜反应,从而达到减少患者因口腔粘膜反应所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引起鼻咽癌患者在放射治疗中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制定统一调查表,对150例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癌住院患者进行放射治疗过程中发生医院感染情况调查。结果 150例鼻咽癌患者在住院治疗过程中,119例发生不同程度的医院感染,总的感染率为79.33%,其中以口腔黏膜感染为主,感染率为54.00%,皮肤感染率为24.00%,上呼吸道感染率为1.33%。放射治疗第1周后发生医院感染的人数最多,其次为放疗第2周后,累计发病率呈持续上升状态。晚期鼻咽癌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于早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医院感染的鼻咽癌患者其口咽黏膜反应程度、放射野皮肤反应程度均高于未发生医院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体质量、血红蛋白量、白细胞总数均低于未发生医院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分类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口咽黏膜反应、放射野皮肤反应程度越大,体质量越轻,血红蛋白、白细胞数越低,越容易发生医院感染且严重程度越高。结论鼻咽癌患者在接受放射线治疗中,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是由于放射线对口腔黏膜、放射野皮肤的损害,以及对骨髓的抑制,白细胞减少,损害免疫系统,同时造成体质变弱,体质量减轻、血红蛋白减少,使抵抗力下降。因此,降低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必须针对这些因素而制定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合并局部粘连的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早期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对38例鼻咽癌放疗后2~4个月、合并鼻内局部粘连、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微创外科干预,观察疗效及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结果治愈23例(60.5%),好转15例(39.5%),无效0例(0%),总有效率100%。结论部分合并鼻内局部粘连的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患者,应早期行微创外科干预,术中严格控制创伤范围,结合术后恰当的综合处理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9):98-101
目的 探讨诱导化疗+同步调强放化疗+辅助化疗与诱导化疗+调强放疗+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8 年1~12 月进行治疗的60 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 例。A 组行诱导化疗+同步调强放化疗+辅助化疗,B 组行诱导化疗+调强放疗+辅助化疗。所有患者均获得18 个月随访,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期间生存和复发转移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RR 相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患者骨髓抑制(60.00%)、胃肠道反应发生率(50.00%)均高于B 组的骨髓抑制(33.33%)、胃肠道反应发生率(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率为43.33%、皮肤损害发生率为16.67%,B 组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率为40.00%、皮肤损害发生率为13.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诱导化疗+同步调强放化疗+辅助化疗与诱导化疗+调强放疗+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相似,但诱导化疗加调强放疗加辅助化疗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16.
鼻咽癌放疗前后耳鼻咽喉疾病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伊宁 《广西医学》2003,25(6):898-901
目的:调查鼻咽癌病人放疗前后耳鼻咽喉疾病的发病率。方法:观察113例鼻咽癌病人放疗前、放疗后半年至3年的耳鼻咽喉临床资料。结果:放疗前有分泌性中耳炎的病人51.33%,鼻窦炎30.97%。放疗后有13种耳鼻咽喉疾病,其中放射性咽炎、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干燥与萎缩性咽炎、放射性鼻炎、鼻粘连的发病率分别为96.46%、92.92%、74.34%、61.95%、36.28%、29.2%。在放疗后半年时,放射性咽炎、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放射性鼻炎、鼻粘连的发病率分别达到96.46%、79.65%、53.98%、36.28%、23.89%。干燥与萎缩性咽炎在2年-3年时发病率为50.57%。结论:鼻咽癌病人放疗前容易合并分泌性中耳炎及鼻窦炎。放疗后容易并发放射性咽炎及鼻炎、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干燥与萎缩性咽炎、鼻钻连.发病高峰期除干燥与萎缩性咽炎在2年—3年时外,余以上5种常见并发症均在半年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放疗后鼻部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NPc放疗后鼻出血(nosebleed,NB)患者1例,NB并鼻窦炎(sinusitis)1例进行诊治,并回顾性分析该2例患者的病因及治疗方法。结果患者一号在多次填塞止血无效后采用鼻内镜(Nasalendoscopy,NE)下电凝止血,疗效显著,且随访1年未复发。患者二号采取NE下激光止血,并使用抗生素联合鼻腔冲洗治疗鼻窦炎,疗效显著,随访至今未复发。结论NE下应用激光以及电凝法止血能有效治疗NPC放疗后并发NB,抗生素联合鼻腔冲洗治疗鼻窦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放射性鼻窦炎鼻内窥镜的诊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鼻窦炎在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 35例中,治愈25例(71.4%),好转8例(22.9%),无效2例(5.7%),总有效率为94.3%;未发生眶内和颅内并发症,随访期间未发现肿瘤复发者.结论 采用鼻内镜对发现和治疗放射性鼻窦炎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