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Gallyas-Braak银染色方法在神经组织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Gallyas银染色为多种银染色法的一种。 1971年由Gallyas[1] 首先报道 ,后经Braak等[2 ] 和Gallyas本人等[3 ] 修订 ,主要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组织学研究。近年来国外应用该染色方法发现不仅能显示神经原纤维缠结 ,而且对各种胶质细胞变性包涵体有良好的显示作用 ,故对多系统萎缩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皮质基底节变性等变性疾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近来 ,我们开展了此方法 ,应用于神经系统变性病的诊断和研究工作中 ,并取得良好结果。现介绍给同道参考。一、资料和方法1.病例资料 :病例来源于 1978~ 2 0 0 0年间…  相似文献   

2.
培养细胞的石蜡包埋切片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优越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往组化染色或免疫组化染色都是在培养细胞的爬片上进行的,效果有时不理想。我们经过反复摸索,发现把培养细胞制成蜡块再制片,既保存了细胞形态的完好,又便于进行免疫组化和组织化学染色。对于培养细胞的病理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一、方法步骤:(1)常规收获贴壁培养细胞或悬浮培养细胞(约5×106);(2)DHanks液清洗2遍;(3)最后一次吸出上清液后,沿离心管管壁慢慢地加入1滴蛋清甘油(蛋清∶甘油=1∶1),用弯头滴管轻轻地把细胞与蛋清甘油混匀,并加入适量95%乙醇固定,低速离心(约100g)5分…  相似文献   

3.
正3D软骨细胞微球采用三维培养间充质干细胞诱导软骨细胞成球,是组织工程研究的常用技术手段[1]。由于培养周期较长,需借助病理技术手段监测球体细胞生长情况。通常软骨细胞微球直径1 mm,行石蜡包埋的样本虽便于保存,但细胞球易出现皱缩、形态改变、样本丢失。本科室采用前固定样本行冷冻切片并染色观察软骨细胞微球状态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人泪腺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人泪腺上皮细胞原代体外培养、鉴定、冻存和复苏的方法。方法 应用组织块培养法和混合消化液培养法对健康猝死成年人泪腺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原代培养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培养有第 2代上皮细胞进行Pan keratin蛋白染色 ,以进行鉴定 ,取第 2、4代细胞进行冻存 ,1个月后取出复苏。结果 组织块培养法和混合消化液培养法均可获得较纯的泪腺上皮细胞 ,以组织块培养法接种的细胞早期生长较快 ,但第一代以后两种方法所获得的细胞生长无明显差别。两种方法所获取的泪腺上皮均为贴壁生长 ,未能形成生理状态下泪腺的囊腔结构 ,亦未见分泌小泡的形成。培养的泪腺上皮免疫组化染色Pan keratin蛋白染色阳性。经冻存和复苏 ,细胞保持良好活性。结论 组织块培养法和混合消化液培养法均可获得较纯的泪腺上皮细胞 ,但不能保持其泪腺束腔结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绵羊多核绒毛膜滋养层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方法,并进行鉴定。方法采用胰蛋白酶和胶原酶两步消化法分离培养滋养层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滋养层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应用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透射电镜技术进行绵羊多核绒毛膜滋养层细胞鉴定。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下,滋养层细胞为双核及多核细胞,细胞形态为上皮样,呈片状铺展生长;绵羊胎盘子叶与培养的滋养层细胞爬片的细胞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显示多核滋养层细胞胞质为棕色阳性信号,透射电镜可见滋养层细胞表面微绒毛发达,胞质内有较多膜包小泡及丰富的微丝和脂滴。结论建立了胰蛋白酶和胶原酶两步消化法分离培养绵羊多核绒毛膜滋养层细胞的方法,获得了较高纯度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多核绵羊绒毛膜滋养层细胞。  相似文献   

6.
前  言K 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必需的离子。在生理状态下,多数细胞的[K ]o=5.4mmol/L,[k ]i=140mmol/L。在含[K ]的培养基中(“正常培养”),原代培养神经元可以生存并保持正常形态。但有一些神经细胞在[K ]相对较高(如25mmol/L、30mmol/L、50mmol/L)的培养基中生长时(“高钾培养”),其形态、存活等与正常培养相比有显著的改善。而在培养一段时间后将细胞从高钾培养重新改变为正常培养(称为“低钾培养”),则神经元明显的退变并死亡。本文在分别讨论高钾与低钾对神经元培养的效应基础上,分析了[K ]o改变产生效应的机制。一、高钾培养…  相似文献   

7.
背景:常规酶消化法在许旺细胞分离培养实验中应用较多,但由于胰蛋白酶在37 ℃超过30 min对细胞有毒性作用,会对许旺细胞的数量和纯度有一定的影响。 目的:探索快速分离和培养大量许旺细胞的新方法。 方法:采用4 ℃胰蛋白酶消化剥离好的乳鼠坐骨神经6~18 h分离许旺细胞,培养一段时间,进行MTT实验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许旺细胞的形态,并对阳性细胞进行计数。 结果与结论:结果得到的细胞数量超过1×106,经抗S-100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细胞进行鉴定,细胞纯度达到90%以上。从培养的细胞形态和细胞生长曲线可见,冷酶消化法是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其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在分离时间、细胞数量和纯度、细胞的生物活性均达到临床上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采集的细胞图像的定量识别,并结合基于机器学习的聚类分析,实现对混合培养的多种细胞基于形态的快速识别分选。方法对体外混合培养的A549和3T3两种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染色以表征其形态轮廓,利用CellProfiler对采集的荧光图片进行细胞形态特征的提取,再通过CellProfiler Analyst对提取的数据进行机器学习,训练出一种规则,形成一种泛化能力,以达到对混合培养的两种细胞进行识别分选的目的。结果训练分类器准确率为81.24%,可以实现A549和3T3细胞的二分类。结论机器学习有助于提升数据聚类分析的准确率,将其应用于细胞图像的识别,可为临床对组织切片进行快速病理检测提供预判断,从而减轻医生的工作量,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成年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建立成年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的离体培养模型。方法:以组织块消化法分离细胞,以差数贴壁法去除其它细胞,常规培养、传代、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细胞鉴定并绘制生长曲线观察细胞传代后成纤维细胞的基本特征及生长特性的变化。结果:第2-4代细胞生长良好、稳定,波形蛋白染色阳性,VⅢ因子相关抗原及肌动蛋白染色阴性。结论:组织块消化法是一种适用于成年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分离培养的简便方法,第2-4代细胞适于实验。  相似文献   

10.
培养鼠腺垂体细胞的形态和分泌功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细胞培养技术 ,对大鼠腺垂体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进而确定腺垂体细胞在体外生长的最佳时机 ,为垂体移植细胞库的建立以及垂体移植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取大鼠腺垂体细胞做体外培养 ,动态观察培养细胞的生长状态 ,通过RIA和免疫化学染色技术 ,评价体外培养的垂体细胞的功能状态 .结果 培养液中GH、LH的含量在培养的第 7天最高 ,为 9.4 9± 2 .2 1(ng/ml)和 7.83± 1.5 1(ng/ml) ,以后逐渐下降 .免疫化学染色证实分散培养后的垂体细胞中有多种激素细胞的生长 .结论 培养至第 7天的腺垂体细胞分泌GH、LH的功能状态为最佳 ,提示适于进行移植或保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对大鼠腺垂体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进而确定腺垂体细胞在体外生长的最佳时机,为垂体移植细胞库的建立以及垂体移植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大鼠腺垂体细胞做体外培养,动态观察培养细胞的生长状态,通过RIA和免疫化学染色技术,评价体外培养的垂体细胞的功能状态.结果培养液中GH、LH的含量在培养的第7天最高,为9.49±2.21(ng/ml)和7.83±1.51(ng/ml),以后逐渐下降.免疫化学染色证实分散培养后的垂体细胞中有多种激素细胞的生长.结论培养至第7天的腺垂体细胞分泌GH、LH的功能状态为最佳,提示适于进行移植或保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一套高效、方便、可靠的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体外分离和培养方法。方法取剖腹产新生婴儿脐带,加入Ⅰ型胶原酶消化分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皮专用培养基EGM-2培养传代。应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DiL-Ac-LDL染色证实细胞具有内皮功能。免疫荧光染色证明新分离细胞表达FⅧ相关抗原。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表达CD31。结果原代培养细胞培养10~15d左右长成单层,细胞呈多角形,铺路石样排列。DiL-Ac-LDL染色阳性,证实细胞具内皮吞噬功能。免疫荧光检测证明细胞特异性表达FⅧ相关抗原。流式细胞仪检测证明细胞表面高表达CD31。结论通过酶灌注法消化脐静脉血管获得细胞,操作简便、高效,EGM-2培养基可保证内皮细胞具有较高纯度,细胞形态学观察和细胞生物学鉴定证明获得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人角膜缘干细胞体外培养方法,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用含20%胎牛血清1640培 养液对人角膜缘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 植块3~4d后细胞开始贴壁 生长,10~15d形成良好的单层,细胞呈圆形、卵圆形,类角膜上皮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培养第11d,少量 细胞表达AE5,大量细胞表达p63。结论 应用20%胎牛血清1640培养液组织培养的方法获得的原代培养细胞具 有与正常角膜缘干细胞相一致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4.
大鼠细小动脉平滑肌细胞分离培养的新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大鼠细小动脉平滑肌细胞分离培养的新方法。方法:取大鼠肺分支动脉,先切成小块进行胶原酶的消化,约 8 h,而后用含20%小牛血清的 DEME培养基贴块培养。结果:培养 24 h,可见有大量细胞游出贴瓶底生长,72h已融合成片,呈典型的“谷峰”样长势。尚有少量内皮细胞,通过消化传代除去。取传第三代细胞进行抗α-ac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大量饮泡,基膜下有密斑,密体。免疫组化鉴定培养细胞纯度为96%。结论:应用消化贴块法培养的大鼠平滑肌细胞,方法简单,结果可靠,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美国BD SurePath液基细胞自动制片系统是应用沉降式液基技术的主要代表,该系统主要行巴氏染色,也可对非妇科标本行HE染色[1]。然而,该系统自动染色过程终止于乙醇异丙醇溶液对EA/OG染液或伊红染液的清洗,清洗后的染色过程需人工操作。技术培训要求人工操作步骤保持湿片状态,否则易导致细胞形态变化,但仪器操作说明书中并未指出该点,少数技术文献即使提及,也未给予详细描述[1,2]。因此,日常工作中易导致玻片出现干片,引起染色质量下降。本文旨在评估干片效应对不同类型细胞染色质量的影响程度,在临床工作中有实用价值,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Nissl染色、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Nissl-HE联合染色方法观察兔脑组织结构。方法分别对同一新鲜兔脑组织进行Nissl染色、HE染色和Nissl-HE联合染色。结果 Nissl染色易于观察神经元细胞的尼氏体形态;HE染色方便观察神经组织形态结构的轮廓;Nissl-HE联合染色后神经元细胞细胞核蓝染、细胞质粉染,尼氏体呈虎斑状蓝染,均清晰可见,易于观察、分辨。结论应用Nissl-H-E联合染色能够清晰地分辨出神经元细胞的细胞核、细胞质和尼氏体等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17.
大孔明胶微载体的制备及肝细胞附着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肝功能衰竭是一种致死率非常高 (>60 %)的疾病[1,2 ] 。人们仿照人工肾的原理 ,研制了许多化学吸附材料。然而由于肝脏高度复杂的代谢功能 ,简单应用现存的血液灌流技术在临床上效果不够理想。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是以培养的肝细胞为主要材料 ,它不同于以往的化学吸附材料 ,具有生物合成和解毒两种功能 ,被认为是治疗肝衰的一种有效方法 ,因此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研究热点[3] 。因为肝细胞是一种贴壁依赖性细胞 ,在人工肝的研究工作中提高肝细胞的培养密度是一个难题。利用微载体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提高肝细胞培养密度 ,但是已开发的微载体…  相似文献   

18.
显示DNA含量的快速Feulgen染色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细胞的DNA含量分析对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及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1 3 ] ,然而传统的Feulgen染色操作时间较长 ,无法应用于冷冻切片、快速石蜡切片或组织印片等快速病理制片过程。我们尝试了应用微波处理的快速Feulgen染色 ,大大缩短了染色时间 ,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满足了快速病理诊断的要求。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近期外科手术切除的各 5例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癌标本 ,例 1~ 5为纤维腺瘤 ,例 6~ 10为腺癌 ,均分别制成印片、冷冻切片、快速石蜡切片各 2份。2 .试剂及仪器设备 :常规配制的Schiff试剂、0 .5 %偏重亚硫酸钠溶…  相似文献   

19.
背景:含有大黄的复方中药消可宁能有效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 目的:观察大黄酸对髙糖培养的SD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以20,40,80 μmol/L浓度的大黄酸刺激髙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凋亡细胞形态,DAPI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率。 结果与结论:苏木精-伊红染色及DAPI染色结果显示大黄酸可促进髙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凋亡,且与浓度与时间成正相关。各组肾小球系膜细胞的细胞凋亡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表明大黄酸对髙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产生影响且与浓度及时间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背景:目前关于椎间盘纤维环细胞的培养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导致实验的操作性和重复性存在缺陷。 目的:通过对椎间盘纤维环细胞的体外培养,观察细胞的演变,以期为组织工程研究椎间盘纤维环提供方法和体外模型。 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SD大鼠椎间盘纤维环细胞,进行单层培养,实验在原代培养中使用体积分15%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细胞传代培养一代后可换成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性,通过甲苯胺蓝染色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等方法对其细胞表型进行鉴定。 结果与结论:培养的椎间盘纤维环细胞形态为圆形或梭形;原代细胞生长较慢,传代细胞生长增快;细胞具有甲苯胺蓝易染性;免疫细胞学方法检测表明纤维环细胞有Ⅰ,Ⅱ型胶原表达。结果证实,实验成功在体外培养了大鼠椎间盘纤维环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