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10a来,疟疾发病率持续稳定在1/万以下,达到了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为了达到消灭疟疾,探索流行规律,制定科学的防治对策,现将我市1990~2000年疟疾流行情况简析如下。 1 资料来源 1.1 本站法定疟疾疫情报表,疟疾病例个案调查表。 1.2 兴化市统计局人口资料。 2 流行特征 2.1 流行强度 1990~2000年11a间,累计发生疟疾病人133例,年发病率均在1/万以下。1990年发病人数最多为63例,发  相似文献   

2.
甲型肝炎是盐都县病毒性肝炎发病的主要型别,90年代初曾发生大规模流行。自1994年盐都县开展以接种甲肝疫苗为主导措施的肝炎压“春季”和“秋季”两季高峰工作,有效地控制了甲型肝炎的流行。本文分析了1990~2000年盐都县甲肝的流行特征,旨在探讨今后的预防控制策略。 1 材料来源 1990~2000年的疫情材料来源于县防疫站档案,人口资料由公安部门提供。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我县近十年疟疾流行特征,对我县1990-2000年疟疾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表明,我县疟疾呈下降趋势,但仍有波动,因此,疟疾防治仍不能松懈。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疟疾流行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省是疟疾流行较严重的省份,60 年代和70 年代曾发生过两次大面积的疟疾爆发流行,病人数高达1152 万余人。通过积极防治1997 年间日疟已降至0 .28/ 万(1702 例) ,并已连续7 年未发现当地传播的恶性疟病例,1996 年通过省级考核验收,达到卫生部颁基本消灭恶性疟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常州市郊区近年来甲型肝炎(甲肝)防治效果。方法:对1990-2000年常州市郊区甲肝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甲肝发病率逐年大幅度下降,由1990年的259.30/10万降至2000年的5.05/10万,降幅达98.05%,高发人群由儿童向青壮年转移,学生及学龄前儿童发病所占构成比逐年减少,在病毒性肝炎内部的比重发生变化,甲肝与乙型肝炎(乙肝)的发病比由1990年的2.92:1下降至2000年的0.10:1,其优势地位逐渐被乙肝替代。结论:近年来该区甲肝防治对策科学,效果明显,提示应抓好青壮年甲肝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1953-2002年海安县麻疹流行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海安县麻疹流行特征的分析 ,评价海安县卫生防疫工作的效果 ,为进一步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现将 195 3- 2 0 0 2年海安县麻疹流行状况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来源于海安县卫生防疫站疫情资料汇编 ,疫情报表、个案调查。人口资料来源于海安县统计局。1 2 分析方法 将 195 3年以来的资料逐年统计 ,分 3个阶段进行比较 ,第 1阶段为实施计划免疫前195 3- 1979年自然感染和不规范麻疹疫苗接种阶段 ;第 2阶段为 1980 - 1987年开始实施计划免疫 ,以村为单位实行每月 1次的麻疹接种阶段 ;第 3阶段为1988- 2 0 0 2…  相似文献   

7.
成娟 《职业与健康》2001,17(7):62-63
目的:了解伤寒流行规律,评价防制措施效果,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将1990-1999年本市伤寒流行特征加以总结分析。结果:1990-1999年我市发生伤寒计11063例,年均发病率为73.00/10万,人群发病以20-40岁为主,占54.08%,男女之比为1.12:1,职业分布以农民发病为主,占52.78%,发病高峰位高7-11月,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流行季节后移,病例多呈散发,低年龄组发病下降明显,传播途径主要是经水传播。结论:通过宣传教育,加大改水力度,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外环境及病学原监测,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深圳市龙岗区疟疾流行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龙岗区几年来疟疾流行病学特点,评价现行疟疾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1993-2001年深圳龙岗区疟疾流行、控制措施及防治效果等资料以分析疟疾流行特点,评价疟疾防治效果。结果:深圳市龙岗区疟疾流行有如下特点:(1)疟疾发病率高低受流动人口多少的影响;(2)疟疾发病集中在每年4-10月份;(3)疟疾发病多数发生在中青年,由于采集各项措施,疟疾发病率从1993年的158.43/10万下降至2001年的1.75/10万。结论:深圳市龙岗区疟疾流行主要受流动人口的影响,目前采取的措施可行而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中国2009—2014年疟疾疫情流行特征,为今后开展疟疾消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4年12月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除港、澳、台地区)和全国疟疾疫情报告数据,应用Excel 2010和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疟疾疫情的流行特征。结果 中国2009—2014年共报告疟疾病例34 843例,年均发病率为0.43/10万,其中2009、2010、2011、2012、2013、2014年疟疾发病率分别为1.06/10万、0.55/10万、0.30/10万、0.18/10万、0.29/10万、0.22/10万,疟疾发病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χ2趋势=3.012,P=0.003);疟疾多发于夏季,发病高峰为6—8月,3个月的疟疾发病例数占总发病例数的42.05%;报告疟疾总发病数居于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安徽(8 868例,占25.45%)、云南(7 546例,占21.66%)、河南(3 390例,占9.73%)、江苏(1 975例,占5.67%)和广西(1 888例,占4.88%),5个地区的疟疾报告病例数占总报告病例数的67.92%;病例类型分为间日疟(20 758例,占59.57%)、恶性疟(9 769例,占28.04%)和未分型疟疾(4 316例,占12.39%);2009—2014年本地感染病例所占比例逐年下降,从2009年的90.57%下降至2014年的1.92%,而境外输入病例所占比例逐年上升,从2009年的9.43%上升至2014年的98.08%。结论 中国疟疾疫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特征,境外输入性疟疾已成为疟疾感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0.
张元杰 《职业与健康》2007,23(8):620-622
目的探讨临沂市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收集该市1956-2005年伤寒疫情报告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1956-2005年,临沂市共发生伤寒病人11674例,死亡7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47/10万,病死率0.60%;发病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年龄主要集中在15~40岁年龄段,占67.06%;农民和中、小学生是主要的发病人群,占75.81%;平原伤寒、副伤寒发病率高于山区;临床特征由典型转为不典型;近3年我市以甲型副伤寒发病为主。结论应采取以切断经水传播、免疫接种和敏感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以控制临沂市的伤寒、副伤寒疫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三明市1958—2017年麻风病流行动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并对其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探讨。方法用回顾性研究法,查阅三明市1958年来登记的麻风个案资料、统计报表、诊治及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三明市经过近60年的麻风综合性防治,发病率、发现率、患病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2013—2017年平均发病率为0.06/10万、发现率0.09/10万、患病率0.25/10万;12个县(市、区)中已有7个县无麻风病现症病人,流行范围明显缩小。新发现病人中多菌病例有增多趋势(趋势χ~2=37.15,P0.01),畸残率有降低趋势(趋势χ~2=9.46,P=0.002)。结论三明市麻风经近60年综合防控,"三率"降低、成效显著,但流行并未停止,有的县疫情曾一度回升,说明麻风病长时间内还将呈低流行状态,防治不能放松,还需继续努力战胜麻风。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疟疾流行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根据 2 0 0 0年河南省疟疾发病情况 ,分析流行现状 ,提出防治对策。方法 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全省疟疾发病4815例 ,发病率为 5 .10 /十万。在有嗜人按蚊分布的豫南 10个县、区中 ,疟疾发病以西区为主 ,发病 40 85例 ,发病率为 10 7.84/十万 ,病例占全省病例总数的 84.84% ;中华按蚊分布区共 118个县、市 ,其中 10 6个县、市的发病率低于 1/十万 ,仅有社旗等 12个县、市、区疫情明显回升 ,发病 632例 ,发病率为 7.44 /十万 ,较上年上升 1.89倍。结论 中华按蚊分布区的大多数县、市疟疾疫情稳定 ,抗疟成果巩固 ;目前疟疾发病仍集中在有嗜人按蚊分布区以及与其毗邻的部分县、市、区。防治对策应在疫情稳定区域抓好监测 ,防止疫情波动 ;嗜人按蚊分布区 ,继续落实消灭传染源和控制传播媒介并重的措施 ,努力降低疟疾流行程度 ,减少其危害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1990~2000年狂犬病流行情况及防制对策分析   总被引:43,自引:4,他引:39  
目的 分析江苏省狂犬病流行特征,探讨流行因素。方法 收集1990~2000年9月狂犬病发病和防制情况、1998~2000年狂犬病调查及监测资料,进行圆形分布等统计分析。结果 1990年后,江苏省狂犬病例数逐年减少,但近2年有所回升。近5年来,江苏省狂犬病发病趋于集中,南通、监城、泰州三市是主要发病地区,集中了约80%的病例。犬是主要传播宿主(93.22%),主要感染方式为咬伤(94.92%),受伤部位以上肢为主(46.27%)。病例中重度受伤、近中枢部位受伤及多处受伤率明显高于狂犬病门诊就诊人群。监测点人群免疫后抗体阳转率为86.28%,犬免疫率为58.20%。结论 中重度受伤、近中枢部位受伤、多处受伤、伤口处理不够规范及疫苗接种率低是导致狂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当前疟疾流行特点分析及其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省的疟疾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发病人数从1970年的1022万例降至1994年的843例,已经连续7年无恶性疟疾病例报告。1994年全省130个县(市)、区中,129个县(市)、区的疟疾发病率在1/万以下,达到了卫生部规定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近几年来,仍有病例散在发生,血源性疟疾病例增多,流行特点发生了变化,对此,加强疟疾和媒介监测以及对流动人口和献血员管理是防止疫情回升,巩固和扩大疟疾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广西疟疾流行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巩固防治成果,探索本地区疟疾流行的特点和规律,为今后疟疾防治与监测提供科学的依据,现将2004年疟疾防治效果及流行特征作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三明市1990—2011年乙肝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资料。结果 1990—2011年三明市累计报告乙肝病例32 390例,年均发病率56.51/10万;各月份均有病例报告,无明显季节特征;15~44岁青壮年占报告病例数的76.9%,发病年龄逐年后移;发病率以20~24岁最高,达102.82/10万;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2.87∶1;发病以农民、工人和干部职员居前3位,共占61.6%。结论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普及乙肝预防知识,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等综合措施,是防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03—2007年荆门市疟疾流行态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2007年疟疾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2007年荆门市6个县(市、区)疟疾发病55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37/万,以届家岭管理区(复媒地区)为高发(1.7/万);疟疾病例报告中间日疟占99.46%,恶性疟(均为输入性)占0.54%;疟疾死亡1例(为恶性疟),死亡率为0.18%。5~10月为疟疾发病高峰季节,占发病总数76.83%;以复媒地区疟疾发病为主,占发病总数94%,中华按蚊区仅占0.6%;男性发病占64.36%,男女之比为1.8:1;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以31~70岁劳动力发病为多,占70.51%;农民、离退休和工人发病率在各职业中居前3位。结论荆门市疟疾防治连续5年控制在国家基本消灭的标准之内。  相似文献   

18.
控制消除麻疹是继消灭脊髓灰质炎之后又一重要防病工作 ,邳州市自 1978年实施以乡镇为单位计划免疫工作以来 ,麻疹发病率已较自然感染期下降了 98%以上 ,近 10年来 ,全市麻疹发病率波动于 1.6 0 / 10万~ 7.6 0 / 10万之间 ,偶有局灶性暴发点出现。为了解开展计免工作后该地区麻疹疫情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本文对邳州市近 10年麻疹发病资料作了系统分析 ,旨在为制定消灭麻疹策略提供依据。1 材料和方法1.1 资料来源 资料源于邳州市卫生防疫站 1990年~ 1999年疫情年报和麻疹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人口资料源于市统计局历年人口…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桂阳县伤寒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桂阳县1997~2003年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全县伤寒发病率1997年为16.45/10万,2003年下降至9.93/10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发病多见于夏秋季,5~9月份为高发;人群分布,男性多于女性,以农民、学生发病为主,发病年龄组以10~40岁为多。结论 争取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三级防保网络,继续加强健康教育、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广使用伤寒Vi疫苗接种、规范疫情报告、及时处理疫点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铜陵市疟疾基本消灭后的疟疾疫情,以便进一步调整疟疾防治策略。方法对铜陵市1997~2003年疟疾防治监测报表等资料用流行病学统计方法进行汇总、核实、统计分析。结果7年共有66例疟疾病人,总发病率为2.72/10万,当地感染65例,外出感染病例1例,男女患者比例为42∶24。结论铜陵市近7年疟疾疫情一直较稳定,以当地感染为主。对疟疾病人进行正规治疗,对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从疟疾高发区回归人员预防性服药和对有疟史病例进行休根治疗,加强灭蚊防疟教育,是有效的防治疟疾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