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刺对Terc-/-小鼠小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鉴定端粒酶基因敲除小鼠的基因表型,选取3-4月龄纯合子型端粒酶基因敲除小鼠18只,随机分为空白组、足三里组和非经非穴组,每组6只,空白组仅模拟抓取动作,足三里组和非经非穴组进行针刺干预,每日1次,连续干预4天。指标检测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小鼠小脑BDNF表达量和免疫组化检测小鼠小脑BDNF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Receptor Kinase B,Trk-B)和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the p75 neurotrophin receptor,P75NTR)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经针刺干预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足三里组较空白组小脑BDNF的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受体Trk-B的表达经免疫组化检测在小脑的表达呈同步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另一受体P75NTR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能促进端粒酶基因敲除小鼠小脑BDNF和Trk-B的表达,通过BDNF/Trk-B信号转导途径发挥其神经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验证痛觉受干扰时,循经取穴改善心肌缺血是否存在特异性。方法:将敲除酸敏感离子通道3基因(ASIC3-/-)正常存活的48只小鼠,随机分6组,每组8只。空白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不针刺;另5组腹腔注射Iso造成心肌缺血模型,分为每天1次电针操作的内关、列缺、足三里、非经非穴组和不针刺的模型组。7 d后采集标本,用Real-time PCR技术对比各组Ik1的Kir2.1~2.3mRNA靶基因表达量差异。结果:针刺后,相对模型组,内关组显著提高(P<0.01),列缺和足三里组有所提高(P<0.05或P<0.01),非经非穴组提高不明显(P>0.05)。相对内关组,列缺和足三里组有所降低(P<0.05或P<0.01),非经非穴组显著降低(P<0.01)。相对列缺组,足三里组变化不明显(P>0.05),非经非穴组有所降低(P<0.05或P<0.01)。相对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有所降低(P<0.05或P<0.01)。结论:痛觉受干扰时,针刺心包经内关穴,比他经穴位和非经非穴,更能有效改善心肌缺血小鼠Ik1相关基因的表达,仍具有循经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双侧"足三里"穴对脾气虚模型大鼠骨骼肌组织PGC-1α/SIRT3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脾气虚组、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均采用劳倦过度和不规则饮食复合法建立脾气虚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足三里组给予电针双侧"足三里"穴治疗,非经非穴组予以电针双侧非经非穴点治疗,每日1次,每次20 min,共治疗7 d。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状态,采用大小鼠抓力测定仪测量大鼠前肢抓力;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骨骼肌PGC-1α、ERRα、SIRT3及SOD2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骨骼肌PGC-1α、ERRα、SIRT3及SOD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脾气虚组和非经非穴组大鼠形体消瘦,体质量下降,进食量减少,皮毛枯槁脱落,懒动,大便稀溏;抓力显著下降(P 0. 05);骨骼肌组织中PGC-1α、ERRα、SIRT3及SOD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 0. 05)。与脾气虚组相比,足三里组大鼠活动性增加,进食量增加,体质量略增加,被毛掉落减少,便溏情况有所好转;大鼠抓力明显增大(P 0. 05);骨骼肌组织中PGC-1α、ERRα、SIRT3及SOD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 0. 05),非经非穴组未见显著性差异(P 0. 05)。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可以调节脾气虚大鼠骨骼肌内PGC-1α/SIRT3信号通路的异常表达,参与线粒体生物合成及抗氧化的调控作用进而发挥健脾益气作用。  相似文献   

4.
静息态低频振幅对针刺足三里穴中枢作用机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分析针刺足三里穴引起静息态下脑区低频振幅(ALFF)的改变,以探讨其中枢作用机制。方法 15名健康青年志愿者,分别针刺双侧足三里经穴和非经穴,留针20min后拔针,并采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利用REST软件计算脑区的ALFF,然后用SPM5进行组内单样本t检验,分别得到针刺足三里经穴、非经穴脑区ALFF的变化图,最后比较经穴组与非经穴组ALFF变化脑区的差异。结果针刺足三里穴可引起较广泛大脑皮层(包括额、颞、顶、枕叶)及脑干、小脑等脑区ALFF增高,针刺足三里穴,ALFF增高的脑区范围及ALFF增高的幅度均较非经穴组明显。经穴组与非经穴组比较,右侧小脑后叶、梭状回、中央后回、中央前回、缘上回、顶下小叶、额中回的ALFF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颞下极、颞上回、颞中回、钩回及双侧扣带回前部、右侧杏仁体、右侧眶下回ALFF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穴可引起多个功能脑区ALFF增高,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相应的作用中枢及复杂的脑功能网络调节,对靶器官产生作用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正常大鼠微循环的调节作用,探讨足三里穴与胃的特异性效应。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三阴交1组、2组,足三里1组、2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及三阴交1组、足三里1组束缚7天,三阴交2组、足三里2组连续电针7天,第8天采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分析仪监测各组大鼠胃、肠、肝、脑等器官表面微循环。结果电针各组大鼠胃微循环较本组电针前及同时间点正常对照组均明显提高(P0.05),且电针1min时足三里2组大鼠胃微循环较足三里1组及三阴交2组提高(P0.05)。电针中三阴交2组、足三里2组大鼠肠微循环较本组电针前明显提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针刺对各组大鼠肝及脑微循环的影响均不明显(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穴能有效调节正常大鼠胃、肠微循环血流量,具有穴位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刺肾俞足三里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5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肾俞足三里组和非经非穴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复制骨质疏松模型。肾俞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每天针刺1次,留针30 min,10次1疗程,疗程间期5天,6个疗程后同时处死5组大鼠,取右侧胫骨测量胫骨、胫骨上端骨密度;RTPCR法检测大鼠腰椎c-myc、Cyclin D1和R unx2 mR 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胫骨、胫骨上端骨密度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肾俞足三里组胫骨、胫骨上端骨密度升高(P0.05),非经非穴组胫骨、胫骨上端骨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myc mRNA表达:肾俞足三里组c-myc mRNA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Cyclin D1灰度值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unx2 mRNA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Runx2 mRNA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肾俞足三里组与非经非穴组的表达升高(P0.05)。结论针刺肾俞、足三里穴可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骨密度降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腰椎c-myc、Cyclin D1和Runx2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主动脉胃促生长素(Ghrelin)、内皮素-1(ET-1)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保护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损伤作用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HR大鼠3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10只)、针刺组(10只)和非经非穴组(10只),Wistar-kyoto(WKY)大鼠(10只)作为空白组。针刺组针刺双侧"足三里"穴治疗,非经非穴组针刺鼠尾作为对照,空白组与模型组捆绑不做任何处理。治疗结束后,取血清及主动脉;ELISA检测血清Ghrelin和ET-1含量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胸主动脉Ghrelin受体(GHSR)和eNOS mRNA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胸主动脉eNOS、GHSR蛋白含量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非经非穴组大鼠血清Ghrelin含量显著降低,大鼠胸主动脉GHSR、eNOS蛋白含量显著降低,大鼠胸主动脉GHSR、eNOS mRNA表达显著降低,血清ET-1含量升高(P <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血清Ghrelin、eNOS含量表达升高、胸主动脉GHSR、eNOS蛋白表达升高,胸主动脉GHSR、eNOS mRNA表达升高,血清ET-1含量降低(P <0.05)。结论:针刺足三里可通过改善血清及主动脉Ghrelin、eNOS及ET-1表达,改善血管内皮损伤,起到血管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6,(7):1518-1521
目的:探讨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缺血ASIC3基因敲除(ASIC3~(-/-))小鼠心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离子通道相关蛋白Kv1.4、Kv4.2、Kv4.3及KCh IP2表达的影响。方法:ASIC3~(-/-)小鼠36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内关组、列缺组、足三里组和非经非穴组,每组6只,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建立心肌缺血模型。检测小鼠电针治疗前后心电图T波电压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Kv1.4、Kv4.2、Kv4.3和KCh IP2蛋白表达量。结果: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内关组、列缺组和足三里组小鼠T波电压和蛋白表达量均有所回升(P0.05),其中内关组优于列缺组及足三里组(P0.05);非经非穴组与模型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电针内关穴、列缺穴和足三里穴均可提升心肌缺血ASIC3~(-/-)小鼠心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离子通道相关蛋白的表达,且心包经内关穴的针刺效应优于列缺穴和足三里穴。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观察电针对心肌缺血基因敲除(ASIC3~(-/-))小鼠心肌细胞氯离子通道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循经取穴针刺治疗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 ASIC3~(-/-)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电针内关穴组、电针列缺穴组、电针足三里穴组、电针非经非穴组。采用皮下异丙肾上腺素注射复制心肌缺血模型。电针治疗组每日治疗1次,每次20min。针刺干预7d后,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ASIC3~(-/-)小鼠心肌clc2、clc3、clca1、cftr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除非经非穴组的clc3、clca1基因外,其余各组ASIC3~(-/-)小鼠心肌组织clc2、clc3、clca1、cftr的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内关组比较,列缺组、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上述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关穴对于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具有循经特异性效应,这种效应可能是通过对心肌组织氯离子通道相关基因的靶向性调控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针刺大鼠不同机能状态下的足三里穴,观察大鼠海马组织内神经细胞的早、晚期凋亡情况,以探讨足三里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30只SD雄性大鼠,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正常空白组、正常足三里组、模型空白组、模型足三里组共4组。其中模型组大鼠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LiCl—PILO)癫痫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大鼠分别予以针刺干预,连续针刺10天后取材。大鼠海马组织经实验常规处理、染色,制备成单细胞悬液,后经流式细胞仪上机检测。结果与正常空白组相比,正常足三里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细胞早期细胞凋亡在针刺后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晚期细胞凋亡的表达在针刺前后则无明显变化(P 0.05);模型空白组与正常空白组相比,癫痫造模后,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早、晚期细胞凋亡表达皆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足三里组与模型空白组相比,针刺前后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早、晚期细胞凋亡表达皆无统计学意义(P 0.05);正常足三里组与模型足三里组相比,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早、晚期细胞凋亡表达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发生过程存在一定程度的细胞凋亡,针刺足三里穴未能起到调控癫痫发生的作用,其只对正常状态下海马神经细胞的早期凋亡具有特异性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经穴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对低血压大鼠痛阈及血压的调节效应。方法:将50只低血压模型大鼠随机分成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曲池和合谷穴5个组,每组10只,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法介入治疗,刺激参数为疏密波(频率2/100Hz)、强度(4±1)mA,时间为40 min,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3 d。采用辐射热甩尾法测量造模后、治疗中及治疗后不同时段痛阈。采用无创动物血压观察系统BP-5测量TEAS治疗前、治疗疗程结束后即时、治疗后不同时段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结果:5个经穴组经皮电刺激后均能不同程度提高大鼠痛阈,治疗后与自身痛阈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除合谷穴外,4个经穴组经皮电刺激后均能不同程度提高低血压大鼠血压,治疗后与治疗前血压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曲池、合谷穴均能提高低血压大鼠痛阈,以足三里穴提高幅度最明显,具有较好的镇痛效应,同时,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曲池穴均能提高低血压大鼠血压,且以足三里穴升压效应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复方大承气汤灌肠联合针刺足三里穴对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0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6例,2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抗感染、支持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常规治疗基础上用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并联合针刺足三里穴。观察2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第1,3,5天测定白细胞计数、内毒素及血TNF-α含量,比较2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白细胞计数、内毒素及血TNF-α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5);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术后给予复方大承气汤灌肠联合针刺足三里穴能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电针足三里穴对胃肠功能紊乱( FGID)大鼠血清及组织5- HT的影响,探讨经穴-脏腑相关性.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利血平注射液法制作FGID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根据针刺的穴位及方式不同分为足三里1、2组,三阴交1、2组,共6组.高效液相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血清、脑5 - HT含量及在胃、肠、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造模后5- HT含量及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电针后5 - HT含量及表达较模型组降低.血清5- HT含量及胃、肠组织中的表达,足三里2组低于三阴交2组(P<0.05);足三里1组肠、脑组织中5 - HT阳性表达低于三阴交1组(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穴能降低FGID模型大鼠增高的5- HT含量及表达,提示足三里穴与胃之间存在经穴-脏腑相关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贴膏剂脐中穴给药治疗痛经的有效性。方法:选择脐中穴为给药部位,考察桂枝茯苓贴膏剂脐中穴贴敷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热板刺激疼痛和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桂枝茯苓贴膏剂脐中穴贴敷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均有显著的镇痛和抗炎作用(P〈0.05或P〈0.01),元胡止痛片有显著的镇痛作用(P〈0.05或P〈0.01),但抗炎作用无显著性差异;与非穴位组比较,桂枝茯苓贴膏剂脐中穴贴敷高剂量组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热板刺激疼痛作用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其他各组虽无显著性差异,但都呈一定作用增强趋势。结论:桂枝茯苓贴膏剂脐中穴贴敷给药具有显著的镇痛抗炎作用,优于非穴位给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特发性高催乳素血症不孕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特发性高催乳素血症不孕患者共60例,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服用溴隐亭治疗,治疗3个月后无排卵,可加用克罗米芬促排;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取穴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太溪、蠡沟。结果:治疗半年后,两组PRL均下降至正常,时间比较结果无差异( P>0.05);E2、P、FSH激素水平全部恢复正常的时间以及药物副反应两项的比较上,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妊娠率为43.3%,对照组妊娠率为20.0%( P>0.05)。结论:针药合用,不仅能取得稳定疗效,还能减少单用西药的副作用,提高妊娠率,比单用西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采用调三焦理论指导下的穴位埋线疗法结合腹针治疗腹型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腹型肥胖症患者用区组随机法分为穴位埋线组(A组)30例,腹针组(B组)30例,穴位埋线结合腹针组(C组)30例、空白对照组(D组)30例,前3组以调理三焦为原则,选中脘、天枢、阴交、支沟、关元、足三里穴,采用穴位埋线每7 d埋线1次,连续3次为1个疗程(A组);腹针每3 d针刺1次,7次为1个疗程(B组);两者结合方法治疗(C组)。结果:治疗后各组总疗效分别为46.7%、43.3%、76.7%、2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腰围差值比较,穴位埋线结合腹针与穴位埋线比较P=0.54,无统计学意义,体质量差值比较,穴位埋线结合腹针与A、B、D组比较为4.49±0.59 vs 2.64±0.53,2.87±0.44,1.45±0.26,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埋线结合腹针在治疗腹型肥胖总有效率方面效果最佳,在减少腰围方面与单纯穴位埋线疗效相当,降低体重方面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联合阻断足三里穴对大鼠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为联合组、联合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和空白组,对于联合组大鼠足三里穴加压注射干扰质粒20μg,同时注射钙离子络合剂羧甲基壳聚糖溶液20μL,1次/d,连续注射15 d,并检测其淋巴细胞增值反应、IL-2浓度等免疫学指标。结果:联合组大鼠的脾淋巴细胞反应和IL-2含量明显减少。联合组与联合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联合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质粒组与空白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两种经穴阻断途径同时进行可以明显降低大鼠的免疫功能,钙离子和Cx43基因是经络活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磁极针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80例适宜患者按数字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均在偏瘫患侧取穴:肩髃、曲池、外关、合谷、血海、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冲,治疗组选用"三元牌"磁极针治疗,采用两针(N极针和S极针)相距0.2~0.3 cm对极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毫针治疗。均为每天1次,6次为1个疗程。结果:共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结果,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都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磁极针治疗脑卒中,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方面优于普通毫针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电针三阴交穴对自然更年期大鼠焦虑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三阴交穴处进行电针,隔日1次,共治疗15次。正常组、模型组常规饲养,隔日抓取刺激。记录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焦虑行为数据(进入开放臂次数、向下探究次数、封闭臂后腿直立次数和进入开放臂时间等)。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OE%、OT%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HD值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现出明显的焦虑症状,模型组、治疗组的OE+C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的OE%及OT%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HD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三阴交有一定的抗焦虑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紫白膏的止血作用.方法:①将15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紫白膏组、凡士林组和红霉素软膏组各50例,术后分别予紫白膏、凡士林、红霉素软膏换药,术后第7天观察记录患者便时出血情况.②小鼠断尾出血实验和玻璃毛细管凝血实验观察紫白膏对小鼠出凝血时间的影响.结果:①紫白膏组和凡士林组、红霉素软膏组比较,在治疗混合痔术后便时出血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紫白膏组优于凡士林组和红霉素软膏组.②小鼠断尾出血实验中:紫白膏与凡士林、紫白膏与空白组、凡士林与空白组对小鼠断尾出血时间的影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小鼠玻璃毛细管凝血实验中:紫白膏与凡士林、空白组比较,可明显缩短正常小鼠的凝血时间(P〈0.05),凡士林与空白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紫白膏能有效防治混合痔术后便时出血情况;通过实验阐明了紫白膏具有-定的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