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杨梅云  付风昌 《光明中医》2013,28(6):1153-1155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结合痉挛肌治疗仪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92例按住院号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7例,在一般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康复训练结合痉挛肌治疗仪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方法治疗。治疗1月后观察。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肌张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肌张力和生活质量评分都有明显改善(P<0.05),但是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结合痉挛肌治疗仪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肌痉挛的康复训练能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改善肌张力和生活质量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分期康复护理模式。观察比较2组患者改良Barthel指数(MBI)、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MBI评分,观察组为(59.80±7.54)分,对照组为(54.70±6.92)分,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观察组为(9.79±1.16)分,对照组为(6.34±1.09)分,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8%,对照组为8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分期康复护理能明显减轻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降低致残率,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抗痉挛仪配合抗痉挛手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偏瘫处于痉挛状态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抗痉挛仪配合抗痉挛手法治疗,对照组单纯运用抗痉挛手法进行降低肌张力治疗,治疗8周后重新评定2组患者肌张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肌痉挛程度MAS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Fugl-Meyer得分治疗后均明显提高,且治疗组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抗痉挛仪配合抗痉挛手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抗痉挛仪配合抗痉挛手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偏瘫处于痉挛状态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抗痉挛仪配合抗痉挛手法治疗,对照组单纯运用抗痉挛手法进行降低肌张力治疗,治疗8周后重新评定2组患者肌张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肌痉挛程度MAS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Fugl-Meyer得分治疗后均明显提高,且治疗组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抗痉挛仪配合抗痉挛手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后期生活质量所发生的变化。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康复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的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致残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卒中又称脑中风,是一组急剧发病,造成患者死亡或症状可持续24h的局部脑血管病,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病死率高,致残率高。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下降,但大多数生存者会遗留不同肢体、语言和认知等方面的障碍,需要长期康复锻炼。绝大多数患者又不可能长期住院,更多患者带着残疾回家康复,家庭是脑卒中患者主要康复场所,而患者及其家属缺乏家庭康复知识的技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对37例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实施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稳定期便秘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6例脑卒中稳定期便秘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均调整饮食结构、服用通便药物,干预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建立良好排便习惯,腹部按摩和运动疗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便秘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开始排便时间和大便形态恢复正常的时间均较对照组短,第2周、第4周大便次数多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脑卒中便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康复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患者治疗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可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我们对2010年1月~2012年8月我院住院治疗的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康复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的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以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与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脑卒中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即试验组)、同时选取30例脑卒中患者给予一般护理(即对照组),然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近期和远期生活质量进行观察与数据记录、统计和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完全自理者占85.94%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试验组患者无论近期生活质量、还是远期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在早期实施康复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家庭支持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 0月脑卒中患者1 2 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为家庭常规护理,干预组行家庭成员多方位参与综合训练。结果:干预组疾病知识的知晓,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与家庭支持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神经外科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54例、50例,观察组进行早期康复和常规护理。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应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八个方面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实施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脱水、降颅内压、营养神经治疗,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除上述治疗外,由专业护士进行一对一心理、功能训练方面的健康教育。比较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患者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正确有效的健康教育能明显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神经功能缺损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100例诊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急救护理基础上早期给予中医护理联合人性化综合护理措施,系统观察生活质量评分、GCS、NIHSS、FMA、MBI量表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较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两组NIHSS评分较前有所改善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显著(P<0.05),两组GCS、FMA、MBI评分较前有所改善提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显著(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86%显著优于对照组67%(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运动功能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可导致患者出现多种神经缺损症状,并可引起严重心理障碍,致死、致残率高,影响生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将卒中康复的总目标定为:改善患者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费用。提高生活质量是患者回归社会的最终目标,也是神经科医生制定康复医疗方案、实施方案操作及随访的客观要求。 WHO将生活质量定义为一个人在文化或价值系统中对所处位置的感觉。它与个人目标、期望、标准和所关心的事物有关,是机体健康、心理状况、独立水平、社会关系、个人信仰等集合概念的反映。好的生活质量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健康水平,使…  相似文献   

16.
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卒中可导致患者出现多种神经缺损症状,并可引起严重心理障碍,致死、致残率高,影响生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将卒中康复的总目标定为:改善患者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费用。提高生活质量是患者回归社会的最终目标,也是神经科医生制定康复医疗方案、实施方案操作及随访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7.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丽萍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4):312-312,334
目的:为探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干预的模式及效果。方法:我们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我院发病的住院治疗的老年脑卒中患者返回后进行系统化、规范化、个体化的早期康复干预,将疗效进行评价综合分析。结果:康复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患者MBI评分和运动功能均有改善,但前者改善更加明显,康复干预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康复干预组康复知识的知晓率增高,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康复治疗干预模式效果显著,可以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脱水、降颅内压、营养神经,结合一般的功能锻炼;观察组除上述治疗外,开展正确有效的健康教育,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结果早期介入健康教育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能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进行健康教育和康复护理,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为原则的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应用对照实验研究设计,选取100例脑卒中患者并随机分成对照组(n=50)和干预组(n=5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除给予常规护理外,还给予以自我效能理论为依据的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包括直接性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社会家庭支持等。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的生存质量(QOL)评分、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Secd6)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评价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2组干预3个月后的QOL评分、Secd6评分以及GSES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均0.05),且干预组干预后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为原则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前瞻性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CIS)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8月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42例C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恢复期实施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121例)与观察组(前瞻性护理;121例),对比两组患者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