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沐舒坦雾化吸入对全麻开胸术后患者排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雾化吸入沐舒坦对全麻开胸术后患者排痰的影响。方法将80例全麻开胸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沐舒坦15mg加生理盐水20ml进行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8万U、a-糜蛋白酶4000U、地塞米松5mg加生理盐水20ml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术后排痰效果和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自主咳痰、辅助咳痰的容易程度,痰量及痰性状较对照组有显著的改善(P〈0.05);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麻开胸术后采用沐舒坦雾化吸入能更有效地促进术后排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雾化吸入沐舒坦溶液对全麻开胸术后患者排痰的影响.方法将80例全麻开胸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沭舒坦注射液15mg加生理盐水20ml进行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8万u,a—糜蛋白酶4000u、地塞米松5mg加生理盐水20ml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术后排痰效果和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自主咳痰、辅助咳痰的容易程度,痰量及痰性状较对照组有显著的改善(P〈0.05);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麻开胸术后采用沭舒坦溶液雾化吸入能更有效地促进术后排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压缩雾化吸入对全身麻醉开胸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全身麻醉开胸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压缩雾化组与超声雾化组,各60 例,分别采用压缩雾化吸入和超声雾化吸入.比较2组患者雾化吸入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变化及呼吸道刺激症状.结果 雾化吸入后压缩雾化组患者PaO2、SpO2升高较超声雾化组患者明显(P<0.05);PaCO2降低较超声雾化组患者明显(P<0.05);呼吸道刺激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超声雾化组(P<0.05).2组患者R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压缩雾化吸入在提高全身麻醉开胸术后患者PaO2、SpO2和降低PaCO2,减少呼吸道刺激症状等方面优于超声雾化吸入,提示其为开胸术后患者较理想的雾化方法.  相似文献   

4.
邢华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9):4617-4617
目的 探讨一种更有效、更容易被开胸术后患者接受的雾化吸入方法,促进患者有效排痰,防止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110例开胸术后患者进行氧气雾化和超声雾化对比分析,观察两组患者吸入后呼吸道刺激症状、血氧饱和度、痰液排出的难易程度等指标.结果 氧气雾化吸组显效率为82.5%,总有效率为96.8%;超声雾化组显效率为61.7%,总有效率为85.1%.结论 开胸术后氧气雾化吸入操作简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雾化吸入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40例于术后全身麻醉清醒后6h予以第1次雾化吸入。对照组40例于术后第1天予以第1次雾化吸入。观察2组患者术日至术后第3日咳痰容易程度及术后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时间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日至术后第3日咳痰容易程度及术后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后全身麻醉清醒后6h开始雾化吸入比术后第1天开始雾化吸入能更早的稀释痰液,可提高患者排痰效果,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拔管时间,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对临床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术前雾化吸入防治全身麻醉下老年腹部手术后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将172例全身麻醉下腹部手术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6例,对照组病人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传统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术前雾化吸入。比较两组病人术后排痰效果、肺部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术后排痰有效率为95.3%,对照组为7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5.8%,对照组为3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7.71d±10.78d,对照组为21.23d±9.9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雾化吸入可提高全身麻醉下老年腹部术后病人的排痰效果,降低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加快病人的康复,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氨溴索雾化吸入防治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氨溴索超声雾化吸入防治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76例开胸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对照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给予氨溴索超声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常规超声雾化吸入.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后排痰效果、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时间和平均住院日.[结果]实验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排痰效果显著,胸腔闭式引流管拔管提前,平均住院日缩短.[结论]氨溴索超声雾化吸入可有效防治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特布他林雾化吸人对肺结核术后患者呼吸道管理的影响。方法:将236例肺结核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18例。实验组超声雾化吸入特布他林液,对照组常规超声雾化吸入阿米卡星+糜蛋白酶液,比较两组术后呼吸道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术后吸氧时间缩短,吸痰次数减少,住院时间缩短,痰液霉菌培养阳性率和肺部感染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有助于肺结核术后患者呼吸道的管理,可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术后早期雾化吸入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52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病人,其中154例进行早期雾化吸入治疗,98例未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病人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早期雾化吸入治疗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早期雾化吸入,减少肺部感染发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氧气雾化及超声雾化吸入对开胸术后排痰效果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开胸术后病人有效、简便、舒适的雾化吸入疗法,以促进病人有效排痰,防止术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方法将开胸术后病人随机抽签分为氧化雾化吸入组和超声雾化吸入组。观察两组日均痰液排出量、日均吸痰次数,及病人呼吸道刺激症状等指标。结果氧化雾化吸入法在减少日均痰吸出量及日均吸痰次数疗效中优于超声雾化吸入法(P>0.05),呼吸道刺激症状及舒适、简便方面明显优于超声雾化吸入法(P<0.05或0.01)。结论氧化雾化吸入法对开胸术后病人有效、简便、舒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氧气雾化吸入在老年胸外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氧气雾化吸入在胸外科术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62例胸外科术后老年患者应用氧气雾化吸入,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雾化吸入方式及排痰方法,有效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2例发生肺部感染,其余患者均无肺部并发症.氧气雾化吸入3~12 d.平均6 d.结论:对老年患者术后应用氧气雾化吸入,可有效地减少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邢华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9):7177-7178
目的探讨开胸术后排痰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9例开胸术后患者采取排痰措施:心理疏导、咳痰训练、胸部叩击振动、雾化吸入等。结果通过对开胸术后患者采取有效的排痰措施,降低了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确保了手术的效果。结论开胸术后排痰护理是预防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肺心病急性期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采用单盲法给药,热毒宁组和对照组均在急性期发病时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热毒宁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10ml 0.9%生理盐水10ml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2次/d,对照组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庆大霉素4万U α-糜蛋白酶4000U 0.9%生理盐水10ml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2次/d。2组患者均采用吸嘴式氧气雾化吸入器。结果止咳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6.15%,对照组总有效率62.15%,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对喘促排痰困难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药物可直接作用于局部,并可浸润呼吸道黏膜,有效的维持了气道生理防御机能,提高了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肺心病急性期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 采用单盲法给药,热毒宁组和对照组均在急性期发病时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热毒宁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10 ml+0.9%生理盐水10 ml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2次/d,对照组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庆大霉素4万U+α-糜蛋白酶4 000 U+0.9%生理盐水10 ml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2次/d.2组患者均采用吸嘴式氧气雾化吸入器.结果 止咳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6.15%,对照组总有效率62.15%,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对喘促排痰困难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药物可直接作用于局部,并可浸润呼吸道黏膜,有效的维持了气道生理防御机能,提高了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在术前术后超声雾化吸入对呼吸道有保护作用的沐舒坦和支气管扩张剂爱全乐混合配制液,对预防术后急性呼吸道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将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n=86例)和对照组(n=52例),实验组患者在术前2d开始至术后1周给予2次/d药物超声雾化吸入,观察术后呼吸道情况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术后痰液的分泌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但粘稠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很容易咳出;鼻导管或,和支气管镜吸痰以及肺不张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雾化吸入沐舒坦和爱全乐能保护呼吸道,减轻炎症反应,稀释痰液,扩张支气管,有利于术后患者的呼吸和排痰,降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术后痛苦。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6.
开胸术后病人雾化吸入开始时间对雾化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外科开胸术后病人雾化吸入开始时间对雾化吸入效果的影响,从而确定既有利于病人呼吸道功能恢复又舒适的最佳雾化开始时间.[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2009年3月-5月在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胸外科病房住院并行开胸手术术后病人61例,随机分成3组,A组为全身麻醉清醒后、B组为全身麻醉清醒后4 h~6 h、C组为全身麻醉清醒后12 h~18 h给予第一次空气压缩式雾化吸入治疗,每日3次,每次15 min~20 min,饭前或饭后30 min进行,两次时间间隔4 h~6 h.连续雾化3 d.记录3组病人术日至术后3 d的咳嗽、咳痰、咳痰难易度、痰液性状及口咽舒适度情况.[结果]3组病人术后1 d咳痰难易度、术后1 d痰液性状、术后2 d痰液性状、术日的口咽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清醒后及全身麻醉清醒后4 h~6 h开始雾化吸入治疗均能更早地稀释痰液,提高病人排痰效果,增加病人的舒适度,缩短术后拔管时间.全身麻醉清醒后4 h~6 h开始雾化吸入治疗的病人口咽无明显不适,平均拔管时间早于全身麻醉清醒组,因此推荐全身麻醉清醒后4h~6 h开始雾化吸入治疗为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两种雾化吸入方法对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2例术后需做雾化吸人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4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给予YC-Y800型医用超声雾化器进行雾化吸人治疗,实验组给予QYW-(20 ml)Ⅱ型药物雾化器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两组均在72 h内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为98.81%,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QYW-(20 ml)Ⅱ型药物雾化器雾化吸入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且经济、简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开胸术后患者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开胸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在麻醉清醒平稳后即开始护理干预,采取雾化吸入、机械辅助排痰、刺激天突穴、鼓励患者有效咳嗽等措施;对照组从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护理干预,采取雾化吸入、手动叩背、指导患者有效咳嗽等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肺张开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肺张开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开胸术后患者最早提前到术后麻醉清醒平稳后6 h开始呼吸道管理及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促进了患者排痰和肺复张,减少了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氨溴索雾化吸入防治肺癌术后呼吸道并发症效果。方法将肺癌手术患者66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34例,均在抗感染、纠正缺氧、半卧位、拍背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雾化吸入。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比较2组术后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能够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氨溴索雾化吸入,加强呼吸道护理,能够提高肺癌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老年患者行胸外科手术痰热清注射液预防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将139例行胸外科手术的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痰热清组68例,术后应用痰热清注射液+常规治疗;对照组71例,术后应用常规治疗,疗程均为7—10d,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痰热清组术后肺部感染率、发热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能预防术后肺部感染,降低肺部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