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慢性心力衰竭证治心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力衰竭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的临床病证 ,现代医学多采用强心、利尿、扩血管及营养心肌等治疗方法 ,由于主要治疗药物洋地黄类毒副作用较大 ,愈后易复发 ,而中医则以整体调治为特点具有疗效巩固 ,不易耐药 ,毒副作用小的优势。故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 ,对一些慢性心衰患者 ,或不适宜应用洋地黄类 ,或应用洋地黄类效差而易蓄积中毒者 ,常采用中西医结合或纯中药治疗方法 ,疗效满意。现将临床证治体会简介如下。1 病因病机慢性心衰的原发病常为冠心病、高血压病、风湿性心瓣膜病等。根据临床症状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 ,而以左心… 相似文献
3.
4.
6.
7.
丹溪中风证治的破、承、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丹溪的医学理论本于《内经》 ,继承刘河间 ,旁参李东垣、张子和 ,而与当时盛行的《局方》之学格格不入。在医学实践中 ,对三家之学取其长而去其短 ,更参以江南地土卑湿 ,湿热相火为病甚多的地理特点 ,人多情欲过极戕伤气血的社会风气 ,创立“阳有余阴不足”、“相火论” ,且在杂病的气血痰郁火的辨证论治方面有独到造诣。所以 ,丹溪的医学思想有攻击破坏的一面 ,也有继承发扬的一面 ,更有创新立说的一面。金元之际 ,医学界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正处于由外因向内因的转变过程中 ,丹溪医学思想的这种攻击、继承、创立在中风证治中表现得淋漓… 相似文献
8.
外感咳嗽证治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健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5):456-456
咳嗽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究其证候类型又以外感咳嗽为最常见.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第5版)将外感咳嗽分为风寒袭肺、风热袭肺、风燥伤肺3种证型,治疗分别选用了三拗汤、止嗽散、桑菊饮.然而,临床有重宣肺者、有重疏风者、有重止咳者、有重化痰者等,而且,临床疗效尚有待提高.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外感咳嗽的辨证施治做进一步的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9.
浅析《金匮要略》脾病因机证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分析了《金匮要略》中有关脾病的因机证治。认为脾病的病病机多数是由于外感、内伤、久病、他脏影响等原因导致;其病证主要表现在脾运失健、脾失统血等方面;脾病的治法有建中、温中、补中、健脾利水、培土制水、温脾摄血、安中益气、理气健脾、调理肝脾等。 相似文献
10.
周文泉教授认为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是形气衰减,脏腑脆弱,病理特点则是病情隐匿,易于诱发,同时,由于元气不足,患病后不但易于传变,一脏有有病传入他脏引起他脏病变,尚易出现两或两个以上的脏腑同时发病的“合病”,并认为老年人脏气怠钝,患病后多缠绵难愈,老年病的证候特点是临床表现错缩复杂,在治疗上主张调补脾胃以充元气,化痰行瘀以祛邪气,同时在治病的过程中始终贯穿“治未病”的思想,并考虑内外环境特别是精神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做到“三因制宜”,遣方用药上主张复方治病,量小勿大,善于守方,坚持给药。 相似文献
11.
<正>《兰室秘藏》为金·李杲所撰,临终以付罗天益,得以整理刊行。李杲倡"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他的独重脾胃、治从升降的学术思想影响深远。书中设专篇论述消渴病,其对消渴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皆有特色,现总结如下,以期有裨于临床。1阐病机,二阳结热,伏火为病,津亏血燥消渴一病,溯源《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 相似文献
12.
《内经》汗证证治研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内经》汗证证治研讨湖南中医学院(410007)熊继柏关键词内经;汗证;病因病机;治法《内经》中所载汗证颇多,如魄汗、多汗、灵汗、大汗、漉汗、灌汗、寝汗、夺汗、绝汗、漏泄等。历代医家研究《内经》汗证,有按五脏分类者,有从病因分类者,有依汗出的表现特点... 相似文献
13.
14.
随着全球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病已经成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和难治病.老年人往往一身兼患多疾,或一疾累及多脏,或宿疾新邪互为因果,或虚中夹实、虚实错杂.中医学的整体调节和辨证论治对老年病的防治和延缓衰老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根据文献研究和临床实践,浅析归纳老年病的病因、病机特点及治则治法.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唤醒广大中医工作者对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的认识和重视,从而投入到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的研究中来。方法:笔者将自己对该病的参悟,结合近十年来中医文献对于该病的概念、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等进行探讨。结论:中医研究睡眠呼吸障碍刚刚起步,尚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医临床工作者对此应予以关注,探索出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来。 相似文献
17.
邓成珊研究员治疗常见风湿性疾病经验丰富,邓氏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为气阴两虚,邪毒瘀阻,病理因素为虚,毒,瘀,治疗大法为益气养阴,解毒化瘀;基本方以四妙勇安汤加味,并于临证时结合证型的虚实寒热,症状的轻重缓急,疾病的类型进行加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王旭高为清代著名医家,通过研究《王旭高医案》《王旭高医书六种》中有关痰证医案和论述,分析和总结了王旭高对痰证病因病机的独特认识、治疗痰证的特色治法及其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19.
20.
目前学界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形成了以肾虚为主要病机、以补肾滋肾为治疗总则、以补肾填精为主要用药的普遍认识。但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精亦须依赖脾精的滋养才能得以补充,故而脾虚亦为本病的重要病机。此前课题组首次对李东垣《脾胃论》中\"骨蚀\"进行了阐释,认为其概念涵盖了骨质疏松症,指出李东垣对\"骨蚀\"的病因病机的认识是以脾虚为本。文章进一步从中医基础理论、证候分型、用药规律等方面,探讨了脾虚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机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脾虚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机;在治则治法方面,须重视补益脾胃,补益脾胃或补肾兼以补脾有可能是比单独补肾更为重要的一种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