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拿治疗中风100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风包括脑出血和脑梗塞两类脑血管病,发病后均可出现半身不遂。我在多年临床治疗中,对100例中风所致半身不遂的病人进行按摩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中风的发病率高,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风急性期的死亡明显下降,但致残率高达80%以上。中风患者后多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其中较为多见的就是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等,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2011年1月-2013年2月,我院中医脑病科采用中药外擦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84例,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风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喁斜;或不经昏仆,仅以半身不遂,口舌喁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中风后便秘是中风后最常见的消化道症状之一,表现为大便秘结不通,便质过硬,排便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在不用通便药时,完全排空粪便的次数显著减少等。  相似文献   

4.
益气补肾法治疗中风后遗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 ,不省人事或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 ,以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 ,其神志清醒后多遗留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及口眼歪斜等。笔者近几年来运用益气补肾法治疗中风后遗症 ,疗效尚满意 ,兹举其中二例介绍如下。典型病例例 1 .李某 ,男性 ,58岁。患者平素头痛 ,耳鸣目眩 ,腰膝酸软 ,血压高。 1 997年 7月 1 0日在工厂劳动时于暴怒后突然昏倒 ,不省人事 ,诊为脑出血。经抢救治疗后神志恢复清醒 ,但遗留半身不遂 ,伴头晕、耳鸣等症状。诊见患者右侧半身不遂 ,舌质淡红 ,苔薄白 ,脉象弦细。诊为中风后遗症 ,证…  相似文献   

5.
透刺加温针治疗中风半身不遂72例日照市人民医院(276800)吕京虎蒙阴县中医医院(276200)张成美关键词中风半身不遂透刺法温针法疗效观察笔者采用透刺加温针疗法治疗中风半身不遂7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72例中,男44例,女28...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频数分析和关联分析法,从病症结合探寻中风后半身不遂古方的用药规律。方法:选取中华医典5.0系统中治疗中风后半身不遂的方剂,利用Excel软件建成"中风后半身不遂古方用药"数据库,并用SPSS Modeler18.0软件对数据库进行频数分析和关联分析。结果:古方治疗中风后半身不遂常用药物有防风、当归、川芎、肉桂、附子、麻黄、人参、羌活、天麻、独活等。最常见的药类为补虚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温里药。最常用的药对为川芎-防风、麻黄-防风、羌活-防风、人参-防风、独活-防风。最常用的药组为防风-麻黄-川芎、川芎-麻黄-防风、当归-肉桂-防风。结论:数据挖掘法能够较全面地阐释古代医家组方用药经验,对现代遣方用药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聚类分析技术探索清代针灸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的经穴选用规律。方法:利用古代针灸处方管理信息系统,检索清代针灸治疗中风半身不遂处方150首,采用频数分析,获取主要腧穴;在此基础上,利用SPSS 21. 0统计软件,进行主要腧穴的聚类分析。结果:清代针灸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的主要腧穴包括16个,其中频数最高的5个腧穴是曲池、足三里、合谷、肩髃、阳陵泉,频数最高的5条经脉是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少阳三焦经,均为阳经,以及4个腧穴聚类结果(即组类)。结论:从古代针灸处方中,发现中风半身不遂治疗选用腧穴的组类,为现代针灸临床治疗中风半身不遂提供了用穴规律参考,为有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孙博  崔峰 《新疆中医药》2012,30(3):102-103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为主症的一种疾病。现代医学中的脑血管意外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高血压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均归属于中医"中风"范畴。中风多发生  相似文献   

9.
试论中风辨证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黎成科 《中医杂志》1999,40(4):200-202
中医把“临床表现为以猝然昏仆,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为主要特征,亦有未见昏仆仅见歪斜不遂者”诊断为中风。故凡非外伤所致的口限歪斜、半身不遂均按中风论治。这样自然会影响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针对性。如果把中风明确界定为“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是脑动脉阻塞或破裂出血所致的局限性脑功能异常,临床表现以猝然昏仆、半身不遂为主要特征,亦有  相似文献   

10.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死、致残率极高。中风后遗症是中风急性期有效治疗后遗留下来的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蹇涩等后遗症状。近年来,笔者应用自拟补脾通络汤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针刺血管舒缩区与运动区治疗半身不遂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区是目前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的常用有效头皮刺激区,然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反复观察了头皮另一刺激区——血管舒缩区对中风半身不遂的治疗作用,效果良好。现将两者的疗效观察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益气活血法治疗中风急性期30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益气活血法治疗中风急性期30例临床体会辽宁省血栓病中西结合医疗中心海丽盛力中风是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其急性期主要症状表现为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无昏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等,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中医辨证属气虚血...  相似文献   

13.
冬瓜焖地龙 通络祛风,利水降压 适应证:适用于肝风内动、瘀血阻脉、中风后遗症等类型的高血压病,可伴有肥胖症、冠心病、肾脏病以及中风后遗留的半身不遂等。  相似文献   

14.
一、中风与痹金匮中风历节篇:“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由於中风为中枢神经病变,即今之脑溢血,以半身不遂为主症,是内因,而痹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即今之偻麻质斯,以但臂不遂为主症,是外因,故仲景於中风篇首条指出,辨明中风与痹症之不同。(按  相似文献   

15.
卢薇  林丹  凌爱香  朱红  王挺挺 《新中医》2014,46(4):251-253
<正>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意外的统称,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中风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在中风后引发的抑郁,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是中风后患者最常见的精神障碍类并发症之一。其临床表现除了中风后固有的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歪斜等躯体症状外,还可出现情绪低落、易哭易怒、失眠、纳差、兴  相似文献   

16.
王颖 《河南中医》2005,25(4):70-70
中风又名卒中,起病急骤,见症多端,变化迅速,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多数病人经过救治神志清醒后多遗留有后遗症,如: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其中,又以半身不遂为多见。笔者临床上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半身不遂,伴有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下肢萎废、小便频数或遗尿等症.取效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5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风泛指脑血管意外疾病,中风后遗症是脑血管病变后遗留的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歪斜等功能障碍,其发病率和致残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近年来,我院采用针灸配合中西药的方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半身不遂是中风后遗症之一,病机为中风后风火夹痰瘀流窜经络、羁滞脏腑,气血运行痹阻。笔者现将多年来对该病症的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贺建国 《新中医》2007,39(4):69-70
中风后失语是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临床上以舌謇语涩,言语不利,甚至不能发音为特点。本症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合称为中风后的三大顽症,往往久治不愈,给患者的生活造成诸多不便。笔者20余年来运用资寿解语汤加减治疗中风后失语。疗效满意,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风后抑郁症是中风后患者常见的精神障碍并发症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半身不遂、偏身麻木,伴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思维迟缓、悲忧欲哭、语言动作减少等症状。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中风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为34.2%~76.1%,严重影响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中药复方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患者39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