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书介绍了发育中人脑对钙结合蛋白表达及分布的观察,并联系临床病种加以讨论。是一本有参考价值的基础医学专著。众所周知,钙离子在跨膜及胞内信息传导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关系到神经兴奋性、突触形成与可塑性、微管转运及基因表达等。在这些重要的钙依赖功能活动中,有不少钙结合蛋白(CaBPs)介导参与调控。除所有神经细胞受其调节外,还有一些CaBP仅限于某些神经元中表达,小清蛋白(PV)、  相似文献   

2.
张红  周红  司良毅 《重庆医学》2004,33(5):776-778
细胞核内游离钙在调控核内功能上起重要作用,如调控蛋白跨核膜转运、基因转录、DNA合成、DNA修复以及有丝分裂等一系列细胞生理过程[1].近期随着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认识到,细胞核具有独立的钙运输转导系统,而不依赖于胞浆钙离子浓度的改变对其发挥调控作用,并且发现核钙运输系统动力学稳态失衡可诱发多种心血管疾病,如(如心肌细胞肥大、凋亡、坏死、心肌电生理的紊乱)[2].因此,核钙信号的研究将逐渐成为心血管疾病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钙调蛋白抑制剂来研究钙调蛋白在Reuber肝癌细胞池操纵钙内流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Reuber肝癌细胞系为材料,用钙离子回加技术,荧光显微镜技术以及加与不加钙调蛋白抑制剂来检测,定量该细胞系的钙释放、钙内流及钙内流速率。结果钙内蛋白参与Reuber肝癌细胞池的钙内流。钙调蛋白抑制剂W13、W7、calmidazolium无论加在素胡萝卜素之前或之后,均能抑制由Tgxh fhn r  相似文献   

4.
钙调节蛋白     
生物作用广泛的细胞信使主要是Ca~(2+)和cAMP。Ca~(2+)在生物体内通过其受体蛋白,即钙调节蛋白发挥功能。钙调节蛋白可分为两类:一类主要在胞外起作用,如与凝血有关的钙蛋白;另一类在胞内起作用,如多功能的钙媒介蛋白。后者具有特殊的、但非专一的钙结合区,正常生理条件下能与Ca~(2+)可逆性结合。形成的钙媒介蛋白·Ca~(2+)络合物可直接激活靶蛋白或酶,也可通过靶蛋白间接调节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从而发挥多种生物功能。  相似文献   

5.
李慕然  刘艳迪 《医学综述》2012,(24):4161-4163
S100蛋白家族是一个钙结合蛋白家族,钙离子在体内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改变钙离子的浓度可激发多种生理反应,而钙结合蛋白是钙离子执行生理功能过程中的关键成分,S100蛋白通过对钙离子的调节及与靶蛋白的相互作用在体内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S100A12在炎症调节中起关键作用,参与机体的免疫防御反应或炎性反应等,在炎症性肠病、关节炎、心血管疾病等许多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皮肤是机体抵御脱水、损伤和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哺乳动物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结缔组织及皮肤附件等构成^[1]。钙离子和钙结合蛋白在皮肤分化和损伤修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内毒素对内皮细胞钙,钙—钙调蛋白复合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实验对内毒素(ET)作用前、后的传代内皮细胞(EC)的钙含量和钙-钙调蛋白复合物进行了定量及半定量测定。旨在探索ET对EC内钙含量和钙-钙调蛋白复合物的影响及其在治疗学上的意义。结果显示,ET能促使钙-钙调蛋白复合物解离;能使EC内钙含量显著性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型基因编码钙指示剂(genetically-encoded calcium indicators,GeCIs)在药物反应性细胞核钙信号实时动态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将常用的GeCI变体——GCaMP6s用核定位序列(nuclear localization sequence,NLS)标记以用于细胞核钙的检测;同时在其C端与红色荧光蛋白tdTomato融合作为分子内的定量参照。将构建的质粒分别转染至HeLa细胞和U87MG细胞中,利用活细胞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对核钙信号的实时变化进行动态监测。结果 蕈青霉素(Paxilline)能够引起在40 min连续记录中核钙水平的持续增加,并且增加的动力学模式在不同的细胞系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同时在药物处理后细胞反应的筛选中显示,青蒿素可以引起细胞核钙浓度的明显改变,其变化的幅度与持续情况与蕈青霉素及过氧化氢的作用有所不同。此外,笔者还发现利用核钙的变化指标可以对细胞在接受应激性刺激后的异质性表现进行统计聚类分析。结论 在非兴奋细胞中,不同药物刺激可以引起细胞核钙离子浓度的升高。  相似文献   

9.
血钙参与神经组织的电兴奋传导、肌肉收缩、激素分泌、血液凝固、细胞膜的通透性以及许多酶的活性,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血液中的钙以三种形式存在离子钙占46.9%、蛋白结合钙39.5%、钙的其它络合物约13%。起生理活性作用的主要是血液中的离子钙,因此准确、快速测定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对于临床诊断和实验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报告应用国产钙离子电极和自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谷氨酸对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内钙信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用显微荧光测量技术监测神经元内钙信号的动态变化和谷氨酸对其的影响;阻断NMDA、AMPA受体后,观察谷氨酸对神经元内钙信号影响的变化。结果:谷氨酸使神经元内游离钙浓度明显升高,NMDA和AMPA受体拮抗剂、胞外钙离子浓度的降低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胞内游离钙离子升高幅度。结论:谷氨酸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大鼠海马神经元内钙信号,激活NMDA和AMPA受体是其中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层粘连蛋白对人胃癌细胞内游离钙及钙调蛋白和核DNA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军军  孙梅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4,26(2):118-120,T005
本文研究外源性层粘连蛋白与人胃癌细胞膜上其受体介导细胞内Ca^2+浓度及钙调蛋白(CaM)和DNA发生的变化。结果表明,层粘连蛋白可引起细胞内Ca^2+浓度升高和钙调蛋白含量显著升高。同时伴有核DNA含量增加。提示外源性层粘连蛋白与质膜上的层粘连蛋白受体结合后可能通过细胞内Ca^2+影响核内CaM,进而促进DNA的合成。该信息通路在层粘连蛋白促进肿瘤细胞粘着,铺展,增殖等生物学效应中可能起重要调节  相似文献   

12.
胞内钙信号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钙是生存与死亡信号 ,几乎我们所有的生理活动都受到Ca2 的调控。由于要综合多方面功能 ,Ca2 信号必然是非常灵活 ,同时又要受到严格的控制。它是借助Ca2 信号的不同的中间环节来实现的 ,也就是Ca2 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上以不同幅度来起作用。不同类型的细胞以不同的钙信号组合来完成其特定的生理功能。1胞内钙离子的调控胞浆内Ca2 来源于两个方面 ,即近乎无限的外钙内流和相对有限的内质网 /肌浆网 (ER/SR)内的钙库。外钙进入途径主要分成三大类 :电压门控的钙通道 (voltageoperatedcalciu…  相似文献   

13.
强联蛋白(Annexins)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的一类受Ca2+调节结合负电荷的膜磷脂的蛋白超家族,在细胞中参与膜转运及膜表面一系列依赖于钙调蛋白的活动,包括:囊泡运输、胞吐作用中的膜融合、信号传导和钙离子通道的形成、调控炎症反应、细胞分化和细胞骨架蛋白间的相互作用等.  相似文献   

14.
肿瘤坏死因子—α激活ECV304钙激活钾主G蛋白的增强效应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 ECV30 4钙激活钾通道 (BKca)的影响以及 G蛋白是否在此过程中起作用。方法 细胞贴附式膜片箝技术。结果 发现 ECV30 4细胞膜上存在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 (BKca) ,它的电导是 (2 0 2 .5 4± 16 .6 2 ) p S,其活动可被 2 0 0 U / m l TNF-α增强 ,G蛋白在此过程中起介导作用。结论  TNF-α作用于内皮细胞 ,快速激活 BKca,促进钾离子大量外流 ,使细胞膜发生超极化 ,增大静息钙离子内流的电化学驱动力 ,开放静息钙通道升高静息胞内钙离子浓度。G蛋白可增强此激活效应。  相似文献   

15.
高川  张明亮 《医学综述》2008,14(18):2758-2761
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最重要最本质的特征。钙结合蛋白(S100A4)基因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种具有促肿瘤作用的基因,该基因编码一种钙离子结合调节蛋白,通过与钙离子结合在肿瘤的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乙酰肝素酶(HPA)是裂解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的惟一酶类,能破坏细胞外基质及基底膜,参与血管生成,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S100A4蛋白和HPA的生物学特征及在肿瘤中的作用,并探讨了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刘宇  刘如秀 《医学综述》2014,(10):1750-1752
心力衰竭的心肌细胞可发生组织重构和电重构,尤其是细胞内钙离子循环出现障碍时,引起心脏电-机械活动异常,这也是其心律失常产生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研究表明,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通过调节钙循环的各个环节,在心肌肥大和凋亡所致心电重构和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信号转导作用,该文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扼要概述。  相似文献   

17.
血小板内钙离子动员与血小板激活释放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近年来有不少报道。自从 Michell(1975)首先提出肌醇磷脂水解增强与钙动员有密切联系以来,人们对肌醇磷脂代谢与钙动员、细胞激活的相互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在激动剂刺激下,通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在不同钙离子浓度下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NaV)1.2与钙调蛋白(CaM)的结合,并分析CaM的钙离子结合位点突变后与NaV1.2结合能力的变化。方法: 应用PCR技术构建NaV1.2蛋白片段异亮氨酸-谷胺酰胺(IQ)基序的cDNA,采用QIAGEN点突变技术构建CaM突变体(CaM12、CaM34、CaM1234),应用牵出(pull-down)试验技术检测有钙(100 nmol/L钙离子浓度)和无钙条件下NaV1.2 IQ与CaM及其突变体(CaM12、CaM34、CaM1234)的结合情况。结果: CaM与NaV1.2 IQ在无钙和有钙情况下均可互相结合,而单独重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不具有与CaM结合的能力。无钙条件下CaM与NaV1.2 IQ的结合量大于有钙条件下两者的结合量(P < 0.05);无钙条件下,CaM野生型与NaV1.2 IQ结合量大于CaM突变体与NaV1.2 IQ的结合量,其中CaM1234的结合能力在三个突变体中最弱(P < 0.05)。结论: CaM及其突变体对NaV1.2 IQ的结合具有钙离子依赖性,这一CaM调控NaV1.2新机制为离子通道疾病研究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9.
S100蛋白家族是一类EF-手型钙结合蛋白,通过对钙离子的调节及与靶蛋白的相互作用,在体内发挥多种生物学作用,参与细胞周期活动、细胞分化、肿瘤生长以及细胞外基质分泌活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外源性层粘连蛋白与人胃癌细胞膜上其受体介导细胞内Ca2+浓度及钙调蛋白(CaM)和DNA发生的变化。结果表明,层粘连蛋白可引起细胞内Ca2+浓度升高和钙调蛋白含量显著升高。同时伴有核DNA含量增加。提示外源性层粘连蛋白与质膜上的层粘连蛋白受体结合后可能通过细胞内Ca2+影响核内CaM,进而促进DNA的合成。该信息通路在层粘连蛋白促进肿瘤细胞粘着,铺展,增殖等生物学效应中可能起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