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幼儿行为问题与不同家庭功能类型的内在联系。方法:于2004-10/2005-03随机抽取昆明市两所幼儿园的184名儿童,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问卷含30项,按程度5级记分)以及Rutter儿童行为父母问卷(问卷含31项,按症状出现的有无、严重程度以3级记分。评定内容包含一般健康问题和行为问题两类)测查被试的家庭功能状况与行为问题。结果:所纳入的184名儿童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者。①家庭功能的类型分布比例:平衡型家庭仅占17.0%,中间型家庭占56.9%,极端型家庭占26.1%,并且出现数据向缠结方向倾斜的趋势。②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功能的测查:行为问题中约44%为神经症,而反社会行为和混合行为依次占3%和2%,仅51%的儿童无行为问题。在违纪行为、神经症行为及总分上,男童得分明显高于女童(5.11±3.13,4.32±2.60;8.83±4.75,7.36±3.95;13.94±7.22,11.68±5.98);在神经症行为及总分上幼儿园类别中甲类(生源来自较高收入的大学教职工家庭)得分低于乙类(生源来自社区、多为低中收入的工薪家庭),分别为7.21±4.25,9.71±4.33;11.59±6.53,15.03±6.55。结论:①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功能状况有密切关联,当家庭功能不良时其发生具有普遍性。②儿童行为问题以神经症行为表现为主。  相似文献   

2.
背景:儿童发生心理行为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因素。从系统家庭理论的观点看,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儿童行为问题本身反映的都是社会、学校、家庭、亲友等各种人际系统网络与个体间复杂的交互作用的关系,家庭治疗是治疗儿童行为问题的重要途径。目的:观察系统家庭康复治疗是否适用于干预儿童的行为问题。设计:整群抽样,对比观察。单位:昆明医学院精神科。对象:选择2004—05/2005—03昆明市明通小学276名四年级学生及家长。根据整群抽样的原则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凋查。方法:采用家庭动力学自评量表凋查276名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家庭动力学特征,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父母问卷凋查他们的行为情况。检出有行为问题儿童57例,全体家庭成员自愿参加的家庭作为干预组,任何一名家庭成员不愿参加活动的家庭作为异常对照组,对干预组及其父母进行4个月的系统家庭治疗。4个月后再次进行问卷凋查。主要观察指标:干预前后两组家庭动力学及儿童行为比较。结果:干预组干预后家庭动力学和儿童行为发生了变化且有统计学差异:家庭气氛由“沉闷、敌对”向“和谐愉快、平等开放”的方向转变;家庭成员的个性化程度由低向高转变;疾病观念由“认为患者是无能为力的受害者”向“患者可以有所作为”的方向转变,实现“疾病观念的软化”,Achenbach儿童行为父母问卷调查总分下降[父亲问卷干预前后分别为(42.20&;#177;22.58),(28.95&;#177;21.90)分,母亲问卷干预前后分别为(50.95&;#177;14.60),(36.40&;#177;15.36)分,P〈0.05]。异常对照组父母亲分别评定的儿童行为变化差异无显著性[父亲问卷干预前后分别为(38.32&;#177;17.30).(37.57&;#177;16.45)分,母亲问卷干预前后分别为(45.54&;#177;16.02),(40.14&;#177;17.95)分,P〉0.05]。结论:应用系统家庭治疗的思想和技术,家庭治疗干预儿童的行为问题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孤独症儿童17例家庭训练情况追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孤独症儿童长期家庭训练的现状及效果。 方法:观察对象为1998年武汉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作组调查的17例孤独症儿童,均为独生子女,其中男12例,女5例,当时年龄4.1~12.7岁,平均(8.1&;#177;2.5)岁。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版标准。2006年该协作组采用自编的孤独症儿童家庭训练情况调查表,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对17例孤独症儿童的家庭训练情况进行8年后的追踪调查,并作比较分析。 结果:1例女孩失踪,2例男孩失访,最后有14名孤独症儿童进入结果分析。①孤独症儿童长期家庭训练人员以母亲为主(占93%),常用训练方法是游戏疗法(占36%);患儿家长对孤独症知识比较了解(占86%),对长期训练的评价认为有效(占57%),而且对训练仍抱有信心(占64%)并坚持治疗。②经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检测,训练后儿童孤独症状有明显好转,1998年的平均总分77.02&;#177;18.35,2006年平均总分52.52&;#177;16.50,减分24.50&;#177;1.85,减分率为31.81%。但有7名儿童滞留家中。 结论:家庭是孤独症儿童康复的重要场所,长期家庭训练有利于孤独症儿童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实施独生子女健全人格培养方案,探讨早期干预对正常独生子女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全部样本选自北京市西城区,随机抽取知情同意的67名健康独生子女家庭,1995/2002为实验阶段。分为干预组30例,对照组37例,干预组按健全人格培养方案连续进行干预指导6年,对照组不予干预。至2003-05完成第一阶段实验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别给予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测评儿童行为问题状况,男孩上界是21分,女孩为19分。应用儿童社会适应行为量表(采用适应行为离差智商,均数100,标准差为150)测定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应用中国比内智商测验(共51题,通过一个计1分,连续5题不通过即停止,测得的总分根据离差智商计分法查出对应的智商,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6)测定幼儿智商。结果:纳入儿童67人,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者。①行为量表测定结果:干预组儿童行为问题中体诉、社交退缩和攻击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47&;#177;1.45,3.72&;#177;1.89;2.56&;#177;2.22,3.72&;#177;1.89;4.06&;#177;2.36,5.37&;#177;2.40.P〈0.05,P〈0.01)。②社会适应量表测定结果:干预组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的认知、社会自制因子分和适应商总分高于对照组(29.83&;#177;7.43.25.43&;#177;4.06;54.87&;#177;7.57,49.49&;#177;8.42;118.03&;#177;11.65,109.29&;#177;14.47,P〈0.05)。③比奈幼儿智商测定结果:干预组高于对照组(96.93&;#177;7.37.91.22&;#177;5.21,P〈0.01)。结论:通过对正常独生子女的早期健全人格培养可以减少行为问题检出率,提高儿童的适应行为和智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过拓展训练的儿童自我意识的变化程度,为更有效的优化少年儿童自我意识提供一些理论参考。方法:于2002—06观察来自西安市各个中小学共78名儿童,年龄8~16岁。随机选定其中一组为实验组(受拓展训练组),另一组为控制组(非受训练组),进行随机化对照观察。在拓展训练之前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先对控制组实施测量;结束之后,再对实验组实施测量,实验内容是拓展训练的部分野外项目(远足、野营、野外定向、户外生存等)和场地项目(断桥、高空钢索、背摔、独木桥、渡河、牵手解扣、盲人方阵、电网等),所用时间为48h。结果:①控制组及实验组总分比较:实验组儿童自我意识量表总分平均为61.05,比控制组的自我意识水平(58.35)升高了2.70个分值,实验组的最低总分比控制组的高11分而最高总分仅高了1分;控制组的自我意识水平总分在58分以上的受训者占控制组总人数的60%,实验组的自我意识水平在58分以上的受训者占实验组总人数的7l%。②实验组控制组各相对应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维度分数的对比:实验组的各维度的最小值均比控制组的有所上升,在行为、合群、焦虑上表现的最为明显(13.39&;#177;1.84,12.10&;#177;2.92;10.08&;#177;1.48,9.23&;#177;2.03;11.37&;#177;2.07,9.75&;#177;2.49)。结论:拓展训练对儿童自我意识起着增强的作用,尤其对低自我意识几童训练效果较显著。拓展训练对儿童自己的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等6个方面的评价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行为、焦虑、合群维度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不同智力水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临床特点和行为特征,为不同智力水平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提供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于2003-04/2005-12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及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心理科就诊的,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制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诊断标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209例,其中高智商(总智商≥115)儿童67例(男50例,女17例),一般智商(总智商〈115)儿童142例(男110例,女32例)。随机选取附近小学无任何躯体及精神疾病的正常儿童240名(男173名,女67名)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自制一般情况问卷、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进行调查。 结果:449名儿童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高智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初次就诊年龄小于一般智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就诊年龄[(7.71&;#177;1.44)岁,(8.63&;#177;2.14)岁,t=8.898,P=0.001]。②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诊断标准中多动与冲动第1项发生率高智商组和一般智商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41.79%,35.21%,χ^2=5.26.P=0.02),其余各项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在高智商组和一般智商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③在行为问题发生率方面,不论男女,两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都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而高智商组和一般智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④3组男童行为总分及9个行为因子得分差异有显著性,高智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儿童抑郁和体诉得分高于一般智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6.40&;#177;4.79,5.25&;#177;4.52;3.40&;#177;3.10,2.58&;#177;2.26),高智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儿童多动和违纪得分低于一般智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9.16&;#177;3.88,10.09&;#177;3.25;5.06&;#177;3.53,5.84&;#177;3.78),差异有显著性(P〈0.05)。⑤3组女童行为总分及9个行为因子得分差异有显著性,高智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儿童抑郁、社交退缩和违纪得分明显比一般智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高(9.47&;#177;6.23,8.00&;#177;4.16;6.18&;#177;3.63,5.34&;#177;2.72;1.76&;#177;2.02,1.53&;#177;1.30,P〈0.05)。 结论:①高智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初次就诊时间早,且常常有手脚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不停扭动现象。②高智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男童更容易发生抑郁和体诉等行为问题,而多动和违纪等行为问题在一般智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男童中更常见。③高智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女童的抑郁、社交退缩和违纪等行为问题较常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绝经期骨质疏松症妇女的精神、心理和行为特征,并与健康人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02—02/2004—05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全面体检的被确诊为骨质疏松症者的绝经期妇女50例。同期选择本院体检各项指标均正常的绝经期妇女5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对象进行问卷调查:①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评估精神状态(14个量表,先得出各量表的粗分,再将各量表粗分换算成T分,得分越高精神状态越不好)。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估心理状态(90多项内容,9大症状因子,5级评分制:0为从无,1为轻度异常,2为中度异常,3为相当重异常,4为严重异常)。③采用A型性格问卷评估行为类型(该问卷有3个分量表,共有60个小题。将时间紧迫感,争强好胜,怀有戒心和敌意两个分量表的评分相加即得到A型行为总分,总分≥31分为典型的A型行为,≤23分为典型的B型行为,24~30分为中间型),按其要求进行测定和记分。结果:5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组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评分结果比较:骨质疏松症组疑病症、抑郁症、偏执、精神衰弱、社会内向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9.7&;#177;6.9),(53.7&;#177;5.5)分;(65.3&;#177;6.5),(53.5&;#177;5.9)分;(50.2&;#177;4.8),(56.0&;#177;4.5)分;(67.1&;#177;3.3),(55.1&;#177;3.1)分;(69.8&;#177;5.5),(62.1&;#177;5.2)分.(t=3.134-2.316,P〈0.05)]。②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结果比较:骨质疏松症组患者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等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06&;#177;0.72),(1.43&;#177;0.50)分;(2.23&;#177;0.39),(1.66&;#177;0.48)分;(1.86&;#177;0.32),(1.45&;#177;0.40)分;(2.14&;#177;0.56),(1.65&;#177;0.49)分;(2.15&;#177;0.40),(1.40&;#177;0.51)分;(1.69&;#177;0.32),(1.45&;#177;0.30)分,t=2.796~2.356,P〈0.05]。③A型性格问卷评分结果比较:骨质疏松症组中时间紧迫感,争强好胜、怀有戒心或敌意,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4.75&;#177;4.45),(14.01&;#177;3.49)分;(21.13&;#177;3.28),(15.47&;#177;3.19)分;(40.19&;#177;6.61),(32.57&;#177;4.36)分,t=2.437~2.782,P〈0.05]。结论: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发病与疑病症、抑郁症、偏执、精神衰弱、社会内向性、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时间紧迫感,争强好胜、怀有戒心或敌意等精神、心理和行为特征有关,其中有些症状可以认定为是绝经期骨质疏松症妇女临床表现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养生保健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养生保健的作用。方法:于2005-03/2006-05随机整群抽取西安市雁塔区.新城区练习太极拳的老年人50名,男25名,女25名;年龄60-65岁,平均62.8岁。心理测量:①测定视觉反应时间及动作速度。②采甩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心理问卷进行调查,分数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好。生理指标测定:①测定练习前后生理指标变化,包括每分输出量和心功能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和基础脉率、呼吸频率、肺活量。②自编问卷主要了解被试的人口学资料以及一些生理状况的自评,如对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功能的评定。结果:对50名被试者追踪调查1年多,发放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问卷有效率100%。①受试者练习后视觉反应时间.完成动作时间均明显短于练习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简单反应时间分别为(36.21&;#177;2.58),(39.43&;#177;3.12)ms;复杂反应时间分别为(56.25&;#177;3.01),(60.57&;#177;2.06)ms;简单动作完成时间分别为(39.39&;#177;2.08),(42.85&;#177;2.32)ms;复杂动作完成时间分别为(38.76&;#177;2.24),(42.15&;#177;2.16)ms,P〈0.01]。②受试者练习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高于练习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72.31&;#177;3.53),(69.56&;#177;3.20)分,P〈0.05]。③受试者练习后每分输出量低于练习前,心功能指数高于练习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分别为(4.92&;#177;2.32),(5.00&;#177;2.21)L;19.40&;#177;2.58,14.58&;#177;2.36,P〈0.001].受试者练习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基础脉率明显低于练习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24.42&;#177;6.32),(143.26&;#177;5.02)mmHg;(79.81&;#177;548).(89.24&;#177;6.37)mmHg;(82.55&;#177;5.63),(93.12&;#177;6.32)次/min,P〈0.01]。④受试者练习后呼吸频率明显低于练习前,肺活量明显高于练习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6.90&;#177;2.03),(18.54&;#177;2.52)次/min;(3.94&;#177;2.54),(3.02&;#177;2.16)L,P〈0.01]。⑤受试者练习后,多数老年人自觉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功能都有明显改善,分别有86%的老年人认为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具有延缓植物神经系统衰老,96%的老年人认为对运动系统有明显改善,94%的老年人认为对消化系统有明显改善,92%的老年人认为对免疫系统功能有明显的改善。结论:太极拳对老年人的心理活动有显著改善;对老年人的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免疫系统的功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性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性特征,分析心理适应教育对大学生心理适应性和心理适应能力的影响。 方法:于2004—10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用心理适应能力自测问卷和大学生心理适应性测量问卷对2004级教育心理系和其他各系新生500人进行心理适应的问卷调查。大学生心理适应性测量问卷20题目,要求被试从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项最适合的答案,并计算总分。评估标准:81~100分,心理适应性很强;61~80分,心理适应性较强;41~60分,心理适应性一般;21~40分,心理适应性较差;0-20分,心理适应性很差: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自测问卷20个问题,要求被试从每个问题的3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与自己实际情况最符合的选项,并计算总分。评估标准:35~40分,心理适应能力很强;29~34分,心理适应能力良好;17~28分,心理适应能力一般;6~16分,心理适应能力较差;5分以下,心理适应能力很差。同时对教育心理学系2004级专业学生通过开设课程、专题讲座、心理咨询、班主任与导师工作、增强自我调适能力等形式坚持进行以自我意识、学习困扰、人际交往、恋爱心理、择业意识和健康网络行为等为主要内容的心理适应教育。并于2005-11在2004级原调查班级中再次进行问卷调查,以对比心理适应教育给学生带来的心理适应性和心理适应能力的变化。 结果:2004年发放问卷500份,收回合格问卷463份,有效率为92.6%;2005年发放500份。收回合格问卷438份,有效率为87.6%。①2004年心理适应性自测问卷评分男学生(55.22&;#177;9.02)分,女学生(54.06&;#177;8.42)分;心理适应能力测量问卷评分男学生(12.10&;#177;12.78)分,女学生(10.98&;#177;12.63)分。②2004年心理适应性自测问卷评分文科学生(54.77&;#177;8.76)分,理科学生(54.06&;#177;8.27)分。教育心理学系学生(55.73&;#177;9.09)分;心理适应能力测量问卷评分文科学生(12.20&;#177;12.67)分,理科学生(9.34&;#177;12.43)分.教育心理学系学生(13.60&;#177;12.77)分。③2005年心理适应性自测问卷评分男学生(64.36&;#177;9.77)分,女学生(65.56&;#177;9.52)分;心理适应能力测量问卷评分男学生(15.11&;#177;11.39)分,女学生05.89&;#177;11.78)分。④2005年心理适应性自测问卷评分文科学生(64.31&;#177;9.84)分,理科学生(62.93&;#177;9.77)分,教育心理学系学生(69.02&;#177;11.16)分;心理适应能力测量问卷评分文科学生(14.69&;#177;12.94)分,理科学生(12.40&;#177;10.78)分,教育心理学系学生(20.13&;#177;12.31)分。 结论:通过心理适应教育各系学生的心理适应水平均有提高。教育心理系学生心理适应水平提高较为明显;男女学生心理适应水平倾向于接近。心理适应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学会运用心理保健知识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消除心理困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具有A型和B型行为特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心率、血压昼夜下降百分比及节律形态分布的差异。方法:①选择2001—01/2005-01在汕头市中心医院及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55例,男139例,女116例;年龄31~74岁,平均(53&;#177;14)岁;病程1~13年,平均(4.8&;#177;1.2)年。均知情同意,并自愿接受问卷评估。②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55例行为类型评估采用A型行为问卷(分为时间紧迫感,争强好胜,怀有戒心和敌意和真实性核对3个分量表,共有60个小题。时间紧迫感和争强好胜,怀有戒心和敌意两个分量表的评分总和为A型行为总分,总分≥31分为A型行为,≤23分为B型行为,24~30分为中间型)。测评时间在入院后1周内。③动态血压监测使用无创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日间(6:00-22:00)每15min测试1次,夜间(22:00~次日6:00)每30min测试1次,共记录80次。所采集数据经自动分析后,分别自动打印出24h、日间、上下午和夜间5个时段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的平均值。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白天血压均值-夜间血压均值/白天血压均值。夜间血压平均值比日间下降10%以上称之为杓型改变,夜间血压平均值比日间下降〈10%称之为非杓型改变。动态血压监测也在体检期间进行。④组间计量和计数资料差异性测定分别采用t和χ^2检验。结果:纳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55例完成问卷评估,A型行为问卷总分≥31分73例(A型行为组),总分≤23分106例(B型行为组)进入结果分析。①24h和日间及夜间血压、心率比较:A型行为组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舒张压均明显高于B型行为组[(149&;#177;22),(92&;#177;32),(153&;#177;25),(94&;#177;25)mmHg,1mmHg=0.133kPa;(140&;#177;29),(89&;#177;19),(140&;#177;30).(90&;#177;21)mmHg,t=2.457~2.958。P〈0.05~0.01],但两组24h平均心率和白天平均心率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和夜问平均心率差异不明显(P〉0.05)。②血压昼夜下降百分比及节律形态分布:A型行为组平均收缩压夜间比白天下降百分比、平均舒张压夜间比白天下降百分比均明显低于B型行为组[(7.24&;#177;2.55)%,(6.69&;#177;2.23)%;(9.49&;#177;1.981%,(8.35&;#177;1.92)%,t=2.637,2.423,P〈0.05);而A型行为组平均收缩压非杓型改变和平均舒张压非杓型改变患者构成比明显高于B型行为组(74.0%,70.0%;39.6%,33.0%,χ^2=5.027,4.839,P〈0.05)。结论:A型行为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心率、血压昼夜下降百分比及节律形态分布的影响程度大于B型行为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